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活板沈括

13 活 板 沈括

【 原 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注】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

五经:《 周 易 》《 诗 经 》《 尚 书 》《 礼 记 》《春秋左传》

【 练习】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 盛 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

( ) ( ) ( ) ( ) ( )

【 】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 ( )

【 】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 (宋仁宗年号) ( ) ( )

【 】

{ }薄如钱唇,每字为 一印,火 烧令{ }坚。先设一铁板, { } ( ) ( ) ( ) ( ) ( ) { } ( )

【 】

其上 以松脂、蜡和huò纸灰之类冒之。欲印,

( ) ( ) ( ) ( )

【 】

则 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 ) ( ) ( ) ( ) ( ) ( )

【 】

持{ } 就火炀之;药稍熔, 则 以一平板按其面,

( ){ } ( ) ( ) ( ) ( ) ( )

【 】

则 字平如砥。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

( ) ( ) ( ) ( ) ( ) ( ) ( )

【 】

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 ) ( )

【 】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gēng互用之,瞬息可就。

( ) ( ) ( ) ( ) ( )

【 】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 ) ( )

【 】

以 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 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

( ) ( ) ( ) ( ) ( ) ( ) ( )

【 】

木格贮之。有奇字 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

( ) ( )( ) ( )

【 】

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 ) ( ) ( ) ( ) ( ) [ ]

【 】

兼 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 燔fán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 ) ( ) ( ) ( ) ( ) ( ) ( )

【 】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 ) ( )

【 】

昇死,其印为 予 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 ) ( ) ( )[ ]

【 】

【 练习答案】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 盛 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 (名作状,用雕版) (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做) (才)

【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同以) (是)

【 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 (宋仁宗年号)(平民) (创造)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版。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

{ }薄如钱唇,每字为 一印,火烧令{ }坚。先设一铁板, {字}(铜钱的边缘) (制成)(一个字模)(作状语,用火来烧)(使){之}(一块铁板)

【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

其上 以松脂、蜡和huò纸灰之类冒之。欲印,

(它的上面)(用) (混合) (蒙)

【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想要印刷,】

则 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就)(拿)(铁框子) (于是就) (作动词,排满 (作为)

【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于是就(在上面)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

持{ } 就火炀之;药稍熔, 则 以一平板按其面, (拿着){之} (靠近) (烤) (就) (拿) (表面)

【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

则 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 (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磨刀石)(如果)(只)(算)(几十乃至成百上千)

【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

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就) (另外)

【就特别快。(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字模,】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gēng互用之,瞬息可就。 (这一块板印刷的东西)(就)(准备好)(交替,同义复用) (完成)

【这一块板印刷的东西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就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字印) (多)

【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印 ,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

以 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 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 (用来)(防备)(重复出现的字)(如果……就)(用)(标签,作动词,做标签标出)(标签)

【用来防备一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如果不用时,就用纸条做标签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

木格贮之。有奇字 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

(名作状,用木格)(生僻字)(平时)(马上)

【用木格储存它们。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

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很快) (制作)(原因)(通纹) (如果……就) [判断句]

【很快可以制成。不用木头制作活字印的原因,是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如果沾了水就高低不平,】

兼 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 燔fán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又)(同)(互相) (如)(烧) (完毕)(名作状,用火)

【又加上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不如火烧过的粘土字印,使用完毕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掸去) (一点也不)

【用手掸去它,那些字印就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昇死,其印为 予 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被)(我)(堂兄弟和侄子们)[被动句 ]

【毕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教案】

活板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逻辑说明顺序 ,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 。

2.掌握“为”、“就”、“火”、“印”、“之”、“以”、“则”等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初步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了解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文字比较浅易,文章也较简短,结合课文下注释,学生大体可读懂。因此,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对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加以归纳,并辅导学生掌握文言中单音节词的翻译方法。

2.学习按工作程序说明的顺序,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可以结合疏通文字初步提出,之后再强调分析。行文的简洁,语言的准确也应作适当讲解。

3.准备《辞海》一部和若干铅字印模,备用。

4.安排两课时,连上最好。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介绍毕昇和他的活板印刷术,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2.疏通文意,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

