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螺旋”模型中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
摘要: 在三螺旋模型中,政府、大学、企业三者形成互动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 推动专利技术转移逐渐上升。大学研究项目一般以专利为衡量指标,近年来大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专利技术转移率也随之升高,但转移率的速率小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增长率。本文针对专利技术转移率低下的现象,分析了在“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的平台、参与主体及作用与基本模式。 关键字:三螺旋;专利;技术转移;
引言
当今世界, 知识竞争的时代,而知识流通主要以技术转移为主要形式,技术转移日益成为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对提高国家、区域、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技术转移是自主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 也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经验表明, 任何一个成功的国家创新体系, 都必须具有三个基本的运行机制, 即以政府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大学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 以及以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化体系。技术创新以专利为衡量指标,技术转移以专利技术转移为衡量程度[1]。今近些年来,我国投入研究与开发(R&D)经费逐年增加(如表1);大学专利申请量也呈逐年增长态势, 但专利技术转移率仍然低下,专利技术转移收入也没有得到相应比例增加。由于大学专利技术转移与市场(企业)应用匹配失调,导致专利转移动力不足,专利技术质量与专利技术转移率并未随着专利申请量的增加而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样不利于我国科技的发展。针对出现上述现象,本文主要在专利
1 “三螺旋”模型理论与技术转移概念
美国遗传学家里查德. 列万廷最先使用三螺旋来模式化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三螺旋: 基因、生物体和环境》中, 总结了他的生物哲学思想[2]。他指出,基因、生物体和环境的关系, 是一种“辨证的关系”, 这三者就像三条螺旋缠绕在一起, 都同时是因和果。基因和环境都是生物体的因, 而生物体又是环境的因, 因此基因以生物体为中介, 又成了环境的因(方卫华, 2003) 。
通过引入生物学中的三螺旋概念,1995 年美国学者Etzkowitz 和荷兰学者Leydesdorff 提出了“大学—企业—政府”关系的三重螺旋创新模型[3]。
Etzkowitz 、Leydesdorff(2000)认为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三大组织主体, 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互动、交叉、重叠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基础和动力源泉。三螺旋模型理论认为, 政府、企业和大学的“交迭”才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 其三方互动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各参与者互相作用, 从而推动创新螺旋上升。
技术转移这一概念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首次被引入到经济理论中。联合国《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草案》中把“技术转移” 定义为: “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 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 。该定义并没有对“转移”作出具体的解释。 此后,学者们对“技术转移” 作过种种解释, 范保群等人对此作过概括, 并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分为几种观点: (1) 技术知识应用说。它把技术转移看作是技术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如弗兰克. 普雷斯博士[4]的定义: “技术转移就是研究成果的社会化, 包括其在国内和向国外的推广”。( 2) 技术载体转移说。这种观点认为技术转移就是载体的转移。( 3) 技术组织主体合作说。这实际上是从主体角度来定义技术转移, 认为技术转移是技术要素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过程, 有两个特征: 其一, 存在不同主体; 其二, 存在主体之间合作[5] (4) 技术知识跨场域说。这种观点认为是科技技术场域向市场技术场域转移。大学技术知识转移是一种典型的跨场域形式,即大学技术知识导向市场经济技术知识的转移形式。
许多人认为, 技术转移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 通过有偿或无偿的各种途径, 从技术源向技术使用者转移的过程。作为技术转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技术转移的特定对象是专利。构建以大学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环节。专利技术转移是官产学合作的典型形式之一, 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利技术只有通过技术转移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层面的价值创造。
2 “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主要环节与平台
