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国近代史
——-主题一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对中国近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经过: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鸦片,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3)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2.中英《南京条约》
(1)背景:1840年6月,英国以中国的禁烟为借口,挑起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主要内容:①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赔款: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协定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第二次:)
(1)根源: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①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社会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③中国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人民开始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④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新思潮。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由此进入旧民
难。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清政府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开始。
2.通过鸦片战争要深刻的反思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先进与落后、传统文化与新思潮、侵略与反侵略的冲突。
3.鸦片战争中清朝的失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变,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4. 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树立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对民族、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我
2.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只有发奋努力,振兴中华,才能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考点2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背景:1856—1860年,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于是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经过: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侵略者闯人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洗劫过后,侵略者又放火烧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结果: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俄国割占中田北方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要警示国人:毋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
军侵华战争。
2. 近代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是俄国而非英国。
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人侵新疆,占据天山南北许多地方。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新疆局势处于危急中。
2.经过:清朝官员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1875年,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节节胜利。不久,阿古柏兵败自杀。1878年,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左宗棠以武力为后盾支持清政府对俄谈判,于1881年通过《伊犁条约》(又叫《中俄改订条约》) 从俄国手中收回伊犁。清政府并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3.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抗击外来侵略,巩固祖国西北边疆,维护国家主权,是中
写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2.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利益,同时对新疆的建设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左宗棠不畏强暴、反对分裂、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个中国人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
。
考点4:邓世昌;《马关条约》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战争的背景: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把征服朝鲜和侵略中国作为既定目标。
(2)爆发的标志:1894年日军袭击丰岛海面的清军。
(3)战争的经过:1894年7月,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因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大连失手)-----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覆灭,丁汝昌自杀)。至此,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4)战败的原因:①主观上:清朝腐败。②客观上:日本强大。
2.邓世昌的事迹:1894年7月,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因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日军,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舰身严重倾斜。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邓世昌是民族英雄。
3.《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马关条约》的影响
①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清政府为了偿付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负担。还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新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
2.邓世昌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政府的战败导致台湾与祖国分离。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4.只有不断变革、自强、自主才能使自己的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 我们中学生应树立毋忘国耻、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心系
祖国,荣辱与共。
1. 《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列强在华设厂;
2. 《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推动了戊戌变法兴起。
考点5: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1)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
(2)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3)经过:1900华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人北京。八国联军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4)结果:1901年,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2.《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辛丑条约》的影响:
①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海关税被当作赔款担保,使清政府完全受制于洋人;
②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界,更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的控制;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④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清王朝的中心地带,中国在军事上失去了自主权;
⑤通过该条约,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2.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反抗,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销售市场。(因此,林则徐销烟只是导火线,不管有不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一定会爆发)。
2.我们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马关条约》里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危害最大的一条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说明帝国主义从军事侵略逐步转化为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转化为资本输出。
4.《辛丑条约》里面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名师导练经典名题
【3年经典解析】——掌握绝技 无往不胜
【经典1】(2009·达州)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根据历史知识得知: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并未入侵北京。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入侵北京,咸丰帝外逃至热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列强入侵北京,慈禧与光绪外逃至西安,列强洗劫紫禁城。故选择D 。
【经典2】(2010·衡阳)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C .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解读能力。俗语中的信息“竹枪一杆”却“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却“不见烟火冲天”,反映的近代历史是鸦片走私所产生的后果。故选择A 。
【经典3】(2011·陕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一个中国人是工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A
①马克思理论传入中国,促使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倾销,导致白银外流
③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浩大 ④通商口岸日本开设工厂,政府收入锐减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允许日本开设工厂是在《马关条约》之后,故选择A 。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 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
1.(2011·新疆)“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任军饷的白银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远见卓识的是 (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魏源 D .严复
2.(2011·枣庄)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而且“远离毒品”的理念在广大的青少年中已达成普遍共识。下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中,与禁毒有关的是( )
3.(2011·南平)《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 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1·苏州)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提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
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5.(2011· 常德)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
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
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 .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 .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6.(2011·东营)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 )
A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B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二、非选择题
7. (2011·莱芜)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裁:“张骞始开西域之迹。”以后汉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统领西域。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1)为什么说“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是“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材料二 松赞干布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2)松赞干布迎娶的大唐公主是谁?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材料三 爱尔兰作家德尼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说:“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十八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3)材料中“鞑靼人”是指什么人?他们的回归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四 左宗棠说:“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开始军事行动,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4)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历史结论?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 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 原创) 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2.( 原创) 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
A .赔款2100 万元 B.割香港岛
C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3.( 原创) 《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 ( )
A .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 .协定关税 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4.( 原创) 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下图)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 )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原创)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
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俄国
C. 葡萄牙 D. 日本
6.( 原创) 我国各族人民自古就有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传统。19世纪70 年代发生在新疆的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件是( )
A .土尔扈特万里回归祖国 B.中国军民取得驱逐阿古柏战争的胜利
C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D.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
二、非选择题
7.【勿忘近代的耻辱 探索救国的道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较量指哪次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为哀悼哪位清军将领而撰写的?