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板书:活板(科技说明文)

这篇文章的作者沈括,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请同学朗读“阅读提示”的有关介绍。

板书: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二、范读全文,要求同学参照注释,注意字音。

板书下列汉字(或出示卡片),提问学生,其中多音字要求学生连同词一起读。

昇shēng、薄bï、唇chún、和huî、炀yáng 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韵yùn、贮zhù

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从zîng 旋xuàn。

三、学习课文第1段。

指名朗读第1段,教师指导学习。

疏通文意:板,刻板、雕板,这里义为“用雕板”;印,动词,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07年;尚,还;盛,广泛的,大规模的;为,动词,使用;之,代词,指“板印书籍”这种方法,可译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时,时候;始,开始;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已后,以后;典,经典,例如“五经”;籍,一般书籍;皆,都;为,判断动词,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总结:(一)专用名词:朝代、书名、人名、地名、官职等不译。(二)文言文省略较多,译为现代汉语时,要疏通上下文意,补上。(三)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译时有很多单音节词要补上一字变成双音节词。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1)照顾上下文,准确搭配,(2)不可只拘泥于这一种方法。

请同学译出第1段全文:用雕板印刷书籍,唐代的人还没有广泛的使用它,从五代的时候开始(用雕板)印刷五经,以后(各种)经典书籍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分析:介绍活板,先说雕板,既说明了活板渊源又提出了比较对象。“尚未盛为”,并非绝无,用词考究。“尚未„„始印„„皆为”,干净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发展过程,自然的引向说明中心——活板。

提问:课文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归纳:简述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加黑字板书) 学生齐读。

四、疏通第2段文意。

这一段是全文主体,具体说明了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及有关事项。

(加黑字板书)

1.学习第一层。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动词,发明。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板(印刷)。

提问: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为之”的“为”译为“使用”,这里的“为”译为“发明”,根据什么?

归纳:根据上下文意。前一处宾语“之”指“板印书籍”的方法,“为”译为“使用”;这一处宾语是“活板”,所以“为”译为“发明、创造”。

提问:这一句十二个字,介绍了什么?

归纳:活板发明时间、发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书)“布衣”二字,表现了人民的创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进步态度。“又”字呼应第一段,说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础上的新创造。

2.疏通第二层文意。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层(“其法„„瞬息可就”),教师指导,看注释,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毕昇;胶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个)印模,省略量词;火,名词,在这里是“用火”义。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胶质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铜钱的边缘,每个文字制作一个印模,用火烧烤使(它)坚硬。——这句介绍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学们注意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的方法。 同学齐读这一句(“其法„„火烧令坚”)。

(2)其,那,代铁板;以,介词,用;两个“之”用法不同,前一个,助词,可省去,后一个,代词,指铁板,可译为“它”。 请学生译文,同学校正,教师评判。(以下各句同)

译文;预先设置一块铁板,那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一类东西蒙盖它。

同学齐读这一句(“先设„„冒之”)。

(3)“置”后省略介词“于”(在)”;乃,于是;满,用作动词,排满;三个“则”字,都是顺承关系连词,可译作“就”。 译文:想要印刷时,就拿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满铁框子就算作一块活板,拿着(它)靠近火边烧烤它;等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张平板按压它的表面,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了。——以上两句介绍制作活板的工序。 同学齐读这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止,通“只”;为,认为,算做;神速,极快、快得惊人。

译文:如果只印刷两三本,不能算作简单方便;如果印刷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却快得惊人了。——这句介绍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单印。

同学齐读这一句(“若止印„„极为神速”)。

(5)请学生译文,同学校正,教师评判。

译文:经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铁板印刷,一块铁板另外排布字模,这一块印刷的刚刚印完,那第二块板已经备好,交替轮流使用它们,转眼间就能够完成。——这句介绍两板交替。 同学齐读这一句(“常作„„瞬息可就”)。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说明重点。

3.疏通第三层文意。

这一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事项。共四句话,分别请四位同学朗读、翻译。

(1)第一句译文:每一个文字都有几个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个文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一块板面内有重复出现(这些字的时候用)

(2)第二句译文:(活字)不使用时,就用纸条标记它们,每个韵部标上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藏它们。

