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乙腈精制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石  油  化  工

                          

2001年第30卷第10期PETROCHEMICAL TECHNOLO GY ・785・

高纯乙腈精制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李 忠 杰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科学技术部, 山东淄博255408)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的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过程副产乙腈的连续精制工艺技术。新技术采用脱氰、化学处理、

减压共沸精馏和加压共沸精馏等方法, 解决了原乙腈精制装置中存在的产品纯度低和产品收率低等问题。工业应用

表明, 采用新技术乙腈产品纯度达到9919%以上, 回收率达到90%以上, 装置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关键词]高纯乙腈; 连续精制; 工艺技术; 开发应用[文章编号]1000-8144(2001) 10-0785-04   [中图分类号]TQ 226161   [文献标识码]A

  乙腈是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的主要副产

物, 产量约占主产物丙烯腈产量的3%左右。副产乙腈中还含有氢氰酸、丙腈、水、醛、酮、吡啶、丙烯酸和 唑等微量杂质, 需经过进一步精制才能得到合格产品。

目前国内乙腈精制技术存在产品纯度低、乙腈回收率低、物耗和能耗高、装置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上, 通过试验研究和工艺优化, 连续精制回收工艺, , 。9919%以上, 90%以上。新技术不仅满足了工艺需要, 而且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2 技术改造方案

211 

杂质的脱除

从表1可以看出, 水、氢氰酸, 也是21, 因此采用普通精馏技术只能得到水与乙腈的共沸物。乙腈与水二元共沸物的特性曲线见图1。

1 装置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改造前的乙腈回收装置是采用NaOH 溶液脱水(液-液萃取) 、间歇精馏工艺。产品纯度9915%, 乙腈回收率70%左右。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产品纯度低, 杂质含量高; (2) 乙腈回收率低; (3) 物耗、能耗高, 装置的经济效益较差; (4) 装置运行不稳定, 经常发生水、总氰超标问题。装置改造前的产品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改造前乙腈产品质量指标对比(质量分数)

组份乙腈氢氰酸丙烯腈丙腈水丙酮

质量指标/10-6

≥99. 5%

国际市场质量指标/10-6

≥99. 9%

由图1可见, 其共沸物组成随压力而变化, 利用

这一特点, 可采用两个操作压力不同的精馏塔达到脱水的目的。即将粗乙腈先在减压塔中精馏, 该塔顶得到含水量较低的水和乙腈的共沸物, 然后再将此共沸物送到加压塔精馏, 该塔顶蒸出含水量较高的水和乙腈的共沸物, 塔底部侧线得到脱水后的乙

[收稿日期]2001-06-08;[修改稿日期]2001-08-15。[作者简介]李忠杰(1954-) , 男, 山东省招远市人, 高级工程师,

电话0533-7588693。

石  油  化  工

                              ・786・PETROCHEMICAL TECHNOLO GY 2001年第30卷

腈。精馏塔操作压力的选择要兼顾工业实施时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还要尽量使工艺简单、乙腈损失少。一般控制减压塔顶轻组份中水的质量分数10%左右, 加压塔顶轻组份中水的质量分数20%左右, 即可使加压塔底部侧线抽出的乙腈含水小于5×10-4, 满足市场要求。21112 氢氰酸的脱除

粗乙腈中一般含有质量分数约2%~3%的氢氰酸和约1%的氰醇。氰醇是一种由氢氰酸与醛、酮缩合而成的不稳定化合物, 它会随着精馏过程系统中氢氰酸浓度的降低而逐步分解, 放出游离氢氰酸, 因此氢氰酸的脱除是一个伴有氰醇分解反应的复杂过程, 难以用一种方法彻底脱除。装置改造前采用的脱氢氰酸和丙烯腈工艺, 操作温度高, 加碱量大, 不仅操作条件恶劣, 还使大量乙腈分解。新工艺将氢氰酸和氰醇的脱除分为两步进行, 即95%(质量分数) 以上的氢氰酸通过精馏塔(脱氰塔) 脱除, 残余的微量氢氰酸和氰醇再通过化学方法(NaOH 处理) 脱除。

在NaOH 存在下, 酮等, 在碱性条件下, 气。其化学反应式[1]CNCH 2CNCH 2OH 2N H 2CH 2COOH CNCH 2OH +NaOH +H 2O  HOCH 2COONa +N H 3

