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举制在士大夫从商中的作用

作者:高新伟

许昌学院学报 2005年05期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05)03-0090-04

  中国传统即有贱商的观念,四民之中,商人的地位最低。作为四民之首的士人,皆以经商为耻。但从北宋中期开始,社会风气开始变化,尤其明代以后,士人经商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以上现象,学者多认为这是宋明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这种观点,当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笔者认为,商品经济固然有促使士大夫从商的诱惑力,但其作用是外在的,士大夫经商在制度上的原因则在于科举选官制度的实行。首先,科举制度使官僚出现平民化倾向,官僚“贫困”化及其地位的不稳定性,促使他们不得不借助经商来改变面临的窘境;其次,科举以干禄为唯一目的,士风相率就下,读书只为稻粮谋,义利观念因而发生变化,从商不足为奇;最后,科举制度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士人,入仕的途径越来越狭窄,随着竞争的加剧,许多士人不得不走上经商的道路。

  一、宋代以后士大夫阶层的贫困化

  关于宋代以后官僚的贫困化,史乘多有记载。如《燕翼治谋录》所载:“国初士大夫奉入甚薄……所幸物价甚廉,粗给妻孥,未至冻馁,然艰窘甚矣。”甚至“士人家鲜不穷窘,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1](卷上)

  明清两代,官僚俸禄收入更低,贫困化的趋势进一步凸显,而明清两代士大夫经商之风更盛,亦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关于官僚贫困化及其与经商的关系,宋仁宗时王安石已有明确表述。他认为,“方今制禄,大抵皆薄,自非朝廷侍从之列,食口稍众,未有不兼农商之利而能充其养者也。”[2](卷39)王安石认为官僚经商是由于贫困引起的,这是不错的。但他将贫困的原因归咎于俸禄太薄则站不住脚。考之史乘,汉唐的官僚俸禄并不比宋代高。实际上,中国历代官吏的收入,高级官吏的官俸以宋代为最高,低级官僚则以唐代为最高,均远远高于汉代的水平。而汉代并没有出现官僚因贫困而大量经商的现象,这说明薪俸并不是唯一的问题。问题出现在薪俸以外的收入,而这与科举取士的实行有很大的关系。简单地说,科举制实行以前,官僚多来自世家,本身即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科举制下的官僚,则多出身平民,不但先天不足,亦且地位不稳固。正是这种选官体制的不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贫富差异。

  首先,科举制实行以后,平民做官的机会增多,但这也带来相应的问题,即其经济基础较差,在薪水有限的情况下,只好通过经商改善一下处境。而在科举制实行以前,在选官上基本为世家大族把持,因而形成所谓的士族阶层。早在汉初,权贵子弟即能通过任子制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官位的世袭。此后的所谓察举、孝廉等选官科目,固然使得平民有了更多的入仕机会,但由于这种制度较之科举制度远未完善,权贵子弟仍有较大的优势。

  比如,汉代的察举中存在大量的投门请谒、以求贡举的现象,结果官僚贵族子弟在选宫中占据优势地位。尤其是东汉以来,许多衣冠世家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色彩。官位、族姓与文化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出现了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样世代传经、世代公卿的家族。魏晋以后,确立了九品中正官人法,“计资定品”,“唯以居位为贵”,[3](P1058)来自微族寒门的民间英俊,无法与之竞争,世家子弟在选官中拥有绝对的优势。

  反观科举制下的官僚,则出身多是平民。宋代仁宗朝13榜状元,有12人出身平民家庭。理宗宝祐四年登科录中听载三代履历完整的进士570人,其中三代未仕307人,占53.86%;父亲入仕的129人,且属低级官职。明代的情形大致如此。由于大量的官僚出身平民,未入仕以前,大多贫困,甚至很多人及第后竟无力上任,只好借贷以治行装。宋代宰相王旦为中书舍人时,贷钱过期,只好解所乘马以偿。[4]

