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笔下匪夷所思的古代科技发明

唐人笔记中还记载着许多神奇莫测的发明创造,洛阳县长殷文亮,虽然时任父母官,但也是一非常聪明且手工精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酒器 喜欢分享

曾经读过一本介绍日本人的书,说日本民间非常崇尚科技发明,电视中经常有秀他们普通人科技发明创造的热门节目,这类节目在日本非常受人欢迎,其收视率堪比我国的“超女超男”选秀类和“非诚勿扰”类相亲节目。其实在历史上,中国古代人一直非常崇尚科技,也热衷于发明创造,那时的人们更多的把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和军事上,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卧龙”诸葛亮就发明了木流牛马(一说他的妻子黄月英发明),而“风雏”庞统则改进过水车灌溉,魏晋时著名的“行为艺术家”阮咸就依靠风筝而完成过世界上最早的滑翔飞行。军事方面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比如“投石机”和“连弩机”的问世,还有火药和攻城器具的发明,而《水浒传》中呼延灼的铁甲连环马据考证最早由鲜卑人慕容家族所独创,可惜忘了注册商标,而被后世所盗用。

唐人张鷟(zhuo)在他的《朝野佥载》中补辑了一则关于木匠祖师爷鲁班的趣闻,鲁班,又叫鲁般和公输般,甘肃敦煌人,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他曾经在凉州造一木制大飞鸟,每次只要把鸟翼上的机关拍打三下,木鸟就负着他展翅飞翔,鲁班乘着他周游列国,神龙见首不见尾,好不惬意。有一次,他的妻子怀孕了,鲁班只好呆在家中陪伴待产的妻子,他的父亲很奇怪鲁班的院子中停放着如此大一只飞鸟,鲁班的妻子就如实相告其中的秘密,老父怀着一颗探索科学事业的好奇心,爬上飞鸟,胡乱对着鸟翼击打了数十下,大鸟冲天而飞,可惜好奇心过甚的老父却没学会怎样让大鸟停靠下来,就这样飞啊飞,飞到了吴国,吴国人看到空中飞来了一只很奇怪的大鸟,以为是妖怪,于是就万箭齐发,结果这位想当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老人就这样壮志未酬,从鸟身人像变成了刺猬。鲁班闻讯大怒,乘着飞鸟抢回了父亲尸体,因为怨恨吴人不分青红皂白射杀了他的父亲,于是在肃州造一木制仙人,手指东南,吴地竟然因此大旱三年,吴人不明就里,占卜得之原是鲁班所为,于是就赶紧聚集财物上门请求鲁班宽恕,鲁班手持大斧,砍掉了仙人的一条手臂,吴国顿时天降大雨,时人皆以鲁班为仙人。当然后面这一段为无妄之说,但在春秋末年,鲁班乘着当时现代化的飞行工具木鸢窥视宋国都城则史书上有过记载。

北齐时,南陵王高长恭,就是那位生得玉树临风,面相柔美,每次打仗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突显狰狞面目,堪称中国第一位蜘蛛侠的小王爷,不仅仗打得好军事才能出众,其本人也是当时著名的音乐舞美艺术家,他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首假面舞会的舞蹈音乐《兰陵王入阵曲》,每次胜利后都以此曲载歌载舞。此外,小王爷还有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身份,即北齐上流社会中独一无二的科技爱好者,此人天纵聪明,发明创造了许多小玩艺,因为爱喝酒,就用北方胡人相貌,制作了一个捧杯的小人儿,每次劝人欢饮时,小人儿就会自动捧杯来到此人身边,弯腰施礼,不由你不喝,世人莫知其由,深为折服。南陵王发明创造的敬酒胡人,当为世界上第一个有史书记载的疑似机器人。