在化学处理过程中, 游离氢氰酸和残余氰醇分解放出的氢氰酸在过量的NaOH 存在下以NaCN 的形式存在, 可在后续的精馏工序脱除。反应温度、加碱量、停留时间和系统的p H 对化学处理过程都有影响。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微量氢氰酸的脱除; 增加NaOH 用量, 能加快反应速度; 延长反应时间和提高系统的p H , 有利于降低氢氰酸的含量。但是, 提高温度、增加NaOH 用量又会增加乙腈的水解速度, 降低乙腈收率; 延长反应时间需要加大反应釜的容积; 提高系统的p H 需要提高设备材质的等级。因此必须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加碱量, 选取合适的反应时间和p H 。不同温度下氢氰酸含量(质量分数, w HCN ) 与停留时间

(t ) 的关系见图2, 不同p H 下氢氰酸含量与停留时间的关系见图3。

脱除微量氢氰酸, 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工艺。

21113 丙烯腈的脱除

从脱氰塔出来的乙腈中还含有残余的氢氰酸和微量丙烯腈, 很难用常规精馏方法脱除。但丙烯腈与氢氰酸在NaOH 存在下发生反应生成丁二腈, 丁二腈属于高沸物, 可以通过后续工序的常规精馏塔除去。  CH 2

CNCH 2CH 2CN

工业实施时, 微量的丙烯腈实际上是在化学处理单元与其它杂质一起脱除。21114 微量丙腈的脱除丙腈在粗乙腈中的质量分数约为3×10-3, 其沸点为9715℃, 比乙腈的沸点高1519℃, 因此纯粹的乙腈、丙腈混合物可以通过普通精馏技术分离。但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 乙腈-丙腈-水形成的三元物系中, 丙腈的挥发度会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相平衡曲线见图4。由图4可以看出, 当物系中的水含量超过图中a 点时, 丙腈的挥发度超过了乙腈的挥发度, 气相中的丙腈量将大大增加。因此, 在技术开发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减压共沸塔中的水含量, 使绝大部分丙腈保留在液相, 从减压共沸塔底被

在实施技术改造时, 选取的反应温度为65~75℃, 反应时间1~115h , 系统p H 9~12,NaOH 略微过量。装置实际运转情况表明, 采用化学处理方法

第10期              李忠杰:高纯乙腈精制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787・

脱除。塔顶共沸物中微量的丙腈再于加压共沸塔中与乙腈分离, 由塔底返回减压共沸塔脱除

到的精制乙腈送往贮罐。加压塔顶部侧线的含水物料和塔底物料分别返回减压共沸塔, 少量塔顶物料返回脱氰塔, 脱除其中的微量杂质并回收乙腈。另外还在加压塔添加助剂, 进一步除去杂质, 提高产品纯度。

21115 其它微量杂质的脱除

粗乙腈中还含有微量吡啶、 唑、丙烯醇等杂质, 虽然不影响乙腈产品的纯度, 但对产品的色度影响较大。特别是 唑等微量杂质在系统中长期积累, 影响产品质量和用途。新技术采取将加压塔顶少量物料返回到脱氰塔的措施, 进一步除去微量杂质, 防止其在系统中积累。212 提高乙腈回收率的措施

425kt/a 丙烯腈装置进行了扩能技术改造, 生产能力达到了40kt/a 。乙腈装置同时进行了扩能技术改造, 生产能力由019kt/a 扩大到114kt/a 。乙腈回收装置扩能技术改造采用了高纯乙腈连续回收新技术, 彻底解决了原装置存在的运行不稳定、产品纯度低、乙腈回收率低等问题。411 装置标定结果

乙腈装置扩能技术改造后, 于2000年10月23日~26日进行了72h 标定。标定结果(72h 平均值) 见表2~表4。通过标定结果可以看出, 采用新工艺对装置技术改造后, 装置运行平稳, 产品质量和乙腈回收率大大提高, 实现了改造目标。

表2 产品产量标定结果

  项目

实际进料量/kg ・h -1设计进料量/kg ・h -1实际值与设计值之比/%进料中乙腈量/kg ・h -1乙腈产品产量/kg ・h -1乙腈回收率/%

数据

[***********][**************]2

, , 然后, 使乙腈尽量避开水解的条件, 减少了水解损失, 提高了精制回收率。

另外, 在工艺流程上,

增加了加压共沸塔侧线出料, 采用将加压共沸塔釜物料全部返回减压共沸塔, 加压共沸塔顶的少量物料返回脱氰塔等乙腈回收措施, 有效地减少了乙腈的损失, 提高了装置的乙腈回收率。

