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过年!这些充满"惠州味"的过冬习俗,你知道多少?

过冬节,食三牲,尝粉馃,添衣衫

这是惠州民间一首冬至节令歌谣

即过冬当天,要杀鸡宰鸭

还要吃粉馃,添新衣服

今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啦!在《惠州民俗》一书中提到,“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这个节日的重视。在冬至这天,大家都会回到家里跟家人团聚。惠州的不少居民仍保留过冬至传统风俗,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究竟咱惠州有哪些传统的冬至习俗吧。

习俗壹做萝卜粄

家家萝卜粄飘香才叫过冬

萝卜粄,有些地方叫菜包粿、菜头粄,是汉族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各地做法有所不同,但做法大同小异,都是将萝卜切丝和猪肉、虾米、葱、胡椒粉和酱油蒜头混在一起,或者根据自己的口味与其他材料一起做成各种形状。

冬至吃萝卜粄是客家人的老传统,家家户户飘着萝卜粄的香味,那才叫过冬至。

习俗貳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 一家团团圆圆

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吃,历史十分悠久。

据说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不少惠州人也会在冬至这天煮上一锅香甜软糯的汤圆。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汤圆,其乐融融。

习俗叁做艾角

吃过艾角算是真正过冬

惠州人有句流传至今的俗话:“过冬食粉果。”粉果即艾角(也称艾粄),这是惠州特有的过冬习俗。冬至是惠州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宰杀鸡鸭,大吃一顿。其中,艾角就是惠州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做艾角,艾草是关键材料之一,用上好的艾草才能做出好艾角。煮熟的艾角表皮呈墨绿色,上面还能看到细细的艾绒。外表“乌捞捞”的艾角吃起来口感特别香韧,皮甜馅咸,别有风味。

习俗肆            包饺子

一家人热热闹闹才重要

饺子,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之一,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惠州过冬至下三两饺子应应节还是必需的,俗话说得好“冬至饺子,夏至面”,相传吃饺子是为了祭奠古代名医张仲景。

每年冬至,不少居住在惠州的北方人都保留着吃饺子的习俗。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结果不重要,关键是图个过程。一家人开心热闹,比什么都好。

习俗伍           吃白切鸡

冬至饭桌不可缺少的菜肴

惠州人冬至的饭桌上,白切鸡是不可少的。取自家养的老母鸡,把整只鸡放入沸水中,水至少要浸到鸡身的一半,要用文火煮,约5分钟翻一次鸡身。一边煮,一边将葱、蒜、姜切碎放入碗里,淋上酱油调味。煮20分钟左右,把煮熟的鸡捞出,再放到冰水中浸泡两三分钟,令鸡的皮和肉收缩紧致,一道地道的白切鸡就做好了!

习俗陆   晒腊肉

冬至腊肉香喷喷

在惠州,不少人家都会在冬至前后10天腌制腊肉,冬至前后是腌腊肉的好时机。腌制腊肉。首先要选好的五花肉,得肥瘦合适,将肉切成长条状,用盐、姜、八角、老抽、生抽、汾酒等配料腌肉,然后拿出来晒。如果想让腊肉更入味,可在晒一天后,晚上再把肉腌制一遍,味道会更好。

知多

D

话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图文来源:文明惠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过冬节,食三牲,尝粉馃,添衣衫

这是惠州民间一首冬至节令歌谣

即过冬当天,要杀鸡宰鸭

还要吃粉馃,添新衣服

今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啦!在《惠州民俗》一书中提到,“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这个节日的重视。在冬至这天,大家都会回到家里跟家人团聚。惠州的不少居民仍保留过冬至传统风俗,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究竟咱惠州有哪些传统的冬至习俗吧。

习俗壹做萝卜粄

家家萝卜粄飘香才叫过冬

萝卜粄,有些地方叫菜包粿、菜头粄,是汉族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各地做法有所不同,但做法大同小异,都是将萝卜切丝和猪肉、虾米、葱、胡椒粉和酱油蒜头混在一起,或者根据自己的口味与其他材料一起做成各种形状。

冬至吃萝卜粄是客家人的老传统,家家户户飘着萝卜粄的香味,那才叫过冬至。

习俗貳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 一家团团圆圆

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吃,历史十分悠久。

据说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不少惠州人也会在冬至这天煮上一锅香甜软糯的汤圆。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汤圆,其乐融融。