  其次,平民通过科举入仕,地位并不稳固,因而有一定的危机感。在科举制下,“非奕叶科第,富贵不能长久”。[5](卷4)时人有论:“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计”。[6](P259)由于受贫困的驱使,和对未来可能的贫困的恐惧,官僚们很容易借助自身的优势,别寻发家的门路。士农工商,“农”不足富,而“工”则其不能做,也不屑于做者,最后只有经商一条路可走。宋人已经看出“今之富者大抵皆奸富也”,[7](卷13)因而出现了官僚经商热。到了明代,尤其是明后期,士大夫经商之风更盛,原因正在于此。

  另外,与官僚经商的原因相同,未入仕的士子们也因贫困的驱使经商。士子多出身平民,仅靠农业收入无法满足其进取的要求,只好通过经商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尤其很多士人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完成举业,转而经商,一旦商业有成,或是继续举业,或是资助子弟业儒,从而使举业与商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上可知,科举制选官造成了官僚的流动性。士大夫因而难以富贵长守,只好通过经商来维持或改善自己的地位。

  二、科举制的功利目的使士大夫突破义利之辩

  士人从口不言利到公开经商,贫困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士志于道”,是对士人的基本要求。如孔子所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8](P49)唐代以前的官僚也有贫困的,却是安贫乐道的居多。因为作为士人而去经商,将为人所不齿,从而在社会上失去立足之地。但宋代以后士人终于突破了这一信条,正是由于科举对士人的品行不甚在意的结果。

  唐宋以前的官僚注重德行,原因在于德行在选官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汉代的察举即有德行高妙标准;孝廉则以孝子、廉吏二科取人。在这种选官制度下,长官辟举主要考虑士人名望,士人也着意于培养这种名望。据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五“东汉尚名节”条,称当时“举荐征辟,必采名誉”,士人对名誉的培养,十分看重,凡有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

  魏晋以后,察举之制渐为九品中正制取代。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际准选官,形成所谓的门阀士族。此种制度,虽对士人的德行无所要求,但门第贵族多以诗书传家,本身即是文化贵族。他们无须借助经商,即能维持优裕的生活。所以,“六朝士大夫号称旷达,而夷其实,往往笃孝义之行,严家讳之禁。六朝士大夫,多带名贵气,与后世龃龊不堪的情形两样。”[9](P251)

  科举制的实行,改变了这种局面,首先,在察举制下,士人被举“必采名誉”;而在科举制下,士人则无需举荐,可以“投牒自进”,对于名誉的培养,则无须多下气力。士人与政治的关系,简化为一种单纯的利禄关系:“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无人问”三字并不仅仅意味着士人的寂寞,同时也说明对士人的品行是无人在意的。

  同时,中举与否,亦与品行无关,科举考试最主要的特点是“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举子只须在文字上下功夫,而文字与一个人的名节无关。由此造成所谓“进士轻薄”的问题。早在唐代,薛谦光曾上疏指出:古代取士,“先观名行之源,考其乡邑之誉”,因而“人祟劝让之风,士去轻浮之行”。现在却是“乡议缺小人之笔,行修无长者之论”。由于对士子的品行无所要求,已经造成士人无行的恶果。[10](P94)

  其次,在察举制下,士人中式与否,功夫全在平时,士人名誉一起,长官便有了征辟的义务,否则就会受到士林的恶评。而在科举制下则不然,中举的士子只能是极少数幸运儿,这就助长了士子们的投机意识。科场之内舞弊迭出,轻者夹带书籍,甚至冒名假手,有司屡加纠绳,不能禁绝。一些士子考前“互结朋党,以相渔夺”,如果考不上,则“率多喧讼”,[11](P33)尽管知识阶层仍旧以“清流”自命,但其清白早已扫地殆尽,实际上与“浊流”无异。

  最后,考试自身也有问题。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重,明经次之,要求举子的仅仅是记诵,只须按照科举考试的要求,把《五经正义》背熟,便可以在科场中应付裕如。一般士子“务在出身”,投机取巧,避重就轻,凡觉得与考试无关的一概略过,“以帖诵为功,罕穷旨趣”;[12](P1374)尤其元明清三代一直以朱熹的注疏作为经书的解释,不允许有任何发挥;程式上则形成严格的八股文,科举考试日渐程式化,士子们对于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哪里还会真心讲求?科举考试完全成为士人射禄的工具。明朝士人当问到“读书何为”时,公开表示为了“博科第,肥妻子”。已经入仕的官僚,公然谈论官位的肥瘠,做了一任官还乡,如果钱袋满满的,自己得意,别人也羡慕他有本事。如果什么也没捞到,两袖清风,甚至妻子孩子都不能过上好日子,则“人且以迂腐笑之”。[13](卷361)官场形同商场,无怪乎士大夫纷纷经商以谋利了。

