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课程标准

前言:食用菌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分支,食用菌生产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菌类食品营养保健功能认识的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的开设旨在为食用菌行业、相关企业、区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课程的教学主要以“菌种培育工”、“食用菌生产工”等职业岗位需求和创业需求为导向,以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名称:食用菌生产技术 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

2. 使学生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3. 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会3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并初步具备带领农民利用当地农作物下脚料进行食用菌栽培,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

适用学科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园艺专业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微生物学等。

课程学时:总学时为124学时,其中,课程教学64学时,教学/生产实习2周(计60学时)

考核方式:全程考核(注重过程化、综合化) 课程组织与安排:

1. 时间安排:课程教学 64学时(校内) +企业实训2周(校外) +课外实践活动 2. 地点安排:校内教室、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 3.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见下表

说明: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穿插进行,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 4.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安排

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模块] 食用菌生产基础 一、食用菌生产概况 【教学目的要求】

1. 弄清食用菌的概念、分类地位以及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

2. 了解食用菌的种类、分布、营养保健价值及食用菌栽培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3.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 1. 食用菌的概念。 2. 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3. 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1. 食用菌的分类地位及概念。

2. 我国食用菌的分布及种类。

3. 食用菌的食用价值(营养、保健、药用) 。 4. 食用菌栽培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5.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 二、食用菌的形态发育 【教学目的要求】

1. 弄清食用菌的基本组成及其形态结构特点。 2. 了解食用菌子实体的发育形式。

3. 弄清食用菌的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类型,理解其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 食用菌的基本组成。 2.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3. 担子菌类的生活史过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市场调查、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1. 食用菌的基本组成。 2. 菌丝体的基本形态和构造。 3. 子实体的基本形态和构造。 4. 子实体的发育形式。 (二) 食用菌的生活史 1. 食用菌生活史的概念。 2. 担子菌类典型的生活史过程。 3.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史类型。 【实验实训】食用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三、食用菌的生活条件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2. 弄清食用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并了解在生产中控制解决的办法,为食用菌制种及栽培管理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 食用菌的营养条件 2. 食用菌的环境条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 食用菌的营养条件

1. 食用菌的营养类型(腐生、共生、寄生) 。

2.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矿物质及生长因素) 。 (二) 食用菌的环境条件

1.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理化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和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 。

2.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物环境条件。 [第二模块]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食用菌的繁殖特点,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弄清菌种、培养基、灭菌、消毒、接种、菌种分离、无菌操作等基本概念。

2. 弄清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抓住菌种制作过程中配制培养基、灭菌、消毒、接种、培养等基本环节,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

3. 了解食用菌菌种制作的相关设备、器具和药品。 4. 了解食用菌菌种保藏和菌种复壮的概念及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一、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2. 灭菌、消毒的的概念及方法。

3. 菌种分离、接种、无菌操作的概念及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 菌种生产类型及菌种生产流程 1. 菌种的有关概念

2. 菌种生产类型及菌种生产流程 3. 制种设备、器具及药品 (二) 一级菌种制作 1. 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2. 灭菌及消毒 3. 菌种分离

4. 菌种的提纯、鉴定、转管及培养 5. 菌种质量检查 (三) 二、三级菌种制作

1. 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及其灭菌。 2. 二、三级菌种的接种及培养。

3. 菌种质量检查及制种中异常现象的处理等。 (四) 菌种保藏与菌种复壮 1. 菌种保藏的概念及方法 2. 菌种复壮的概念及方法 【实验实训】

1. 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2. 菌种分离及转管

3. 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制作及灭菌 4. 二、三级菌种接种及培养 5. 菌种质量检查

[第三模块] 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目前商业性栽培的几种主要的食用菌种类及其基本情况。 2. 弄清各菌类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3. 初步掌握各菌类的栽培管理技术和保鲜加工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1. 平菇栽培技术 2. 香菇栽培技术 3.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4. 金针菇栽培技术 5. 茶树菇栽培技术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 平菇栽培技术 1. 概述。

2.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条件) 。 3. 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 (二) 香菇栽培技术 1. 概述。

2.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条件) 。 3. 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 (三)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1. 概述。

2.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条件) 。 3. 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 (四) 金针菇栽培技术 1. 概述。

2.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条件) 。 3. 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

(五) 茶树菇栽培技术 1. 概述。

2.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条件) 。 3. 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 【实验实训】 1. 平菇栽培 2. 香菇栽培 3. 双孢蘑菇栽培 4. 金针菇栽培 5. 茶树菇栽培 6. 巴西蘑菇栽培

[第四模块] 食用菌保鲜加工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食用菌保鲜的原理及方法。 2. 了解食用菌初加工的原理及方法。。 3. 掌握食用菌常用的保鲜和初加工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1. 食用菌冷藏保鲜技术 2. 食用菌干制和盐渍技术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 食用菌保鲜技术 1. 冷藏保鲜法 2. 气调贮藏法 3. 化学保鲜法 4. 辐射保鲜法 (二) 食用菌初加工技术