唐高祖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此人可谓神童也,很小的时候就能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而且可以口中念经书,目数羊群,这位牛人很可能自己发明了一件让世人拍案惊奇的稀罕玩艺儿,这是一个铜制双足酒樽,背面可以贮酒,每次倒酒时则一足伫立,酒若倒满酒樽时,则双足伫立,不满时则一足前倾。古代人喜欢喝酒,就连酒具都这样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可惜这项发明早已失传,要是流传到现代,就可以避免酒席桌上宾主双方为酒杯盈或亏而争执得红脖子涨脸,推三阻四的情形了。韩王还有一件宝贝,叫做铜鸠,大概是青铜制作的酒器,古人不喝冷酒,一般都是把酒温热,这件铜鸠,奇就奇在酒温热后,它会发出叫声,而发出的声音则为真的鸠鸟鸣叫一样,十分悦耳动听,可见韩王元嘉生平非常喜欢饮酒,而饮酒时又十分在意情调。这两件宝贝,我在央视的《鉴宝》节目中试图发现之,可大多此类青铜酒器,多为形像而神不像,更没有这许多让人动心的情趣在内。

唐人笔记中还记载着许多神奇莫测的发明创造,洛阳县长殷文亮,虽然时任父母官,但也是一非常聪明且手工精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他刻木为人,并给木人穿上色彩艳丽的衣服,每次酒会上,就会拿出小人,扳动机关,令木人为所宴请客人倒酒,木人操作熟练,所倒酒水毫厘不爽。又用木头雕刻成俊俏的歌妓模样,巧以机簧,这个木美人就会吹拉弹唱,笙歌妙舞,以凑酒兴。而客人若是饮不尽杯中酒,小木人就会牢牢把持住酒杯而不放手,而木美人则歌声不断连连催促,这项绝顶聪明的发明不仅让当时人惊为天作,也让今人简直难以置信,它集机器人、留声机等多项现代科技功能于一体,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神乎其技,在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现在的人搜肠刮肚也只能用“奇迹”这个词来形容了。

武则天即位之初,如意年间,江苏有一工匠,进献一物,叫做十二辰车,应该是报子午等十二时辰所用,但此车巧就巧在其辕马位于正南时,则马上所载午门就会自动打开,里面会出现一个小人,此车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会如前所述,所指正南方向毫厘不差。指南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传统认为四大发明中除了造纸术为东汉蔡伦发明以外,其他三大发明都是宋朝时才有的,其实这种理解值得商榷,历史上战国时就出现过“司南”,当时的人们就发现了磁石的作用。很明显,武则天时的十二辰车也是运用的这种原理,更让人惊奇的是报时用的小人晚明和清朝时才有西洋人用西洋制钟表进贡皇室,而武周时中国其实早就已经发明并熟练运用到了器具之中,不知后来因何湮灭而不见踪迹?还是这位江苏匠人,进献了一个叫做“木火通”的东西,盘中盛火,无论怎样翻转,火势不灭,此人所燃烧之火,难道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的石油?

当时的匠作大监杨务廉也很有本事,此人曾经在山西泌州时用木头制造出一个僧人,此僧手执一碗,可以按照主人的要求自行乞讨,碗中钱满,机关就会自动启发,僧人口中就会道出“谢谢布施”一语,当时集市上的人们竞相围观,而为了听到僧人作声,每日布施者不下千人,杨大监可谓敛财有道,只赚得钵满盘盈。而郴州行政长官王琚更有意思,这哥们儿是一个典型的垂钓爱好者,每次看到央视体育频道中的国际钓鱼大赛,我都为王琚哥们生不逢世鸣不平,要知道这哥们儿所发明的垂钓物具震古烁今,国际钓鱼冠军在他面前都相形见绌,连一盘小菜都不算。王琚因为是垂钓发烧友,就用木头制作了一只水獭,然后把这个水獭沉于水中,而水獭每次捕捉到鱼儿后就会自动浮出水面,王哥们儿不费吹灰之力,坐而得之。这究竟是何道理?原来王琚早就在水獭口中安放好了诱饵,用石头缚住水獭沉入水中,只要鱼儿取食诱饵,就会触动水獭口中的机关,口合而衔鱼,而身上的石头随着机关牵引也会自动脱落,水獭自然浮出水面。这项发明即使是放在现代,也堪称最佳创意发明奖。

