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我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通过考试,幸运地返回北京,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第二届“工农兵学员”(第一届是1971年,1972年未招生)。说是上大学,其实很少有正规的学习,那是“文革”的后半期,“四人帮”对教育界仍一统天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仍然贯穿一切,以各种政治运动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一进校,先是挖地下教室,说是备战,接着就是搞“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以及批判教育界的所谓“右倾回潮”、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最后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三年里,一半时间不在学校,而在工厂、农村和部队。其中有两次在报社实习,第一次是在北京日报。在北京日报的实习也是我首次真正接触到报社,所以印象深刻。
1974年初秋,我们班在石景山钢铁厂劳动锻炼了几个月后,终于回归到“新闻”这个专业来,我和一部分同学被分配到北京日报实习。那时的北京日报的主楼,在四周低矮的平房衬托下,显得颇为高大。我和同学秦运才(毕业后一直在山西运城市人大工作,直到退休)被分配到农村组,接待我们的是农村组的负责人王兆平老师。他30多岁,有些清瘦,显得很精神,工作沉稳,说话不多,新闻业务工作经验丰富。
我在八团做过两年的专职报道工作,但地处偏僻,不知道报社是什么样子。两年多时间内给兵团战士报投了约千篇稿件,仅被采用几十篇,中稿率百分之几;只在省级报纸发过一篇,还是与兵团报道组合作的。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真正的报社,在报社的楼道里走着,我关注的是两边各个办公室的牌子,因为报社的部门配置对我来说颇为生疏。与王老师会面,他的话不多,简单介绍了情况,然后要我好好看看报纸,熟悉一下情况。我说起此前在石景山钢铁厂的炼钢厂锻炼时,因有一天的钢产量突破历史纪录而写过一篇报道,寄给了北京日报,但没有回音。他问我是怎么写的,我说,当时瞄着报纸某一天头版头条的样子,还做了肩题、主题和副题。他一听笑了,说你的选题很具体,写一条简讯就够了,怎么可以写成这样大的东西呢,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没法采用。他这一说,我意识到我囿于炼钢厂而没有站在全市的角度衡量这个事实,这也是很多通讯员的通病。
到报社两天了,看报纸都腻了,无所事事。这时王老师跟我们说,上面布置写一篇关于北京知青的通讯,农村组有记者去延庆采访,让我们跟着去。第二天一大早,一位姓焦的30多岁的记者带着我和秦运才,坐上报社的轿车赶往延庆。这也是我头一次坐上小轿车,感觉真好。一路上焦老师简单说明去哪儿,采访谁,没有再多说什么。我们采访的村子比较土气,很普通,叫什么名字想不起来了。进村时接近中午,没见到什么人,径直采访一位给城里知青做饭的老头儿,说是村里的老贫农,我和秦运才不知道该怎么问,焦老师显然很老练,村里的知青有多少,是城里哪个学校的,在村里干什么活儿,知青小食堂的经费来源,他本人如何算工分等等,问得颇为详细。老头儿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将咸菜疙瘩切成细丝,同时蒸着窝头和馒头。问得差不多了,吃饭的时间也到了。来了几个知青打饭,一半窝头一半馒头,咸菜丝加上一碗清汤。焦老师又进一步问了他们几个问题。
我在黑龙江呆了五年,虽然不是插队,但对插队知青的生活还是知道的,这样的生活算是很不错了。知青比起当地的老百姓来,至少能吃饱,因为有市里的补贴。我们也各吃了一份这位老贫农做的知青饭,饭后各交了四两粮票和一毛五分钱。
饭后汽车往延庆与河北怀来交界处开,说是这样走路好,于是我看到了一种别样的情景:北京境内的路两旁树木和沟壑较为整齐,而在河北境内,顿时感觉土气多了,延庆还是沾了首都郊区的光啊。