首先,一般认为,专利技术转移完整过程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专利技术知识获取、专利技术知识转化和专利技术知识应用,这是一个随着时间和空间盘绕在一起的螺旋式推进。环节一,专利技术知识获取。这一环节是研发人员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探索创新思想和技术设计思路,并就这一创新思想和设计思路提出专利申请。这一过程也可能涉及到研发者和技术潜在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6]。环节二是专利技术转让。这一环节同时牵涉技术开发者与技术使用者,通过这两者有效的交流对技术的功能和评价达成某种共识, 技术的潜在使用者能够采纳或至少了解该技术。环节三是专利技术的市场应用。这一环节是经济化阶段,是将专利技术应用到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产生经济化效益的过程。这个过程,技术的开发者继续会与用户保持联系,不断完善用户的需求,是技术的功能趋近完善
[7]以及提供必需的后续技术支持。
根据一些国外文献,可知,美国搭建的技术转移平台以大学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发明创造为起点,以政府的技术转移法规政策为保障以及足够多研发经费投入,以新技术在市场的成功科技成果商业化运作为目标[8],通过大学内部创业教育的实施以及技术转移中间组织成功运作实现了大学技术供给流和企业技术需求流的对接,并最终完
成了技术在三条螺旋
链中盘旋上升。在国
内,专利技术转移平台
的相关研究不多也不
足,处于起步阶段,主
要对国外研究做综述
性介绍,极少数研究在
政府-大学-企业之间
的专利技术转移平台,
研究深度不够明显,相
关实证研究更是匮乏。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形,
本文在美国三螺旋式
技术转移创新平台进
行了改进,以大学的创
新知识,技术知识为输
出流,以政府提供充足的研发经费和技术转移激励机制为技术服务流,以企业的创新技术的市场绩效的经济收益化为创新技术输入流,形成初步的“三螺旋”模型的专利技术转移平台(如流程图 1)。
2.1 专利技术知识的输出流
在创新体系中,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技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在“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平台中扮演着了专利技术知识主要输出方的角色,它为企业提供想匹配且可转化的专利技术,它为政府提供了创新的希望与信心。大学与科研机构还扮演着专利技术法律制度的辅助角色以及推动专利技术经济化。大学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软件”资源即知识人力资源与创新资源,以及专利技术所需“硬件”资源。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专利技术研究献身。在我国,以专利申请衡量他们创新技术成果。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专利授权量也逐年增多,专利转化率逐年升高,但专利转化率相对专利授权量还是不高。缘于我国经济转型时间不长,专利技术转移平台还不够成熟。现在我国正努力由“中国制造”创新模式向“中国创造”过渡。专利技术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大部分专利具有实现经济层面的价值,推动专利技术转移实现企业化和经济化,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专利转让费可以为大学与科研机构提供经费支持,实现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学与科研机构逐渐认识到专利技术转移的必要性与价值意义,前后成立了科研办公室与科研机构等。
2.2 专利技术知识的输入流
在创新体系中,企业作为技术知识的接受者与再创造者,在“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平台中不但扮演了专利技术知识输入方的角色,还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还为政府和大学提供更多的经费来源,它还同时承担着研究开发者与专利制度完善的推动者,使专利技术的开发研究与企业专利技术需求相匹配,以实现更高经济价值与专利技术转移效率。作为专利技术的主要输入方, 企业是体现专利技术最终效益的实现者。在当今的激烈创新知识的竞争社会中,技术创新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获得专利技术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在“三螺旋”模型中,企业为支付专利转移费用等形式从提供主要的资金支持, 并将生产经营中需要的各种信息反馈给专利输出方。这要求企业不但要引进专利技术, 还必须注重自身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形成可持续的再增值创新。
2.3 专利技术知识的服务流
在创新体系中,政府作为技术知识的服务者与创新环境经营者,在“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平台中扮演了专利技术知识服务方的角色。政府为大学与科研机构提供专利技术发明创造的经费以及技术创新的激励者(如表1),还为企业提供专利转移与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推动着专利技术经济化。改革开放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转变时间不长,市场机制还未健全, 在创新技术发展上正处于引进、模仿、消化到自主创新的阶段之中, 大学和企业很难相互主动进行技术的合作开发, 这时就需要我国政府发挥主导与协调作用, 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 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确定技术方向, 设立合作开发技术实验室, 促进官产学合作进行共性技术的开发。此外, 政府的积极参与还有利于共性技术成果更有效地得到推广和应用。政府还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支持专利技术转移的政策体系。具体而言, 政府应该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鼓励各类创新主体的专利创造活动; 政府应该大力扶持专利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 充分发挥专利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桥梁作用; 政府应该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专利技术, 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在官产学合作组织中,政府、企业和大学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来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薛捷等,2006),这三者合作能够发挥各自独立的传统优势,而又相互利用彼此的长处弥补各自的不足,共同进行专利技术研发与转移,以此, 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3 “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的基本模式
