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质的调节
第一节肥、活、嫩、爽的含意
一、肥水
水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丰富,浮游生物是营养丰富、易消化,个体大的种类。
1.肥水的生物加工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20-120毫克/升,浮游动物生物量超过5毫克/升。 2.肥水的透明度指标:池塘为20-40厘米,水库、湖泊为30-60厘米。
3.肥水的营养指标:有效氮:1-2毫克/升,有效磷:0.1-0.5毫克/升,有效氮磷比5-12:1。
4.肥水的颜色:棕绿、深棕、茶褐、褐青、褐色、嫩绿、亮绿、浓绿、豆绿、白清。
5.肥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团藻目种类为优势种,另有祼藻门,绿球藻目,丝状蓝藻的种类;浮游动物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
二、老水
水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耗尽或严重过量,浮游生物处于衰老期或死亡期,颜色发黄或大量出现微囊藻和粘球藻水华;藻类是不是易消化、个体小、营养价值低的种类。
1.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很少或超过120毫克/升,浮游动物生物量小于1毫克/升。
2.透明度指标:池塘小于20厘米,湖泊、水库小于30厘米。
3.营养物指标:有效氮:2毫克/升以上;有效磷0.01毫克/升以下。
4.老水的颜色:黄绿、蓝绿、铜绿、酱色、黑色、灰白、雾白。
5.老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祼藻门、绿球藻目、团藻目衰老期的种类或微囊藻属、粘球藻属、隐球藻属种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只有原生动物的纤毛虫。
三、水色、水华形状、水的透明度不停变化,每天不一样,每天的早、中、晚不一样,浮游生物的优势种2-3天就发生变化,是浮游生物处于生命旺盛生长期的表现。由于肥水中生活的藻类大多为隐藻、甲藻、硅藻、金藻、祼藻、团藻目能运动的藻类,在生长的旺盛期,不停地在水中游动,造成水色的深浅、水华的形状的变化。透明度早、中、晚相差10厘米左右,水色有早清晚绿、早红晚绿、半塘红(棕色)半塘绿等的变化。
四、嫩
水肥而不老,浮游生物处于旺盛的生长期,颜色鲜亮,细胞未老化。肥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如不调节或调节不当,就会老化,成为老水;老水经过适当的调节,也会转化为肥水、嫩水。
五、爽
指水色看起来清爽,水色不淡也不过浓,透明度不高也不低,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鱼类食物充足,生长速度快,无病或病害少,是鱼类的适宜生长环境。
总之,肥、活、嫩、爽的水质特点是:浮游植物以隐藻、硅藻、甲藻、金藻等易消化、个体大、营养价值高的优势种,蓝藻少;生物量在20-120毫克/升之间,细胞处于旺盛的生长期,未老化;透明度池塘为20-40厘米,湖泊、水库为30-60厘米。
第二节水体老化的原因
水体在长期养殖之后或过分密养的条件下,生产性能下降、疾病频发、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发生养殖品种大量死亡现象为水体老化
一、溶氧不足水体溶氧缺乏,一方面养殖品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正常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水中物质进行厌氧循环,产生许多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水产品。
二、有机物积累过多有机物积累过多,,厌气分解盛行,底质和底层水积累大量有毒物质,如低级脂肪酸、低级胺类、硫化氢、氨、硫醇、吲哚、粪臭素等
三、氮、磷比例不当适当的氮磷比是5~12:1,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是不适当的氮磷比。少的一方成为限制因子,多的一方不能被利用而积累,限制水体生产力。
四、代谢废物特别是氨积累太多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氨如果积累太多,会对水生动物和养殖品种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体生产能力,甚至引起养殖品种的死亡
五、偏酸或偏碱
水体偏酸或偏碱,都会引起一些营养物质的沉淀、吸附,使水体正常的物质循环速度降低甚至停止,水体生产力低下;另一方面水生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止。
六、缺乏营养元素
水体中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不足,成为限制因子,降低水体生产力 第三节 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 一、加水换水
定期加水是保持水质清新的一种方法,新鲜的水不仅可以带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溶氧,还可以稀释原水,使水质转好。当加水量较大时最好换水,换水量一般在三分之一以上。在水很肥或水质有老化趋势时,可通过加水或换水改善水质。二、增氧
