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滚动

有趣的滚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的特性。

2、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愿意进一步探索物体的滚动路线。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方便面筒、积木等。

2、幼儿座位前面地上贴点,标有“√”“×”的两个筐,赶“猪”棒2根。

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人手一张活动过程:

一、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玩一玩,分一分(操作一)T:小朋友看,地上有什么?请你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把它找出来,放到打“√”的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到打“×”的筐里(过会收掉)。

2、幼儿操作,集体检验结果(请两名幼儿来检验)。

3、认一认,各形体(圆柱体,球体,丰富“圆锥台”),会滚动的东西里面可以分成几类?它们是什么形体?

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 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一头大一头小的叫圆锥台。

4、师: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是圆的,圆的东西没有角,所以会滚动。

二、游戏“滚进球门”,探索不同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并记录。

1、师:你知道这些圆柱体、球体和圆锥台它们的滚动路线是怎样的?(自由讨论)我们通过游戏“滚进球门”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

2、玩法介绍:两人面对面,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集体听老师口令“123,滚”,注意提醒幼儿观察物体滚动路线。第二遍交换。

3、幼儿游戏“滚进球门”

4、集体交流游戏结果

师:你在玩这些东西时,有没有都滚进球门?(没有)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师:为什么圆锥台滚不进球门?(圆锥台一头大一头小,滚动的时候会转圈。)

结论:原来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弯,不能滚进球门,而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

三、游戏“赶小猪”,探索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灵活?

1、师一手拿圆筒,一手拿皮球,我们知道了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那你知道它们滚动时谁更灵活吗?

让我们通过游戏“赶小猪”来找到答案吧!

2、出示“赶猪棒”,介绍游戏玩法:这个游戏需要三个人合作,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绕过“两棵小树”。看看谁先到达,谁就灵活。

3、请两组幼儿游戏,其余幼儿观看结果。

4、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师:你觉得“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谁更听话,更容易赶?(皮球)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难赶呢?

小结:我们赶圆柱体时,它只会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很听话。

师:你们说球体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的?圆柱体呢?(四面八方、直直的)

5、出示大记录纸,带领幼儿完成记录表:玩了这么久,我们赶紧把它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吧!老师这里有一张物体的滚动路线记录表,我们来看看。

师:你能看懂这些标记吗?谁来记录?

总结:原来圆柱体的滚动路线直直的,圆锥台会转弯,球体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四:延伸活动: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滚动的路线不同。平时在家,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玩一玩、试一试,把它们滚动的路线记录下来。

课程提示: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缺乏必要的示范和二次验证:第一次操作物体分类,幼儿说教师记录什么物体会滚动,什么物体不会滚动时,教师可以示范一下(在地上滚一滚)是不是幼儿说的这样,对幼儿操作讲述进行一次验证;最后教师要用实物进行总结原来会滚动的物体一部分是圆的,这样给听课的老师和幼儿更直观些,不会显得很凭空灌输知识。

科学活动中要把必要的问题和要求提在前面,幼儿是带着教师的问题进行操作,这样更有目的性,操作性也强。第二次操作教师是要解决滚动轨迹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并记录方向是活动的难点,这一环节教师要有示范讲解怎样操作、记录,要告诉幼儿根据前面老师所画的物体进行有目的的操作、记录滚动的方向,(直的波浪、弯的波浪)最后检验一下孩子的记录是否有误,教师先前没做说明,导致很多孩子不会记录,影响了实验的操作结果,最后幼儿在讲述操作结果时,是不是这样呢?

教师也要根据幼儿的讲述再次验证一下,发现物体的滚动与它们形状有关系,罐子可以滚直是因为两头圆大小一样,一次性纸杯会拐弯是因为两头的圆大小不一样.,不要光教师来下结论。

有趣的滚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的特性。

2、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愿意进一步探索物体的滚动路线。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方便面筒、积木等。

2、幼儿座位前面地上贴点,标有“√”“×”的两个筐,赶“猪”棒2根。

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人手一张活动过程:

一、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

1、玩一玩,分一分(操作一)T:小朋友看,地上有什么?请你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把它找出来,放到打“√”的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到打“×”的筐里(过会收掉)。

2、幼儿操作,集体检验结果(请两名幼儿来检验)。

3、认一认,各形体(圆柱体,球体,丰富“圆锥台”),会滚动的东西里面可以分成几类?它们是什么形体?

