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节,食三牲,尝粉馃,添衣衫
这是惠州民间一首冬至节令歌谣
即过冬当天,要杀鸡宰鸭
还要吃粉馃,添新衣服
今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啦!在《惠州民俗》一书中提到,“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这个节日的重视。在冬至这天,大家都会回到家里跟家人团聚。惠州的不少居民仍保留过冬至传统风俗,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究竟咱惠州有哪些传统的冬至习俗吧。
习俗壹做萝卜粄
家家萝卜粄飘香才叫过冬
萝卜粄,有些地方叫菜包粿、菜头粄,是汉族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各地做法有所不同,但做法大同小异,都是将萝卜切丝和猪肉、虾米、葱、胡椒粉和酱油蒜头混在一起,或者根据自己的口味与其他材料一起做成各种形状。
冬至吃萝卜粄是客家人的老传统,家家户户飘着萝卜粄的香味,那才叫过冬至。
习俗貳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 一家团团圆圆
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吃,历史十分悠久。
据说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不少惠州人也会在冬至这天煮上一锅香甜软糯的汤圆。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汤圆,其乐融融。
习俗叁做艾角
吃过艾角算是真正过冬
惠州人有句流传至今的俗话:“过冬食粉果。”粉果即艾角(也称艾粄),这是惠州特有的过冬习俗。冬至是惠州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宰杀鸡鸭,大吃一顿。其中,艾角就是惠州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做艾角,艾草是关键材料之一,用上好的艾草才能做出好艾角。煮熟的艾角表皮呈墨绿色,上面还能看到细细的艾绒。外表“乌捞捞”的艾角吃起来口感特别香韧,皮甜馅咸,别有风味。
习俗肆 包饺子
一家人热热闹闹才重要
饺子,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之一,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惠州过冬至下三两饺子应应节还是必需的,俗话说得好“冬至饺子,夏至面”,相传吃饺子是为了祭奠古代名医张仲景。
每年冬至,不少居住在惠州的北方人都保留着吃饺子的习俗。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结果不重要,关键是图个过程。一家人开心热闹,比什么都好。
习俗伍 吃白切鸡
冬至饭桌不可缺少的菜肴
惠州人冬至的饭桌上,白切鸡是不可少的。取自家养的老母鸡,把整只鸡放入沸水中,水至少要浸到鸡身的一半,要用文火煮,约5分钟翻一次鸡身。一边煮,一边将葱、蒜、姜切碎放入碗里,淋上酱油调味。煮20分钟左右,把煮熟的鸡捞出,再放到冰水中浸泡两三分钟,令鸡的皮和肉收缩紧致,一道地道的白切鸡就做好了!
习俗陆 晒腊肉
冬至腊肉香喷喷
在惠州,不少人家都会在冬至前后10天腌制腊肉,冬至前后是腌腊肉的好时机。腌制腊肉。首先要选好的五花肉,得肥瘦合适,将肉切成长条状,用盐、姜、八角、老抽、生抽、汾酒等配料腌肉,然后拿出来晒。如果想让腊肉更入味,可在晒一天后,晚上再把肉腌制一遍,味道会更好。
知多
D
话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图文来源:文明惠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过冬节,食三牲,尝粉馃,添衣衫
这是惠州民间一首冬至节令歌谣
即过冬当天,要杀鸡宰鸭
还要吃粉馃,添新衣服
今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啦!在《惠州民俗》一书中提到,“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这个节日的重视。在冬至这天,大家都会回到家里跟家人团聚。惠州的不少居民仍保留过冬至传统风俗,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究竟咱惠州有哪些传统的冬至习俗吧。
习俗壹做萝卜粄
家家萝卜粄飘香才叫过冬
萝卜粄,有些地方叫菜包粿、菜头粄,是汉族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各地做法有所不同,但做法大同小异,都是将萝卜切丝和猪肉、虾米、葱、胡椒粉和酱油蒜头混在一起,或者根据自己的口味与其他材料一起做成各种形状。
冬至吃萝卜粄是客家人的老传统,家家户户飘着萝卜粄的香味,那才叫过冬至。
习俗貳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 一家团团圆圆
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吃,历史十分悠久。
据说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不少惠州人也会在冬至这天煮上一锅香甜软糯的汤圆。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汤圆,其乐融融。
习俗叁做艾角
吃过艾角算是真正过冬
惠州人有句流传至今的俗话:“过冬食粉果。”粉果即艾角(也称艾粄),这是惠州特有的过冬习俗。冬至是惠州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宰杀鸡鸭,大吃一顿。其中,艾角就是惠州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做艾角,艾草是关键材料之一,用上好的艾草才能做出好艾角。煮熟的艾角表皮呈墨绿色,上面还能看到细细的艾绒。外表“乌捞捞”的艾角吃起来口感特别香韧,皮甜馅咸,别有风味。
习俗肆 包饺子
一家人热热闹闹才重要
饺子,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之一,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惠州过冬至下三两饺子应应节还是必需的,俗话说得好“冬至饺子,夏至面”,相传吃饺子是为了祭奠古代名医张仲景。
每年冬至,不少居住在惠州的北方人都保留着吃饺子的习俗。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结果不重要,关键是图个过程。一家人开心热闹,比什么都好。
习俗伍 吃白切鸡
冬至饭桌不可缺少的菜肴
惠州人冬至的饭桌上,白切鸡是不可少的。取自家养的老母鸡,把整只鸡放入沸水中,水至少要浸到鸡身的一半,要用文火煮,约5分钟翻一次鸡身。一边煮,一边将葱、蒜、姜切碎放入碗里,淋上酱油调味。煮20分钟左右,把煮熟的鸡捞出,再放到冰水中浸泡两三分钟,令鸡的皮和肉收缩紧致,一道地道的白切鸡就做好了!
习俗陆 晒腊肉
冬至腊肉香喷喷
在惠州,不少人家都会在冬至前后10天腌制腊肉,冬至前后是腌腊肉的好时机。腌制腊肉。首先要选好的五花肉,得肥瘦合适,将肉切成长条状,用盐、姜、八角、老抽、生抽、汾酒等配料腌肉,然后拿出来晒。如果想让腊肉更入味,可在晒一天后,晚上再把肉腌制一遍,味道会更好。
知多
D
话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图文来源:文明惠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