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问题和建议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问题和建议

作者:谢元亮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05期

结合肥城市多年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亟需解决的四个问题

一是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工作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很不够,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理解,认为登记不登记没什么两样,不会影响自己的业务开展。其原因主要是部分事业单位长期依附于举办单位,没有独立对外开展社会活动,一切业务都以举办单位的名义开展。因而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态度冷淡,配合不积极,突出表现为部分事业单位法人在年检登记中不按规定行事、拖延时间,导致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进展缓慢。

二是《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事业单位印鉴的管理使用不规范。《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保管不善、毁损、遗失等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单位印鉴与证书所规定名称不符,个别单位认为《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可有可无。虽然2000年7月,中编办会同国家人事部等15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问题的通知》,对《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使用做出了具体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使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协调机制,仍然按照自己的工作程序办事,对事业单位是否具备法人资格要求不严,个别部门甚至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视为应付检查的负担,导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无法起到应有的法律效力,在管理使用中无法规范行使。

三是事业单位财务普遍不独立,举办单位统揽事务过多。财务独立是事业单位取得法人资格的要素之一,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的财政政策与登记中要求的财务独立相抵触,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不独立,依托于举办单位或财政部门;部分事业单位虽然财务独立,但缺乏经营自主权,受举办单位制约。具体表现为:对开办资金概念不明确,资产负债表数据不规范,无银行账户或使用主管部门账号,无专职财务人员等。这些问题造成事业单位对主管部门过度依赖,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处罚措施。在事业单位监管中,登记管理机关主要是通过年检登记对事业单位开展年度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对事业单位日常业务活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事业单位数量多、登记管理机关工作力量配备不足等原因也使监督管理工作难落实。处罚方面,虽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对事业单位法人不依法履职的情况有“警告并通报其举办单位”、“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等明确规定的处罚手段,但在实际中执行起来有难度,缺乏有力的保障措施,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只在年检登记或急需使用法人证书时才匆忙办理,监督管理工作的日常性难以维持。

二、四点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认识水平。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加大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搞好宣传引导,使全社会普遍了解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的目的、意义,提高对法人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对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广泛宣传,使事业单位切实认识到取得法人证书的重要性,主动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同时继续做好举办单位的工作,取得事业单位举办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加强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培训和管理,增强其责任感和自信心,维护自身权利,大胆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强化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监管合力。按照中编办会同15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使用问题的通知》要求,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请相关部门领导或具体经办人员参加,共同研究,真正明确《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独立法人身份的唯一合法凭证;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工商、税务、银行、质监、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共同把住《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关,提高证书使用率,共同营造没有证书不办事,没有证书办不了事的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维护证书的法律效力和严肃性,确保《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制度落到实处。

三是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为抓手,增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开办资金是事业单位被核准登记时用于承担民事责任的全部财产的货币体现,在设立登记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规范开办资金的填写,明确告知哪些资产属于开办资金范畴,并提报验资报告;在日常性监督管理和年度审查过程中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检查,对各种原因造成的资金失真要及时采取措施;对于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独立账户,而是与其主管部门实行财务账目统一管理的暂缓年检,要求财务独立运作后再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与举办单位和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适当下放资金管理,切实保障事业单位法人的独立地位,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和功能的正常发挥。

四是注重监督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依法登记工作水平,确保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有章可循。目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有关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条款比较原则和概括,建议上级尽快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规定,特别要细化处罚措施,对违反规定行为情节、处罚措施、承担的责任等,作出细致、便于操作的规定,并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提高法律效力,保障依法工作的落实。各级地方登记管理机关应在登记管理工作的实践基础上积极进行探索,不断总结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经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探讨符合自身实际、能够有效加强对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制度,使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逐步做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系肥城市编办主任)

编辑:樊庆军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问题和建议

作者:谢元亮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05期

结合肥城市多年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亟需解决的四个问题

一是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工作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对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很不够,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理解,认为登记不登记没什么两样,不会影响自己的业务开展。其原因主要是部分事业单位长期依附于举办单位,没有独立对外开展社会活动,一切业务都以举办单位的名义开展。因而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态度冷淡,配合不积极,突出表现为部分事业单位法人在年检登记中不按规定行事、拖延时间,导致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进展缓慢。

二是《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事业单位印鉴的管理使用不规范。《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保管不善、毁损、遗失等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单位印鉴与证书所规定名称不符,个别单位认为《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可有可无。虽然2000年7月,中编办会同国家人事部等15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问题的通知》,对《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使用做出了具体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使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协调机制,仍然按照自己的工作程序办事,对事业单位是否具备法人资格要求不严,个别部门甚至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视为应付检查的负担,导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无法起到应有的法律效力,在管理使用中无法规范行使。

