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中国梦" 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航天
约会“天宫”,神九缔造中国梦
从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到屈原“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层层追问,从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的跃跃欲试,到苏东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惆怅彷徨,我们的古人一直都对天宇、太空有着不凡的憧憬和梦想。
2012年6月18日,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牵手”,让我们做了数千年的太空梦,又往前跨越了一大步。
凭着勇攀高峰的创新勇气,中国航天接连取得一个个历史性突破,“神舟”飞天、漫步太空、入住“天宫”……中华民族心头的千年梦想写在太空。圆梦“天宫”,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这是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个依靠本国力量实施载人对接的国家,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之后,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天宫一号还要作为太空实验室开展开展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等活动,为人类认识世界作贡献。中国航天技术每一步跨越发展,获益的必将是人类全球。 我国“九五”期间国产卫星飞行成功率达100%
新华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李斌)“九五”期间,我国空间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共研制和发射了11颗不同类型的卫星和1艘“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率和飞行成功率均达100%。据悉,其中,有6颗卫星及1艘试验飞船都是首次发射即获得试验成功,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研究员在中国工程院日前举行的第6次工程科技论坛上透露了这一消息,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
据悉,截至去年底,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4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4个卫星系列,2个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返回式卫星回收成功率达9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同类卫星的国际水平。
徐福祥说,“自1968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至今的32年,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共计48颗,平均每年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1.5颗,而„十五‟期间,我国将研制和发射近30颗各类卫星,平均每年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近5颗,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卫星工程发展的美好前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制单位,也是我国“卫星的摇篮”。 (新华网)
载人航天:中国人的“太空舞步”
“神舟”飞天,太空漫步,入住“天宫”……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随着神舟飞船的每一次升空一一成真。回首中国载人航天的辉煌历程,恰似一场华美的太空舞蹈,背后却凝结着无数航天人的辛勤汗水。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承载着“飞天梦”进入太空,开启了中国“太空舞步”的序曲;2003年10月,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飞入太空并成功返回,中国“表演者”首次亮相太空舞台;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首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2008年9月,航天员翟志刚离开飞船进入太空行走19分35秒,在浩瀚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此后,从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到2012年神舟九号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入住“天宫”,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向在轨航天器运送人员和物资能力的国家。 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到多人,从一天到多天,从首次进入太空到出舱行走再到交会对接、访问在轨飞行器……中国人的“太空舞步”越跳越远,精彩连连。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中国载人航天接连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着勇攀高峰的创新勇气,中华民族正把一个个梦想的
伟大跨越,标记在浩瀚太空之上。
(新华网)
从“神一”到“神八”:十二载神舟飞天路
新华网甘肃酒泉11月1日电(记者王经国黎云田兆运)神舟飞船的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进步,一次突破: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到多人,从一天到多天,从首次进入太空到出舱行走再到交会对接……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叠加,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标志。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凭借着不懈努力和勇敢气魄,一次次把国家的崭新高度标记在太空。
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中国载人航天中的那些难忘的画面和声音永远不会消退。 神舟一号:中国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事件回放〕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
经过21小时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成功着陆!