  三、科举制度使士人的队伍日益庞大

  士人走上经商之途,同士人队伍的急剧扩张也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士人队伍的过分膨胀,官场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士人,他们也只有走上经商的道路。

  士人队伍的扩大,是科举制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众所周知,科举取士早在隋唐已经实行,但士人队伍的扩大是宋以后的事,士人经商的大规模出现也是宋以后发生的,两者之间应具有因果关系。

  隋唐两代的科举,在制度上尚未完善,与宋代以后的科举制相比,公平性较差,往往为高门士族把持,难以吸引更多的平民参与竞争,因而士人的数量有限。比如唐代取士,对出身有很多限制,录取时则采“誉望”,重“公荐”,盛行“通关节”,公卿大臣亲自出马为自己的子弟请托关节,以至“每岁策名无不先定”。[14](P4382)科举考试往往为权势之家把持,对平民的吸引力很小。另外,唐代入仕门径除进士外,还有门荫、年劳、捐纳、杂色入流等名目,科举并不是主要入仕之途,而及第后不能直接做官,尚有所谓的“释褐”之试,进一步降低了科举选官的吸引力。

  宋初统治者有鉴于入仕之途多为势家所取的弊病,对科举考试作了有利于平民的规定。首先取消了报考的门第限制,规定不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凡稍具文墨者,均可投牒自进,此外,还废除“公荐”制度,严格考试程式,特别是推行封弥、誊录之法以后,从而保证了科举考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这一公平原则的实施。

  唐代科举考试录取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还要经吏部再考核后选优授予官职。宋代一经考试及第即可授官,且进身极快。这样一来,读书人数剧增。“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15](P666)以至“虽濒海裔夷之邦,执耒垂髫之子,孰不抱籍缀辞以干荣禄,褒然而赴诏者,不知其几万数。”[16](卷1)

  明清两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自宋以来,直到明初,府州县官学多非考试入学,秀才“听于民间选补”,实际上由官员决定,选补的多是官僚、士绅子弟。大体从明英宗起,渐行“考选”之制,[20]这样就吸引了更多的平民参与科举考试。

  同时,考试的内容出现平易化顷向。宋代考五经义,至明代则“专取四子书”。五经内容艰深,文字晦涩,加之汉唐诸儒的繁琐的注疏,非家学渊源,一般人很难入门。与之相比,四书则容易得多,且四书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依据,而《四书集注》不过“略释文义名物”,[17](P739)较易掌握,只要智力中等以上,通过童试并不太困难,因而希图通过科举进身者日渐增多。

  据近人估计,北宋读书人的数量已达40万人。到了明代,据顾炎武估计,明末“合天下之生员,县以三百计,不下五十万人”。而清代秀才,太平天国以前大体为52万人。还有比秀才更多若干倍的童生。太平天国之前童生人数可能达到200万之多。清末童生当不下300万人。当科举入仕的身份限制减少、考试地位增高、其基础趋于广阔而其过程的集权程度大为强化时,必然会出现竞争加剧。科举制一方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士人参与进来,一方面又无力容纳更多的士人,从而出现了中举难及入仕难的问题。

  北宋参加发解试的士人有40万人以上,但能参加省试的举人仅约六七千人。南宋士子已增至80万人,但有资格参加省试的也不过增至8000人。通过会试成进士的更少,北宋年均111人,南宋年均155人。明清两代,随着士子的增多,两级考试变成了三级考试。宋代地方上考试只有一级,录取后即成举人。明清两代则先要参加童试,取得秀才资格,才能参加乡试成举人。清代每次会试的举人约有七八千名,与宋代相仿。但宋代的举人只经过一级考试,明清两代则需二级考试,难易何止倍蓰?举人成进士的比率,明清亦低于宋代,大致明代年均89人,清代100人。[18]