采访了一天,因为路途远,其实大约只谈了一个多小时,但对焦老师的采访提问,我一直在回味。这是一次任务式的采访,没法做充分准备,这就需要平时对问题多积累,以及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如若不然,到时候连问什么都想不出来。回去后王老师布置我和秦运才就这次采访分别写一部分。除了材料有限外,主要因为那时知青下乡已经处于衰退期,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这个村子知青情况很一般,没有特别的地方,我们写了几遍,也写不出特色来,交上去后没有发表,事情不了了之。后来王老师说,这是上面要求采访的,其实他也知道没什么可写的。这次采访反映了“文革”后期报纸工作的状况。
接下来我们又赋闲了几天。当时报纸每天只有四个版,在“四人帮”控制下,全国报纸数量很少,北京市仅有北京日报这一家报纸,而且还是小报(指地方报纸)抄大报(指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大报抄“梁效”(指“四人帮”控制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大批判写作组),刊登本报的文章很少,因而北京日报自然人浮于事,需要自己写的稿太少了。后来王老师拿来两篇评论来稿,分别叫我们修改。我分到的一篇是关于养猪的,我对这个问题比较熟悉,我原来所在的黑龙江兵团八团,是养猪的典型单位,我曾陪着兵团的报道员尚绍华(后来在中国妇女杂志社工作)在八团几个养猪较好的连采访过,我们共同写的通讯发表在黑龙江日报上。但眼下的评论文章是讲北京市的养猪,毕竟环境不一样了,我向王老师询问了北京市的养猪政策,改了两遍就交给了他。他提了一些意见,要求我逐句改动。反正时间富裕,我开始逐字逐句推敲,把自学过的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都用上了,花了两天时间,改得行文无可挑剔,这回交给王老师,他没改一个字就交了上去,并很快发表了。虽然署名不是我,但我还是颇为激动地把刊登的文章看了几遍,这是我在北京日报实习期间唯一见报的“成果”。这次改稿,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修改文章的锻炼,不认真不行,没有语法修辞的知识不行。我在修改文章方面的底子,便是开始于此。
想不起学校有什么事情了,这篇文章发表后我们接到返校通知,短短一个月的北京日报实习戛然而止。这次报社实习,对我后来的新闻工作都有影响。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导,本刊学术顾问)
1973年,我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通过考试,幸运地返回北京,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第二届“工农兵学员”(第一届是1971年,1972年未招生)。说是上大学,其实很少有正规的学习,那是“文革”的后半期,“四人帮”对教育界仍一统天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仍然贯穿一切,以各种政治运动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一进校,先是挖地下教室,说是备战,接着就是搞“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以及批判教育界的所谓“右倾回潮”、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最后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三年里,一半时间不在学校,而在工厂、农村和部队。其中有两次在报社实习,第一次是在北京日报。在北京日报的实习也是我首次真正接触到报社,所以印象深刻。
1974年初秋,我们班在石景山钢铁厂劳动锻炼了几个月后,终于回归到“新闻”这个专业来,我和一部分同学被分配到北京日报实习。那时的北京日报的主楼,在四周低矮的平房衬托下,显得颇为高大。我和同学秦运才(毕业后一直在山西运城市人大工作,直到退休)被分配到农村组,接待我们的是农村组的负责人王兆平老师。他30多岁,有些清瘦,显得很精神,工作沉稳,说话不多,新闻业务工作经验丰富。
我在八团做过两年的专职报道工作,但地处偏僻,不知道报社是什么样子。两年多时间内给兵团战士报投了约千篇稿件,仅被采用几十篇,中稿率百分之几;只在省级报纸发过一篇,还是与兵团报道组合作的。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真正的报社,在报社的楼道里走着,我关注的是两边各个办公室的牌子,因为报社的部门配置对我来说颇为生疏。与王老师会面,他的话不多,简单介绍了情况,然后要我好好看看报纸,熟悉一下情况。我说起此前在石景山钢铁厂的炼钢厂锻炼时,因有一天的钢产量突破历史纪录而写过一篇报道,寄给了北京日报,但没有回音。他问我是怎么写的,我说,当时瞄着报纸某一天头版头条的样子,还做了肩题、主题和副题。他一听笑了,说你的选题很具体,写一条简讯就够了,怎么可以写成这样大的东西呢,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没法采用。他这一说,我意识到我囿于炼钢厂而没有站在全市的角度衡量这个事实,这也是很多通讯员的通病。
