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书店前总编辑李昕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你对杨振宁先生的认识真的公平吗?》。文章指出,有些人喜欢把杨振宁和钱学森、邓稼先做比较,讨论他们谁对于中国的贡献更大。这样的讨论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基本事实,就是现代自然科学是有分类的,它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组成。

  钱学森在火箭和导弹方面的突破,邓稼先在“两弹”研究中的发明,都属于技术科学领域的成就,而杨振宁所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规范场”理论,却是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虽然在广义上说,钱、邓、杨三人的学问都和“物理学”、“力学”相关,但是实际上隔行如隔山。钱和邓能做的,杨不一定做得了,反过来说也一样。但是不能否认,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有两个重大的区别。首先,基础科学是技术科学的根基和前提。如果没有基础科学,任何技术发明都没有了依据,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更值得重视;其次,技术科学可以无国界,也可以有国界,它可以仅为一国服务,而基础科学总是无国界的,它总是为整个人类服务的。

  李政道先生曾经策划和实施过中国青年学生海外留学计划,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振宁先生几乎是与此同时,在香港和美国筹措资金,策划和资助了CEEC计划(中国学者访问项目),帮助大批中国高端学者到美国著名大学进行为时半年到一年的深造。这些学者原本就是科技精英,访学归来后,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我国自然科学各领域研究的带头人,有多位当选两院院士,其中就包括后来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的陈佳洱,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以及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谷超豪。同时,对于母校清华,杨先生更是倾力支持。对于美国华人之中的社会活动,杨先生显然不但乐于参加,而且非常热心支持。在与国家领导人会面时,对中国的科学发展问题,他的建言献策很多。杨先生在美国,也一直在从事着促进中美民间交流的作用。

  有学者称,“杨先生的成就并不局限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更在于规范场理论的提出,据此,他是无愧于科学大师的称谓的,这在国际物理学界可以得到公认。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的旗手,那么下半叶当推杨振宁。”

  三�书店前总编辑李昕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你对杨振宁先生的认识真的公平吗?》。文章指出,有些人喜欢把杨振宁和钱学森、邓稼先做比较,讨论他们谁对于中国的贡献更大。这样的讨论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基本事实,就是现代自然科学是有分类的,它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组成。

  钱学森在火箭和导弹方面的突破,邓稼先在“两弹”研究中的发明,都属于技术科学领域的成就,而杨振宁所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规范场”理论,却是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虽然在广义上说,钱、邓、杨三人的学问都和“物理学”、“力学”相关,但是实际上隔行如隔山。钱和邓能做的,杨不一定做得了,反过来说也一样。但是不能否认,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有两个重大的区别。首先,基础科学是技术科学的根基和前提。如果没有基础科学,任何技术发明都没有了依据,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更值得重视;其次,技术科学可以无国界,也可以有国界,它可以仅为一国服务,而基础科学总是无国界的,它总是为整个人类服务的。

  李政道先生曾经策划和实施过中国青年学生海外留学计划,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振宁先生几乎是与此同时,在香港和美国筹措资金,策划和资助了CEEC计划(中国学者访问项目),帮助大批中国高端学者到美国著名大学进行为时半年到一年的深造。这些学者原本就是科技精英,访学归来后,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我国自然科学各领域研究的带头人,有多位当选两院院士,其中就包括后来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的陈佳洱,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以及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谷超豪。同时,对于母校清华,杨先生更是倾力支持。对于美国华人之中的社会活动,杨先生显然不但乐于参加,而且非常热心支持。在与国家领导人会面时,对中国的科学发展问题,他的建言献策很多。杨先生在美国,也一直在从事着促进中美民间交流的作用。

  有学者称,“杨先生的成就并不局限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更在于规范场理论的提出,据此,他是无愧于科学大师的称谓的,这在国际物理学界可以得到公认。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的旗手,那么下半叶当推杨振宁。”


相关文章

  •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
  • 分类号 密 级 编 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题 目: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 学 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 级: 2011级物理(2)班 作者姓名: 杨晶晶 指导教师: 路飞平 提交日期: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 ...查看


  • 新中国四大发明评选结果很意外 和科学的春天无关
  • www.sinonet.org 2011-09-14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那么,当代中国有叫得响的新四大发明吗?"新四大发明"评选活动由广东省发明协会主办,搜狐网发起,从建国以来影响 ...查看


  • 杨振宁科学思想的研究_毕业论文
  • 哈尔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杨振宁科学研究思想的研究 院(系) 理学院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物理学 学 号 职 称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不存在任 ...查看


  • 杨振宁[邓稼先]教案
  • 授课课题:邓稼先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要求: 1.学习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繁荣.民族强盛而献身的精神. 2.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3.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特点,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 ...查看


  • 杨振宁,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 杨振宁 生平简介 杨振宁(Chen Ning Yang 1922-)美籍华人,理论 物理学家,1922年10月 1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 (含合肥市).在西南联 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 猷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1942年毕业后即入研究院深造,在王 ...查看


  • 中国与诺贝尔
  • 国人诺奖情结:拿不到忘不掉 学者称中国人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近 呼唤更多"经典论文" 沪上学者表示:一步一个脚印,诺奖离我们不远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是华人高锟,让人欣喜不已.相比于往届的华人诺奖得主,高锟身上似 ...查看


  • 亚洲诺贝尔奖排名
  • 亚洲诺贝尔奖 排名 日本 (一)印度:5人次 泰戈尔 (1913年获文学奖 ) .喇曼 (1930年获物理学奖 ) .霍拉纳 ( 美籍印裔,1968 年获生物化学奖 ) .昌德拉塞卡 (美籍印裔,1983 年获物理学奖 ) 和特雷萨修女 ( ...查看


  • 美国研究原子弹用了多长时间,中国用了多长时间
  • 美国研究原子弹用了多长时间,中国用了多长时间 1939年4月罗斯福采纳爱因斯坦的建议,下令成立一个铀委员会,开始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1942年6月美国陆军部开始实施的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 1945年7月15日凌 ...查看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11)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11) 第四章文化素养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要求考生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有艺术鉴赏的能力,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