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通用技术 冯海花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末将迎来我校第三届会考,而通用技术会考的内容将是我们所修完的“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两个模块的内容,我校这两个模块的使用的都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模块内容涉及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交流、设计评价、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等主题,侧重于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以及生活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这些对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
1、理解技术、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技术、设计过程、设计交流、设计评价以及结构设计、流程设计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简单控制技术与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能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表达技术与设计方案;
3、能结合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形成技术与设计方案并初步实施;
4、学会从技术、环境、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技术设计方案和实施的结果,增强革新意识。
三、实施措施
1、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2、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3、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技术试验,领悟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能将它们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能否反映时代发展的教学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5、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倡导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可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技术活动档案袋评价两种方式。
6、要加强对作业本的练习及校对,及时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学习。 篇二: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通用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通用技术教学计划
莆田六中通用技术备课组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使用的是地质版的教材。“技术与设计2”模块是在“技术与设计1”的基础上设置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与设计的教学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本模块由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四个主题组成,侧重于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以及生活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这些对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
1、理解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结构设计、流程设计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简单控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能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 3、能结合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形成设计
方案并初步实施;
4、学会从技术、环境、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技术设计方案和实施的结果,增强革新意识。
三、实施措施
1、在开学初将各班学生分为2-4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技术试验,领悟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能将它们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能否反映时代发展的教学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6、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倡导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可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技术活动档案袋评价两种方式。 篇三: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中通用技术教研组教研计划
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中通用技术教研组教研计划
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中通用技术教研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要点:
1、抓好高三年级的通用技术高考复习工作,结合本校学生学情,通过系统化、专题化的复习与练习,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通用技术统一考试的特点,争取在3月底的技术统一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为高考打好基础。
具体措施:i 、充分利用历年高考真题,分析技术考试特点,精炼考核要求; ii、抓学生薄弱环节,提高解题得分率,例如:草图绘制、三视图绘制;
iii、总结生活中技术案例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特别提醒生活中试验类、新技术类等案例;
2、关注课程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鼓励本组教师开发选修课程丰富完善技术课程体系,二是做好新高考改革中限定性选修课程(电子技术)研究与教学设计工作。 具体措施:i 、结合学校资源开设选修课程,完善已开发课程李晓淼老师的《机器人课程》,逐步开发以下课程:《3d 制图课程》(学校已采购3d 打印机)《建筑结构设计》等课程; ii、对限定性选修课程的研究,并分配教师完成各个章节的教学设计任务,通过集体备课进行集体讨论;
3、结合“温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要求本组老师在公共平 台上“晒课”和评选出“优课”。
具体措施:i 、本组每位教师在2015年5月之前,完成《必修1》第七章第二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同课异构);
2015年5月之后,完成《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同课异构); ii、就以上晒课内容,在本组范围中评选出“优课”一至两节;并推荐给市直教研活动评优。
4、结合市级优质课评比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活动,提高本组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具体措施:i 、教研组内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规范性,积极开展同课异,力争完善必修2《控制与系统》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师开出校级公开课一至两节;
ii、推荐一到两名教师参加市直优质课评比(暂定陈**老师) ,全组同仁献计献策,力求好成绩;(4月中旬)
iii、鼓励本组老师结合教学活动设计教具,并参加市教具评比活动(4月底);
5、结合课堂技术试验活动,组织好学生的科学技术辅导工作,参加第二届学生通用技术学科设计小论文比赛活动。
具体措施:i 、开展全校竞赛类活动,例如:结构设计大赛;(3月底)
ii、高二年级课堂上开设两次技术试验活动:一、结构设计(3月底),二、电子制作;(4月底)
iii、利用学生活动开展学生小论文撰写的培训工作,并且推选出优秀学生参加市级小论文比赛;(4月中旬)
6、积极设计通用技术微课程,努力构建本学科的资源库。
工作措施:积极的学习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认真分析教材和积累素材,制作优质的微课程视频课件。
7、关注评价,加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