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 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一头大一头小的叫圆锥台。

4、师: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是圆的,圆的东西没有角,所以会滚动。

二、游戏“滚进球门”,探索不同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并记录。

1、师:你知道这些圆柱体、球体和圆锥台它们的滚动路线是怎样的?(自由讨论)我们通过游戏“滚进球门”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

2、玩法介绍:两人面对面,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人滚动物体进球门。集体听老师口令“123,滚”,注意提醒幼儿观察物体滚动路线。第二遍交换。

3、幼儿游戏“滚进球门”

4、集体交流游戏结果

师:你在玩这些东西时,有没有都滚进球门?(没有)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师:为什么圆锥台滚不进球门?(圆锥台一头大一头小,滚动的时候会转圈。)

结论:原来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弯,不能滚进球门,而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

三、游戏“赶小猪”,探索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灵活?

1、师一手拿圆筒,一手拿皮球,我们知道了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那你知道它们滚动时谁更灵活吗?

让我们通过游戏“赶小猪”来找到答案吧!

2、出示“赶猪棒”,介绍游戏玩法:这个游戏需要三个人合作,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绕过“两棵小树”。看看谁先到达,谁就灵活。

3、请两组幼儿游戏,其余幼儿观看结果。

4、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师:你觉得“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谁更听话,更容易赶?(皮球)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难赶呢?

小结:我们赶圆柱体时,它只会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很听话。

师:你们说球体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的?圆柱体呢?(四面八方、直直的)

5、出示大记录纸,带领幼儿完成记录表:玩了这么久,我们赶紧把它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吧!老师这里有一张物体的滚动路线记录表,我们来看看。

师:你能看懂这些标记吗?谁来记录?

总结:原来圆柱体的滚动路线直直的,圆锥台会转弯,球体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四:延伸活动: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滚动的路线不同。平时在家,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玩一玩、试一试,把它们滚动的路线记录下来。

课程提示: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缺乏必要的示范和二次验证:第一次操作物体分类,幼儿说教师记录什么物体会滚动,什么物体不会滚动时,教师可以示范一下(在地上滚一滚)是不是幼儿说的这样,对幼儿操作讲述进行一次验证;最后教师要用实物进行总结原来会滚动的物体一部分是圆的,这样给听课的老师和幼儿更直观些,不会显得很凭空灌输知识。

科学活动中要把必要的问题和要求提在前面,幼儿是带着教师的问题进行操作,这样更有目的性,操作性也强。第二次操作教师是要解决滚动轨迹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并记录方向是活动的难点,这一环节教师要有示范讲解怎样操作、记录,要告诉幼儿根据前面老师所画的物体进行有目的的操作、记录滚动的方向,(直的波浪、弯的波浪)最后检验一下孩子的记录是否有误,教师先前没做说明,导致很多孩子不会记录,影响了实验的操作结果,最后幼儿在讲述操作结果时,是不是这样呢?

教师也要根据幼儿的讲述再次验证一下,发现物体的滚动与它们形状有关系,罐子可以滚直是因为两头圆大小一样,一次性纸杯会拐弯是因为两头的圆大小不一样.,不要光教师来下结论。


相关文章

  • 有趣的滚动 1
  • 有趣的滚动 一. 活动目标: 1. 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 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3.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物体滚动的轨迹, 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活动重点:了解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活动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滚动
  • 一. 活动目标: 1. 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 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二. 活动准备: 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 三. 活动过程: (一) 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查看


  • 摇滚小精灵教案
  • <摇滚小精灵>教学设计 丰丽娟 教学内容分析 摇滚小精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式各样的玩具成品占据了儿童市场,儿童自己制作玩具的机会越来越少,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显得日趋重要.本课摇滚小精灵融游戏.训练.知识为一体,利用 ...查看


  • Web.App中添加动效设计应遵循的12条原则
  • 没有用户请求就不会产生交互. 当你关闭一个标签时,它就会从屏幕上消失:简单地说,这给了用户一个即时的反馈动作(这个视觉效果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深入地说,动作让人类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动画让界面变得鲜活,带给用户真实的响应感觉. 过去 ...查看


  • 二年级(上)
  • 影子大王 教学目标: 1.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3.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对影子的外形形态进行描摹和想象添画 教学难点:画出与别人不同的创造性绘画作品 ...查看


  • 幼儿园说课稿:认识球体
  • 一.教材内容 分析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 ...查看


  • 观察中的发现
  • <观察中的发现>课堂实录(已修)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 ...查看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 活动目的 1.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学习制作球体.圆柱体,建构球体.圆柱体组合物体. 3.通过摸.量.滚.做等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4.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和 ...查看


  • 小班科学:有趣的轮子
  • 小班科学:有趣的轮子 小班科学:有趣的轮子 活动目标: 1. 感知轮子的特征,知道轮子是圆圆的,会滚动. 2. 初步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3. 喜欢玩轮子,体验玩轮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各种汽车.轮子.有轮子的箱子和没轮子的箱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