可见,古人远比我们今天想像的聪明和睿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而那些讥讽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西方人只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当做天书一样将信将疑,然这些匪夷所思的发明创造却明白无误的记载在唐代文人的笔记中,而让今之人瞠目结舌难以想像。可惜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因为过度重视农业和军事,科技发明创造也仅运用于此。轻视和消极应对民间的许多智慧,以及独创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甚至不屑的称其为“奇技淫巧”,而让这种打上隆重色彩的“民间制造”自生自灭,加之当时的整个社会并不鼓励和引导匠人们科技创新,反而认为这种革新和创造是不务正业,那些史书上巧夺天工的技艺于是渐渐失传,而科技巨匠们也逐渐消隐,散佚于古籍之中。这样循规蹈矩的社会,玩弄权术的帝王和终日只知辛苦劳作于田野的人民,曾经留下璀璨科技文明之光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终于如片光零羽一般不复再现,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科技水平的落伍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能不说是一种深深的遗憾了。

唐人笔记中还记载着许多神奇莫测的发明创造,洛阳县长殷文亮,虽然时任父母官,但也是一非常聪明且手工精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酒器 喜欢分享

曾经读过一本介绍日本人的书,说日本民间非常崇尚科技发明,电视中经常有秀他们普通人科技发明创造的热门节目,这类节目在日本非常受人欢迎,其收视率堪比我国的“超女超男”选秀类和“非诚勿扰”类相亲节目。其实在历史上,中国古代人一直非常崇尚科技,也热衷于发明创造,那时的人们更多的把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和军事上,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卧龙”诸葛亮就发明了木流牛马(一说他的妻子黄月英发明),而“风雏”庞统则改进过水车灌溉,魏晋时著名的“行为艺术家”阮咸就依靠风筝而完成过世界上最早的滑翔飞行。军事方面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比如“投石机”和“连弩机”的问世,还有火药和攻城器具的发明,而《水浒传》中呼延灼的铁甲连环马据考证最早由鲜卑人慕容家族所独创,可惜忘了注册商标,而被后世所盗用。

唐人张鷟(zhuo)在他的《朝野佥载》中补辑了一则关于木匠祖师爷鲁班的趣闻,鲁班,又叫鲁般和公输般,甘肃敦煌人,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他曾经在凉州造一木制大飞鸟,每次只要把鸟翼上的机关拍打三下,木鸟就负着他展翅飞翔,鲁班乘着他周游列国,神龙见首不见尾,好不惬意。有一次,他的妻子怀孕了,鲁班只好呆在家中陪伴待产的妻子,他的父亲很奇怪鲁班的院子中停放着如此大一只飞鸟,鲁班的妻子就如实相告其中的秘密,老父怀着一颗探索科学事业的好奇心,爬上飞鸟,胡乱对着鸟翼击打了数十下,大鸟冲天而飞,可惜好奇心过甚的老父却没学会怎样让大鸟停靠下来,就这样飞啊飞,飞到了吴国,吴国人看到空中飞来了一只很奇怪的大鸟,以为是妖怪,于是就万箭齐发,结果这位想当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老人就这样壮志未酬,从鸟身人像变成了刺猬。鲁班闻讯大怒,乘着飞鸟抢回了父亲尸体,因为怨恨吴人不分青红皂白射杀了他的父亲,于是在肃州造一木制仙人,手指东南,吴地竟然因此大旱三年,吴人不明就里,占卜得之原是鲁班所为,于是就赶紧聚集财物上门请求鲁班宽恕,鲁班手持大斧,砍掉了仙人的一条手臂,吴国顿时天降大雨,时人皆以鲁班为仙人。当然后面这一段为无妄之说,但在春秋末年,鲁班乘着当时现代化的飞行工具木鸢窥视宋国都城则史书上有过记载。

