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社会管理工作研究

  摘 要: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期,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因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社会管理的观念,构建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社会管理;新形势;体制创新;社会管理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075-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从而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从我国发展阶段的不同看党的社会管理内涵的变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社会管理的内涵也会出现相应的不同。   毛泽东这一代领导集体为我国找到了一条“工业化+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到1980年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到,他们的发展思想只有物质文明,没有精神文明。为什么?中国刚刚建国,一穷二白,人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这就决定了这个时代的社会管理的内涵必须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为主要内容。以邓小平同志为中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他们的发展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就明显进步了、深化了、全面了,有物质文明,也有了精神文明。这个时期的社会管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就同时兼具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是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代领导集体与第二代相比又有了明显的拓展和深入,把人的发展纳入了视野,“人本”思想也就融入了社会管理之中。十六大形成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把党的奋斗目标由原来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这标志着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对我们党的社会管理又提出了新要求。   从以上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党社会管理的内涵发展变化的脉络:从关注“经济增长”到关注“经济发展”,从强调制度到强调制度目标,从强调物质文明扩大到四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这就是人类进步的一个过程。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时代的发展,让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热点领域,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极端事件增多;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劳资矛盾、就业压力等使社会矛盾大量产生,社会阶层固化、对立趋势渐成;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利益的维护的问题;消极腐败现象和严重犯罪活动影响严重;部分社会成员道德失范、年轻一代价值取向也存在问题;社会阶层深刻变动,社会心理深度撞击,社会情绪加速感染,小的个体矛盾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激化和冲突;社会管理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等。这一切,无疑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新的形势决定着我们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三、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矛盾凸显,党的社会管理工作一方面要确保执政党的主导地位,同时要保证社会分化出来的各种阶层都有表达的渠道和空间,有发泄情绪的机会,并强调两者的衔接和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彻底转变社会管理的观念。就是不要把人民群众放到一个被“管”的地位,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社会发展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把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构建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领导者、代表者不等于代替人民行事,不等于代替国家发号施令,而是要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因此,社会管理必须从“为人民、靠人民”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即为了人民进行社会管理,领导人民进行社会管理。因此,我们的必须努力探索并构建符合这一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坚持走社会管理的群众路线。当前,我国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由温饱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化(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求由原来的温饱需求上升到安全的需求、归宿的需求、社会公平和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等社会性需求。因此,在社会管理中必须强调社会管理的服务功能,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保证民意能够进入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去,使公共政策更加符合民意和公众利益;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使每个公民都具备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愿望和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委党校   

  摘 要: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期,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因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社会管理的观念,构建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社会管理;新形势;体制创新;社会管理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075-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从而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从我国发展阶段的不同看党的社会管理内涵的变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社会管理的内涵也会出现相应的不同。   毛泽东这一代领导集体为我国找到了一条“工业化+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到1980年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到,他们的发展思想只有物质文明,没有精神文明。为什么?中国刚刚建国,一穷二白,人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这就决定了这个时代的社会管理的内涵必须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为主要内容。以邓小平同志为中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他们的发展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就明显进步了、深化了、全面了,有物质文明,也有了精神文明。这个时期的社会管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就同时兼具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是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代领导集体与第二代相比又有了明显的拓展和深入,把人的发展纳入了视野,“人本”思想也就融入了社会管理之中。十六大形成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把党的奋斗目标由原来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这标志着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对我们党的社会管理又提出了新要求。   从以上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党社会管理的内涵发展变化的脉络:从关注“经济增长”到关注“经济发展”,从强调制度到强调制度目标,从强调物质文明扩大到四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这就是人类进步的一个过程。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时代的发展,让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热点领域,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极端事件增多;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劳资矛盾、就业压力等使社会矛盾大量产生,社会阶层固化、对立趋势渐成;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利益的维护的问题;消极腐败现象和严重犯罪活动影响严重;部分社会成员道德失范、年轻一代价值取向也存在问题;社会阶层深刻变动,社会心理深度撞击,社会情绪加速感染,小的个体矛盾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激化和冲突;社会管理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等。这一切,无疑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新的形势决定着我们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三、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矛盾凸显,党的社会管理工作一方面要确保执政党的主导地位,同时要保证社会分化出来的各种阶层都有表达的渠道和空间,有发泄情绪的机会,并强调两者的衔接和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彻底转变社会管理的观念。就是不要把人民群众放到一个被“管”的地位,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社会发展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把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构建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领导者、代表者不等于代替人民行事,不等于代替国家发号施令,而是要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因此,社会管理必须从“为人民、靠人民”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即为了人民进行社会管理,领导人民进行社会管理。因此,我们的必须努力探索并构建符合这一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坚持走社会管理的群众路线。当前,我国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由温饱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化(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求由原来的温饱需求上升到安全的需求、归宿的需求、社会公平和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等社会性需求。因此,在社会管理中必须强调社会管理的服务功能,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保证民意能够进入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去,使公共政策更加符合民意和公众利益;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使每个公民都具备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愿望和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委党校   


相关文章

  •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长期规划纲要
  •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 来源: 民政部门户网站 时间: 2012-04-26 15:37 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 ...查看


  • 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分析
  • 一.关于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 1.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它与人们把本职工作之外的福利性. ...查看


  •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来源: 民政部门户网站 时间: 2011-11-08 15:55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 ...查看


  • 东莞是社会工作1+7文件
  • 东莞市社会工作"1+7"文件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方针,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 ...查看


  • 办公室运行机制1
  • 附件1 甘州区社会管理办公室 工作重点及运行机制 为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步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 社会科学发展,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按照统筹 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查看


  • 安徽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
  • 附件:全国MSW 考试指导范围(定稿) 全国MSW 考试专业课考试包括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两门.考试指导范围如下: 壹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 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 ...查看


  • 梳理 | 脑补社会工作在中国「内地」发展的百年历程(1912-2016)
  •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者 说到社会工作的起源,首先想到的是1601年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说到社会工作在中国起源可能很少有人说出来,据彭秀良考证最早将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模式引入是1912年美国人步济时(John S.Burge ...查看


  • 社会工作基本知识汇总
  • 1.社会工作的特点,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社会服务的特殊之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助人自助.它是社会工作的目标.社会工作的价值前提是:人类有改变自己和自我进步的能力.因此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服务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查看


  •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 ...查看


  •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探析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l期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探析 口杨发祥 闵慧 摘要: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实务和方法均发展不足.开展对当代中国农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