专利技术转移的基本模式为专利技术输出输入双方提供决策依据,以便双方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专利技术转移渠道与方式,以提高专利技术转移的成功率。据国内相关文献,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与专利转移模式大多数学者是从专利技术知识产权转让程度进行研究,其模式分为专利实施许可模式、专利权转让模式。少数人研究者从技术转移的线性阶段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研究、中式、生产实施模式。以上这两者模式存在不足,大学与企业彼此相互独立或者很少互动的进行技术转移,而政府也独身于技术转移之外。在探讨“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基本模式中,基于政府、大学和企业三者即是相对独立又是链式缠绕的整体,在
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改进,以更符合市场创新体系。
本文从大学与企业合作深度层面进行模式探讨,大致分为三种模式[9],链式合作(专利许可)模式、半合作(技术入股合作)模式、完全合作(带土移植)模式如表2。政府在合作模式中,组织与协调激励两者顺利进行合作,提供专利转移政策环境与专利知识法律保障。
链式合作模式,从技术供应链上进行合作,指大学技术专利技术拥有者通过许可他人或公司使用其专利实现专利技术转移,在专利权一定权限内进行转让。这种模式下,大学转让专利一般给大型企业,企业投入资金、设配、场地等,与大学科研人员一起合作开发实用产品。这种模式特点是两者利益分配存在矛盾不大,大学主要是收取专利转让费用,企业收益产品经济利益,但合作时间短,后续开发不足,技术风险比较大。
半合作模式,大学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创新企业科技产品开发,大学以单项科技成果及相互的专利知识为基础,以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为企业骨干员工。这种模式下,大学以半合作的身份参与科技产品的开发,企业得到骨干的技术人员,大学与企业角色与分工模糊化,导致责任与利益分配上可能存在分歧。例如清华阳光就是这种模式的结晶。
完全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以大学具有实力的主骨干公司作为平台,将学校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参与研发的骨干技术人员以及组成的研究开发群体连同相关设备仪器等,整体移植到企业内,与企业分离的相关资产一起,组建新的经济实体。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企业一部分,形成“你中有我”。企业(中小科技企业)在科技产品开发上得到快速成功,以使成功创业与迅速成长,科技孵化器就是这
4 结论
“三螺旋”模型中,作为主导作用,政府要对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加以改进,营造和谐的合作环境。我国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尤其在基础研究这模块中,为了三方合作高效运行,应加大投入力度。不拘一格的合作方式,由于不同技术成果与具体的合作者不同,转移模式也可能不同。应该兼顾三者利益的前提下,以技术为转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大学和企业的
合作是可持续,大学不但要提高“技术价值”而且要加深“技术经济价值”的意识。企业不能一味依赖大学的科技成果,而应该提高本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大三者的合作横向宽度与纵向的深度,以提高专利技术转化率。本文对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些转移模式建议,但是否合理性,需要以后进行长期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方署.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2]边伟军. 罗公利.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机制与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9(2).
[3]李小丽. 三螺旋模型下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动态演进及其启示[J].情报研究.2011(14).
[4] PRESS F. T he government 's view [J] . Chem tech, 1979(2) : 69.
[5]范小虎. 陈很荣. 仰书纲. 技术转移及其相关概念的涵义辨析[J].科研管理研究.2000(6).
[6]曹建国. 刘伟. 蔡卫星. 郑永平. 产学研合作中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J].科研管理研究.2009(12).
[7]覃川. 金兼斌. 中国大学技术转移的基本模式与关键因素分析[J].创新论坛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5).
[8]陈静. 林晓言.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我国技术转移新途径分析[J].技术经济.2008(7).
[9]刘奕岑. 国内外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及分析[J].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6.