1.物理方法增氧用机械增加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加速氧溶解于水中,通常使用各种增氧机、水泵充水、气泵向水中充气等都是物理方法增氧。是调节改良水质最经济、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2.化学方法增氧向水中添加能释放氧的化学物质,增加水中溶氧的方法。这些物质有过氧化钙、双氧水、二硫酸铵、高锰酸钾等。化学增氧能迅速增加水中溶氧,但作用时间较短,通常在发生重浮头,紧急抢救时使用。 三、施无机肥
在喂饲料或施有机肥为主的养殖水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投饵施肥后,有机质积累过多,有些营养元素有效成份不足,营养不均衡,物质循环速度慢,水质老化。这些水体通常需要施速效无机肥料(主要是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使水体营养达到平衡,加速物质质循环,使水质转为肥、活、嫩、爽。 四、生物方法
当水中有机物质积累过多,水质有老化趋势或已经老化,向水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光合菌、芽孢菌、硝化菌、玉垒菌、EM复合生物制剂等)加速矿化分解有机质,消耗水中积累的过量物质(主要是氮),加速水体物质良性循环,从而调节水质。 五、调整放
养模式 增加鲢、鳙的放养量,与吃食鱼的比例最好是1:2或1:1,提高鳙的放养量,在7月份以后,鳙,鲢的比例3:1,存鱼量不能少于75公斤/亩。 六、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调节改良水质的常用方法,作用效果迅速明显,但作用时间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问题。目前使用的调节改良水质的化学方法和化学物质有:
1.生石灰是水产养殖上使用的最广泛、最多的一种水质调节改良剂,主要作用是调节PH值,硬度、碱度、增加钙离子。用量为5~15kg/亩,晴天上午9点左右使用,不宜在下午作用。
2.络合剂、螯合剂将这些物质洒入水中,与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成络和螯合反应,形成络合物和螯合物。一方面缓冲pH值,减少营养元素(如磷)的沉淀,另一方面降低水中毒物(如重金属离子)浓度和毒性,达到调节改良水质的作用。常用的络合剂、螯合剂有活性腐殖酸、粘土、膨润土等。
3.沉淀剂一些化学物质的溶液泼洒入水中后,絮凝、沉淀有机质和毒物,从而达到在一段时间内改良水质的作用。常用的沉淀剂有石膏和明矾等。
4.除毒剂有些物质能中和水体中产生的毒物(如硫化氢等),从而改良水质。常用的有硫酸亚铁。5.杀藻剂当水中出现大量的蓝藻时,用杀藻剂杀灭蓝藻,净化水质。常用的杀藻剂有硫酸铜+硫酸亚铁、次氯酸钙、季胺盐(双季胺盐)、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异噻唑啉酮等。 第四节 养殖水体的水质调解 不同水色的水质调节方法
池塘水质的调节
第一节肥、活、嫩、爽的含意
一、肥水
水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丰富,浮游生物是营养丰富、易消化,个体大的种类。
1.肥水的生物加工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20-120毫克/升,浮游动物生物量超过5毫克/升。 2.肥水的透明度指标:池塘为20-40厘米,水库、湖泊为30-60厘米。
3.肥水的营养指标:有效氮:1-2毫克/升,有效磷:0.1-0.5毫克/升,有效氮磷比5-12:1。
4.肥水的颜色:棕绿、深棕、茶褐、褐青、褐色、嫩绿、亮绿、浓绿、豆绿、白清。
5.肥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团藻目种类为优势种,另有祼藻门,绿球藻目,丝状蓝藻的种类;浮游动物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
二、老水
水中溶解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耗尽或严重过量,浮游生物处于衰老期或死亡期,颜色发黄或大量出现微囊藻和粘球藻水华;藻类是不是易消化、个体小、营养价值低的种类。
1.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很少或超过120毫克/升,浮游动物生物量小于1毫克/升。
2.透明度指标:池塘小于20厘米,湖泊、水库小于30厘米。
3.营养物指标:有效氮:2毫克/升以上;有效磷0.01毫克/升以下。
4.老水的颜色:黄绿、蓝绿、铜绿、酱色、黑色、灰白、雾白。
5.老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祼藻门、绿球藻目、团藻目衰老期的种类或微囊藻属、粘球藻属、隐球藻属种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只有原生动物的纤毛虫。
三、水色、水华形状、水的透明度不停变化,每天不一样,每天的早、中、晚不一样,浮游生物的优势种2-3天就发生变化,是浮游生物处于生命旺盛生长期的表现。由于肥水中生活的藻类大多为隐藻、甲藻、硅藻、金藻、祼藻、团藻目能运动的藻类,在生长的旺盛期,不停地在水中游动,造成水色的深浅、水华的形状的变化。透明度早、中、晚相差10厘米左右,水色有早清晚绿、早红晚绿、半塘红(棕色)半塘绿等的变化。
四、嫩
水肥而不老,浮游生物处于旺盛的生长期,颜色鲜亮,细胞未老化。肥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如不调节或调节不当,就会老化,成为老水;老水经过适当的调节,也会转化为肥水、嫩水。
五、爽