3 新技术工艺流程

乙腈连续回收新技术的原则流程见图5。来自丙烯腈装置的粗乙腈直接送入脱氰塔, 塔顶蒸出的氢氰酸送焚烧炉, 塔釜废液送污水处理系统。底部侧线抽出的富含乙腈物料进入化学处理单元。在温度65~75℃、p H 9~12的条件下, 物料与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40%的NaOH 溶液作用, 控制反应时间1~115h , 使其中难以分离的组份反应生成易于分

离的组份。经化学处理的乙腈料液进入减压共沸塔, 其中丙腈、丁二腈、氰化钠等重组份和水从塔底排出, 送污水处理系统。减压精馏塔顶物料进入加压共沸塔脱除水和丙酮等微量杂质后, 塔底侧线得

412 经济效益分析

乙腈装置改造后运行平稳, 产品纯度达到了

9919%以上, 产品收率大幅度提高, 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改造前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见表5。改造

石  油  化  工

                              ・788・PETROCHEMICAL TECHNOLO GY 2001年第30卷

表3 产品质量标定结果(质量分数) 组份

外观

色度(Pt -Co ) 丙烯腈丙酮

丙腈及重组份总氰水

产品纯度/%

设计值/10-6

无色≤10(号)

标定结果/10-6

无色

10(号)

后经济效益增加主要包括两部分, 即回收率提高增加的效益和产品售价提高增加的效益, 总计年增效益490156万元。

5 结论

(1) 乙腈装置采用新技术改造后, 装置运行平

≥9919

表4 公用工程消耗标定结果

名称新鲜水 循环水 低温水 脱盐水 低压蒸汽

设计值/t ・h -1

0125. 360. 103. 3

标定值/t ・h -1

0. 0464. 441. 70. 63. 08

稳, 产品产量满足生产要求, 产品质量合格, 从根本上解决了原装置存在的运行不稳定、产品质量低、杂质含量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2) 装置运行情况表明, 乙腈精制新技术成熟、可靠。装置技术改造后的乙腈产品纯度由9915%提高到9919%以上, 乙腈回收率由70%提高到90%以上, 装置的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开发的高纯乙腈连续回收新工艺具有投资少、乙腈回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表5 改造前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项目

 改造前改造后

生产能力

/t ・a

-1

乙腈纯度乙腈回收率

(质量分数) /%/%

99. 599. 9

7090

产品售价

/元・t -136605970

[ ,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6, 25(3) :

-9001400

of a Process for High Purity Acetonitrile

L I Zhong -jie

(Research &Development Department ,Qilu Petrochemical Corp. ,Z ibo Shangdong 255408,China )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new propylene -ammoxidation process that produces acrylonitrile with acetonitrile as byproduct. The new process employs technologies of HCN -removal ,treatment with NaOH ,and combined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under pressure and reduced pressure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low purity and low yield of acetonitrile and produce acetonitrile with a purity of over 9919%,with a recycling rate of product of over 90%,so that the economic benfits increases greatly.

[K eyw ords]high purity acetonitrile ;continuous refining process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 2tion

(编辑 安 静)

  

石  油  化  工

                          

2001年第30卷第10期PETROCHEMICAL TECHNOLO GY ・785・

高纯乙腈精制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李 忠 杰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科学技术部, 山东淄博255408)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的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过程副产乙腈的连续精制工艺技术。新技术采用脱氰、化学处理、

减压共沸精馏和加压共沸精馏等方法, 解决了原乙腈精制装置中存在的产品纯度低和产品收率低等问题。工业应用

表明, 采用新技术乙腈产品纯度达到9919%以上, 回收率达到90%以上, 装置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关键词]高纯乙腈; 连续精制; 工艺技术; 开发应用[文章编号]1000-8144(2001) 10-0785-04   [中图分类号]TQ 226161   [文献标识码]A

  乙腈是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的主要副产

物, 产量约占主产物丙烯腈产量的3%左右。副产乙腈中还含有氢氰酸、丙腈、水、醛、酮、吡啶、丙烯酸和 唑等微量杂质, 需经过进一步精制才能得到合格产品。

目前国内乙腈精制技术存在产品纯度低、乙腈回收率低、物耗和能耗高、装置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上, 通过试验研究和工艺优化, 连续精制回收工艺, , 。9919%以上, 90%以上。新技术不仅满足了工艺需要, 而且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2 技术改造方案