“三螺旋”模型中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
摘要: 在三螺旋模型中,政府、大学、企业三者形成互动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 推动专利技术转移逐渐上升。大学研究项目一般以专利为衡量指标,近年来大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专利技术转移率也随之升高,但转移率的速率小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增长率。本文针对专利技术转移率低下的现象,分析了在“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的平台、参与主体及作用与基本模式。 关键字:三螺旋;专利;技术转移;
引言
当今世界, 知识竞争的时代,而知识流通主要以技术转移为主要形式,技术转移日益成为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对提高国家、区域、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技术转移是自主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 也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经验表明, 任何一个成功的国家创新体系, 都必须具有三个基本的运行机制, 即以政府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大学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 以及以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化体系。技术创新以专利为衡量指标,技术转移以专利技术转移为衡量程度[1]。今近些年来,我国投入研究与开发(R&D)经费逐年增加(如表1);大学专利申请量也呈逐年增长态势, 但专利技术转移率仍然低下,专利技术转移收入也没有得到相应比例增加。由于大学专利技术转移与市场(企业)应用匹配失调,导致专利转移动力不足,专利技术质量与专利技术转移率并未随着专利申请量的增加而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样不利于我国科技的发展。针对出现上述现象,本文主要在专利
1 “三螺旋”模型理论与技术转移概念
美国遗传学家里查德. 列万廷最先使用三螺旋来模式化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三螺旋: 基因、生物体和环境》中, 总结了他的生物哲学思想[2]。他指出,基因、生物体和环境的关系, 是一种“辨证的关系”, 这三者就像三条螺旋缠绕在一起, 都同时是因和果。基因和环境都是生物体的因, 而生物体又是环境的因, 因此基因以生物体为中介, 又成了环境的因(方卫华, 2003) 。
通过引入生物学中的三螺旋概念,1995 年美国学者Etzkowitz 和荷兰学者Leydesdorff 提出了“大学—企业—政府”关系的三重螺旋创新模型[3]。
Etzkowitz 、Leydesdorff(2000)认为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三大组织主体, 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互动、交叉、重叠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基础和动力源泉。三螺旋模型理论认为, 政府、企业和大学的“交迭”才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 其三方互动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 各参与者互相作用, 从而推动创新螺旋上升。
技术转移这一概念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首次被引入到经济理论中。联合国《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草案》中把“技术转移” 定义为: “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 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 。该定义并没有对“转移”作出具体的解释。 此后,学者们对“技术转移” 作过种种解释, 范保群等人对此作过概括, 并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分为几种观点: (1) 技术知识应用说。它把技术转移看作是技术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如弗兰克. 普雷斯博士[4]的定义: “技术转移就是研究成果的社会化, 包括其在国内和向国外的推广”。( 2) 技术载体转移说。这种观点认为技术转移就是载体的转移。( 3) 技术组织主体合作说。这实际上是从主体角度来定义技术转移, 认为技术转移是技术要素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过程, 有两个特征: 其一, 存在不同主体; 其二, 存在主体之间合作[5] (4) 技术知识跨场域说。这种观点认为是科技技术场域向市场技术场域转移。大学技术知识转移是一种典型的跨场域形式,即大学技术知识导向市场经济技术知识的转移形式。
许多人认为, 技术转移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 通过有偿或无偿的各种途径, 从技术源向技术使用者转移的过程。作为技术转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技术转移的特定对象是专利。构建以大学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环节。专利技术转移是官产学合作的典型形式之一, 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利技术只有通过技术转移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层面的价值创造。
2 “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主要环节与平台
