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老人活的年纪大了克子女

古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人活的年纪大了克子女。如果你赡养过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你看到标题就会理解我说的是什么,而不会以不孝或者我们没有老的一天怎么样来批判我说的这句话,我指的是和老人在一起居住的。老人单住有雇保姆,子女偶尔去看看的不在这个范围。

经历过很多也看过很多,我也伺候过我的爸爸,更能体会和老人在一起住的不易。我身边很多伺候妈妈或者爸爸的,老人身体都很好,儿女们五十多岁就脑梗或者腔梗了,如果一个两个就当是个例,如果很多就是一个现象或者说规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很多能活到这个年纪的老人,他们都是不会照顾别人感受的,或者说只照顾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为中心,他才会长寿。想一想我们的爸爸妈妈,最为儿女着想为别人着想的,一定是最先离开这个世界。最麻木,最不会疼儿女的,固执己见的都留在了这个世界。每一家都如此,我这里也想,长寿的秘诀就是不动心,随心所欲。呵呵。

老人到了八十多岁,很多已经糊涂了,或者说退回到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尽管他们回忆过去说的记的都很清晰,但他们此刻的思维判断都带有孩子似的情绪化。有人说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是问题,可想到更年期遇到老小孩是一种怎样的碰撞。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我们还能吵吵闹闹。可是到我们遇到老小孩,那是我们的父母,处处要求我们管着我们,你早点回来,你在外面干啥去了。你要这样不要那样。你给我买那个药去,那个药好用。听人说那个补品效果好,你给我买了。我难受了,陪我打针去。看看我的脚,怎么不灵活了。我怎么这么命不好呀,怎么就不死呢,快给我吃药,我难受,呵呵。很多赡养老人的咨询者来了都说一个共同的话题,现在的老人不好养,我们怕老人生气,我们选择沉默,时间久了总生闷气,有的血压高,有的迷糊,有的脑梗,每个都是真实的案例。

上次有个咨询者,来到我咨询室就大哭。说自从学佛学传统文化了,想到要接公公婆婆来家里养老尽孝,可接过来有一个多月,老人突发脑出血,住进重症监护室,夫妻上班就都得请假。想让大伯哥来伺候,人家不来,说好好的老人,怎么到你家就有病了,还是你给老人气的。她很委屈,真是好心办了坏事。她也反思自己,因为她平时在家说了算,支使男人来很随便,也许公公看着不顺眼,因为公公一辈子当领导,平时在家都是说一不二,这次觉得儿子这些年受了委屈,心里很窝火,一下就有病了。所以说不是人人都能尽孝的,你要不了解老人的心,就不要接老人来,这样老人自己过得也很好,你也很自在,否则发心是好的,最后做了坏事。

还有个咨询者的爸爸妈妈,一个九十,一个九十一,说话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因为女儿已近六十,每天都只是她干这干那,稍有不对,就开始打骂。一会要吃这个,一会要买那个。把她差点弄崩溃了,保姆雇了好几个,都给打跑骂跑了,谢天谢地最后总算找一个抗打的留下来照顾他两个老人家。

老人总闹事还没法跟朋友说,说了也会劝一句,有什么招,人老不容易呀。时间长了,难免崩溃,尽管是自己的亲爹妈。身边有好几个这样的案例,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没死,伺候的子女先有病死了。

年纪大了,老人没有安全感。有的老人都是把钱看得很重,花他一分钱他都生气,必须给他的钱攒起来。有的父母都走不下楼也不允许你花他的钱,有的另一个儿女来了他还会告状,这时有几个不生气的儿女呢。还有的告状,说是不理他,伺候得不好,又要上别人家,来回的折腾,你要是有精力你还能应付,你要是没精力,你不累瘫才怪。

所以我的建议是,对于哥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每家轮流住阶段,当每一家都知道老人糊涂了,不好伺候的时候,你要想赡养老人你再接来,最起码的大家都了解你的付出是不容易的。如果你真的力不从心,每个月儿女们轮流陪伴老人,所有人心里压力都不大,老人们还能总见到所有的孩子们,如果没时间的儿女陪不了爸妈就花钱在兄弟姐妹间找一个代替。