211 

杂质的脱除

从表1可以看出, 水、氢氰酸, 也是21, 因此采用普通精馏技术只能得到水与乙腈的共沸物。乙腈与水二元共沸物的特性曲线见图1。

1 装置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改造前的乙腈回收装置是采用NaOH 溶液脱水(液-液萃取) 、间歇精馏工艺。产品纯度9915%, 乙腈回收率70%左右。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产品纯度低, 杂质含量高; (2) 乙腈回收率低; (3) 物耗、能耗高, 装置的经济效益较差; (4) 装置运行不稳定, 经常发生水、总氰超标问题。装置改造前的产品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改造前乙腈产品质量指标对比(质量分数)

组份乙腈氢氰酸丙烯腈丙腈水丙酮

质量指标/10-6

≥99. 5%

国际市场质量指标/10-6

≥99. 9%

由图1可见, 其共沸物组成随压力而变化, 利用

这一特点, 可采用两个操作压力不同的精馏塔达到脱水的目的。即将粗乙腈先在减压塔中精馏, 该塔顶得到含水量较低的水和乙腈的共沸物, 然后再将此共沸物送到加压塔精馏, 该塔顶蒸出含水量较高的水和乙腈的共沸物, 塔底部侧线得到脱水后的乙

[收稿日期]2001-06-08;[修改稿日期]2001-08-15。[作者简介]李忠杰(1954-) , 男, 山东省招远市人, 高级工程师,

电话0533-7588693。

石  油  化  工

                              ・786・PETROCHEMICAL TECHNOLO GY 2001年第30卷

腈。精馏塔操作压力的选择要兼顾工业实施时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还要尽量使工艺简单、乙腈损失少。一般控制减压塔顶轻组份中水的质量分数10%左右, 加压塔顶轻组份中水的质量分数20%左右, 即可使加压塔底部侧线抽出的乙腈含水小于5×10-4, 满足市场要求。21112 氢氰酸的脱除

粗乙腈中一般含有质量分数约2%~3%的氢氰酸和约1%的氰醇。氰醇是一种由氢氰酸与醛、酮缩合而成的不稳定化合物, 它会随着精馏过程系统中氢氰酸浓度的降低而逐步分解, 放出游离氢氰酸, 因此氢氰酸的脱除是一个伴有氰醇分解反应的复杂过程, 难以用一种方法彻底脱除。装置改造前采用的脱氢氰酸和丙烯腈工艺, 操作温度高, 加碱量大, 不仅操作条件恶劣, 还使大量乙腈分解。新工艺将氢氰酸和氰醇的脱除分为两步进行, 即95%(质量分数) 以上的氢氰酸通过精馏塔(脱氰塔) 脱除, 残余的微量氢氰酸和氰醇再通过化学方法(NaOH 处理) 脱除。

在NaOH 存在下, 酮等, 在碱性条件下, 气。其化学反应式[1]CNCH 2CNCH 2OH 2N H 2CH 2COOH CNCH 2OH +NaOH +H 2O  HOCH 2COONa +N H 3

在化学处理过程中, 游离氢氰酸和残余氰醇分解放出的氢氰酸在过量的NaOH 存在下以NaCN 的形式存在, 可在后续的精馏工序脱除。反应温度、加碱量、停留时间和系统的p H 对化学处理过程都有影响。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微量氢氰酸的脱除; 增加NaOH 用量, 能加快反应速度; 延长反应时间和提高系统的p H , 有利于降低氢氰酸的含量。但是, 提高温度、增加NaOH 用量又会增加乙腈的水解速度, 降低乙腈收率; 延长反应时间需要加大反应釜的容积; 提高系统的p H 需要提高设备材质的等级。因此必须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加碱量, 选取合适的反应时间和p H 。不同温度下氢氰酸含量(质量分数, w HCN ) 与停留时间

(t ) 的关系见图2, 不同p H 下氢氰酸含量与停留时间的关系见图3。

脱除微量氢氰酸, 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工艺。

21113 丙烯腈的脱除

从脱氰塔出来的乙腈中还含有残余的氢氰酸和微量丙烯腈, 很难用常规精馏方法脱除。但丙烯腈与氢氰酸在NaOH 存在下发生反应生成丁二腈, 丁二腈属于高沸物, 可以通过后续工序的常规精馏塔除去。  CH 2