习俗叁做艾角

吃过艾角算是真正过冬

惠州人有句流传至今的俗话:“过冬食粉果。”粉果即艾角(也称艾粄),这是惠州特有的过冬习俗。冬至是惠州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宰杀鸡鸭,大吃一顿。其中,艾角就是惠州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做艾角,艾草是关键材料之一,用上好的艾草才能做出好艾角。煮熟的艾角表皮呈墨绿色,上面还能看到细细的艾绒。外表“乌捞捞”的艾角吃起来口感特别香韧,皮甜馅咸,别有风味。

习俗肆            包饺子

一家人热热闹闹才重要

饺子,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之一,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惠州过冬至下三两饺子应应节还是必需的,俗话说得好“冬至饺子,夏至面”,相传吃饺子是为了祭奠古代名医张仲景。

每年冬至,不少居住在惠州的北方人都保留着吃饺子的习俗。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结果不重要,关键是图个过程。一家人开心热闹,比什么都好。

习俗伍           吃白切鸡

冬至饭桌不可缺少的菜肴

惠州人冬至的饭桌上,白切鸡是不可少的。取自家养的老母鸡,把整只鸡放入沸水中,水至少要浸到鸡身的一半,要用文火煮,约5分钟翻一次鸡身。一边煮,一边将葱、蒜、姜切碎放入碗里,淋上酱油调味。煮20分钟左右,把煮熟的鸡捞出,再放到冰水中浸泡两三分钟,令鸡的皮和肉收缩紧致,一道地道的白切鸡就做好了!

习俗陆   晒腊肉

冬至腊肉香喷喷

在惠州,不少人家都会在冬至前后10天腌制腊肉,冬至前后是腌腊肉的好时机。腌制腊肉。首先要选好的五花肉,得肥瘦合适,将肉切成长条状,用盐、姜、八角、老抽、生抽、汾酒等配料腌肉,然后拿出来晒。如果想让腊肉更入味,可在晒一天后,晚上再把肉腌制一遍,味道会更好。

知多

D

话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图文来源:文明惠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冬大过年?各地冬至习俗
  • 为什么说冬大过年?各地冬至习俗  说到广东冬至习俗,很多人都摸不到头绪,其实广东冬至习俗多样,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习俗,如阳江吃咸汤圆,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榄"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阳江冬至 ...查看


  • 浅谈中国民俗之潮汕冬至
  • 浅论中国民俗之潮汕冬至 摘要:鉴于冬至佳节即将到来,加上本人是潮汕人,本文就潮汕地区冬至的一些习俗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国民俗 潮汕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 ...查看


  • 冬至在潮汕ppt解说词
  • P3:(冬至由来) 以冬至为节日的传统,可以朔源到周代.当时国家是在这一天进行祭祀神鬼的活动,来祈求庇佑国泰民安. 到了汉代,冬至正式成为一个节日,皇帝在这一天举行郊祭,百官放假休息.这个规矩,在后来一直沿袭. 魏晋以冬至贺仪"亚 ...查看


  • 又是一年冬至节,来自各地的深圳人该吃什么?
  • 今日冬至.一大早盆友圈就传来问候声:冬至吃什么?答案当然不是唯一的,指南君先普及下各地冬至饮食文化再奉上一些适合冬至这天去品尝的特色馆子.都在下面了! 全国各地冬至吃什么? --家乡的味道 江南一带吃汤圆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江南 ...查看


  • 情浓最是冬至节
  • 在台湾,有个很受重视.独具情趣的传统节日--冬节.台湾民间习称"冬至"这一天为"冬节",非常看重这个热热闹闹的冬节.在台湾同胞心目中,过冬节犹如小过年,故有民谚:"冬节大如年".& ...查看


  • 客家人的起源
  • 客家人的起源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 ...查看


  • 并读原创|冬至美食地图:饺子和汤圆开战!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今天是冬至,一个属于吃货的日子. 只是吃什么呢?不同的区域就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差异就体现在北方和南方之间. [北方饺子VS南方汤圆] 北方冬至吃饺子,这是必不可少的固定节目.甚至还有 ...查看


  • 既传统又时尚的冬至节
  • ▲张丫 还有几天就是冬至啦,对于苏州人来说,"冬至大如年",这个融合了祭祖.团圆.贺冬元素的节气,比任何节气都要深入苏州人的心.为什么会有"冬至大如年"这样的习俗?在2016年姑苏区"盛世观 ...查看


  • 快乐的春节作文(10篇)
  • 快乐的春节作文(1) 春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俗话说是过年. 过年前一天,人们都会去人山人海的商店买东西.有的人买鸡.鸭.鹅,有的人买鱼和肉,还有的人买饼干.巧克力等零食-- 一天中午,爸爸拿着扫把把房子上上下下扫来扫去.妈妈拿着抹布把桌子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