(3)第三句译文:有生僻文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随即雕刻它,用草火烧烤,转眼间就能够制成。

(4)第四句译文:不用木头雕刻活字的原因,因为(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浸湿后就会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药物粘结在一起,(拆板)时不能够取下;不好烧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烧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摸擦它们,那些印模就自动脱落,一点也不会沾药弄脏。

同学齐读第三层。

五、学习第3段。

指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介词,被;予,我。

学生翻译。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们得到,到现在还(妥善的)保存收藏着。——这段介绍了毕昇活字模的下落,证明自己所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是确切无疑的。这段说明是必要的。

六、朗读、背诵。

同学齐读全文。背诵第二段,教师可将每句起首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作为提示。

布置作业

1.根据第2段第二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完成练习二。

2.根据第2段第三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的具体事项是什么,用四个短语归纳概括这一层的四句话,参照完成练习一。

3.反复朗读全文,争取能够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课文第二段。

2.处理课文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2段第二层。

1.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其法”既总括这一句,又总领这一层。因为“活字”是“活板”的关键环节。选“胶泥”为原料,因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烧坚;“薄如钱唇”,用比喻写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为一印”点出与雕板不同的特点。从选材到雕刻、烧制、

毕昇一定经过多次实验,小小印模闪射着智慧、毅力和科学精神的光辉。现代铅合金印模、铅字就是在它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传示铅字字模)

提问归纳:这一句介绍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点、成型四方面内容,真是言简意赅。

2.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冒”、“就”、“炀”、“烧”,用词准确。两句写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写得具体详尽,层次清楚,文字简洁。

提问: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骤?

归纳:包括:设铁板、冒药物、置铁范、排字模、就火炀、平模面六个步骤。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写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3.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术的先进;形容适度,未超出说明文语言平实的总体要求。两板交替,更灵活快速。试想雕板印刷就无法“更互用之”。“瞬

息可就”。“瞬息”呼应“神速”,体现了活板印刷的先进。其特点一言以蔽之:“活”。

二、分析第2段第三层。

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或背诵这一层的四句话,要求同学具体分析各项工艺要求怎么体现“活”的特点的,并用短语归纳各句大意。

1.第一句。多备常用字字模,以备重复使用,体现了“活”的特点。这一句讲的是:一字多印。

2.第二句。雕板印后,大量堆积,除非再印,毫无用处。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灵活,为避免因“活”而乱,分类贮藏,考虑周到,办法实用。这一句讲的是:按韵贮印。

3.第三句。制板时,难免遇上生僻字,对此,毕昇也想出了办法。又一个“瞬息”,说明有“奇”字也不会误工,的确十分灵活。这一句讲的是:奇字旋刻。

4.第四句。补充说明不以木头制字模的原因,解释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比较说明,扣住一个“活”字,并与本段开头相呼应。这一句讲的是;舍木取泥。

同学齐读第2段。

三、总结。

1.提问:本文写了什么?反映出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归结: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1)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怎样“活”,又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活”。

(2)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按程序说明是合理的顺序。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为了说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四、检查、解答上节课留的作业。 1.同学回答,教师归纳。 2.根据板书订正。

3.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

(1)印。“五代时始印五经”,孤立看这一句,解为“印刷”也可以了,但结合上下文,就觉得欠精确。上文“板印书籍„„”,可推知这个“印”应是动词 ,印刷 。 “其印自落”,印模。在句中是主语,名词。“密布字印”,印模。在句中是宾语,名词。

(2)火。“火烧令坚”,“火”本来是名词,在这里表明烧的方法,名作状,解为“用火”。“再火令药熔”,使药熔化的方法,是动词,“用火烧” 。

(3)以。“不以木为之者”,“以”和后面的“木”,构成介词短语,用来修饰动词“为”,“以”,介词,用。“以备一板内重复者”,上文是“„„每字有二十余印”,两句是目的关系,“以”是表示目的的连词,解为“来、用来”。

