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闽南茶文化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

论闽南茶文化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

作者:林彦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09期

摘要:福建闽南地区茶文化盛行,其精华为茶艺,讲究规范之美,讲究五境之美,讲究东方礼仪之美,本文将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的航空服务专业为例,论述茶艺课程对于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并对在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茶艺课程的建构提出建议。

关键词:闽南茶文化 航空服务 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41-01

据调查,国内部分高职院校中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茶艺课程作为职业延展课程。但无论是相关教师或者学生多功利地看待茶艺课程,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学习茶艺仅仅是为了弥补学生在应对航空公司面试时才艺不足的缺陷,有些人仅是因为某些航空公司有茶艺表演的活动而略做学习有备无患,他们往往认为只要学会花哨或者烦琐的泡茶动作和程序即可,纯粹将茶艺当成类似某种程序化舞蹈动作的简单行为。正因为许多人对在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茶艺课程,并推进茶文化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渗透并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够到位,本文将对闽南茶文化背景下开设茶艺课程的意义进行论述,并对该课程的建构提出意见。

1 航空服务专业在闽南茶文化背景下开设茶艺课程意义

1.1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展示程序性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服务技能的高标准相耦合 福建闽南地区盛产茶,闽南人对茶情有独钟,且闽南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以乌龙茶铁观音为例,其茶艺表演程序甚至有十八道工序:焚香静气、叶嘉酬宾、火煮山泉、孟臣淋漓、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韵、玉液回壶、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喜闻幽香、鉴赏三色、初品奇茗、尽杯谢茶,环节一道接一道,每一道都体现出“纯、礼、雅、和”的文化精髓,每一个动作都讲究规范的操作和程序。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正是航空服务人才的起码要求,同时在进行程序化的服务同时还要兼顾展示性和艺术性,这也是航空服务人才之所以成为服务行业内人才标杆的原因。通过对茶艺展示程序化的学习就能够使学生在校内有相应的载体体会服务流程的艺术性,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按程序有条不紊、准确到位艺术化地进行服务流程的展示。同时这也是航空公司、地勤公司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1.2闽南茶文化中的“五境之美”茶艺气质营造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美感培养的目标相耦合

闽南茶文化重在围绕着茶元素,通过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等展示国人生活之美。以环境中的茶席之美为例,闽南茶文化讲究透过一席茶的布置有机平实、源远流长而生命

力不减的方式来体现文化,把茶席当成以生命自身的哲学体现之场。茶席不仅是单纯的视觉美感,更要求符合泡茶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对茶的解读。种种细节的妥帖安排,会幻化出天然的中澹闲洁。各个因素,如品茗的时令节气、身边的一景一物、水质水温、茶的性情,由此而砧敠拣择的用那把小壶还是这只盖杯,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的用心别具,但在决定前又不是只有唯一的选择,每一个用心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里,最后汇聚成一种特殊的气质。航空服务人才美感的塑造也不仅是外表的,训练有素的专业素养,对于美好形象和美好环境的创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给人带来毫无做作的舒适感,把女性的柔美优雅、男士的绅士帅气演绎得恰到好处,有一种增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足的美感。因此在茶艺课中可以达到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进行气质的培养、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美境”的创新能力。

1.3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礼仪要求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礼仪的高要求相耦合

礼仪是茶艺的核心部分。闽南传统茶道表演其实就是待人迎客的过程,它每一个环节都寓意着一种东方待客礼节。而服务礼仪更是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这两者的耦合之处更是不言而喻。