1. 干制技术 2. 盐渍技术 【实验实训】 1. 冷藏保鲜 2. 食用菌干制 3. 食用菌盐渍

教材及参考书:

1. 《食用菌栽培学》,刘振祥、谭爱华、杨辉德主编,华中师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ISBN 7-5622-3449-3/S.005

2. 《食用菌栽培》,黄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ISBN 7-04-006586-X 。 3. 《食用菌栽培》,常明昌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ISBN 7-109-08559-7 4. 《食用菌学》,王贺祥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ISBN 7-81066-779-3/S.587

5. 《食用菌栽培学》,武连生、邱奉同、谭爱华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ISBN 7-5308-2635-2。

其他说明:

1. 本课程应在秋季学期(二年级上学期) 开设。

2. 教学时,应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手段,尽量利用实物标本、图表、多媒体、参观、实验实习等配合课堂讲授,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

3. 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产季节,加强实验实习环节。适时安排2周生产实习,用于巩固课堂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提高食用菌栽培管理水平。

4. 在保证教学总时数的前提下,各章教学时间可根据教学需要和生产季节作适当的调整。

前言:食用菌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分支,食用菌生产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菌类食品营养保健功能认识的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的开设旨在为食用菌行业、相关企业、区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课程的教学主要以“菌种培育工”、“食用菌生产工”等职业岗位需求和创业需求为导向,以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名称:食用菌生产技术 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

2. 使学生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3. 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会3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并初步具备带领农民利用当地农作物下脚料进行食用菌栽培,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

适用学科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园艺专业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微生物学等。

课程学时:总学时为124学时,其中,课程教学64学时,教学/生产实习2周(计60学时)

考核方式:全程考核(注重过程化、综合化) 课程组织与安排:

1. 时间安排:课程教学 64学时(校内) +企业实训2周(校外) +课外实践活动 2. 地点安排:校内教室、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 3.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见下表

说明: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穿插进行,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 4.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安排

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模块] 食用菌生产基础 一、食用菌生产概况 【教学目的要求】

1. 弄清食用菌的概念、分类地位以及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

2. 了解食用菌的种类、分布、营养保健价值及食用菌栽培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3.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 1. 食用菌的概念。 2. 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3. 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1. 食用菌的分类地位及概念。

2. 我国食用菌的分布及种类。

3. 食用菌的食用价值(营养、保健、药用) 。 4. 食用菌栽培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5.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 二、食用菌的形态发育 【教学目的要求】

1. 弄清食用菌的基本组成及其形态结构特点。 2. 了解食用菌子实体的发育形式。

3. 弄清食用菌的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类型,理解其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 食用菌的基本组成。 2.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3. 担子菌类的生活史过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市场调查、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1. 食用菌的基本组成。 2. 菌丝体的基本形态和构造。 3. 子实体的基本形态和构造。 4. 子实体的发育形式。 (二) 食用菌的生活史 1. 食用菌生活史的概念。 2. 担子菌类典型的生活史过程。 3.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史类型。 【实验实训】食用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三、食用菌的生活条件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2. 弄清食用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并了解在生产中控制解决的办法,为食用菌制种及栽培管理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 食用菌的营养条件 2. 食用菌的环境条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 食用菌的营养条件

1. 食用菌的营养类型(腐生、共生、寄生) 。

2.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矿物质及生长因素) 。 (二) 食用菌的环境条件

1.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理化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和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 。

2.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物环境条件。 [第二模块]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食用菌的繁殖特点,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弄清菌种、培养基、灭菌、消毒、接种、菌种分离、无菌操作等基本概念。

2. 弄清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抓住菌种制作过程中配制培养基、灭菌、消毒、接种、培养等基本环节,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

3. 了解食用菌菌种制作的相关设备、器具和药品。 4. 了解食用菌菌种保藏和菌种复壮的概念及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一、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2. 灭菌、消毒的的概念及方法。

3. 菌种分离、接种、无菌操作的概念及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 菌种生产类型及菌种生产流程 1. 菌种的有关概念

2. 菌种生产类型及菌种生产流程 3. 制种设备、器具及药品 (二) 一级菌种制作 1. 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2. 灭菌及消毒 3. 菌种分离

4. 菌种的提纯、鉴定、转管及培养 5. 菌种质量检查 (三) 二、三级菌种制作

1. 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及其灭菌。 2. 二、三级菌种的接种及培养。

3. 菌种质量检查及制种中异常现象的处理等。 (四) 菌种保藏与菌种复壮 1. 菌种保藏的概念及方法 2. 菌种复壮的概念及方法 【实验实训】

1. 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2. 菌种分离及转管

3. 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制作及灭菌 4. 二、三级菌种接种及培养 5. 菌种质量检查