  士子中举难,入仕亦不易。科举的唯一正途是做官,而官场的吸纳能力有限,决定了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做官。宋代进士做官已经不易,明清两代,举、贡、生、监成为终身资格,更加剧了这种矛盾。明代举人“循资诗选,年老始得一官。”[19](卷48)清代举人入仕更难,乾隆中欲选用知县,约需三十年。与举人相比,监生更难入仕,至于生员,形势更为艰难,其中绝大部分终生没有机会入仕。

  这样一来,士人的日常生活就发生了问题,随之其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元代许鲁斋曾指出:“学者以治生为急。”[20](卷90)明遗民陈确则直接表示:“治生尤切于读书”,“勤俭治生洵是学人本事”,岂有“学为圣贤之人而父母妻子弗能养,而待养于人者”。[21](P158)这样,就不但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为士人经商铺平了道路。士人经商活动,完全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

  综上所述,由于科举考试以文字取士,“不务于德行”,完全成为“利禄之途”;科举制的实行,导致大量的平民进入士人的行列,造成了士人队伍的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士人被排除在官场之外,结果,滞留在士人阶层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商业,作为士人一向瞧不起的行当,反而成为他们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重要谋生渠道。士人通过经商致富,通过科举做官,通过购买土地成为地主,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使其地位稍稍稳固起来。在士商合流的过程中,科举制起着关键的作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士商的合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士人经商,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等。实质上,商品经济本身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士大夫经商。同样,士大夫经商,是否能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也大为可疑。众所周知,士大夫经商,多半依靠的是政治上的势力,而商业的发展,更注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士大夫经商,表面上看来使商业发达起来,实质往往导致商业畸形发展。更进一步讲,士人参于商业经营,还会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中国没有独立的资产阶级产生,恐怕也与士商的合流有关吧!士商的合流,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只会使传统的社会更加稳固。而西方的贵族鄙视经商,反而造就了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假如西欧的贵族也经商,可以想象,是否还会产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革命,是非常可疑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士大夫经商,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反过来说,士大夫经商,也并不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而是中国传统政治自身演变的结果。中央集权必然导致士大夫群体力量的减弱,增强对集权国家的依赖性,科举制下的士人地位比之以前远为降低,其生存条件依赖于国家政权的施舍。处于这种状态之下的知识阶层很少有独立意识,更谈不上有独立的人格。道义的信念在生活的压迫面前显得是那样渺小,转而从商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收稿日期]2004-10-12

作者介绍:高新伟(1969-),男,河南商水人,汉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 清史研究所,北京 100872

作者:高新伟

许昌学院学报 2005年05期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05)03-0090-04

  中国传统即有贱商的观念,四民之中,商人的地位最低。作为四民之首的士人,皆以经商为耻。但从北宋中期开始,社会风气开始变化,尤其明代以后,士人经商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以上现象,学者多认为这是宋明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这种观点,当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笔者认为,商品经济固然有促使士大夫从商的诱惑力,但其作用是外在的,士大夫经商在制度上的原因则在于科举选官制度的实行。首先,科举制度使官僚出现平民化倾向,官僚“贫困”化及其地位的不稳定性,促使他们不得不借助经商来改变面临的窘境;其次,科举以干禄为唯一目的,士风相率就下,读书只为稻粮谋,义利观念因而发生变化,从商不足为奇;最后,科举制度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士人,入仕的途径越来越狭窄,随着竞争的加剧,许多士人不得不走上经商的道路。

  一、宋代以后士大夫阶层的贫困化

  关于宋代以后官僚的贫困化,史乘多有记载。如《燕翼治谋录》所载:“国初士大夫奉入甚薄……所幸物价甚廉,粗给妻孥,未至冻馁,然艰窘甚矣。”甚至“士人家鲜不穷窘,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1](卷上)

