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并将所填的词语按音序排列。(6分)
xiào lǜ jí dù qiáo cuì kāng kǎi sī huǐ
( ) ( ) ( ) ( ) ( )
Pī lī dǎi tú fèi qǐn wàng shí
( ) ( ) ( )
按音序排列:
_____
2、用”√”标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未选的音节组词。(6分)
埋怨(mán mái 哈达(hǎ hā 屏幕(píng bǐng 摩平(mā mò少顷(shǎo shào)è wù) 3、仔细比较,正确组词。(5分)
框( ) 缚( ) 揍( ) 嘱( ) 撤( )
眶( ) 搏( ) 凑( ) 瞩( ) 澈( )
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秉”字是( )结构的字,第三画是(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
查( )画。“秉”字在字典中的解释为:A 拿着;B 主持,掌握。在“秉烛夜游”中“秉”应
选第( )种解释,在“秉公执法”中应选第( )种解释。
5、补充词语,任选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一句话。(5分)
响( )云( ) ( )风( )浪 ( )姓( )名 欢( )鼓( )
力( )众( ) 垂( )欲( ) 粗( )淡( ) 冲( )( ) 阵
二、积累应用(26)分
1、成语积累(注意带点的字和提示,各写两个。(4分)
(1)胆小如鼠
(2)承上启下
(3)宁死不屈(褒义词)
(4)为非作歹(贬义词)
2、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母亲织毛衣。(扩句)
(2)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3)除非自己的头脑给风车转糊涂了,谁还不知道这是风车呢?(改为陈述句)
(4)多年后,我承认爸爸说的是对的。(用否定的方式表达,句意不变)
(5)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用第三人称转述)
(6)春天到了,桃花、杏花、月季花、荷花等花儿都开了。(修改病句)
(7)照样子,写句子(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小红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
骄傲
万里长城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骄傲
3、名人名言展示台。(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名人名言填空)(5分)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多彩的民族文化”,积累了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一句)。
(2)当看到我的好朋友垂头丧气,缺乏自信时,我会对他说:
(3)每天清晨同学们喝着新鲜的牛奶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
(4)美国的保罗想在自己的书房里贴一副对联,我能为他推荐一句:
(5)“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
4、课文内容回放。(2+2+2+3=9分)
(1)《猫》的作者是我国( )著名作家( )。其代表作有小说《 》,剧本《 》等。
(2)“鲁迅”原名( ),我国伟大的( )、( )和( )。
(3)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出自他的笔下,文章
中的千古名句 ,被后人广为传诵,后人曾用 来赞颂他。
(4)默写古诗《示儿》
示儿
。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
三、阅读展示(16分)
阅读(一)《老人与海鸥》(8分)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
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的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这两个段落出自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第一段中线括号的句子是对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这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老人。 (2分)
3、用“﹏﹏”画出第二段中描写老人给海鸥喂食的语句,并写一写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1分)
5、第二自然段画括号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从中体会到。 (2分)
阅读(二)杨万里畅吟《小池》诗(8分)
初夏的一天清晨,天气格处晴朗。( )的天空飘着几朵像( )似的白云。宋朝大诗人杨万里像往常一样,独自来到自家附近的小花园中散[săn sàn ]步。
花园里(如果 不但 虽然)很静,(就 但是 而且)外外充满生机,他走在草地中间的小路上,感到心旷神怡。园中有一个小池塘,这里景色清幽,是诗人每天必到的地方。池塘边立着几块一人来高的太湖石,石边有一个小小的泉眼,( )的泉水从泉眼中( )地流出来,一直流进池塘。山石旁边有几棵( )的柳树,( )的柳条在微风中摇曳。树阴下的池水有时明有时暗,有时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透过来,照在水面上,闪着金色的亮光。
水面上不时地冒出一个个小水泡,这是池中那些顽皮的小鱼在水中嬉戏。有几条小鱼还跳出水面,在空中甩甩小尾巴,然后向下“俯冲”,钻进水里。水面上扩散出一圈圈波纹,波纹越来越大,渐渐地消失了。杨万里看得入了神,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从眼前飞过。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红蜻蜓。只见它的尾巴轻轻地点了一下水面,然后轻轻地落在水面的一个什么东西上。啊,那是刚刚露出水面的荷叶的尖角[jiăo jué]。看到这些,让人自然地(联想 想象)起每年的盛夏,满池的荷花相断开放,游人流连忘返的情景。可是眼前的红蜻蜓、还未开展的嫩荷叶,倒映在明净的池水中,不是更有韵味吗?
