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法制教育教案

法制教育二年级下

册教案

授课班级:二( 授课教师:王晓云1)、

2)班 (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在规范人们的生活方面,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性,懂得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保障。

2、能力目标:通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师生共同探讨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难点:法律的作用;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人一生不同时期所享受的权利(部分)及相关法律的材料,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它伴随着人生的整个过程。简要谈话并引出主要问题:法律的作用。 二、新课过程

1、 阅读课本内容;看动画小故事《老虎发威》和《保护未成年人》,故事分别提到了什么法律?简要说说其作用。

2、再列举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简要了解其作用。 3、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懂得法律在规范人们生活方面的作用。 4、用做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无规矩不成方圆”。 三、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刚才学习的内容,归纳并了解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了解了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目标:

1、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

2、体验法律的权威,从而树立平等的法律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权利。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2、反对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 二、新课过程

1、总结学生的答案,由此向学生介绍法的含义。 2、向学生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3、介绍什么是法律援助。

4、介绍书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法律面前不存在特权现象。 三、课堂小结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方针,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你也是小公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公民、国籍的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争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遵守法律。

2、让学生懂得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约束自己,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社会上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观看图片,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 二、新课过程

1、讲解公民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

问学生是否是合格的小公民?询问学生知道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有哪些吗? 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就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乐于助人。文明用语少不了,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文明用语大比拚。

问候用语有哪些?感谢用语有哪些?赞美语言有哪些?祝贺的用语有哪些?道歉的用语有哪些?

3、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合格的小公民 4、请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做汇总。 三、课堂小结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必须从小做起,时时处处讲礼仪,注重文明礼仪规范,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

父母不能私拆子女信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自己的基本权利,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的人身自由的内容有哪些,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 2、教师补充说明基本权利。 二、新课过程

1、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案例,文中母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 3、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该怎样办?

4、让学生了解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哪些,自己有哪些权利,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 三、课堂小结

公民的通信自由受法律保护,除公安、安全、检察机关出于侦查的需要,可以依法对个人的通信检查外,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四、教学反思

小学生也有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维护自身隐私权。

2、理解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

2、搞清楚哪些是侵害学生隐私权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向学生展示案例,询问学生是否遇到过案例中出现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时学生是怎么反应的? 二、新课过程

1、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隐私权?引出隐私权的概念。 2、用图片向学生解释公民的隐私权都包括哪些?

3、分组讨论,看学生能否列出一些侵犯我们隐私权行为的例子? 4、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遇到这些情况时应该怎么办? 5、我们小学生应该要怎样维护自己的隐私? 6、请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7、教师总结并补充。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隐私权,知道我们小学生和成年人一样有隐私权,其他人不能任意公开传播,也不能偷窥、监视和侵害别人的隐私。 四、教学反思

考试不能作弊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考试作弊是道德问题。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作弊是不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新课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案例,请学生评一评案例中的主人公的行为,并描述原因。 二、新课过程

1、看了案例之后,请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什么是作弊行为?作弊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2、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作弊方式有哪些?如果自己身边出现作弊的行为,应该怎样对待?

3、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作补充。

5、让学生了解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趁机教育学生知道作弊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是道德问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作弊行为,作弊的危害,学生对于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反思

拾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教学目标:

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3、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4、引导学生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放《一分钱》的歌曲录音,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大家非常熟悉而又好听的歌曲,如果会唱的话,可以一起唱。我们边听(或唱)边想一想,歌中赞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呢? 二、新课过程

1、教师在课堂上做一个小调查,请掉过东西和拾过东西的同学举手,并询问期中几位问题:掉过/拾到过什么东西?

2、请学生举例子说说自己的小故事,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3、出示事例,请学生分组讨论事例中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请学生分组自主设计情景表演,体验学生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媒体课件的展示,以及小事例的分析,了解了捡到东西和丢失东西的心情,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明白了拾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

法制教育二年级下

册教案

授课班级:二( 授课教师:王晓云1)、

2)班 (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在规范人们的生活方面,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性,懂得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保障。

2、能力目标:通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师生共同探讨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认识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难点:法律的作用;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人一生不同时期所享受的权利(部分)及相关法律的材料,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它伴随着人生的整个过程。简要谈话并引出主要问题:法律的作用。 二、新课过程

1、 阅读课本内容;看动画小故事《老虎发威》和《保护未成年人》,故事分别提到了什么法律?简要说说其作用。

2、再列举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简要了解其作用。 3、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懂得法律在规范人们生活方面的作用。 4、用做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无规矩不成方圆”。 三、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刚才学习的内容,归纳并了解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法,了解了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目标:

1、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

2、体验法律的权威,从而树立平等的法律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权利。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2、反对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 二、新课过程

1、总结学生的答案,由此向学生介绍法的含义。 2、向学生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3、介绍什么是法律援助。

4、介绍书中的案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法律面前不存在特权现象。 三、课堂小结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方针,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你也是小公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公民、国籍的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争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遵守法律。

2、让学生懂得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约束自己,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社会上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观看图片,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 二、新课过程

1、讲解公民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

问学生是否是合格的小公民?询问学生知道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有哪些吗? 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就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乐于助人。文明用语少不了,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文明用语大比拚。

问候用语有哪些?感谢用语有哪些?赞美语言有哪些?祝贺的用语有哪些?道歉的用语有哪些?