(3)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为实现其目的开展了哪些活动?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4)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探究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 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
1.A2.B3.A4.A5.B6.B
二、非选择题
7. (1)张骞最早出使西域。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2)文成公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3)土尔扈特人。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4)设立新疆行省。新疆、西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等。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 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B2.B3.C4.B5.B6.B
二、非选择题
7.(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2)邓世昌。(3)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建新式军队(海军);创办新式学堂;修筑铁路;创办电报业。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2012届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中国近代史
——-主题一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对中国近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经过: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鸦片,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3)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2.中英《南京条约》
(1)背景:1840年6月,英国以中国的禁烟为借口,挑起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主要内容:①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赔款: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协定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第二次:)
(1)根源: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①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社会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③中国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人民开始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④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新思潮。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由此进入旧民
难。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清政府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开始。
2.通过鸦片战争要深刻的反思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先进与落后、传统文化与新思潮、侵略与反侵略的冲突。
3.鸦片战争中清朝的失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变,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4. 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树立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对民族、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我
2.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只有发奋努力,振兴中华,才能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考点2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背景:1856—1860年,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于是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经过: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侵略者闯人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洗劫过后,侵略者又放火烧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结果: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俄国割占中田北方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要警示国人:毋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
军侵华战争。
2. 近代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是俄国而非英国。
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人侵新疆,占据天山南北许多地方。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新疆局势处于危急中。
2.经过:清朝官员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1875年,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节节胜利。不久,阿古柏兵败自杀。1878年,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左宗棠以武力为后盾支持清政府对俄谈判,于1881年通过《伊犁条约》(又叫《中俄改订条约》) 从俄国手中收回伊犁。清政府并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3.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抗击外来侵略,巩固祖国西北边疆,维护国家主权,是中
写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2.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利益,同时对新疆的建设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左宗棠不畏强暴、反对分裂、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个中国人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
。
考点4:邓世昌;《马关条约》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战争的背景: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把征服朝鲜和侵略中国作为既定目标。
(2)爆发的标志:1894年日军袭击丰岛海面的清军。
(3)战争的经过:1894年7月,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因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大连失手)-----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覆灭,丁汝昌自杀)。至此,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4)战败的原因:①主观上:清朝腐败。②客观上:日本强大。
2.邓世昌的事迹:1894年7月,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因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日军,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舰身严重倾斜。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邓世昌是民族英雄。
3.《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马关条约》的影响
①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清政府为了偿付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负担。还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新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
2.邓世昌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政府的战败导致台湾与祖国分离。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4.只有不断变革、自强、自主才能使自己的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 我们中学生应树立毋忘国耻、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心系
祖国,荣辱与共。
1. 《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列强在华设厂;
2. 《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推动了戊戌变法兴起。
考点5: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1)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
(2)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3)经过:1900华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人北京。八国联军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4)结果:1901年,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2.《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辛丑条约》的影响:
①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海关税被当作赔款担保,使清政府完全受制于洋人;
②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界,更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的控制;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④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清王朝的中心地带,中国在军事上失去了自主权;
⑤通过该条约,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2.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反抗,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销售市场。(因此,林则徐销烟只是导火线,不管有不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一定会爆发)。
2.我们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马关条约》里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危害最大的一条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说明帝国主义从军事侵略逐步转化为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转化为资本输出。
4.《辛丑条约》里面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名师导练经典名题
【3年经典解析】——掌握绝技 无往不胜
【经典1】(2009·达州)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根据历史知识得知: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并未入侵北京。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入侵北京,咸丰帝外逃至热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列强入侵北京,慈禧与光绪外逃至西安,列强洗劫紫禁城。故选择D 。
【经典2】(2010·衡阳)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C .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解读能力。俗语中的信息“竹枪一杆”却“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却“不见烟火冲天”,反映的近代历史是鸦片走私所产生的后果。故选择A 。
【经典3】(2011·陕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一个中国人是工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A
①马克思理论传入中国,促使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倾销,导致白银外流
③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浩大 ④通商口岸日本开设工厂,政府收入锐减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允许日本开设工厂是在《马关条约》之后,故选择A 。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 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
1.(2011·新疆)“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任军饷的白银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远见卓识的是 (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魏源 D .严复
2.(2011·枣庄)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而且“远离毒品”的理念在广大的青少年中已达成普遍共识。下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中,与禁毒有关的是( )
3.(2011·南平)《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 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1·苏州)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提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
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5.(2011· 常德)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
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
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 .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 .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6.(2011·东营)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 )
A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B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二、非选择题
7. (2011·莱芜)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裁:“张骞始开西域之迹。”以后汉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统领西域。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1)为什么说“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是“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材料二 松赞干布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2)松赞干布迎娶的大唐公主是谁?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材料三 爱尔兰作家德尼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说:“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十八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3)材料中“鞑靼人”是指什么人?他们的回归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四 左宗棠说:“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开始军事行动,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4)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历史结论?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 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 原创) 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2.( 原创) 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
A .赔款2100 万元 B.割香港岛
C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3.( 原创) 《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 ( )
A .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 .协定关税 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4.( 原创) 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下图)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 )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原创)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
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俄国
C. 葡萄牙 D. 日本
6.( 原创) 我国各族人民自古就有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传统。19世纪70 年代发生在新疆的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件是( )
A .土尔扈特万里回归祖国 B.中国军民取得驱逐阿古柏战争的胜利
C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D.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
二、非选择题
7.【勿忘近代的耻辱 探索救国的道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较量指哪次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为哀悼哪位清军将领而撰写的?
(3)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为实现其目的开展了哪些活动?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4)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探究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 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
1.A2.B3.A4.A5.B6.B
二、非选择题
7. (1)张骞最早出使西域。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2)文成公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3)土尔扈特人。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4)设立新疆行省。新疆、西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等。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 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B2.B3.C4.B5.B6.B
二、非选择题
7.(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2)邓世昌。(3)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建新式军队(海军);创办新式学堂;修筑铁路;创办电报业。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