杨万里简直惊呆了,忽然,几个优美的句子在他的脑海里跳来跳去。他(高兴 兴奋)极了,却找不到纸和笔,就随手拿起一根干树枝,在地上写起来,一首清丽的小诗就这样产生了。这首诗就是我们学习过的《小池》。小朋友们,现在我还能写出这首诗,你们相信吗?
《小池》,。, 。
1、请你帮助作者在短文的( )里补充一些恰当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更具体、更生动。(1分)
2、选择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1分)
3、读短文,在短文后面写出《小池》这首诗,使短文更完整。(1.5分)
4、短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圈出短文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1分)
5、用画横线标出第二自然段括号中恰当的关联词。(1分)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往常( ) 摇曳( ) 嬉戏( )
韵味( ) 清幽( ) 顽皮( )
7、请你在短文中用“﹏”画出表现诗句意思的语句。(0.5分)
四、口语交际(3分)
自从吃上营养餐之后,同学们别提有多高兴啊!可最近发现有的同学在吃米线时掉得满地都是,或者乱泼乱倒等现象,极为不美观!针对这一现象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用上古诗或名言会更好)。
五、习作表达(30分)
题目:我喜欢的
在生活中,我们喜欢过一些人,一些动物或植物,或者一些格言,这些人、物或格言对你有过很大的帮助,中间曾发生过许多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可能让你激动过;有的可能让你后悔过;有的可能让你感动过……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想一想其中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根据材料提示展开习作。
2、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字数不低于450字。
3、适当应用比喻,拟人,排比或人物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并将所填的词语按音序排列。(6分)
xiào lǜ jí dù qiáo cuì kāng kǎi sī huǐ
( ) ( ) ( ) ( ) ( )
Pī lī dǎi tú fèi qǐn wàng shí
( ) ( ) ( )
按音序排列:
_____
2、用”√”标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未选的音节组词。(6分)
埋怨(mán mái 哈达(hǎ hā 屏幕(píng bǐng 摩平(mā mò少顷(shǎo shào)è wù) 3、仔细比较,正确组词。(5分)
框( ) 缚( ) 揍( ) 嘱( ) 撤( )
眶( ) 搏( ) 凑( ) 瞩( ) 澈( )
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秉”字是( )结构的字,第三画是(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
查( )画。“秉”字在字典中的解释为:A 拿着;B 主持,掌握。在“秉烛夜游”中“秉”应
选第( )种解释,在“秉公执法”中应选第( )种解释。
5、补充词语,任选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一句话。(5分)
响( )云( ) ( )风( )浪 ( )姓( )名 欢( )鼓( )
力( )众( ) 垂( )欲( ) 粗( )淡( ) 冲( )( ) 阵
二、积累应用(26)分
1、成语积累(注意带点的字和提示,各写两个。(4分)
(1)胆小如鼠
(2)承上启下
(3)宁死不屈(褒义词)
(4)为非作歹(贬义词)
2、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母亲织毛衣。(扩句)
(2)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3)除非自己的头脑给风车转糊涂了,谁还不知道这是风车呢?(改为陈述句)
(4)多年后,我承认爸爸说的是对的。(用否定的方式表达,句意不变)
(5)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用第三人称转述)
(6)春天到了,桃花、杏花、月季花、荷花等花儿都开了。(修改病句)
(7)照样子,写句子(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小红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
骄傲
万里长城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骄傲
3、名人名言展示台。(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名人名言填空)(5分)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多彩的民族文化”,积累了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一句)。
(2)当看到我的好朋友垂头丧气,缺乏自信时,我会对他说:
(3)每天清晨同学们喝着新鲜的牛奶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
(4)美国的保罗想在自己的书房里贴一副对联,我能为他推荐一句:
(5)“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
4、课文内容回放。(2+2+2+3=9分)
(1)《猫》的作者是我国( )著名作家( )。其代表作有小说《 》,剧本《 》等。
(2)“鲁迅”原名( ),我国伟大的( )、( )和( )。
(3)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出自他的笔下,文章
中的千古名句 ,被后人广为传诵,后人曾用 来赞颂他。
(4)默写古诗《示儿》
示儿
。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
三、阅读展示(16分)
阅读(一)《老人与海鸥》(8分)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
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的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这两个段落出自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第一段中线括号的句子是对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这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老人。 (2分)
3、用“﹏﹏”画出第二段中描写老人给海鸥喂食的语句,并写一写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1分)
5、第二自然段画括号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从中体会到。 (2分)
阅读(二)杨万里畅吟《小池》诗(8分)
初夏的一天清晨,天气格处晴朗。( )的天空飘着几朵像( )似的白云。宋朝大诗人杨万里像往常一样,独自来到自家附近的小花园中散[săn sàn ]步。
花园里(如果 不但 虽然)很静,(就 但是 而且)外外充满生机,他走在草地中间的小路上,感到心旷神怡。园中有一个小池塘,这里景色清幽,是诗人每天必到的地方。池塘边立着几块一人来高的太湖石,石边有一个小小的泉眼,( )的泉水从泉眼中( )地流出来,一直流进池塘。山石旁边有几棵( )的柳树,( )的柳条在微风中摇曳。树阴下的池水有时明有时暗,有时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透过来,照在水面上,闪着金色的亮光。
水面上不时地冒出一个个小水泡,这是池中那些顽皮的小鱼在水中嬉戏。有几条小鱼还跳出水面,在空中甩甩小尾巴,然后向下“俯冲”,钻进水里。水面上扩散出一圈圈波纹,波纹越来越大,渐渐地消失了。杨万里看得入了神,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从眼前飞过。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红蜻蜓。只见它的尾巴轻轻地点了一下水面,然后轻轻地落在水面的一个什么东西上。啊,那是刚刚露出水面的荷叶的尖角[jiăo jué]。看到这些,让人自然地(联想 想象)起每年的盛夏,满池的荷花相断开放,游人流连忘返的情景。可是眼前的红蜻蜓、还未开展的嫩荷叶,倒映在明净的池水中,不是更有韵味吗?
杨万里简直惊呆了,忽然,几个优美的句子在他的脑海里跳来跳去。他(高兴 兴奋)极了,却找不到纸和笔,就随手拿起一根干树枝,在地上写起来,一首清丽的小诗就这样产生了。这首诗就是我们学习过的《小池》。小朋友们,现在我还能写出这首诗,你们相信吗?
《小池》,。, 。
1、请你帮助作者在短文的( )里补充一些恰当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更具体、更生动。(1分)
2、选择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1分)
3、读短文,在短文后面写出《小池》这首诗,使短文更完整。(1.5分)
4、短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圈出短文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1分)
5、用画横线标出第二自然段括号中恰当的关联词。(1分)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往常( ) 摇曳( ) 嬉戏( )
韵味( ) 清幽( ) 顽皮( )
7、请你在短文中用“﹏”画出表现诗句意思的语句。(0.5分)
四、口语交际(3分)
自从吃上营养餐之后,同学们别提有多高兴啊!可最近发现有的同学在吃米线时掉得满地都是,或者乱泼乱倒等现象,极为不美观!针对这一现象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用上古诗或名言会更好)。
五、习作表达(30分)
题目:我喜欢的
在生活中,我们喜欢过一些人,一些动物或植物,或者一些格言,这些人、物或格言对你有过很大的帮助,中间曾发生过许多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可能让你激动过;有的可能让你后悔过;有的可能让你感动过……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想一想其中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根据材料提示展开习作。
2、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字数不低于450字。
3、适当应用比喻,拟人,排比或人物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