  明清两代,官僚俸禄收入更低,贫困化的趋势进一步凸显,而明清两代士大夫经商之风更盛,亦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关于官僚贫困化及其与经商的关系,宋仁宗时王安石已有明确表述。他认为,“方今制禄,大抵皆薄,自非朝廷侍从之列,食口稍众,未有不兼农商之利而能充其养者也。”[2](卷39)王安石认为官僚经商是由于贫困引起的,这是不错的。但他将贫困的原因归咎于俸禄太薄则站不住脚。考之史乘,汉唐的官僚俸禄并不比宋代高。实际上,中国历代官吏的收入,高级官吏的官俸以宋代为最高,低级官僚则以唐代为最高,均远远高于汉代的水平。而汉代并没有出现官僚因贫困而大量经商的现象,这说明薪俸并不是唯一的问题。问题出现在薪俸以外的收入,而这与科举取士的实行有很大的关系。简单地说,科举制实行以前,官僚多来自世家,本身即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科举制下的官僚,则多出身平民,不但先天不足,亦且地位不稳固。正是这种选官体制的不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贫富差异。

  首先,科举制实行以后,平民做官的机会增多,但这也带来相应的问题,即其经济基础较差,在薪水有限的情况下,只好通过经商改善一下处境。而在科举制实行以前,在选官上基本为世家大族把持,因而形成所谓的士族阶层。早在汉初,权贵子弟即能通过任子制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官位的世袭。此后的所谓察举、孝廉等选官科目,固然使得平民有了更多的入仕机会,但由于这种制度较之科举制度远未完善,权贵子弟仍有较大的优势。

  比如,汉代的察举中存在大量的投门请谒、以求贡举的现象,结果官僚贵族子弟在选宫中占据优势地位。尤其是东汉以来,许多衣冠世家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色彩。官位、族姓与文化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出现了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样世代传经、世代公卿的家族。魏晋以后,确立了九品中正官人法,“计资定品”,“唯以居位为贵”,[3](P1058)来自微族寒门的民间英俊,无法与之竞争,世家子弟在选官中拥有绝对的优势。

  反观科举制下的官僚,则出身多是平民。宋代仁宗朝13榜状元,有12人出身平民家庭。理宗宝祐四年登科录中听载三代履历完整的进士570人,其中三代未仕307人,占53.86%;父亲入仕的129人,且属低级官职。明代的情形大致如此。由于大量的官僚出身平民,未入仕以前,大多贫困,甚至很多人及第后竟无力上任,只好借贷以治行装。宋代宰相王旦为中书舍人时,贷钱过期,只好解所乘马以偿。[4]

  其次,平民通过科举入仕,地位并不稳固,因而有一定的危机感。在科举制下,“非奕叶科第,富贵不能长久”。[5](卷4)时人有论:“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计”。[6](P259)由于受贫困的驱使,和对未来可能的贫困的恐惧,官僚们很容易借助自身的优势,别寻发家的门路。士农工商,“农”不足富,而“工”则其不能做,也不屑于做者,最后只有经商一条路可走。宋人已经看出“今之富者大抵皆奸富也”,[7](卷13)因而出现了官僚经商热。到了明代,尤其是明后期,士大夫经商之风更盛,原因正在于此。

  另外,与官僚经商的原因相同,未入仕的士子们也因贫困的驱使经商。士子多出身平民,仅靠农业收入无法满足其进取的要求,只好通过经商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尤其很多士人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完成举业,转而经商,一旦商业有成,或是继续举业,或是资助子弟业儒,从而使举业与商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上可知,科举制选官造成了官僚的流动性。士大夫因而难以富贵长守,只好通过经商来维持或改善自己的地位。

  二、科举制的功利目的使士大夫突破义利之辩

  士人从口不言利到公开经商,贫困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士志于道”,是对士人的基本要求。如孔子所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8](P49)唐代以前的官僚也有贫困的,却是安贫乐道的居多。因为作为士人而去经商,将为人所不齿,从而在社会上失去立足之地。但宋代以后士人终于突破了这一信条,正是由于科举对士人的品行不甚在意的结果。