到报社两天了,看报纸都腻了,无所事事。这时王老师跟我们说,上面布置写一篇关于北京知青的通讯,农村组有记者去延庆采访,让我们跟着去。第二天一大早,一位姓焦的30多岁的记者带着我和秦运才,坐上报社的轿车赶往延庆。这也是我头一次坐上小轿车,感觉真好。一路上焦老师简单说明去哪儿,采访谁,没有再多说什么。我们采访的村子比较土气,很普通,叫什么名字想不起来了。进村时接近中午,没见到什么人,径直采访一位给城里知青做饭的老头儿,说是村里的老贫农,我和秦运才不知道该怎么问,焦老师显然很老练,村里的知青有多少,是城里哪个学校的,在村里干什么活儿,知青小食堂的经费来源,他本人如何算工分等等,问得颇为详细。老头儿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将咸菜疙瘩切成细丝,同时蒸着窝头和馒头。问得差不多了,吃饭的时间也到了。来了几个知青打饭,一半窝头一半馒头,咸菜丝加上一碗清汤。焦老师又进一步问了他们几个问题。
我在黑龙江呆了五年,虽然不是插队,但对插队知青的生活还是知道的,这样的生活算是很不错了。知青比起当地的老百姓来,至少能吃饱,因为有市里的补贴。我们也各吃了一份这位老贫农做的知青饭,饭后各交了四两粮票和一毛五分钱。
饭后汽车往延庆与河北怀来交界处开,说是这样走路好,于是我看到了一种别样的情景:北京境内的路两旁树木和沟壑较为整齐,而在河北境内,顿时感觉土气多了,延庆还是沾了首都郊区的光啊。
采访了一天,因为路途远,其实大约只谈了一个多小时,但对焦老师的采访提问,我一直在回味。这是一次任务式的采访,没法做充分准备,这就需要平时对问题多积累,以及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如若不然,到时候连问什么都想不出来。回去后王老师布置我和秦运才就这次采访分别写一部分。除了材料有限外,主要因为那时知青下乡已经处于衰退期,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这个村子知青情况很一般,没有特别的地方,我们写了几遍,也写不出特色来,交上去后没有发表,事情不了了之。后来王老师说,这是上面要求采访的,其实他也知道没什么可写的。这次采访反映了“文革”后期报纸工作的状况。
接下来我们又赋闲了几天。当时报纸每天只有四个版,在“四人帮”控制下,全国报纸数量很少,北京市仅有北京日报这一家报纸,而且还是小报(指地方报纸)抄大报(指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大报抄“梁效”(指“四人帮”控制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大批判写作组),刊登本报的文章很少,因而北京日报自然人浮于事,需要自己写的稿太少了。后来王老师拿来两篇评论来稿,分别叫我们修改。我分到的一篇是关于养猪的,我对这个问题比较熟悉,我原来所在的黑龙江兵团八团,是养猪的典型单位,我曾陪着兵团的报道员尚绍华(后来在中国妇女杂志社工作)在八团几个养猪较好的连采访过,我们共同写的通讯发表在黑龙江日报上。但眼下的评论文章是讲北京市的养猪,毕竟环境不一样了,我向王老师询问了北京市的养猪政策,改了两遍就交给了他。他提了一些意见,要求我逐句改动。反正时间富裕,我开始逐字逐句推敲,把自学过的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都用上了,花了两天时间,改得行文无可挑剔,这回交给王老师,他没改一个字就交了上去,并很快发表了。虽然署名不是我,但我还是颇为激动地把刊登的文章看了几遍,这是我在北京日报实习期间唯一见报的“成果”。这次改稿,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修改文章的锻炼,不认真不行,没有语法修辞的知识不行。我在修改文章方面的底子,便是开始于此。
想不起学校有什么事情了,这篇文章发表后我们接到返校通知,短短一个月的北京日报实习戛然而止。这次报社实习,对我后来的新闻工作都有影响。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导,本刊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