浅析康德的思想来源

浅析康德的思想来源

董金泉李林涛(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034)摘要:康德的三大批判的任务就是通过人类理性活动的全部过程去确定这些批判,从他们与被他们所决定的理性关系中理解他们的合法性和界限。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自在之物的刺激产生的感觉,为理性认识提供了对象,人类根据对自在之物的刺激形成对物自体的表象,这样的表象经过积累形成经验或知识就是康德所说的知性的范畴。人类的认识来源于自在之物,却无法完全认识自在之物,人类只能通过表象形成对自在之物的认识。

关键词:物自体批判思想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113—01康德所在的时期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意识和自由理论发展的时期,也是用理论的思辨形式最大限度地把启蒙精神表现出来的时期,他们将理性和自由上升到哲学的永恒的原则,并把启蒙运动推向巅峰,来反对封建、神学。自由和理性为永恒原则的思想标志着资产阶级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不断取代封建思想意识的统治地位。所以这种理性和自由的原则,延续到了康德的思想,也启迪了费希特的理论。

康德的思想来源,大体上讲分为三个方面,康德前期的思想来源于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思想,也就是理性主义经验论的思想,即无条件地相信逻辑的概念思维与现实的存在及其规律在认识论上是一致的,也包括了牛顿经验自然科学思想。第二个主要来源是卢梭关于人之为人,人的最可贵之处在于人的自由主动者资格的思想,改变了

浅析康德的思想来源

董金泉李林涛(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034)摘要:康德的三大批判的任务就是通过人类理性活动的全部过程去确定这些批判,从他们与被他们所决定的理性关系中理解他们的合法性和界限。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自在之物的刺激产生的感觉,为理性认识提供了对象,人类根据对自在之物的刺激形成对物自体的表象,这样的表象经过积累形成经验或知识就是康德所说的知性的范畴。人类的认识来源于自在之物,却无法完全认识自在之物,人类只能通过表象形成对自在之物的认识。

关键词:物自体批判思想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113—01康德所在的时期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意识和自由理论发展的时期,也是用理论的思辨形式最大限度地把启蒙精神表现出来的时期,他们将理性和自由上升到哲学的永恒的原则,并把启蒙运动推向巅峰,来反对封建、神学。自由和理性为永恒原则的思想标志着资产阶级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不断取代封建思想意识的统治地位。所以这种理性和自由的原则,延续到了康德的思想,也启迪了费希特的理论。

康德的思想来源,大体上讲分为三个方面,康德前期的思想来源于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思想,也就是理性主义经验论的思想,即无条件地相信逻辑的概念思维与现实的存在及其规律在认识论上是一致的,也包括了牛顿经验自然科学思想。第二个主要来源是卢梭关于人之为人,人的最可贵之处在于人的自由主动者资格的思想,改变了


相关文章

  • 浅析自由与规则之关系的演变
  • 浅析自由与规则之关系的演变 何为自由? 抛开教条的定义和概念,让我们把这个抽象晦涩的词汇倒过来念,会发现一切变得那么简单. 自由,由自,即是由自己来决定.决定怎么想,决定怎么做. 那么会出现一个问题,总有人霸气外露,宣称"我的就是 ...查看


  • 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来源及特点浅析
  • 第4卷第4期2009年4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Jourm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igherEdueestlenEdition) Vol14 No14Apr120 ...查看


  • 浅析民间笑话的类型及其引人发笑的原因
  • 浅析民间笑话的类型及其引人发笑的原因 摘要:本文以<笑林广记>中的笑话故事为主体,将民间笑话划分为七种类型,并分别运用霍布斯.康德以及詹姆斯·萨利的理论观点对各类笑话引人发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间笑话:"突然 ...查看


  • 浅析人性的善与恶
  • [摘 要]人性的内涵包括生存.尊严.亲情.合群.自由等需求倾向.人性如硬币的两面,并存着善与恶.对于不同的道德主体而言,人性的善恶评价标准有所不同.研究人性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根据人性的特点制定出"弃恶扬善"的社会机制, ...查看


  • 浅析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管理
  • lF a X ueYa 13 i U I☆法学研究☆ 浅析政府对网络群傩牲事件的管理 康德颜 (中共天津市津南区委党校.天津300350) 摘要: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是虚拟的网络世界与传统现实社会结合的 ...查看


  • 论康德和皮亚杰主体能动性思想的异同
  • 论文作者 吴国璋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论文单位 南京,点击次数 295,论文页数 83-86,78页1997年1997月论文免费下载http://paper.dic123.com/paper_118583671/ 康德在认 ...查看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自然也是阐释马克思哲学的主要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 ...查看


  • 浅析简爱与林黛玉的性格和命运的成因
  • 2013年5月上旬刊文学评论西江月 浅析简爱与林黛玉的性格和命运的成因 江苏宿迁223800)(宿迁学院外语系, [摘 也是本要]性格和命运是分析简爱和林黛玉的一生的重要突破口, 虽然在当时林黛玉的女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但在封建王朝森严的林 ...查看


  • [教育读书][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 [教育读书]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康 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作为一代思想泰斗,他提出的"三大批判"构成其伟大哲学体系.其实,他在教育学上,不仅以哲学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