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

2015年12月28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28日第87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毛莉 访问量:

0

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继往开来的这重要一年,中国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外交布局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构想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重大进展。

迅速发展的外交实践呼唤理论创新。12月25日,在外交学院举办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创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正逢其时。

中国方案频现

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标志着全球迎来了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这是近年来中国外交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的一个缩影。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等各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新气象。

以经济外交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的全方位新理念,并进行了一系列奋发有为的战略布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任晶晶举例说,从贸易外交看,中国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亚太自贸区等一系列新理念,开始有效布局周边自贸区网络;就金融外交而言,中国不断通过金融和货币合作,推动实现金融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从投资外交看,中国正全力推进同相关国家的投资保护协定谈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安全有效的全球布局。

在任晶晶看来,这一系列举措加速了中国经济外交的“双重转型”。一方面,经济外交逐步由过去压倒性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向为促进国内发展与服务对外战略大局并重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中国开始由过去单纯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活动向影响和塑造国际经济规则及议事日程制定方向转变。“中国经济外交正在向引领国际经济外交全局的新阶段跃升。”

“中国外交制度已经从平面型外交转变为立体型外交制度。”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赵可金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制度在保持基本框架延续性的基础上,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从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向顶层设计转变,从强调归口管理向统筹协调转变,越来越突出首脑外交、城市外交、公共外交等外交新渠道,尤其是在主动推动国际制度改革和构建新国际制度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到联合国系列峰会,再到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在重大国际场合屡屡提及的高频词。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之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又一面旗帜。

与会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天下情怀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国气派。中国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凌空蹈虚,而是以成规模成体系的举措落实到了外交实践中。“一带一路”实际上也在推动区域、次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建设。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王存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亲诚惠容的中国周边外交理念,还是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抑或是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无不体现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命运共同体理念将继续在中国外交中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超越了西方的联盟体系、霸权体系,关心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展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东方智慧。

在谈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之间的关系时,王义桅认为二者并不冲突。要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目标,必须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前提,但一国维护自身利益不应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而应尽可能追求不同利益之间的包容和认同,最终形成共同利益。

增强研究四大意识

外交实践和理念的不断创新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外交理论框架无法解释和指导中国外交实践,我国丰富的外交实践和理念亟须理论的系统化梳理和提炼。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阐释好中国外交的特色,是当前摆在学界面前的重大课题。

与会学者认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应增强四方面的意识。第一,增强战略谋划意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研究不是单纯的理论演绎推理,而需要具备更宽广的视野,要把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结合起来,要和外交实践相结合。第二,增强进取意识。当前外交工作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挑战。学界应围绕我国根本利益不断进行外交理论创新。第三,增强忧患意识。客观看待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要看到中国处于由大到强的阶段,看到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决不能因此出现浮躁心态,要避免战略盲动。第四,增强包容意识。研究要以合作共赢为基本指导思想,使外交理论体系能够真正为外交实践发挥促进和引导作用。

责任编辑:崔岑

2015年12月28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28日第87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毛莉 访问量:

0

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继往开来的这重要一年,中国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外交布局全面推进、“一带一路”构想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重大进展。

迅速发展的外交实践呼唤理论创新。12月25日,在外交学院举办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创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正逢其时。

中国方案频现

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标志着全球迎来了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这是近年来中国外交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的一个缩影。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等各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新气象。

以经济外交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的全方位新理念,并进行了一系列奋发有为的战略布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任晶晶举例说,从贸易外交看,中国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亚太自贸区等一系列新理念,开始有效布局周边自贸区网络;就金融外交而言,中国不断通过金融和货币合作,推动实现金融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从投资外交看,中国正全力推进同相关国家的投资保护协定谈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安全有效的全球布局。

在任晶晶看来,这一系列举措加速了中国经济外交的“双重转型”。一方面,经济外交逐步由过去压倒性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向为促进国内发展与服务对外战略大局并重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中国开始由过去单纯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活动向影响和塑造国际经济规则及议事日程制定方向转变。“中国经济外交正在向引领国际经济外交全局的新阶段跃升。”

