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的居住区是城市结构组成的基础,也是城市综合功能发挥的主要载体,其建设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城市居住区住宅布局规划设计进行了阐述,可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环境 1 城市设计要素 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 1)建筑及组合形态。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城市设计除了要考虑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容积率、立面、风格、材质以外,还要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关系以及建筑群体同自然地理、历史文脉的相互依存和传承。 2)开敞空间。是指城市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休闲广场等等, 它是人们认知城市空间的主要对象,是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客体。 3)交通停车。是指道路、街道、停车设施的特征,如道路的宽窄、线型、便捷程度、方位感等,也包括停车位置、停车方式。 4)标识。标识是形成有生气活力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包括广告、店招、雕塑、标志建筑等,好的标识能引起人们的认知和归属感。 此外,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还包括土地使用、步行街区、人行活动和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等。 居住区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居住区的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道路系统与交通设施、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住宅建筑组台及其风格,处理好这些要素的关系是居住区城市设计的关键。 2 居住区城市设计的指导性原则 1)规划布局中应赋予小区空间更强的个性,建筑高度尽量适合人的尺度,并赋予住宅明显的特征及统一的细部处理。 2)设计中注意结合地形及多层面的屋顶、平面和城市立体交 通系统,构成高低错落、富有层次和变化的立体空间环境。 3)应用喷泉、小雕塑等景观性设施。水体应自由灵活,小品尺度应宜人,注重小区的绿化种植设计,以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4)重视地面的处理,用不同质感、图案的材料铺地,通过色彩的运用增加环境的效果。 3 居住区城市设计特色营造 3.1规划布局 居住区规划布局、空间结构是城市设计的基础。通过住宅建筑群体、道路系统、绿化景观系统的组织来实现。比较典型的为大家广为使用的布局方式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态: 1)集中绿化型。住宅建筑群体共同围合一个较大的绿化开敞空间,为居住区服务的商业、物业集中布局于小区入口。这种布局方式的特点是在小区中部布置集中景观绿化空间,视觉效果比较好。如湖州的“东白鱼潭小区”、上海的“名都城”。 2)轴线对称型。在用地较为狭长的情况下往往采取轴线对称形式,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局,轴线可直可曲、可松可紧,中轴线上则建造绿化、步道、休闲小广场、喷泉、小品景观等,该布局特点是将城市步行街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居住区规划中,通过轴线的变化和延伸使人产生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居民到中心绿化的可达性也比较强。如上海的“春申苑”、“嘉茵苑”、重庆的“竞地花园”。 3)自由布局型。这类居住区往往是结合地形山水,因地制宜。强调道路线型的柔和流畅和建筑布局的自由活泼,将人行活动路线和绿化景观有机地揉和在一起,使规划平面生动自然,建筑布置高低错落,环境景观富于变化。 3.2交通停车 居住区交通设计要更新观念,着重解决道路和停车两方面的问题。 1)道路。居住区道路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按组织交通的方式可分为人车分流型和人车混流型,人车分流型道路剖面一般为“机动车道+人行道”,有的道路为“两块板”中间以绿化隔离带对称布置,还有的道路人行道单侧布置;人车混流型道路则无人行道,也可以绿化带隔离对称布置。按道路性质可分为居住区干路、小区干路、区间路,这种分类主要是为了构造居住区布局框架和限制机动车的行驶。按道路材质可分为混凝土道路、沥青路、卵石块石汀步等,有的居住区将人行交通与休闲广场结合。在道路设计上,很多设计师在道路线型、铺装、路灯上做文章。使得道路本身也成为居住区的景观,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停车。居住区停车设施按停车方式可分为几种形式。住宅底层停车是较常见的方法,将住宅底层南面的大开间用以停放小汽车,北面小开间则用以停放自行车和摩托车。露天停车即在道路旁或边角地辟出一块停车场,主要用于机动车短时停放。为了不妨碍观瞻,停车场往往使用植草砖或石材拼花进行铺装。集中停车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居住区,采用地下停车或多层停车方式。居住区道路及停车设施应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并保证居民能较为方便地停取车辆。 3.3景观环境 居住区规划中环境设计的引入使居住区的空间富于变化和特色, 提升了整个居住区的品质,营造富有特色的景观环境成了开发商的共识,也成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点。居住区环境设计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同整个居住区风格协调原则。居住区建筑风格奠定了全区环境风格的基础,西方造园手法同中国造园手法有很大不同,西式园林追求恢宏的气势,构图工整。装饰小品多为西洋古典柱式以及喷泉雕塑;中式园林追求自然朴实。构图自由、装饰小品多为假山石以及亭台楼榭。目前居住区规划中纯西式或中式园林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以一种风格为主综合运用两种造园方法。但是在特定的小区如苏州古城街坊中则不宜建造西式园林。居住区环境还须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倾向。 2)充分利用自然的原则。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昆山“香樟园”小区保留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绿化环境的主题。 3)整体和精细设计的原则。居住区环境要有整体设计的理念,既要有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结构,又要有不断变化的空间序列。