  唐宋以前的官僚注重德行,原因在于德行在选官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汉代的察举即有德行高妙标准;孝廉则以孝子、廉吏二科取人。在这种选官制度下,长官辟举主要考虑士人名望,士人也着意于培养这种名望。据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五“东汉尚名节”条,称当时“举荐征辟,必采名誉”,士人对名誉的培养,十分看重,凡有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

  魏晋以后,察举之制渐为九品中正制取代。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际准选官,形成所谓的门阀士族。此种制度,虽对士人的德行无所要求,但门第贵族多以诗书传家,本身即是文化贵族。他们无须借助经商,即能维持优裕的生活。所以,“六朝士大夫号称旷达,而夷其实,往往笃孝义之行,严家讳之禁。六朝士大夫,多带名贵气,与后世龃龊不堪的情形两样。”[9](P251)

  科举制的实行,改变了这种局面,首先,在察举制下,士人被举“必采名誉”;而在科举制下,士人则无需举荐,可以“投牒自进”,对于名誉的培养,则无须多下气力。士人与政治的关系,简化为一种单纯的利禄关系:“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无人问”三字并不仅仅意味着士人的寂寞,同时也说明对士人的品行是无人在意的。

  同时,中举与否,亦与品行无关,科举考试最主要的特点是“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举子只须在文字上下功夫,而文字与一个人的名节无关。由此造成所谓“进士轻薄”的问题。早在唐代,薛谦光曾上疏指出:古代取士,“先观名行之源,考其乡邑之誉”,因而“人祟劝让之风,士去轻浮之行”。现在却是“乡议缺小人之笔,行修无长者之论”。由于对士子的品行无所要求,已经造成士人无行的恶果。[10](P94)

  其次,在察举制下,士人中式与否,功夫全在平时,士人名誉一起,长官便有了征辟的义务,否则就会受到士林的恶评。而在科举制下则不然,中举的士子只能是极少数幸运儿,这就助长了士子们的投机意识。科场之内舞弊迭出,轻者夹带书籍,甚至冒名假手,有司屡加纠绳,不能禁绝。一些士子考前“互结朋党,以相渔夺”,如果考不上,则“率多喧讼”,[11](P33)尽管知识阶层仍旧以“清流”自命,但其清白早已扫地殆尽,实际上与“浊流”无异。

  最后,考试自身也有问题。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重,明经次之,要求举子的仅仅是记诵,只须按照科举考试的要求,把《五经正义》背熟,便可以在科场中应付裕如。一般士子“务在出身”,投机取巧,避重就轻,凡觉得与考试无关的一概略过,“以帖诵为功,罕穷旨趣”;[12](P1374)尤其元明清三代一直以朱熹的注疏作为经书的解释,不允许有任何发挥;程式上则形成严格的八股文,科举考试日渐程式化,士子们对于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哪里还会真心讲求?科举考试完全成为士人射禄的工具。明朝士人当问到“读书何为”时,公开表示为了“博科第,肥妻子”。已经入仕的官僚,公然谈论官位的肥瘠,做了一任官还乡,如果钱袋满满的,自己得意,别人也羡慕他有本事。如果什么也没捞到,两袖清风,甚至妻子孩子都不能过上好日子,则“人且以迂腐笑之”。[13](卷361)官场形同商场,无怪乎士大夫纷纷经商以谋利了。

  三、科举制度使士人的队伍日益庞大

  士人走上经商之途,同士人队伍的急剧扩张也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士人队伍的过分膨胀,官场无法容纳这么多的士人,他们也只有走上经商的道路。

  士人队伍的扩大,是科举制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众所周知,科举取士早在隋唐已经实行,但士人队伍的扩大是宋以后的事,士人经商的大规模出现也是宋以后发生的,两者之间应具有因果关系。

  隋唐两代的科举,在制度上尚未完善,与宋代以后的科举制相比,公平性较差,往往为高门士族把持,难以吸引更多的平民参与竞争,因而士人的数量有限。比如唐代取士,对出身有很多限制,录取时则采“誉望”,重“公荐”,盛行“通关节”,公卿大臣亲自出马为自己的子弟请托关节,以至“每岁策名无不先定”。[14](P4382)科举考试往往为权势之家把持,对平民的吸引力很小。另外,唐代入仕门径除进士外,还有门荫、年劳、捐纳、杂色入流等名目,科举并不是主要入仕之途,而及第后不能直接做官,尚有所谓的“释褐”之试,进一步降低了科举选官的吸引力。