首先,一般认为,专利技术转移完整过程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专利技术知识获取、专利技术知识转化和专利技术知识应用,这是一个随着时间和空间盘绕在一起的螺旋式推进。环节一,专利技术知识获取。这一环节是研发人员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探索创新思想和技术设计思路,并就这一创新思想和设计思路提出专利申请。这一过程也可能涉及到研发者和技术潜在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6]。环节二是专利技术转让。这一环节同时牵涉技术开发者与技术使用者,通过这两者有效的交流对技术的功能和评价达成某种共识, 技术的潜在使用者能够采纳或至少了解该技术。环节三是专利技术的市场应用。这一环节是经济化阶段,是将专利技术应用到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产生经济化效益的过程。这个过程,技术的开发者继续会与用户保持联系,不断完善用户的需求,是技术的功能趋近完善
[7]以及提供必需的后续技术支持。
根据一些国外文献,可知,美国搭建的技术转移平台以大学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发明创造为起点,以政府的技术转移法规政策为保障以及足够多研发经费投入,以新技术在市场的成功科技成果商业化运作为目标[8],通过大学内部创业教育的实施以及技术转移中间组织成功运作实现了大学技术供给流和企业技术需求流的对接,并最终完
成了技术在三条螺旋
链中盘旋上升。在国
内,专利技术转移平台
的相关研究不多也不
足,处于起步阶段,主
要对国外研究做综述
性介绍,极少数研究在
政府-大学-企业之间
的专利技术转移平台,
研究深度不够明显,相
关实证研究更是匮乏。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形,
本文在美国三螺旋式
技术转移创新平台进
行了改进,以大学的创
新知识,技术知识为输
出流,以政府提供充足的研发经费和技术转移激励机制为技术服务流,以企业的创新技术的市场绩效的经济收益化为创新技术输入流,形成初步的“三螺旋”模型的专利技术转移平台(如流程图 1)。
2.1 专利技术知识的输出流
在创新体系中,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技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在“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平台中扮演着了专利技术知识主要输出方的角色,它为企业提供想匹配且可转化的专利技术,它为政府提供了创新的希望与信心。大学与科研机构还扮演着专利技术法律制度的辅助角色以及推动专利技术经济化。大学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软件”资源即知识人力资源与创新资源,以及专利技术所需“硬件”资源。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专利技术研究献身。在我国,以专利申请衡量他们创新技术成果。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专利授权量也逐年增多,专利转化率逐年升高,但专利转化率相对专利授权量还是不高。缘于我国经济转型时间不长,专利技术转移平台还不够成熟。现在我国正努力由“中国制造”创新模式向“中国创造”过渡。专利技术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大部分专利具有实现经济层面的价值,推动专利技术转移实现企业化和经济化,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专利转让费可以为大学与科研机构提供经费支持,实现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学与科研机构逐渐认识到专利技术转移的必要性与价值意义,前后成立了科研办公室与科研机构等。
2.2 专利技术知识的输入流
在创新体系中,企业作为技术知识的接受者与再创造者,在“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平台中不但扮演了专利技术知识输入方的角色,还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还为政府和大学提供更多的经费来源,它还同时承担着研究开发者与专利制度完善的推动者,使专利技术的开发研究与企业专利技术需求相匹配,以实现更高经济价值与专利技术转移效率。作为专利技术的主要输入方, 企业是体现专利技术最终效益的实现者。在当今的激烈创新知识的竞争社会中,技术创新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获得专利技术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在“三螺旋”模型中,企业为支付专利转移费用等形式从提供主要的资金支持, 并将生产经营中需要的各种信息反馈给专利输出方。这要求企业不但要引进专利技术, 还必须注重自身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 形成可持续的再增值创新。
2.3 专利技术知识的服务流
在创新体系中,政府作为技术知识的服务者与创新环境经营者,在“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平台中扮演了专利技术知识服务方的角色。政府为大学与科研机构提供专利技术发明创造的经费以及技术创新的激励者(如表1),还为企业提供专利转移与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推动着专利技术经济化。改革开放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转变时间不长,市场机制还未健全, 在创新技术发展上正处于引进、模仿、消化到自主创新的阶段之中, 大学和企业很难相互主动进行技术的合作开发, 这时就需要我国政府发挥主导与协调作用, 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 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确定技术方向, 设立合作开发技术实验室, 促进官产学合作进行共性技术的开发。此外, 政府的积极参与还有利于共性技术成果更有效地得到推广和应用。政府还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支持专利技术转移的政策体系。