CNCH 2CH 2CN

工业实施时, 微量的丙烯腈实际上是在化学处理单元与其它杂质一起脱除。21114 微量丙腈的脱除丙腈在粗乙腈中的质量分数约为3×10-3, 其沸点为9715℃, 比乙腈的沸点高1519℃, 因此纯粹的乙腈、丙腈混合物可以通过普通精馏技术分离。但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 乙腈-丙腈-水形成的三元物系中, 丙腈的挥发度会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相平衡曲线见图4。由图4可以看出, 当物系中的水含量超过图中a 点时, 丙腈的挥发度超过了乙腈的挥发度, 气相中的丙腈量将大大增加。因此, 在技术开发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减压共沸塔中的水含量, 使绝大部分丙腈保留在液相, 从减压共沸塔底被

在实施技术改造时, 选取的反应温度为65~75℃, 反应时间1~115h , 系统p H 9~12,NaOH 略微过量。装置实际运转情况表明, 采用化学处理方法

第10期              李忠杰:高纯乙腈精制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787・

脱除。塔顶共沸物中微量的丙腈再于加压共沸塔中与乙腈分离, 由塔底返回减压共沸塔脱除

到的精制乙腈送往贮罐。加压塔顶部侧线的含水物料和塔底物料分别返回减压共沸塔, 少量塔顶物料返回脱氰塔, 脱除其中的微量杂质并回收乙腈。另外还在加压塔添加助剂, 进一步除去杂质, 提高产品纯度。

21115 其它微量杂质的脱除

粗乙腈中还含有微量吡啶、 唑、丙烯醇等杂质, 虽然不影响乙腈产品的纯度, 但对产品的色度影响较大。特别是 唑等微量杂质在系统中长期积累, 影响产品质量和用途。新技术采取将加压塔顶少量物料返回到脱氰塔的措施, 进一步除去微量杂质, 防止其在系统中积累。212 提高乙腈回收率的措施

425kt/a 丙烯腈装置进行了扩能技术改造, 生产能力达到了40kt/a 。乙腈装置同时进行了扩能技术改造, 生产能力由019kt/a 扩大到114kt/a 。乙腈回收装置扩能技术改造采用了高纯乙腈连续回收新技术, 彻底解决了原装置存在的运行不稳定、产品纯度低、乙腈回收率低等问题。411 装置标定结果

乙腈装置扩能技术改造后, 于2000年10月23日~26日进行了72h 标定。标定结果(72h 平均值) 见表2~表4。通过标定结果可以看出, 采用新工艺对装置技术改造后, 装置运行平稳, 产品质量和乙腈回收率大大提高, 实现了改造目标。

表2 产品产量标定结果

  项目

实际进料量/kg ・h -1设计进料量/kg ・h -1实际值与设计值之比/%进料中乙腈量/kg ・h -1乙腈产品产量/kg ・h -1乙腈回收率/%

数据

[***********][**************]2

, , 然后, 使乙腈尽量避开水解的条件, 减少了水解损失, 提高了精制回收率。

另外, 在工艺流程上,

增加了加压共沸塔侧线出料, 采用将加压共沸塔釜物料全部返回减压共沸塔, 加压共沸塔顶的少量物料返回脱氰塔等乙腈回收措施, 有效地减少了乙腈的损失, 提高了装置的乙腈回收率。

3 新技术工艺流程

乙腈连续回收新技术的原则流程见图5。来自丙烯腈装置的粗乙腈直接送入脱氰塔, 塔顶蒸出的氢氰酸送焚烧炉, 塔釜废液送污水处理系统。底部侧线抽出的富含乙腈物料进入化学处理单元。在温度65~75℃、p H 9~12的条件下, 物料与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40%的NaOH 溶液作用, 控制反应时间1~115h , 使其中难以分离的组份反应生成易于分

离的组份。经化学处理的乙腈料液进入减压共沸塔, 其中丙腈、丁二腈、氰化钠等重组份和水从塔底排出, 送污水处理系统。减压精馏塔顶物料进入加压共沸塔脱除水和丙酮等微量杂质后, 塔底侧线得

412 经济效益分析

乙腈装置改造后运行平稳, 产品纯度达到了

9919%以上, 产品收率大幅度提高, 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改造前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见表5。改造

石  油  化  工

                              ・788・PETROCHEMICAL TECHNOLO GY 2001年第30卷

表3 产品质量标定结果(质量分数) 组份

外观

色度(Pt -Co ) 丙烯腈丙酮

丙腈及重组份总氰水

产品纯度/%

设计值/10-6

无色≤10(号)

标定结果/10-6

无色

10(号)