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
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我们的飞船比美、苏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神舟二号:第一艘正样飞船全新亮相
〔事件回放〕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虽然也是无人飞船,但这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它的各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飞行期间,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取得了大量数据。
〔声音〕时任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神舟二号飞船飞行试验实现了留轨技术。飞船在弥补神舟一号设计不足方面的基础上,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核,并且进一步检验了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神舟三号:搭载“特殊乘客”
〔事件回放〕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上,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这套拟人载荷系统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多种重要生理参数:脉搏、心跳、呼吸、饮食、排泄等等,并随时受到地面指挥中心的监控。
与前两艘飞船相比,神舟三号飞船具备了航天员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并对降落伞系统进行了大的改进和完善,确保在回收过程中能够安全着陆。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这艘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四号:经受严峻考验
〔事件回放〕神舟四号飞船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试验涉及测控与通信、飞船和火箭、发射场、主着陆场和备用着陆场、航天员、陆地和海上应急救生等系统。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共设计了8种救生模式,以确保在不同阶段若出现意外都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四号飞船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这次发射是在严寒的条件下使飞船顺利升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奇迹。这一切证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进入成熟期。 神舟五号: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
〔事件回放〕2003年10月15日注定要载入历史的名册。这一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当杨利伟经过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返回陆地后,着陆场沸腾了,所有的人都在欢呼。杨利伟迈出舱门面对欢呼的人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声音〕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做出的重大贡献。 神舟六号:一个筋斗351公里
〔事件回放〕这是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飞行中,费俊龙上演了经典的一幕:他半蹲在地上,用双手撑住船舱地上的两个固定物,然后突然向前,完成了中国人在太空的第一个前滚翻。接着,费俊龙又翻了三个筋斗。以神舟六号每秒7.8公里的速度计算,费俊龙的一个筋斗“翻”了大约351公里。可能连费俊龙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违规”的动作永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以神舟六号任务的完成为标志,中国已经跨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两名航天员从返回舱出来到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的操作,这实际上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在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事件回放〕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像一个从水中慢慢上浮的潜水员,航天员翟志刚头先脚后,出现在太空中。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进入太空。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这一刻,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迹。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同飞过9165公里。
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这一刻,无疑是历史性的!
〔声音〕航天员翟志刚: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航天员刘伯明:还记得我出发前说过的一句话——相信中国的航天员是最棒的! 航天员景海鹏:感谢祖国,感谢全国各族人民的关爱!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相约在太空
〔事件回放〕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随后飞船将与9月29日成功发射的天宫一号实施交会对接。
这将是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在轨飞行两年的天宫一号还将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实施交会对接。这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声音〕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我们已经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和空间出舱技术,一旦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就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技术和能力,为开展更大规模
的航天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其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首发,2011年11月初“神州八号”发射升空,12年间,神舟系列飞船共发射了8次。在这12年里中国无数科研人员为此而奋斗不息。(来源:语文报青春阅读版)
" 我的中国梦" 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航天
约会“天宫”,神九缔造中国梦
从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到屈原“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层层追问,从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的跃跃欲试,到苏东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惆怅彷徨,我们的古人一直都对天宇、太空有着不凡的憧憬和梦想。
2012年6月18日,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牵手”,让我们做了数千年的太空梦,又往前跨越了一大步。
凭着勇攀高峰的创新勇气,中国航天接连取得一个个历史性突破,“神舟”飞天、漫步太空、入住“天宫”……中华民族心头的千年梦想写在太空。圆梦“天宫”,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这是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个依靠本国力量实施载人对接的国家,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之后,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天宫一号还要作为太空实验室开展开展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等活动,为人类认识世界作贡献。中国航天技术每一步跨越发展,获益的必将是人类全球。 我国“九五”期间国产卫星飞行成功率达100%
新华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李斌)“九五”期间,我国空间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共研制和发射了11颗不同类型的卫星和1艘“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率和飞行成功率均达100%。据悉,其中,有6颗卫星及1艘试验飞船都是首次发射即获得试验成功,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研究员在中国工程院日前举行的第6次工程科技论坛上透露了这一消息,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
据悉,截至去年底,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4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4个卫星系列,2个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返回式卫星回收成功率达9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同类卫星的国际水平。
徐福祥说,“自1968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至今的32年,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共计48颗,平均每年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1.5颗,而„十五‟期间,我国将研制和发射近30颗各类卫星,平均每年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近5颗,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卫星工程发展的美好前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制单位,也是我国“卫星的摇篮”。 (新华网)
载人航天:中国人的“太空舞步”
“神舟”飞天,太空漫步,入住“天宫”……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随着神舟飞船的每一次升空一一成真。回首中国载人航天的辉煌历程,恰似一场华美的太空舞蹈,背后却凝结着无数航天人的辛勤汗水。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承载着“飞天梦”进入太空,开启了中国“太空舞步”的序曲;2003年10月,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飞入太空并成功返回,中国“表演者”首次亮相太空舞台;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首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2008年9月,航天员翟志刚离开飞船进入太空行走19分35秒,在浩瀚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此后,从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到2012年神舟九号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入住“天宫”,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向在轨航天器运送人员和物资能力的国家。 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到多人,从一天到多天,从首次进入太空到出舱行走再到交会对接、访问在轨飞行器……中国人的“太空舞步”越跳越远,精彩连连。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中国载人航天接连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着勇攀高峰的创新勇气,中华民族正把一个个梦想的
伟大跨越,标记在浩瀚太空之上。
(新华网)
从“神一”到“神八”:十二载神舟飞天路
新华网甘肃酒泉11月1日电(记者王经国黎云田兆运)神舟飞船的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进步,一次突破: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到多人,从一天到多天,从首次进入太空到出舱行走再到交会对接……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叠加,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标志。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凭借着不懈努力和勇敢气魄,一次次把国家的崭新高度标记在太空。
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中国载人航天中的那些难忘的画面和声音永远不会消退。 神舟一号:中国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事件回放〕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
经过21小时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成功着陆!