工作措施:以技术统考和新高考改革为背景,以《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为标准,要求本组教师注重平时素材积累和设计教学试题内容,做好学校期中、月考以及期末考试命题工作。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通用技术 冯海花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末将迎来我校第三届会考,而通用技术会考的内容将是我们所修完的“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两个模块的内容,我校这两个模块的使用的都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模块内容涉及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交流、设计评价、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等主题,侧重于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以及生活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这些对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
1、理解技术、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技术、设计过程、设计交流、设计评价以及结构设计、流程设计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简单控制技术与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能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表达技术与设计方案;
3、能结合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形成技术与设计方案并初步实施;
4、学会从技术、环境、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技术设计方案和实施的结果,增强革新意识。
三、实施措施
1、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2、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3、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技术试验,领悟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能将它们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能否反映时代发展的教学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5、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倡导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可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技术活动档案袋评价两种方式。
6、要加强对作业本的练习及校对,及时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学习。 篇二: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通用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通用技术教学计划
莆田六中通用技术备课组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使用的是地质版的教材。“技术与设计2”模块是在“技术与设计1”的基础上设置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与设计的教学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本模块由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四个主题组成,侧重于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以及生活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这些对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
1、理解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结构设计、流程设计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简单控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能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 3、能结合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形成设计
方案并初步实施;
4、学会从技术、环境、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技术设计方案和实施的结果,增强革新意识。
三、实施措施
1、在开学初将各班学生分为2-4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技术试验,领悟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能将它们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能否反映时代发展的教学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6、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倡导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可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技术活动档案袋评价两种方式。 篇三: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中通用技术教研组教研计划
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中通用技术教研组教研计划
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中通用技术教研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要点:
1、抓好高三年级的通用技术高考复习工作,结合本校学生学情,通过系统化、专题化的复习与练习,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通用技术统一考试的特点,争取在3月底的技术统一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为高考打好基础。
具体措施:i 、充分利用历年高考真题,分析技术考试特点,精炼考核要求; ii、抓学生薄弱环节,提高解题得分率,例如:草图绘制、三视图绘制;
iii、总结生活中技术案例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特别提醒生活中试验类、新技术类等案例;
2、关注课程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鼓励本组教师开发选修课程丰富完善技术课程体系,二是做好新高考改革中限定性选修课程(电子技术)研究与教学设计工作。 具体措施:i 、结合学校资源开设选修课程,完善已开发课程李晓淼老师的《机器人课程》,逐步开发以下课程:《3d 制图课程》(学校已采购3d 打印机)《建筑结构设计》等课程; ii、对限定性选修课程的研究,并分配教师完成各个章节的教学设计任务,通过集体备课进行集体讨论;
3、结合“温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要求本组老师在公共平 台上“晒课”和评选出“优课”。
具体措施:i 、本组每位教师在2015年5月之前,完成《必修1》第七章第二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同课异构);
2015年5月之后,完成《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同课异构); ii、就以上晒课内容,在本组范围中评选出“优课”一至两节;并推荐给市直教研活动评优。
4、结合市级优质课评比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活动,提高本组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具体措施:i 、教研组内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规范性,积极开展同课异,力争完善必修2《控制与系统》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师开出校级公开课一至两节;
ii、推荐一到两名教师参加市直优质课评比(暂定陈**老师) ,全组同仁献计献策,力求好成绩;(4月中旬)
iii、鼓励本组老师结合教学活动设计教具,并参加市教具评比活动(4月底);
5、结合课堂技术试验活动,组织好学生的科学技术辅导工作,参加第二届学生通用技术学科设计小论文比赛活动。
具体措施:i 、开展全校竞赛类活动,例如:结构设计大赛;(3月底)
ii、高二年级课堂上开设两次技术试验活动:一、结构设计(3月底),二、电子制作;(4月底)
iii、利用学生活动开展学生小论文撰写的培训工作,并且推选出优秀学生参加市级小论文比赛;(4月中旬)
6、积极设计通用技术微课程,努力构建本学科的资源库。
工作措施:积极的学习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认真分析教材和积累素材,制作优质的微课程视频课件。
7、关注评价,加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
工作措施:以技术统考和新高考改革为背景,以《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为标准,要求本组教师注重平时素材积累和设计教学试题内容,做好学校期中、月考以及期末考试命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