三是事业单位财务普遍不独立,举办单位统揽事务过多。财务独立是事业单位取得法人资格的要素之一,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的财政政策与登记中要求的财务独立相抵触,很大一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不独立,依托于举办单位或财政部门;部分事业单位虽然财务独立,但缺乏经营自主权,受举办单位制约。具体表现为:对开办资金概念不明确,资产负债表数据不规范,无银行账户或使用主管部门账号,无专职财务人员等。这些问题造成事业单位对主管部门过度依赖,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处罚措施。在事业单位监管中,登记管理机关主要是通过年检登记对事业单位开展年度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对事业单位日常业务活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事业单位数量多、登记管理机关工作力量配备不足等原因也使监督管理工作难落实。处罚方面,虽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对事业单位法人不依法履职的情况有“警告并通报其举办单位”、“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等明确规定的处罚手段,但在实际中执行起来有难度,缺乏有力的保障措施,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只在年检登记或急需使用法人证书时才匆忙办理,监督管理工作的日常性难以维持。

二、四点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认识水平。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加大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搞好宣传引导,使全社会普遍了解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的目的、意义,提高对法人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对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广泛宣传,使事业单位切实认识到取得法人证书的重要性,主动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同时继续做好举办单位的工作,取得事业单位举办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加强对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培训和管理,增强其责任感和自信心,维护自身权利,大胆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强化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监管合力。按照中编办会同15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使用问题的通知》要求,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请相关部门领导或具体经办人员参加,共同研究,真正明确《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独立法人身份的唯一合法凭证;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工商、税务、银行、质监、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共同把住《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关,提高证书使用率,共同营造没有证书不办事,没有证书办不了事的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维护证书的法律效力和严肃性,确保《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制度落到实处。

三是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为抓手,增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开办资金是事业单位被核准登记时用于承担民事责任的全部财产的货币体现,在设立登记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规范开办资金的填写,明确告知哪些资产属于开办资金范畴,并提报验资报告;在日常性监督管理和年度审查过程中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检查,对各种原因造成的资金失真要及时采取措施;对于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独立账户,而是与其主管部门实行财务账目统一管理的暂缓年检,要求财务独立运作后再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与举办单位和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适当下放资金管理,切实保障事业单位法人的独立地位,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和功能的正常发挥。

四是注重监督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依法登记工作水平,确保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有章可循。目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有关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条款比较原则和概括,建议上级尽快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规定,特别要细化处罚措施,对违反规定行为情节、处罚措施、承担的责任等,作出细致、便于操作的规定,并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提高法律效力,保障依法工作的落实。各级地方登记管理机关应在登记管理工作的实践基础上积极进行探索,不断总结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经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探讨符合自身实际、能够有效加强对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制度,使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逐步做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系肥城市编办主任)

编辑:樊庆军


相关文章

  • 党员创先争优情况领导点评登记表
  • 附件三: 附件三: 党员创先争优情况领导点评登记表 被点评党员 点评领导 时间 点评形式 主要 成绩 XXX GGG 入党 时间 单位 1991.7 WWW 地点 现场点评 所属支 部 职务 YY 支部 总支书记 中心学校 2011.1.2 ...查看


  • 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
  • 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 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 (2004年9月27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土地房屋权属登记行为,保护土地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土地房屋交易安全,根据& ...查看


  • 质量奖惩办法
  • Q/xxx x x x 企 业 标 准 Q/xxx 质量奖惩管理办法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送审讨论稿) 2012 - 02 - 10发布 2012 - 02 - 15实施 目 次 前言 ... ...查看


  • 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文书制作与使用教程
  • 李甲兵  主讲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办案文书概述 一.概念 工商行政管理办案文书,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文书.行政复议文书和行政赔偿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公务文书,是工商行政管理公文的一个分支,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行政执法 ...查看


  • 综治培训心得体会及工作打算
  • 综治培训心得体会及工作打算 为期三天的全国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培训已经结束,此次培训期间,中央综治办.中央综治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各地.市从事综治工作的领导和同志分别从各自工作角度对综治工作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各地成功经验,使我们很受启发,受 ...查看


  • xx公司合理化建议征集管理制度
  • xx公司员工合理化建议征集管理办法 一.制定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xx的工作方针为指引,培养员工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参与意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引导广大员工最大限度地焕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结合xx公司业务 ...查看


  • 某公司财务审计报告13p
  • 大型企业经典管理资料模板,WORD 文档,欢迎下载交流 分享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分享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分享是件快乐的事件,乐于分享的人,事业更容易成功.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某公司财务审计报告 J ...查看


  • 体检信息化设计方案 (1)
  • XXXXXX 体检/检验/影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深圳市天方达健信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部分 技术部分 一.项目需求分析 .................................................... 错误! ...查看


  • 实务 | 年末还在为仓库的账目.管理发愁吗?任性推荐,不看后悔!
  • 点击上方"中国会计视野"蓝色小字,可订阅本微信. 财务去仓库盘点.对账总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尤其是对仓库管理不到位的企业,年末头大有木有?小编强力推荐一篇仓库管理审计报告,这篇文章从仓库的内部控制.账务处理.出入库管理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