指水色看起来清爽,水色不淡也不过浓,透明度不高也不低,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鱼类食物充足,生长速度快,无病或病害少,是鱼类的适宜生长环境。
总之,肥、活、嫩、爽的水质特点是:浮游植物以隐藻、硅藻、甲藻、金藻等易消化、个体大、营养价值高的优势种,蓝藻少;生物量在20-120毫克/升之间,细胞处于旺盛的生长期,未老化;透明度池塘为20-40厘米,湖泊、水库为30-60厘米。
第二节水体老化的原因
水体在长期养殖之后或过分密养的条件下,生产性能下降、疾病频发、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发生养殖品种大量死亡现象为水体老化
一、溶氧不足水体溶氧缺乏,一方面养殖品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正常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水中物质进行厌氧循环,产生许多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水产品。
二、有机物积累过多有机物积累过多,,厌气分解盛行,底质和底层水积累大量有毒物质,如低级脂肪酸、低级胺类、硫化氢、氨、硫醇、吲哚、粪臭素等
三、氮、磷比例不当适当的氮磷比是5~12:1,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是不适当的氮磷比。少的一方成为限制因子,多的一方不能被利用而积累,限制水体生产力。
四、代谢废物特别是氨积累太多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氨如果积累太多,会对水生动物和养殖品种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体生产能力,甚至引起养殖品种的死亡
五、偏酸或偏碱
水体偏酸或偏碱,都会引起一些营养物质的沉淀、吸附,使水体正常的物质循环速度降低甚至停止,水体生产力低下;另一方面水生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止。
六、缺乏营养元素
水体中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不足,成为限制因子,降低水体生产力 第三节 调解改良水质的方法 一、加水换水
定期加水是保持水质清新的一种方法,新鲜的水不仅可以带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溶氧,还可以稀释原水,使水质转好。当加水量较大时最好换水,换水量一般在三分之一以上。在水很肥或水质有老化趋势时,可通过加水或换水改善水质。二、增氧
1.物理方法增氧用机械增加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加速氧溶解于水中,通常使用各种增氧机、水泵充水、气泵向水中充气等都是物理方法增氧。是调节改良水质最经济、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2.化学方法增氧向水中添加能释放氧的化学物质,增加水中溶氧的方法。这些物质有过氧化钙、双氧水、二硫酸铵、高锰酸钾等。化学增氧能迅速增加水中溶氧,但作用时间较短,通常在发生重浮头,紧急抢救时使用。 三、施无机肥
在喂饲料或施有机肥为主的养殖水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投饵施肥后,有机质积累过多,有些营养元素有效成份不足,营养不均衡,物质循环速度慢,水质老化。这些水体通常需要施速效无机肥料(主要是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使水体营养达到平衡,加速物质质循环,使水质转为肥、活、嫩、爽。 四、生物方法
当水中有机物质积累过多,水质有老化趋势或已经老化,向水中泼洒微生态制剂(光合菌、芽孢菌、硝化菌、玉垒菌、EM复合生物制剂等)加速矿化分解有机质,消耗水中积累的过量物质(主要是氮),加速水体物质良性循环,从而调节水质。 五、调整放
养模式 增加鲢、鳙的放养量,与吃食鱼的比例最好是1:2或1:1,提高鳙的放养量,在7月份以后,鳙,鲢的比例3:1,存鱼量不能少于75公斤/亩。 六、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调节改良水质的常用方法,作用效果迅速明显,但作用时间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问题。目前使用的调节改良水质的化学方法和化学物质有:
1.生石灰是水产养殖上使用的最广泛、最多的一种水质调节改良剂,主要作用是调节PH值,硬度、碱度、增加钙离子。用量为5~15kg/亩,晴天上午9点左右使用,不宜在下午作用。
2.络合剂、螯合剂将这些物质洒入水中,与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成络和螯合反应,形成络合物和螯合物。一方面缓冲pH值,减少营养元素(如磷)的沉淀,另一方面降低水中毒物(如重金属离子)浓度和毒性,达到调节改良水质的作用。常用的络合剂、螯合剂有活性腐殖酸、粘土、膨润土等。
3.沉淀剂一些化学物质的溶液泼洒入水中后,絮凝、沉淀有机质和毒物,从而达到在一段时间内改良水质的作用。常用的沉淀剂有石膏和明矾等。
4.除毒剂有些物质能中和水体中产生的毒物(如硫化氢等),从而改良水质。常用的有硫酸亚铁。5.杀藻剂当水中出现大量的蓝藻时,用杀藻剂杀灭蓝藻,净化水质。常用的杀藻剂有硫酸铜+硫酸亚铁、次氯酸钙、季胺盐(双季胺盐)、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异噻唑啉酮等。 第四节 养殖水体的水质调解 不同水色的水质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