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
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我们的飞船比美、苏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神舟二号:第一艘正样飞船全新亮相
〔事件回放〕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虽然也是无人飞船,但这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它的各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飞行期间,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取得了大量数据。
〔声音〕时任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神舟二号飞船飞行试验实现了留轨技术。飞船在弥补神舟一号设计不足方面的基础上,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核,并且进一步检验了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神舟三号:搭载“特殊乘客”
〔事件回放〕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上,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这套拟人载荷系统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多种重要生理参数:脉搏、心跳、呼吸、饮食、排泄等等,并随时受到地面指挥中心的监控。
与前两艘飞船相比,神舟三号飞船具备了航天员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并对降落伞系统进行了大的改进和完善,确保在回收过程中能够安全着陆。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这艘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四号:经受严峻考验
〔事件回放〕神舟四号飞船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试验涉及测控与通信、飞船和火箭、发射场、主着陆场和备用着陆场、航天员、陆地和海上应急救生等系统。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共设计了8种救生模式,以确保在不同阶段若出现意外都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四号飞船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这次发射是在严寒的条件下使飞船顺利升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奇迹。这一切证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进入成熟期。 神舟五号: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
〔事件回放〕2003年10月15日注定要载入历史的名册。这一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当杨利伟经过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返回陆地后,着陆场沸腾了,所有的人都在欢呼。杨利伟迈出舱门面对欢呼的人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声音〕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做出的重大贡献。 神舟六号:一个筋斗351公里
〔事件回放〕这是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飞行中,费俊龙上演了经典的一幕:他半蹲在地上,用双手撑住船舱地上的两个固定物,然后突然向前,完成了中国人在太空的第一个前滚翻。接着,费俊龙又翻了三个筋斗。以神舟六号每秒7.8公里的速度计算,费俊龙的一个筋斗“翻”了大约351公里。可能连费俊龙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违规”的动作永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以神舟六号任务的完成为标志,中国已经跨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两名航天员从返回舱出来到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的操作,这实际上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在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事件回放〕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像一个从水中慢慢上浮的潜水员,航天员翟志刚头先脚后,出现在太空中。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进入太空。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这一刻,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迹。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同飞过9165公里。
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这一刻,无疑是历史性的!
〔声音〕航天员翟志刚: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航天员刘伯明:还记得我出发前说过的一句话——相信中国的航天员是最棒的! 航天员景海鹏:感谢祖国,感谢全国各族人民的关爱!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相约在太空
〔事件回放〕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随后飞船将与9月29日成功发射的天宫一号实施交会对接。
这将是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在轨飞行两年的天宫一号还将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实施交会对接。这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声音〕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我们已经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和空间出舱技术,一旦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就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技术和能力,为开展更大规模
的航天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其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首发,2011年11月初“神州八号”发射升空,12年间,神舟系列飞船共发射了8次。在这12年里中国无数科研人员为此而奋斗不息。(来源:语文报青春阅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