  宋初统治者有鉴于入仕之途多为势家所取的弊病,对科举考试作了有利于平民的规定。首先取消了报考的门第限制,规定不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凡稍具文墨者,均可投牒自进,此外,还废除“公荐”制度,严格考试程式,特别是推行封弥、誊录之法以后,从而保证了科举考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这一公平原则的实施。

  唐代科举考试录取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还要经吏部再考核后选优授予官职。宋代一经考试及第即可授官,且进身极快。这样一来,读书人数剧增。“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15](P666)以至“虽濒海裔夷之邦,执耒垂髫之子,孰不抱籍缀辞以干荣禄,褒然而赴诏者,不知其几万数。”[16](卷1)

  明清两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自宋以来,直到明初,府州县官学多非考试入学,秀才“听于民间选补”,实际上由官员决定,选补的多是官僚、士绅子弟。大体从明英宗起,渐行“考选”之制,[20]这样就吸引了更多的平民参与科举考试。

  同时,考试的内容出现平易化顷向。宋代考五经义,至明代则“专取四子书”。五经内容艰深,文字晦涩,加之汉唐诸儒的繁琐的注疏,非家学渊源,一般人很难入门。与之相比,四书则容易得多,且四书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依据,而《四书集注》不过“略释文义名物”,[17](P739)较易掌握,只要智力中等以上,通过童试并不太困难,因而希图通过科举进身者日渐增多。

  据近人估计,北宋读书人的数量已达40万人。到了明代,据顾炎武估计,明末“合天下之生员,县以三百计,不下五十万人”。而清代秀才,太平天国以前大体为52万人。还有比秀才更多若干倍的童生。太平天国之前童生人数可能达到200万之多。清末童生当不下300万人。当科举入仕的身份限制减少、考试地位增高、其基础趋于广阔而其过程的集权程度大为强化时,必然会出现竞争加剧。科举制一方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士人参与进来,一方面又无力容纳更多的士人,从而出现了中举难及入仕难的问题。

  北宋参加发解试的士人有40万人以上,但能参加省试的举人仅约六七千人。南宋士子已增至80万人,但有资格参加省试的也不过增至8000人。通过会试成进士的更少,北宋年均111人,南宋年均155人。明清两代,随着士子的增多,两级考试变成了三级考试。宋代地方上考试只有一级,录取后即成举人。明清两代则先要参加童试,取得秀才资格,才能参加乡试成举人。清代每次会试的举人约有七八千名,与宋代相仿。但宋代的举人只经过一级考试,明清两代则需二级考试,难易何止倍蓰?举人成进士的比率,明清亦低于宋代,大致明代年均89人,清代100人。[18]

  士子中举难,入仕亦不易。科举的唯一正途是做官,而官场的吸纳能力有限,决定了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做官。宋代进士做官已经不易,明清两代,举、贡、生、监成为终身资格,更加剧了这种矛盾。明代举人“循资诗选,年老始得一官。”[19](卷48)清代举人入仕更难,乾隆中欲选用知县,约需三十年。与举人相比,监生更难入仕,至于生员,形势更为艰难,其中绝大部分终生没有机会入仕。

  这样一来,士人的日常生活就发生了问题,随之其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元代许鲁斋曾指出:“学者以治生为急。”[20](卷90)明遗民陈确则直接表示:“治生尤切于读书”,“勤俭治生洵是学人本事”,岂有“学为圣贤之人而父母妻子弗能养,而待养于人者”。[21](P158)这样,就不但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为士人经商铺平了道路。士人经商活动,完全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