具体而言, 政府应该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鼓励各类创新主体的专利创造活动; 政府应该大力扶持专利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 充分发挥专利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桥梁作用; 政府应该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专利技术, 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在官产学合作组织中,政府、企业和大学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来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薛捷等,2006),这三者合作能够发挥各自独立的传统优势,而又相互利用彼此的长处弥补各自的不足,共同进行专利技术研发与转移,以此, 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3 “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的基本模式
专利技术转移的基本模式为专利技术输出输入双方提供决策依据,以便双方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专利技术转移渠道与方式,以提高专利技术转移的成功率。据国内相关文献,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与专利转移模式大多数学者是从专利技术知识产权转让程度进行研究,其模式分为专利实施许可模式、专利权转让模式。少数人研究者从技术转移的线性阶段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研究、中式、生产实施模式。以上这两者模式存在不足,大学与企业彼此相互独立或者很少互动的进行技术转移,而政府也独身于技术转移之外。在探讨“三螺旋”模型中专利技术转移基本模式中,基于政府、大学和企业三者即是相对独立又是链式缠绕的整体,在
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改进,以更符合市场创新体系。
本文从大学与企业合作深度层面进行模式探讨,大致分为三种模式[9],链式合作(专利许可)模式、半合作(技术入股合作)模式、完全合作(带土移植)模式如表2。政府在合作模式中,组织与协调激励两者顺利进行合作,提供专利转移政策环境与专利知识法律保障。
链式合作模式,从技术供应链上进行合作,指大学技术专利技术拥有者通过许可他人或公司使用其专利实现专利技术转移,在专利权一定权限内进行转让。这种模式下,大学转让专利一般给大型企业,企业投入资金、设配、场地等,与大学科研人员一起合作开发实用产品。这种模式特点是两者利益分配存在矛盾不大,大学主要是收取专利转让费用,企业收益产品经济利益,但合作时间短,后续开发不足,技术风险比较大。
半合作模式,大学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创新企业科技产品开发,大学以单项科技成果及相互的专利知识为基础,以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为企业骨干员工。这种模式下,大学以半合作的身份参与科技产品的开发,企业得到骨干的技术人员,大学与企业角色与分工模糊化,导致责任与利益分配上可能存在分歧。例如清华阳光就是这种模式的结晶。
完全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以大学具有实力的主骨干公司作为平台,将学校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参与研发的骨干技术人员以及组成的研究开发群体连同相关设备仪器等,整体移植到企业内,与企业分离的相关资产一起,组建新的经济实体。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企业一部分,形成“你中有我”。企业(中小科技企业)在科技产品开发上得到快速成功,以使成功创业与迅速成长,科技孵化器就是这
4 结论
“三螺旋”模型中,作为主导作用,政府要对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加以改进,营造和谐的合作环境。我国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尤其在基础研究这模块中,为了三方合作高效运行,应加大投入力度。不拘一格的合作方式,由于不同技术成果与具体的合作者不同,转移模式也可能不同。应该兼顾三者利益的前提下,以技术为转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大学和企业的
合作是可持续,大学不但要提高“技术价值”而且要加深“技术经济价值”的意识。企业不能一味依赖大学的科技成果,而应该提高本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大三者的合作横向宽度与纵向的深度,以提高专利技术转化率。本文对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些转移模式建议,但是否合理性,需要以后进行长期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方署.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2]边伟军. 罗公利.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机制与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9(2).
[3]李小丽. 三螺旋模型下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的动态演进及其启示[J].情报研究.2011(14).
[4] PRESS F. T he government 's view [J] . Chem tech, 1979(2) : 69.
[5]范小虎. 陈很荣. 仰书纲. 技术转移及其相关概念的涵义辨析[J].科研管理研究.2000(6).
[6]曹建国. 刘伟. 蔡卫星. 郑永平. 产学研合作中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J].科研管理研究.2009(12).
[7]覃川. 金兼斌. 中国大学技术转移的基本模式与关键因素分析[J].创新论坛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5).
[8]陈静. 林晓言.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我国技术转移新途径分析[J].技术经济.2008(7).
[9]刘奕岑. 国内外高校技术转移模式及分析[J].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