老人糊涂了,这个你必须定位好。知道老人老了退化了,像个小孩,即依赖又好撒谎,做事错了又不敢承担。说过的话从来不算数,你真的不要当真,她们真的是老了,磨磨叨叨述说着过去的苦难,即使有钱了也从来不舍得花。实际上每个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都会这样,当今天的我们老了也会像他们一样,每天会胡闹,会耍赖。今天我们拥有稳定和谐的社会,我们吃喝丰盈,我们住着舒适,我们医疗健全,所以才会拥有一个长寿的新群体“老小孩”。我要说的是,你看完这篇文章你要明白,不要和老小孩生气了,他真的糊涂了。不要和老小孩较真了,他真的糊涂 了。遇到老小孩的胡闹,我们不要上火,委屈,抱怨。我们要哈哈大笑,因为他真的糊涂了。他们不再是那个思维敏捷推理清晰的爸爸妈妈了,我们原谅他,因为他们是老小孩,因为他们糊涂了。这样我们就能处理好长寿爸妈和我们的和谐关系,老人长寿就不会克到儿女。

古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人活的年纪大了克子女。如果你赡养过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你看到标题就会理解我说的是什么,而不会以不孝或者我们没有老的一天怎么样来批判我说的这句话,我指的是和老人在一起居住的。老人单住有雇保姆,子女偶尔去看看的不在这个范围。

经历过很多也看过很多,我也伺候过我的爸爸,更能体会和老人在一起住的不易。我身边很多伺候妈妈或者爸爸的,老人身体都很好,儿女们五十多岁就脑梗或者腔梗了,如果一个两个就当是个例,如果很多就是一个现象或者说规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很多能活到这个年纪的老人,他们都是不会照顾别人感受的,或者说只照顾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为中心,他才会长寿。想一想我们的爸爸妈妈,最为儿女着想为别人着想的,一定是最先离开这个世界。最麻木,最不会疼儿女的,固执己见的都留在了这个世界。每一家都如此,我这里也想,长寿的秘诀就是不动心,随心所欲。呵呵。

老人到了八十多岁,很多已经糊涂了,或者说退回到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尽管他们回忆过去说的记的都很清晰,但他们此刻的思维判断都带有孩子似的情绪化。有人说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是问题,可想到更年期遇到老小孩是一种怎样的碰撞。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我们还能吵吵闹闹。可是到我们遇到老小孩,那是我们的父母,处处要求我们管着我们,你早点回来,你在外面干啥去了。你要这样不要那样。你给我买那个药去,那个药好用。听人说那个补品效果好,你给我买了。我难受了,陪我打针去。看看我的脚,怎么不灵活了。我怎么这么命不好呀,怎么就不死呢,快给我吃药,我难受,呵呵。很多赡养老人的咨询者来了都说一个共同的话题,现在的老人不好养,我们怕老人生气,我们选择沉默,时间久了总生闷气,有的血压高,有的迷糊,有的脑梗,每个都是真实的案例。

上次有个咨询者,来到我咨询室就大哭。说自从学佛学传统文化了,想到要接公公婆婆来家里养老尽孝,可接过来有一个多月,老人突发脑出血,住进重症监护室,夫妻上班就都得请假。想让大伯哥来伺候,人家不来,说好好的老人,怎么到你家就有病了,还是你给老人气的。她很委屈,真是好心办了坏事。她也反思自己,因为她平时在家说了算,支使男人来很随便,也许公公看着不顺眼,因为公公一辈子当领导,平时在家都是说一不二,这次觉得儿子这些年受了委屈,心里很窝火,一下就有病了。所以说不是人人都能尽孝的,你要不了解老人的心,就不要接老人来,这样老人自己过得也很好,你也很自在,否则发心是好的,最后做了坏事。

还有个咨询者的爸爸妈妈,一个九十,一个九十一,说话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因为女儿已近六十,每天都只是她干这干那,稍有不对,就开始打骂。一会要吃这个,一会要买那个。把她差点弄崩溃了,保姆雇了好几个,都给打跑骂跑了,谢天谢地最后总算找一个抗打的留下来照顾他两个老人家。

老人总闹事还没法跟朋友说,说了也会劝一句,有什么招,人老不容易呀。时间长了,难免崩溃,尽管是自己的亲爹妈。身边有好几个这样的案例,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没死,伺候的子女先有病死了。