同时对居住区环境细部要有精细设计,现代景观环境不但可以借鉴传统的一些东西,更可以将现代社会才有的声、光、电、喷泉、不锈钢材质、玻璃、彩色涂料等综合运用在环境设计中,对环境中的细部如河道驳岸、桥梁、扶手、踏步、花坛、儿童游戏场、灯具、坐椅、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等都要有整体的设计策划,以求创造富有现代设计感的居住区环境。 3.4建筑风格 住宅建筑是居住区环境的主体,不同于写字楼、商场等其他建筑,造型的难度较大,风格容易流于单调、机械。居住区整体环境中的建筑设计要树立如下几方面思想: 1)形式服务于功能。住宅是给人居住的建筑,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住宅设计中当以户型和为人服务的功能设计为首要考虑因素,住宅外观立面要力争和户型完美地结合。 2)住宅风格多元化。对世界上各种优秀的住宅模式都可以加以借鉴,关键的是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作出具有我国多元化文化地域风格的住宅样式。其次,居住区住宅建筑必须处理好与周边街区建筑的关系,新老建筑风格、色彩、韵律等要对比协调。 总之,我国居住区正在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需要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得人们对住宅的功能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促使设计者一方面要关注生活,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居住区规划中城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更富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 结束语 居住区规划设计目标是在“以人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居住区各功能同步运转的正常秩序,谋求居住区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居住生活环境达到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要求,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并达到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它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空间的各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因此,研究、完善居住区布局规划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曼弗德.城市的形式与功能,国外城市科学文选[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 [2]黄亚平.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 [3]蔡君.城市路网结构体系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8 . [4]苏海龙.设计控制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城市设计的新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
【摘要】城市的居住区是城市结构组成的基础,也是城市综合功能发挥的主要载体,其建设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城市居住区住宅布局规划设计进行了阐述,可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环境 1 城市设计要素 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 1)建筑及组合形态。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城市设计除了要考虑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容积率、立面、风格、材质以外,还要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关系以及建筑群体同自然地理、历史文脉的相互依存和传承。 2)开敞空间。是指城市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休闲广场等等, 它是人们认知城市空间的主要对象,是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客体。 3)交通停车。是指道路、街道、停车设施的特征,如道路的宽窄、线型、便捷程度、方位感等,也包括停车位置、停车方式。 4)标识。标识是形成有生气活力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包括广告、店招、雕塑、标志建筑等,好的标识能引起人们的认知和归属感。 此外,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还包括土地使用、步行街区、人行活动和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等。 居住区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居住区的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道路系统与交通设施、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住宅建筑组台及其风格,处理好这些要素的关系是居住区城市设计的关键。 2 居住区城市设计的指导性原则 1)规划布局中应赋予小区空间更强的个性,建筑高度尽量适合人的尺度,并赋予住宅明显的特征及统一的细部处理。 2)设计中注意结合地形及多层面的屋顶、平面和城市立体交 通系统,构成高低错落、富有层次和变化的立体空间环境。 3)应用喷泉、小雕塑等景观性设施。水体应自由灵活,小品尺度应宜人,注重小区的绿化种植设计,以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4)重视地面的处理,用不同质感、图案的材料铺地,通过色彩的运用增加环境的效果。 3 居住区城市设计特色营造 3.1规划布局 居住区规划布局、空间结构是城市设计的基础。通过住宅建筑群体、道路系统、绿化景观系统的组织来实现。比较典型的为大家广为使用的布局方式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态: 1)集中绿化型。住宅建筑群体共同围合一个较大的绿化开敞空间,为居住区服务的商业、物业集中布局于小区入口。这种布局方式的特点是在小区中部布置集中景观绿化空间,视觉效果比较好。如湖州的“东白鱼潭小区”、上海的“名都城”。 2)轴线对称型。