北齐时,南陵王高长恭,就是那位生得玉树临风,面相柔美,每次打仗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突显狰狞面目,堪称中国第一位蜘蛛侠的小王爷,不仅仗打得好军事才能出众,其本人也是当时著名的音乐舞美艺术家,他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首假面舞会的舞蹈音乐《兰陵王入阵曲》,每次胜利后都以此曲载歌载舞。此外,小王爷还有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身份,即北齐上流社会中独一无二的科技爱好者,此人天纵聪明,发明创造了许多小玩艺,因为爱喝酒,就用北方胡人相貌,制作了一个捧杯的小人儿,每次劝人欢饮时,小人儿就会自动捧杯来到此人身边,弯腰施礼,不由你不喝,世人莫知其由,深为折服。南陵王发明创造的敬酒胡人,当为世界上第一个有史书记载的疑似机器人。

唐高祖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此人可谓神童也,很小的时候就能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而且可以口中念经书,目数羊群,这位牛人很可能自己发明了一件让世人拍案惊奇的稀罕玩艺儿,这是一个铜制双足酒樽,背面可以贮酒,每次倒酒时则一足伫立,酒若倒满酒樽时,则双足伫立,不满时则一足前倾。古代人喜欢喝酒,就连酒具都这样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可惜这项发明早已失传,要是流传到现代,就可以避免酒席桌上宾主双方为酒杯盈或亏而争执得红脖子涨脸,推三阻四的情形了。韩王还有一件宝贝,叫做铜鸠,大概是青铜制作的酒器,古人不喝冷酒,一般都是把酒温热,这件铜鸠,奇就奇在酒温热后,它会发出叫声,而发出的声音则为真的鸠鸟鸣叫一样,十分悦耳动听,可见韩王元嘉生平非常喜欢饮酒,而饮酒时又十分在意情调。这两件宝贝,我在央视的《鉴宝》节目中试图发现之,可大多此类青铜酒器,多为形像而神不像,更没有这许多让人动心的情趣在内。

唐人笔记中还记载着许多神奇莫测的发明创造,洛阳县长殷文亮,虽然时任父母官,但也是一非常聪明且手工精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他刻木为人,并给木人穿上色彩艳丽的衣服,每次酒会上,就会拿出小人,扳动机关,令木人为所宴请客人倒酒,木人操作熟练,所倒酒水毫厘不爽。又用木头雕刻成俊俏的歌妓模样,巧以机簧,这个木美人就会吹拉弹唱,笙歌妙舞,以凑酒兴。而客人若是饮不尽杯中酒,小木人就会牢牢把持住酒杯而不放手,而木美人则歌声不断连连催促,这项绝顶聪明的发明不仅让当时人惊为天作,也让今人简直难以置信,它集机器人、留声机等多项现代科技功能于一体,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神乎其技,在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现在的人搜肠刮肚也只能用“奇迹”这个词来形容了。

武则天即位之初,如意年间,江苏有一工匠,进献一物,叫做十二辰车,应该是报子午等十二时辰所用,但此车巧就巧在其辕马位于正南时,则马上所载午门就会自动打开,里面会出现一个小人,此车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会如前所述,所指正南方向毫厘不差。指南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传统认为四大发明中除了造纸术为东汉蔡伦发明以外,其他三大发明都是宋朝时才有的,其实这种理解值得商榷,历史上战国时就出现过“司南”,当时的人们就发现了磁石的作用。很明显,武则天时的十二辰车也是运用的这种原理,更让人惊奇的是报时用的小人晚明和清朝时才有西洋人用西洋制钟表进贡皇室,而武周时中国其实早就已经发明并熟练运用到了器具之中,不知后来因何湮灭而不见踪迹?还是这位江苏匠人,进献了一个叫做“木火通”的东西,盘中盛火,无论怎样翻转,火势不灭,此人所燃烧之火,难道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的石油?