年纪大了,老人没有安全感。有的老人都是把钱看得很重,花他一分钱他都生气,必须给他的钱攒起来。有的父母都走不下楼也不允许你花他的钱,有的另一个儿女来了他还会告状,这时有几个不生气的儿女呢。还有的告状,说是不理他,伺候得不好,又要上别人家,来回的折腾,你要是有精力你还能应付,你要是没精力,你不累瘫才怪。

所以我的建议是,对于哥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每家轮流住阶段,当每一家都知道老人糊涂了,不好伺候的时候,你要想赡养老人你再接来,最起码的大家都了解你的付出是不容易的。如果你真的力不从心,每个月儿女们轮流陪伴老人,所有人心里压力都不大,老人们还能总见到所有的孩子们,如果没时间的儿女陪不了爸妈就花钱在兄弟姐妹间找一个代替。

老人糊涂了,这个你必须定位好。知道老人老了退化了,像个小孩,即依赖又好撒谎,做事错了又不敢承担。说过的话从来不算数,你真的不要当真,她们真的是老了,磨磨叨叨述说着过去的苦难,即使有钱了也从来不舍得花。实际上每个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都会这样,当今天的我们老了也会像他们一样,每天会胡闹,会耍赖。今天我们拥有稳定和谐的社会,我们吃喝丰盈,我们住着舒适,我们医疗健全,所以才会拥有一个长寿的新群体“老小孩”。我要说的是,你看完这篇文章你要明白,不要和老小孩生气了,他真的糊涂了。不要和老小孩较真了,他真的糊涂 了。遇到老小孩的胡闹,我们不要上火,委屈,抱怨。我们要哈哈大笑,因为他真的糊涂了。他们不再是那个思维敏捷推理清晰的爸爸妈妈了,我们原谅他,因为他们是老小孩,因为他们糊涂了。这样我们就能处理好长寿爸妈和我们的和谐关系,老人长寿就不会克到儿女。


相关文章

  • 少年的"养老调查"时新作文素材图片及点评15
  • 15.12岁少年的"养老院调查"为何能获大奖 "养老院是什么样的?爷爷奶奶们为什么来养老院? 在养老院生活得高兴吗?"这是12岁的武汉枫叶学校的 初一学生张力木的社会实践报告中的问题.在江岸区千鹤 养 ...查看


  • 祝寿贺词大全:蒙古族祝寿
  • ★2014年转眼即将过去,无论这一年我们留下了什么,都成为了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一起怀揣感恩的心迎接新的挑战吧!以下是本站祝福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祝寿贺词大全:蒙古族祝寿>,传递我们最真实的祝福,一起奔跑吧,2015! 祝寿:蒙 ...查看


  • 一位养老院义工的心声,值得我们深思!
  • 读而思 duersi 曾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位台湾人写的,她分别在日本和美国的养老院做过义工,她的观察和感悟,值得我们深思: 很偶然的机会,意外的到日本养老院当了一年义工:更意外的是,又有机会到美国小住半年,观察了美国的养老院.美国硬件设备比 ...查看


  • [名家视点]梁实秋:子女也可以教育父母
  • 背景介绍 CCTV-10曾经播出过梁实秋的<子女也可以教育父母>. 听到"教育你的父母"这个说法,是不是吓了您一跳?自古以来只听说父母教育子女,哪曾听说过父母大人要子女辈的人来教育?实际上啊,在现代社会,父母 ...查看


  • 祝寿贺词:蒙古族祝寿
  • 祝寿:蒙古民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他们的谚语中说:"尊敬德高的人.敬爱年老的人","对喂乳汁的母亲要敬爱,对教字母的老师要尊重","老人的经验教育人,太阳的光辉温暖人"等等.这些都表 ...查看


  • 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作者:张修现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 ...查看


  • 被骗子赶出家门的独居老人
  • 子女们介入后,才发现为时已晚.张积珊之前签订的所谓"房屋抵押合同",实际上是北京市存量房买卖合同.张积珊所认为的"抵押贷款"手续,而实际上是办理房屋过户的网签.缴纳契税手续,还有申领新的房产证的手续 ...查看


  •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详细讲解
  • 关于我们如何解脱思想观念的束缚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 & ...查看


  • 独居老人的需求及形成原因分析
  • 独居老人的需求及形成原因分析 姓名:谭利霞 学号:0102140125 班级:社区A1401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独居老人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