3、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合格的小公民 4、请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做汇总。 三、课堂小结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必须从小做起,时时处处讲礼仪,注重文明礼仪规范,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

父母不能私拆子女信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自己的基本权利,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的人身自由的内容有哪些,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 2、教师补充说明基本权利。 二、新课过程

1、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案例,文中母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 3、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该怎样办?

4、让学生了解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哪些,自己有哪些权利,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 三、课堂小结

公民的通信自由受法律保护,除公安、安全、检察机关出于侦查的需要,可以依法对个人的通信检查外,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四、教学反思

小学生也有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维护自身隐私权。

2、理解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什么是个人隐私。

2、搞清楚哪些是侵害学生隐私权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向学生展示案例,询问学生是否遇到过案例中出现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时学生是怎么反应的? 二、新课过程

1、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隐私权?引出隐私权的概念。 2、用图片向学生解释公民的隐私权都包括哪些?

3、分组讨论,看学生能否列出一些侵犯我们隐私权行为的例子? 4、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遇到这些情况时应该怎么办? 5、我们小学生应该要怎样维护自己的隐私? 6、请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7、教师总结并补充。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隐私权,知道我们小学生和成年人一样有隐私权,其他人不能任意公开传播,也不能偷窥、监视和侵害别人的隐私。 四、教学反思

考试不能作弊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考试作弊是道德问题。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作弊是不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新课过程 一、教学导入

出示案例,请学生评一评案例中的主人公的行为,并描述原因。 二、新课过程

1、看了案例之后,请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什么是作弊行为?作弊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2、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作弊方式有哪些?如果自己身边出现作弊的行为,应该怎样对待?

3、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作补充。

5、让学生了解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趁机教育学生知道作弊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是道德问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作弊行为,作弊的危害,学生对于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反思

拾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教学目标:

1、知道拾金不昧是诚实的表现。 2、知道一些拾金不昧的格言或故事。

3、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4、引导学生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愿意做到拾金不昧,并以此为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放《一分钱》的歌曲录音,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大家非常熟悉而又好听的歌曲,如果会唱的话,可以一起唱。我们边听(或唱)边想一想,歌中赞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呢? 二、新课过程

1、教师在课堂上做一个小调查,请掉过东西和拾过东西的同学举手,并询问期中几位问题:掉过/拾到过什么东西?

2、请学生举例子说说自己的小故事,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3、出示事例,请学生分组讨论事例中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请学生分组自主设计情景表演,体验学生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媒体课件的展示,以及小事例的分析,了解了捡到东西和丢失东西的心情,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明白了拾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程 教学设计 (方玉萍) 2014年2         月 五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两河镇小学校 方玉萍 一.教学目标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 ...查看


  • 四年级下册安全课教案
  • 四年级下册安全教案 王家园学校 张如 教学进度 四年级下册安全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1人,他们生活在村庄,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还没有完全了解 ...查看


  • 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备课本 湖南文艺出版社七年级上下册 音乐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 ...查看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查看


  • 小学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 碧江区第六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级体育教学编制说明书 教师:袁万珍 一.教学计划 二.本学期教材及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真处于长身体阶段,对于体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有限,学生活泼好动,参与意识及兴趣很强,单他们的生长 ...查看


  • 四年级下册思品教案
  • 清源镇学区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思品教学设计 教 者: 清源镇学区集体备课组 清源镇学区 小学思品集体备课组成员名单 组 长: 张万峰 成 员: 孙 梅.张 洁.柳娟娟.贺忠军.吴生宏.杜 霞.王 霞.辛 春.刘泽华.李 ...查看


  • 广东省信息技术初二年级(下)教案全
  • 龙城一中 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广东省初级中学课本 信息技术教案 第二册(下) 目 录 第一章 探索计算机网络世界 ................................................... 2 ...查看


  • 最新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2015新版
  • 落实课程计划 体现学讲精神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集体备课手册 -- 六下美术 主 备:张义 [email protected] 复 备: 学 校: 2015年2月 写在前面的话 尊敬的老师: 您好! 为贯彻徐教教研[2013]4号 ...查看


  • 最新2015新教材浙教版五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 ( 劳技 )教学进度表 学科 劳技 年级 五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上课不认真,比较随便,影响了上课,这学期对这些学生要加强教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