当时的匠作大监杨务廉也很有本事,此人曾经在山西泌州时用木头制造出一个僧人,此僧手执一碗,可以按照主人的要求自行乞讨,碗中钱满,机关就会自动启发,僧人口中就会道出“谢谢布施”一语,当时集市上的人们竞相围观,而为了听到僧人作声,每日布施者不下千人,杨大监可谓敛财有道,只赚得钵满盘盈。而郴州行政长官王琚更有意思,这哥们儿是一个典型的垂钓爱好者,每次看到央视体育频道中的国际钓鱼大赛,我都为王琚哥们生不逢世鸣不平,要知道这哥们儿所发明的垂钓物具震古烁今,国际钓鱼冠军在他面前都相形见绌,连一盘小菜都不算。王琚因为是垂钓发烧友,就用木头制作了一只水獭,然后把这个水獭沉于水中,而水獭每次捕捉到鱼儿后就会自动浮出水面,王哥们儿不费吹灰之力,坐而得之。这究竟是何道理?原来王琚早就在水獭口中安放好了诱饵,用石头缚住水獭沉入水中,只要鱼儿取食诱饵,就会触动水獭口中的机关,口合而衔鱼,而身上的石头随着机关牵引也会自动脱落,水獭自然浮出水面。这项发明即使是放在现代,也堪称最佳创意发明奖。

可见,古人远比我们今天想像的聪明和睿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而那些讥讽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西方人只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当做天书一样将信将疑,然这些匪夷所思的发明创造却明白无误的记载在唐代文人的笔记中,而让今之人瞠目结舌难以想像。可惜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因为过度重视农业和军事,科技发明创造也仅运用于此。轻视和消极应对民间的许多智慧,以及独创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甚至不屑的称其为“奇技淫巧”,而让这种打上隆重色彩的“民间制造”自生自灭,加之当时的整个社会并不鼓励和引导匠人们科技创新,反而认为这种革新和创造是不务正业,那些史书上巧夺天工的技艺于是渐渐失传,而科技巨匠们也逐渐消隐,散佚于古籍之中。这样循规蹈矩的社会,玩弄权术的帝王和终日只知辛苦劳作于田野的人民,曾经留下璀璨科技文明之光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终于如片光零羽一般不复再现,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科技水平的落伍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能不说是一种深深的遗憾了。


相关文章

  • "和同为一家"
  • 第5课"和同为一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qu ...查看


  • 中国古代小说以"物"写"人"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 作者:杜贵晨 河北学刊 2012年08期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2)03-0088-05[收稿日期]2011-07-12 从人自身的立场上看,世界是由"人"和& ...查看


  •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一.诗歌的意境 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q ...查看


  • 13(1)活板沈括
  • 13 活 板 沈括 [ 原 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查看


  • 浅谈如何欣赏古诗
  • 浅谈如何欣赏唐诗 赵波 摘要:在中国封建时期,唐代是国势强盛和经济繁荣的巅峰时代.其时,诗歌 创作更是前无古人,后难为继.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唐诗则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这是一个令人自豪.值得引吭高歌的时代! 明 ...查看


  • 赋对诗的三点影响 朱光潜
  • 赋的演化大概如上所述,现在我们回头来说它对于诗的影响.关于这层,有三点最值得注意: 一.意义的排偶,赋先于诗.诗在很古时代就有对句,我们前已说过,但是它们不是从有意刻画得来的.如果我们顺时代次第,拿赋和诗比较,就可以见出赋有意地求排偶,比诗 ...查看


  •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在诗歌中 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 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这些特定的意象 我们称之为"传统意象"或"象征性意象" 也有人称之为"公共意象".例如 200 ...查看


  • 张孝祥词中的"洞庭"意向
  • 摘 要: "洞庭"作为意向,在先宋时期,尤其是唐朝,已较为发达.南宋后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更为南宋词人吸收洞庭意向的文化内涵做好了铺垫.张孝祥曾三次到过湖湘,经过洞庭,有关洞庭的诗文在他的文集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中以<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语言学方面: "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 说同义词 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联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