2 关于航空服务专业中茶艺课程的相关建议

在闽南茶文化的氛围下,茶艺课程首先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茶艺并非只是纯粹的表演艺术,不应只偏重学习程序和一些优美的表演动作,要真正体会闽南茶文化的精髓,顺茶性、合茶理,掌握好选茶、鉴水、用火、择器,科学编排程序,灵活掌握时间等每一个环节,才能泡出茶的本色、真香、全味,并在茶事活动中追求道之真。其次,教师应更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的科学性,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茶事活动过程中必须的茶道与茶艺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技能。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茶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精神,了解中国茶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茶艺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泡茶的基本技法和技艺,熟练掌握六大茶类的冲泡技艺,了解各种民俗茶艺,掌握科学饮茶和茶叶贮藏保管的基本知识,能进行茶席设计,具有茶艺服务的技巧。这样才能够适应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最后,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茶艺礼仪的精髓让学生习得,促使学生以茶文化为载体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作者简介:林彦,女, 1979年11月出生,民族:汉族,籍贯:福建省厦门市人,学历:硕士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航空服务。

论闽南茶文化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

作者:林彦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09期

摘要:福建闽南地区茶文化盛行,其精华为茶艺,讲究规范之美,讲究五境之美,讲究东方礼仪之美,本文将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的航空服务专业为例,论述茶艺课程对于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并对在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茶艺课程的建构提出建议。

关键词:闽南茶文化 航空服务 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41-01

据调查,国内部分高职院校中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茶艺课程作为职业延展课程。但无论是相关教师或者学生多功利地看待茶艺课程,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学习茶艺仅仅是为了弥补学生在应对航空公司面试时才艺不足的缺陷,有些人仅是因为某些航空公司有茶艺表演的活动而略做学习有备无患,他们往往认为只要学会花哨或者烦琐的泡茶动作和程序即可,纯粹将茶艺当成类似某种程序化舞蹈动作的简单行为。正因为许多人对在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茶艺课程,并推进茶文化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渗透并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够到位,本文将对闽南茶文化背景下开设茶艺课程的意义进行论述,并对该课程的建构提出意见。

1 航空服务专业在闽南茶文化背景下开设茶艺课程意义

1.1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展示程序性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服务技能的高标准相耦合 福建闽南地区盛产茶,闽南人对茶情有独钟,且闽南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以乌龙茶铁观音为例,其茶艺表演程序甚至有十八道工序:焚香静气、叶嘉酬宾、火煮山泉、孟臣淋漓、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韵、玉液回壶、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喜闻幽香、鉴赏三色、初品奇茗、尽杯谢茶,环节一道接一道,每一道都体现出“纯、礼、雅、和”的文化精髓,每一个动作都讲究规范的操作和程序。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正是航空服务人才的起码要求,同时在进行程序化的服务同时还要兼顾展示性和艺术性,这也是航空服务人才之所以成为服务行业内人才标杆的原因。通过对茶艺展示程序化的学习就能够使学生在校内有相应的载体体会服务流程的艺术性,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按程序有条不紊、准确到位艺术化地进行服务流程的展示。同时这也是航空公司、地勤公司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1.2闽南茶文化中的“五境之美”茶艺气质营造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美感培养的目标相耦合

闽南茶文化重在围绕着茶元素,通过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等展示国人生活之美。以环境中的茶席之美为例,闽南茶文化讲究透过一席茶的布置有机平实、源远流长而生命

力不减的方式来体现文化,把茶席当成以生命自身的哲学体现之场。茶席不仅是单纯的视觉美感,更要求符合泡茶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对茶的解读。种种细节的妥帖安排,会幻化出天然的中澹闲洁。各个因素,如品茗的时令节气、身边的一景一物、水质水温、茶的性情,由此而砧敠拣择的用那把小壶还是这只盖杯,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的用心别具,但在决定前又不是只有唯一的选择,每一个用心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里,最后汇聚成一种特殊的气质。航空服务人才美感的塑造也不仅是外表的,训练有素的专业素养,对于美好形象和美好环境的创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给人带来毫无做作的舒适感,把女性的柔美优雅、男士的绅士帅气演绎得恰到好处,有一种增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足的美感。因此在茶艺课中可以达到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进行气质的培养、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美境”的创新能力。

1.3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礼仪要求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礼仪的高要求相耦合