[第三模块] 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目前商业性栽培的几种主要的食用菌种类及其基本情况。 2. 弄清各菌类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3. 初步掌握各菌类的栽培管理技术和保鲜加工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1. 平菇栽培技术 2. 香菇栽培技术 3.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4. 金针菇栽培技术 5. 茶树菇栽培技术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 平菇栽培技术 1. 概述。

2.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条件) 。 3. 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 (二) 香菇栽培技术 1. 概述。

2.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条件) 。 3. 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 (三)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1. 概述。

2.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条件) 。 3. 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 (四) 金针菇栽培技术 1. 概述。

2.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条件) 。 3. 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

(五) 茶树菇栽培技术 1. 概述。

2. 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条件) 。 3. 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 【实验实训】 1. 平菇栽培 2. 香菇栽培 3. 双孢蘑菇栽培 4. 金针菇栽培 5. 茶树菇栽培 6. 巴西蘑菇栽培

[第四模块] 食用菌保鲜加工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食用菌保鲜的原理及方法。 2. 了解食用菌初加工的原理及方法。。 3. 掌握食用菌常用的保鲜和初加工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1. 食用菌冷藏保鲜技术 2. 食用菌干制和盐渍技术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实训 【教学内容】 (一) 食用菌保鲜技术 1. 冷藏保鲜法 2. 气调贮藏法 3. 化学保鲜法 4. 辐射保鲜法 (二) 食用菌初加工技术

1. 干制技术 2. 盐渍技术 【实验实训】 1. 冷藏保鲜 2. 食用菌干制 3. 食用菌盐渍

教材及参考书:

1. 《食用菌栽培学》,刘振祥、谭爱华、杨辉德主编,华中师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ISBN 7-5622-3449-3/S.005

2. 《食用菌栽培》,黄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ISBN 7-04-006586-X 。 3. 《食用菌栽培》,常明昌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ISBN 7-109-08559-7 4. 《食用菌学》,王贺祥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ISBN 7-81066-779-3/S.587

5. 《食用菌栽培学》,武连生、邱奉同、谭爱华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ISBN 7-5308-2635-2。

其他说明:

1. 本课程应在秋季学期(二年级上学期) 开设。

2. 教学时,应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手段,尽量利用实物标本、图表、多媒体、参观、实验实习等配合课堂讲授,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

3. 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产季节,加强实验实习环节。适时安排2周生产实习,用于巩固课堂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提高食用菌栽培管理水平。

4. 在保证教学总时数的前提下,各章教学时间可根据教学需要和生产季节作适当的调整。


相关文章

  •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课题研究方案 - hmw353的日志 - 网易博客
  •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课题研究方案 默认分类 2007-10-09 00:01:58 阅读3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愿与热爱献身于国家科学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共同探讨科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敬请专家同行读者好友阅读后提出补 ...查看


  • 植物保护基础课程标准
  • < 植物保护基础 > 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 植物保护基础 > 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奠定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昆虫学和病理学基本知识,掌握 ...查看


  • 营养学基础教材
  •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总学时 36 学分 2 食品营养学 Food nutrition 理论学时 36 课程编号 1832040 课程类型 科类基础课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预修课程 (食品)化 ...查看


  • 捷克共和国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调研 思品学习能力测查题(卷) (必做题) 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资料收集整理. 1.基本要求:明确会议主题,提纲式记录报告要点. 2.选学任务:在老师指导下,以一个关键词为抓手,联系并列举思想 品德课 ...查看


  • 蘑菇罐头加工工艺1
  •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课程论文 授课时间:2010--2011年度 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_食品工艺学(课程论文) 专业年级: 食品质量与安全2007级 姓 名:____ 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 ...查看


  • 功能食品开发与评价课程论文
  •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动物医学院 班 级: 姓 名:王吉 学 号: 课程论文题目:山药 课程名称:功能食品开发与评价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药 摘 要:山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 ...查看


  • 趣味昆虫学课程论文
  • <趣味昆虫学>课程论文 食用昆虫 学号: 姓名: 成绩: 20**.** 食物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类的物质基础.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的趋势是不断地急剧增长,然而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其中牛 ...查看


  • 大学生预备党员总结2016
  • XX年5月27日,那一天某一刻一个令我终身无法忘怀的场景至今让我的内心无法平静,那一刻我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总想说时间恍如闪电,但是,在自己的心中从此种下了一颗种子,他现在正在我的身上慢慢发芽,逐渐成长. 一年的时间,我变化很多.当初的 ...查看


  •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苏教版 1
  • 2013年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叶巧林 通过本学期的科学课程学习,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能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答一些浅显的实际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