后经济效益增加主要包括两部分, 即回收率提高增加的效益和产品售价提高增加的效益, 总计年增效益490156万元。

5 结论

(1) 乙腈装置采用新技术改造后, 装置运行平

≥9919

表4 公用工程消耗标定结果

名称新鲜水 循环水 低温水 脱盐水 低压蒸汽

设计值/t ・h -1

0125. 360. 103. 3

标定值/t ・h -1

0. 0464. 441. 70. 63. 08

稳, 产品产量满足生产要求, 产品质量合格, 从根本上解决了原装置存在的运行不稳定、产品质量低、杂质含量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2) 装置运行情况表明, 乙腈精制新技术成熟、可靠。装置技术改造后的乙腈产品纯度由9915%提高到9919%以上, 乙腈回收率由70%提高到90%以上, 装置的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开发的高纯乙腈连续回收新工艺具有投资少、乙腈回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表5 改造前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项目

 改造前改造后

生产能力

/t ・a

-1

乙腈纯度乙腈回收率

(质量分数) /%/%

99. 599. 9

7090

产品售价

/元・t -136605970

[ ,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6, 25(3) :

-9001400

of a Process for High Purity Acetonitrile

L I Zhong -jie

(Research &Development Department ,Qilu Petrochemical Corp. ,Z ibo Shangdong 255408,China )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new propylene -ammoxidation process that produces acrylonitrile with acetonitrile as byproduct. The new process employs technologies of HCN -removal ,treatment with NaOH ,and combined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under pressure and reduced pressure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low purity and low yield of acetonitrile and produce acetonitrile with a purity of over 9919%,with a recycling rate of product of over 90%,so that the economic benfits increases greatly.

[K eyw ords]high purity acetonitrile ;continuous refining process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 2tion

(编辑 安 静)

  


相关文章

  • 高纯乙腈的应用及其提纯与精制工艺
  • ·22· 山 东 化 工 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10年第39卷 专论与综述 高纯乙腈的应用及其提纯与精制工艺 白聪丽,张 奔,罗 艳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上海 201620) 摘要:介 ...查看


  • 丙烯氨氧化法制取丙烯腈新工艺
  • 丙烯氨法制丙烯腈新工艺 [摘要]综述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丙烯氨氧化法制取丙烯腈的反应原理与工艺流程,以及国内大厂对引进装置的改造与升级.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于该工艺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目录 一.丙烯腈生产工艺简介..... ...查看


  • DMF萃取精馏法精制乙酸乙酯的过程模拟研究
  • 2011年第5期 总第107期<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 AL UNIVERSITY Sum No.107DMF 萃取精馏法精制乙酸乙酯的过程模拟研 ...查看


  • 丁二烯生产
  • 化学工业第30卷第1-2期 ·42· CHEMICALINDUSTRY2012年1-2月 丁二烯生产技术进展及国内市场分析 李玉芳,伍小明 (北京江宁化工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76) 摘要:介绍了丁二烯生产工艺开发进展,分析了我国丁二烯 ...查看


  • 氟苯尼考的制备
  • ・18・中国兽药杂志 2006,40(6):18-24/柯保桂 氟苯尼考的制备 柯保桂 (浙江润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黄岩 318020) [收稿日期]2005 11 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1280(2006)06 0 ...查看


  • 蒲公英根多糖的分离_纯化及结构的初步分析
  • 受热时间,故减少了Res分解的机会,保证了Res较高的产率. 为了加快Res的提取速率,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对比了搅拌.爆气和泵循环3种促进溶媒流动方式,结果发现爆气这种方式易提供一种富氧环境而导致Res氧化分解,所得产品中Res的含量最低,泵 ...查看


  • 叔丁基苯的合成与应用
  • 第26卷第4期 甘肃科技 VoL26 No.4 1111:兰:!:旦:一::=:::::=:一一:::::=:垒皇呈竺墅!呈望呈皇呈竺!!竺!呈呈!呈垡 :--:!!竺::竺!坠 叔丁基苯的合成与应用 胡英芝,王慧丽,尹大学 (青海省青海师 ...查看


  • 航空煤油精制工艺的产污对比及防治措施
  • 化 ・276・ 工 环保 2014年第34卷第3期 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CHEMICALINDUSTRY 航空煤油精制工艺的产污对比及防治措施 魏颖1'2,潘峰2,王鹏波2,汪健1'2 (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 ...查看


  • 煤焦油中蒽.菲.咔唑的精制及利用
  • 第l期(总第98期) gQQ:生2旦煤化工 £Q!!£鲢里i塑!!14坚!业 No,1(Tolal No.98) E£!: 2QQ: 煤焦油中蒽.菲.咔唑的精制及利用 周卫国 大同矿务局煤气厂037003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030001 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