礼仪是茶艺的核心部分。闽南传统茶道表演其实就是待人迎客的过程,它每一个环节都寓意着一种东方待客礼节。而服务礼仪更是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这两者的耦合之处更是不言而喻。

2 关于航空服务专业中茶艺课程的相关建议

在闽南茶文化的氛围下,茶艺课程首先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茶艺并非只是纯粹的表演艺术,不应只偏重学习程序和一些优美的表演动作,要真正体会闽南茶文化的精髓,顺茶性、合茶理,掌握好选茶、鉴水、用火、择器,科学编排程序,灵活掌握时间等每一个环节,才能泡出茶的本色、真香、全味,并在茶事活动中追求道之真。其次,教师应更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的科学性,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茶事活动过程中必须的茶道与茶艺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技能。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茶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精神,了解中国茶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茶艺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泡茶的基本技法和技艺,熟练掌握六大茶类的冲泡技艺,了解各种民俗茶艺,掌握科学饮茶和茶叶贮藏保管的基本知识,能进行茶席设计,具有茶艺服务的技巧。这样才能够适应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最后,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茶艺礼仪的精髓让学生习得,促使学生以茶文化为载体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作者简介:林彦,女, 1979年11月出生,民族:汉族,籍贯:福建省厦门市人,学历:硕士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航空服务。


相关文章

  • [厦门旅游与闽南文化旅游]调研报告最终版
  • 厦门大学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厦门旅游与闽南文化传承 姓名及学号: 王崇菲 [1**********]492 许德春 [1**********]510 肖子扬 [1**********]506 王定强 [1**********]493 王阳刚 ...查看


  • 闽南文化网
  • 中华闽南文化网建设方案 一.前言 闽南文化起源于中原,发展于闽南的泉州.漳州.厦门以及台湾.潮汕.海南部分地区,融合并体现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神韵和精髓.经过一代代闽南人的创造.挖掘.传承和弘扬,逐渐形成了上接中原吴越.下续台湾 ...查看


  • 感受传统 传承闽南文化
  • 摘 要:闽南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是笔者以闽南民间文化为背景,以中职美术课程为基础,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闽南民间文化的实践研究.这优秀的闽南民间文化在中职美术课堂中得以传承有重要的作用. ...查看


  • 西安商业计划书案例
  • 保 密 须 知 本商业计划书属商业机密,所有权属于A公司.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资料只限于已签署投资意向的投资者使用.收到本计划书后,收件人应即刻确认,并遵守以下的规定: 1.若收件人不希望涉足本计划书所述项目,请按上述地址,尽快将本计划书完整退 ...查看


  • 待整理的教案
  • 闽南方言与文化教学教案 第一课 中秋博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博饼文化的由来和规则 2.掌握关于博饼的闽南童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小组汇报闽南的中秋节,使学生了解闽南中秋的传统习俗: 2.小组讨论你印象最深的中秋 ...查看


  • 探索闽南童谣教学
  • 摘 要: 童谣是伴随每一个少年儿童成长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闽南语童谣充满了浓烈的闽南生活文化气息,不仅包含丰富的知识,还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人生智慧,具有传播知识和教育引导作用.作者把带有浓郁民族艺术特色和闽南地域特色的闽南童谣引入教学 ...查看


  • 走出馆门,走进校门,艺术之花分外妖娆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符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是造福后世惠及全民保障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伟大工程.近年来,厦门市翔安区文化馆以免费开放为立足点,在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上做了一 ...查看


  • 五年级[海西家园]上册教学设计
  • 五年级海西家园上册全册教案 - 一.国菜之尊佛跳墙 教学目标: 1.了解佛跳墙的由来. 2.了解闽菜的大致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佛跳墙因何得名 2.培养热爱福州.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 以书中所介绍的资料为教学主载体,创 ...查看


  • 浅谈闽南小吃文化
  • 闽南师范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闽南小吃文化 Introduction to Snack Culture of Southern Fujian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年 级: 11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