在用地较为狭长的情况下往往采取轴线对称形式,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局,轴线可直可曲、可松可紧,中轴线上则建造绿化、步道、休闲小广场、喷泉、小品景观等,该布局特点是将城市步行街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居住区规划中,通过轴线的变化和延伸使人产生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居民到中心绿化的可达性也比较强。如上海的“春申苑”、“嘉茵苑”、重庆的“竞地花园”。 3)自由布局型。这类居住区往往是结合地形山水,因地制宜。强调道路线型的柔和流畅和建筑布局的自由活泼,将人行活动路线和绿化景观有机地揉和在一起,使规划平面生动自然,建筑布置高低错落,环境景观富于变化。 3.2交通停车 居住区交通设计要更新观念,着重解决道路和停车两方面的问题。 1)道路。居住区道路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按组织交通的方式可分为人车分流型和人车混流型,人车分流型道路剖面一般为“机动车道+人行道”,有的道路为“两块板”中间以绿化隔离带对称布置,还有的道路人行道单侧布置;人车混流型道路则无人行道,也可以绿化带隔离对称布置。按道路性质可分为居住区干路、小区干路、区间路,这种分类主要是为了构造居住区布局框架和限制机动车的行驶。按道路材质可分为混凝土道路、沥青路、卵石块石汀步等,有的居住区将人行交通与休闲广场结合。在道路设计上,很多设计师在道路线型、铺装、路灯上做文章。使得道路本身也成为居住区的景观,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停车。居住区停车设施按停车方式可分为几种形式。住宅底层停车是较常见的方法,将住宅底层南面的大开间用以停放小汽车,北面小开间则用以停放自行车和摩托车。露天停车即在道路旁或边角地辟出一块停车场,主要用于机动车短时停放。为了不妨碍观瞻,停车场往往使用植草砖或石材拼花进行铺装。集中停车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居住区,采用地下停车或多层停车方式。居住区道路及停车设施应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并保证居民能较为方便地停取车辆。 3.3景观环境 居住区规划中环境设计的引入使居住区的空间富于变化和特色, 提升了整个居住区的品质,营造富有特色的景观环境成了开发商的共识,也成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点。居住区环境设计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同整个居住区风格协调原则。居住区建筑风格奠定了全区环境风格的基础,西方造园手法同中国造园手法有很大不同,西式园林追求恢宏的气势,构图工整。装饰小品多为西洋古典柱式以及喷泉雕塑;中式园林追求自然朴实。构图自由、装饰小品多为假山石以及亭台楼榭。目前居住区规划中纯西式或中式园林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以一种风格为主综合运用两种造园方法。但是在特定的小区如苏州古城街坊中则不宜建造西式园林。居住区环境还须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倾向。 2)充分利用自然的原则。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昆山“香樟园”小区保留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绿化环境的主题。 3)整体和精细设计的原则。居住区环境要有整体设计的理念,既要有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结构,又要有不断变化的空间序列。同时对居住区环境细部要有精细设计,现代景观环境不但可以借鉴传统的一些东西,更可以将现代社会才有的声、光、电、喷泉、不锈钢材质、玻璃、彩色涂料等综合运用在环境设计中,对环境中的细部如河道驳岸、桥梁、扶手、踏步、花坛、儿童游戏场、灯具、坐椅、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等都要有整体的设计策划,以求创造富有现代设计感的居住区环境。 3.4建筑风格 住宅建筑是居住区环境的主体,不同于写字楼、商场等其他建筑,造型的难度较大,风格容易流于单调、机械。居住区整体环境中的建筑设计要树立如下几方面思想: 1)形式服务于功能。住宅是给人居住的建筑,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住宅设计中当以户型和为人服务的功能设计为首要考虑因素,住宅外观立面要力争和户型完美地结合。 2)住宅风格多元化。对世界上各种优秀的住宅模式都可以加以借鉴,关键的是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作出具有我国多元化文化地域风格的住宅样式。其次,居住区住宅建筑必须处理好与周边街区建筑的关系,新老建筑风格、色彩、韵律等要对比协调。 总之,我国居住区正在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需要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得人们对住宅的功能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促使设计者一方面要关注生活,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居住区规划中城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更富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 结束语 居住区规划设计目标是在“以人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居住区各功能同步运转的正常秩序,谋求居住区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居住生活环境达到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要求,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并达到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它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空间的各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因此,研究、完善居住区布局规划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曼弗德.城市的形式与功能,国外城市科学文选[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 [2]黄亚平.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 [3]蔡君.城市路网结构体系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8 . [4]苏海龙.设计控制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城市设计的新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