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团学工作
——团课结业论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团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团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团学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进一步推进团学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促进共青团员的全面发展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1、以科学理论武装团员。
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团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握好人生的正确方向。应针对团员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深入研究影响团员思想和行为的各种因素,科学把握团员成长发展和团学工作的特点与规律,不断创新思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水平、增强实效。
2、以先进文化引导团员。
深入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为广大团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修养、提高素质;充分挖掘大学生开展文化活动、创作文化作品的潜力,使他们在参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
3、以真诚服务帮助团员。
大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问题,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作为青年自己的组织,共青团组织更应当为青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
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应特别关心农村贫困大学生、残疾大学生等弱势群体,通过在生活上解难、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困,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团组织的关爱。同时,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加大维护团员合法权益的力度,坚决抵制影响青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团学组织自身建设,
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服务促团建、以全团抓团建的指导思想,稳步实施基层团组织的团建创新,进一步规范团支部活动的形式、内容和要求,逐步实现团组织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切实夯实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使团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1、深化团的职能建设和机制建设。
围绕团建工作,积极发挥共青团的组织职能,加大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工作力度,加大对基层团支部活动的激励力度,创新基层团的组织和活动方式。
2、注重基层团组织建设。
按照团的十六大精神和陆昊同志在《全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的要求,对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明确工作职责,安排团学干部定期深入支部参加支部团组织生活会,组织团学干部进行学习交流座谈,提升基层团干部队伍战斗力。
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各级团学干部考核与评价机制的有效模式,逐步建立科学的团学干部考核与评价体系。
4、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
树立学生干部在广大学生中的威信,培养学生会在团委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紧密围绕自我教育、自我治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方针,更好地为广大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切实地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5、积极开展调研工作。
针对团学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对基层的调研。进一步完善团委动态调研的队伍和机制,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调研,为学校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出决策提供依据与建议。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团学工作,做好重点工作
1、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强对基层团建工作的支持。今后的工作要以支部为中心,加强对支部工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切实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干部深入基层、经费倾斜基层、政策支持基层,真正把实惠带给基层,让团的工作惠及全体团员青年。
2、注重团干部队伍的培养
继续抓好团干部队伍的建设,选拔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思想素质好的优秀学生来加强团干部队伍,将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引入到团队干部的选拔上来,努力把好选人关。对已选的团队干部加强思想教育及工作业务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思想过硬敢于负责,又有工作能力的优秀团队干部,不断提升团队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创造团队工作的新成绩。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提升活动质量
以“坚持自我风格,秉承优良传统,增强创新意识”为指导思想,遵循“健康高雅、丰富多彩、富有特色、提高质量”和“以美育人”的原则,积极改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方式,提升品位和质量。各项活动要转向以学术文化活动为重点,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
4、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在服务上下功夫,抓住影响大学生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普遍问题,协调学校的其他部门,合力解决,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多为大学生做实事、做好事的过程中,在服务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和感召力,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境界。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严峻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今社会,大学生要成长成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就显得极其重要。对于当代大学生,科学发展是指导思想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时代性工具。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和未来的发展形势,认识当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识确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坚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及时掌握和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使之成为认识社会进程、把握人生方向、搭建事业舞台的指南。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时代的要求。共青团作为密切联系青年的组织,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学生与时俱进,刻苦学习,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内容,努力为大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推进社会发展新跨越中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①张季菁,关于团组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青年工作的思考[J],《探索》,2005年01期②付晓丽、邢利敏,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团学工作创新与实践
[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年06期③夏海州、线江南,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学生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1期④马冬、鹿伟,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干部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S2期
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团学工作
——团课结业论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团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团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团学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进一步推进团学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促进共青团员的全面发展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1、以科学理论武装团员。
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团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握好人生的正确方向。应针对团员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深入研究影响团员思想和行为的各种因素,科学把握团员成长发展和团学工作的特点与规律,不断创新思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水平、增强实效。
2、以先进文化引导团员。
深入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为广大团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修养、提高素质;充分挖掘大学生开展文化活动、创作文化作品的潜力,使他们在参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
3、以真诚服务帮助团员。
大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问题,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作为青年自己的组织,共青团组织更应当为青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
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应特别关心农村贫困大学生、残疾大学生等弱势群体,通过在生活上解难、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困,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团组织的关爱。同时,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加大维护团员合法权益的力度,坚决抵制影响青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团学组织自身建设,
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服务促团建、以全团抓团建的指导思想,稳步实施基层团组织的团建创新,进一步规范团支部活动的形式、内容和要求,逐步实现团组织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切实夯实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使团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1、深化团的职能建设和机制建设。
围绕团建工作,积极发挥共青团的组织职能,加大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工作力度,加大对基层团支部活动的激励力度,创新基层团的组织和活动方式。
2、注重基层团组织建设。
按照团的十六大精神和陆昊同志在《全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的要求,对支部组织建设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明确工作职责,安排团学干部定期深入支部参加支部团组织生活会,组织团学干部进行学习交流座谈,提升基层团干部队伍战斗力。
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各级团学干部考核与评价机制的有效模式,逐步建立科学的团学干部考核与评价体系。
4、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
树立学生干部在广大学生中的威信,培养学生会在团委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紧密围绕自我教育、自我治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方针,更好地为广大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切实地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5、积极开展调研工作。
针对团学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对基层的调研。进一步完善团委动态调研的队伍和机制,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调研,为学校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出决策提供依据与建议。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团学工作,做好重点工作
1、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强对基层团建工作的支持。今后的工作要以支部为中心,加强对支部工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切实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干部深入基层、经费倾斜基层、政策支持基层,真正把实惠带给基层,让团的工作惠及全体团员青年。
2、注重团干部队伍的培养
继续抓好团干部队伍的建设,选拔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思想素质好的优秀学生来加强团干部队伍,将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引入到团队干部的选拔上来,努力把好选人关。对已选的团队干部加强思想教育及工作业务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思想过硬敢于负责,又有工作能力的优秀团队干部,不断提升团队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创造团队工作的新成绩。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提升活动质量
以“坚持自我风格,秉承优良传统,增强创新意识”为指导思想,遵循“健康高雅、丰富多彩、富有特色、提高质量”和“以美育人”的原则,积极改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方式,提升品位和质量。各项活动要转向以学术文化活动为重点,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
4、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在服务上下功夫,抓住影响大学生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普遍问题,协调学校的其他部门,合力解决,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多为大学生做实事、做好事的过程中,在服务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和感召力,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境界。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严峻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今社会,大学生要成长成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就显得极其重要。对于当代大学生,科学发展是指导思想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时代性工具。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和未来的发展形势,认识当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识确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坚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及时掌握和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使之成为认识社会进程、把握人生方向、搭建事业舞台的指南。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时代的要求。共青团作为密切联系青年的组织,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学生与时俱进,刻苦学习,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内容,努力为大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推进社会发展新跨越中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①张季菁,关于团组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青年工作的思考[J],《探索》,2005年01期②付晓丽、邢利敏,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团学工作创新与实践
[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年06期③夏海州、线江南,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学生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1期④马冬、鹿伟,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干部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S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