“中国外交制度已经从平面型外交转变为立体型外交制度。”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主任赵可金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制度在保持基本框架延续性的基础上,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从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向顶层设计转变,从强调归口管理向统筹协调转变,越来越突出首脑外交、城市外交、公共外交等外交新渠道,尤其是在主动推动国际制度改革和构建新国际制度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到联合国系列峰会,再到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在重大国际场合屡屡提及的高频词。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之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又一面旗帜。

与会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天下情怀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中国气派。中国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凌空蹈虚,而是以成规模成体系的举措落实到了外交实践中。“一带一路”实际上也在推动区域、次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建设。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王存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亲诚惠容的中国周边外交理念,还是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抑或是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无不体现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命运共同体理念将继续在中国外交中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超越了西方的联盟体系、霸权体系,关心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展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东方智慧。

在谈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之间的关系时,王义桅认为二者并不冲突。要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目标,必须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前提,但一国维护自身利益不应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而应尽可能追求不同利益之间的包容和认同,最终形成共同利益。

增强研究四大意识

外交实践和理念的不断创新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外交理论框架无法解释和指导中国外交实践,我国丰富的外交实践和理念亟须理论的系统化梳理和提炼。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阐释好中国外交的特色,是当前摆在学界面前的重大课题。

与会学者认为,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应增强四方面的意识。第一,增强战略谋划意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研究不是单纯的理论演绎推理,而需要具备更宽广的视野,要把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结合起来,要和外交实践相结合。第二,增强进取意识。当前外交工作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挑战。学界应围绕我国根本利益不断进行外交理论创新。第三,增强忧患意识。客观看待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要看到中国处于由大到强的阶段,看到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决不能因此出现浮躁心态,要避免战略盲动。第四,增强包容意识。研究要以合作共赢为基本指导思想,使外交理论体系能够真正为外交实践发挥促进和引导作用。

责任编辑:崔岑


相关文章

  •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视角下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话语体系
  • "一带一路"视角下 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话语体系 李伟建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这反映了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与塑造大国外交的内在诉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查看


  • 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 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思想纵横) 倪世雄 公为明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17日 07 版)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查看


  • 看大国外交纪录片得到的启示与大国外交观后感合集
  • 看大国外交纪录片得到的启示与大国外 交观后感合集 教研室<大国外交>观后感 中央组织拍摄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定于8月2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并在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全面展现中国外交领域的新思想.新 ...查看


  • 中国梦与中国外交新理念
  •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的外交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国外交传统以及坚持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外交新思路新理念不断涌现:中国梦引领中国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外交新理念中突出的思想为――新型义利观,亲.诚.惠.容外交理念;中 ...查看


  • 中国外交进入3.0
  • 中国外交进入"3.0版" 做世界秩序负责任建设者 发表时间:2015-12-31 09:44:31 字号:A-A A+ 关键字: 中国外交3.0版2015中国外交盘点2015人民日报站在中国与世界的命运交汇点任仲平谈中国 ...查看


  • 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
  • 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 2013.12.30 10:09 2013年是中国大国战略启航之年,也是中国外交展开新的战略布局的一年. 中共十八大报告显示:中国未来10年的战略发展规划,仍是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未来10年中国政府的注意力,仍聚焦在1 ...查看


  • 形式与政策考试重点
  • <形式与政策>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一讲 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 1四个坚持? (1)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2)坚持解放思想.实 ...查看


  •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集多国智慧.百家之长提出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外交顶层设计.中国外交主张以"国际主义精神"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q ...查看


  • 中国外交3_0版_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_赵可金
  • 中国外交3.0版: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 赵可金 要: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国际安全压力和国内发展压 力均呈现急剧上升的态势,对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战略原则和思维形成了严峻挑摘 战,要求推动中国外交转型,在更宽视野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