  综上所述,由于科举考试以文字取士,“不务于德行”,完全成为“利禄之途”;科举制的实行,导致大量的平民进入士人的行列,造成了士人队伍的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士人被排除在官场之外,结果,滞留在士人阶层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商业,作为士人一向瞧不起的行当,反而成为他们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重要谋生渠道。士人通过经商致富,通过科举做官,通过购买土地成为地主,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使其地位稍稍稳固起来。在士商合流的过程中,科举制起着关键的作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士商的合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士人经商,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等。实质上,商品经济本身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士大夫经商。同样,士大夫经商,是否能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也大为可疑。众所周知,士大夫经商,多半依靠的是政治上的势力,而商业的发展,更注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士大夫经商,表面上看来使商业发达起来,实质往往导致商业畸形发展。更进一步讲,士人参于商业经营,还会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中国没有独立的资产阶级产生,恐怕也与士商的合流有关吧!士商的合流,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只会使传统的社会更加稳固。而西方的贵族鄙视经商,反而造就了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假如西欧的贵族也经商,可以想象,是否还会产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革命,是非常可疑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士大夫经商,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反过来说,士大夫经商,也并不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而是中国传统政治自身演变的结果。中央集权必然导致士大夫群体力量的减弱,增强对集权国家的依赖性,科举制下的士人地位比之以前远为降低,其生存条件依赖于国家政权的施舍。处于这种状态之下的知识阶层很少有独立意识,更谈不上有独立的人格。道义的信念在生活的压迫面前显得是那样渺小,转而从商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收稿日期]2004-10-12

作者介绍:高新伟(1969-),男,河南商水人,汉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 清史研究所,北京 100872


相关文章

  • 人教版2017初一历史常考知识点整理
  • 1.元谋人的历史地位?答: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古老人类. 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古老人类是?答:元谋人. (注:1.2两小题问题和答案是交换的,后面也可以把答案变成问题,提问!) 3.火的作用及评价?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 ...查看


  • 中国古代的商业道德
  • 作者:徐少锦 哲学动态 1997年12期 中国的商业道德产生于先秦:以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为标志,其基本框架形成于西汉:经过大约15个世纪的沉默,到明代中期由于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商德获得了丰富发展,表现在刊行了一批 ...查看


  • 传统士大夫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历程
  • 传统士大夫 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转型始于两次鸦片战争,由外敌带来的经济和文化冲击使中国传统社会逐渐解体,传统士大夫阶层在这一历程中逐渐转型和瓦解,失去了传统的政治权力和文化解释权,与乡村的距离日渐拉大,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的知识 ...查看


  • 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家薛福成的人才观
  • 匿 嘧 爵 一 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 早期维新思想家薛福成的人才观 ● ● 侯 玉 薛福成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 . 政治家和外交家 , 是在甲午战争前 由封建士大夫转化而成 的资产阶级 早 期维 新者 .面对 日益 严重 的 民族 危机 , 薛 ...查看


  • 宋代士大夫为何最有风骨
  • 宋代士大夫为何最有风骨? 黄晓峰.吕晓闽 [导读]宋太祖赵匡胤在太庙"誓碑"中,指示子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条一直为后人称道的知识分子政策,宋代究竟执行得如何,宋代士大夫在这把保护伞之下又 ...查看


  • 论"张謇精神"
  • 论"张謇精神" 内容摘要:身处市风日下,道德沦丧的腐朽风气之中,他却能依然坚持重人格尊人道作为他的精神的核心思想.立身之本.尊重他人人格,尊重自己人格,作为自己的道德追求.尊重人格.为人为己,他是一位执着的追求者--于乱 ...查看


  • 论宋朝实行重文政策的原因
  • 论宋朝的"重文"政策及其影响 摘要: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创作了灿烂的文化成果,成为后世楷模.本文通过介绍宋代"重文"政策的基本措施以及&q ...查看


  • 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及作用
  • Dn  ̄. u l a ,xa 档案・ gz n q u 溯源 l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宋亦 比唐代要高得多 .唐代进 大影响 , 其 始 于隋 6 5年 .亡 于清 10 0 9 5年 的 录取人数上 , 科举制度不仅仅对中国社会发展 ...查看


  • 宋代的政治和军事制度
  • 宋代的政治和军事制度- 宋代的政治和军事制度 在社会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土地占有形态以及租佃关系变化的基础上,宋代的政治和军事制度也出现了许多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