(4)就。“瞬息可就”,动词,用来陈述活板印刷,译为“完成”。“持就火炀之”,动词,支配的宾语是“火”,译为“靠近”。

(5)为。“唐人尚未盛为之”,“为”,动词,它的宾语“之”,代指“板印书籍”的方法,解为“使用、采用”。“满铁范为一板”,动词,它的宾语是“一板”,解为“算作、当作”。“右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前一个

“为”,动词,宾语是“简易(简易之法)”,解为“算是、认为是”;后一个“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极神速”也讲得通,“为”在这里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补充,“为”之在本文中用法很丰富,多为动词,具体解释,以与宾语搭配为标准。此外,“其印为予群众所得”,“为”,介词,被,也应注意。

总结:由这题可以看出辨别一词多义需:(1)顾及上下文意(2)分析本句成分(3)注意搭配对象。 布置作业

1.在积累本上总结一词多义现象。 为、就、火、印、之、以、则

2.完成练习四。

【练习】

练习测试之二

活板

基础知识

一、给黑体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 其上以松脂( )、蜡和( )纸灰冒之 A zhǐ B zhī C hã D huî 2 持就火 A yáng 3 更( A gâng 4 则以纸 A tiē 5 兼与药相 A zhān 6 不若 A fān 7 以手 A fú 8 木格 A chǔ炀( ) B tāng)互用之 B gēng帖( ) B tiâ粘( B nián( )土,用 B fán( )之B fï ( )之 B zhù

C tàng C jīng C tiě )

讫( )再火令药熔 C qì D qǐ

之 燔拂 贮

9 殊( )不沾污 A shū B zhū

10 其印为( )予( )群从( )所得 A wãi B wâi C yú D yù E zîng 二、对加黑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 唐人尚未盛(大规模的)为之 此印者才毕(完结、完成) 有奇字素(平时)无备者 用讫再火令药熔

B 一板已自(另外)布字 其上以松脂、蜡和 不若燔(烧)土 乃密布(排列)字印 C 旋(旋转)刻之 薄如钱唇(边缘) 则第二板已具(准备好)更互(交替)用之

D 则字平如砥(磨刀石) 若止(停止)三二本 F cïng

(混和)纸灰之类冒之

( )

以一铁范(框子)置铁板上 瞬息可就(完成)

三、黑体的字的意思都不相同的是( ) A 每字为一印 此印者才毕 每一字皆有数印 乃密布字印 B 持就火炀之 火烧令坚 以草火烧 用讫再火令药熔

C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不用,则以纸帖之 D 唐人尚未盛为之 满铁范为一板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四、对句子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A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 )

每个字制成一个印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B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药灰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压字面,于是(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就平得跟磨刀石一样。

C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字印不用的时候,就(把活字分类)用纸条标记它,每韵归为一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D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用木料刻制字印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沾了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并且和药物粘在一起,所以不可取。

阅读

五、①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②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③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④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⑥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⑦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

“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⑧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⑨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⑩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 A C E 2 A B C D 3 A C 4 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的字母按顺序写在横线上。

B 印刷质量好 D B 空间顺序D 程序顺序 ( F 活

( (

) ) ) 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印刷速度快制版比较容易印完,可以拆版发现错误可以改正 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正确的是 ①ㄧ②③ㄧ④⑤⑥ㄧ⑦⑧⑨⑩①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①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①②ㄧ③④⑤⑥ㄧ⑦⑧⑨ㄧ⑩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个步骤,它们

A 以火熔药 B 用药物蒙盖铁板 C 按平版面 D 设置铁板 E 排列字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 6 A B 者。

C D 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7 优越性? 并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A 作用

8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填入括号内,

( ) ( ) ”和 这段文字中说明活板印刷速度快的原句是“

这段文字的⑦⑧⑨句说明的是 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之”“也”等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活字的存放。活板对印刷中会遇到的一板内有重复的字和生僻字活字的印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有什么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B 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 ) 作用。

C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 ) 作用 。

D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 ) 作用 。

E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 ) 作用 。 答案:

一、1 B、D 2 A 3 B 4 A 5 A 6 B、 7 A 8 B 9 A 10 B、C、E 二、B 三、D 四、D

C

五、1 F 2 B 3 D 4 D、B、E、A、C

5 极为神速,瞬息可就

6 D

7 活字印模是用胶泥制作的,它的优越性是遇水不变形,不与药物相粘,拆板方便。

8 A 打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刻字的深度。

B 打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活板字面平整的程度。

C 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

D 作比较。突出了胶泥所制印模的优越性。

E 举事例、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字印数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

练习测试之六

活板

一、选择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1 A 括kuî 昇shãng 炀yáng 砥zǐ

B 括kuâ 昇shēng 炀yáng 砥dǐ

C 括kuî 昇shēng 炀yáng 砥dǐ

D 括kuî 昇shēng 炀tàng 砥dǐ 答( )

2 A 瞬shùn 韵yún 贮chú 燔fán

B 瞬shuân韵yùn 贮zhù 燔fān

C 瞬shuân韵yùn 贮zhù 燔fán

D 瞬shùn 韵yùn 贮zhù 燔fán 答( )

二、为下面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1 唐人尚未盛为之

A shâng B chãng 答( )

2 薄如钱唇

A báo B bï C bî 答( )

3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A huï B huî C hã 答( )

4 更互用之

A gâng B gēng 答( )

5 有奇字素无备者

A qí B jī 答( )

6 旋刻之

A xuàn

答( )

7 兼与药相

A nián

答( )

8 其印为予群

A zîng

答( )

三、选出对黑体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1 ①唐人尚

②火烧令坚

③蜡和纸灰之类

④则以一铁

A ①崇尚

B ①还 ②让

C ①高尚 B xuán ,不可取 B zhān 从所得 B cïng 冒之 置铁板上 ③蒙、盖 ④框子 ③蒙、盖 ④框子 ③冒犯 ④框子 粘 未盛为之 范②让②让

D ①还 ②命令 ③蒙、盖 ④典范 答( )

2 ①满铁范为一板

②持就火炀之

③己自布字

④则第二板已

A ①全部 ②烤

B ①排满 ②烧

C ①排满 ②烤

D ①排满 ②烤

3 ①更互用之

②瞬息可就

③兼与药相粘

④有奇字素无备者

A ①交替 ②成

B ①更加 ②完成

C ①轮流 ②成就

D ①交替 ②完成

③另外 ④准备好 ③另外 ④准备好 ③别自 ④具有 ③别自 ④准备好 ( ) ③并且 ④奇特 ③并且 ④生僻 ③并且 ④生僻 ③并且 ④生僻 ( ) 具答 答

4 ①不若燔上

②殊不沾污

③未为简易

④旋刻之

A ①如 ②一点 ③算是 ④立即

B ①像 ②一点

C ①如 ②特别

D ①如 ②一点

四、 下列句子有几种不同的译法,选出正确的一项。

1. 此印者才毕,

A. 这个印的人才完成,而二块板已准备好了,轮流着使用它,一会儿就可以完成。

B. 这块板刚印刷完,而第二板已准备好了,更加充分利用,一会儿就可以完成。

C. 这块板刚印刷完,而第二块板已经具有了,更加方便,相互补充,一会儿就可以完成。

D. 这块板刚印刷完,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轮流着使用它,一会儿就可以完成。答

2.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③算是 ④立即 ③算是 ④旋转 ③做 ④立即( ) 则第二板已具, ( 更互用之, ) 瞬息可就。

A. 活字板印刷书籍,唐朝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它。五代时期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经典和一般书籍就都是活字板印刷的本子了。

B. 木板雕字印刷书籍,唐朝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它。五代时期开始印《五经》,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后来经典和一般书籍都是活字板印刷的本子了。

C.

代时期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经典和一般书籍就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了。

D.

代时期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经典和一般书籍就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3.

一板,持就火炀之。

A.

密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排满了是一板,拿到火上烘烤它。

B.

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排满了是一板,拿到火上去烧它。

C.

上字的印模,满满的铁框上做一个板,拿到火上去烤它。

D. ( ) 本板雕字印刷书籍,唐朝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它。五活字板印刷书籍,唐朝还没有大规模地应用它。五 答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想要印刷了,就把要印的样子放铁板上,然后就密要印了,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就密密要印了,就把一铁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麻麻排要印了,就把一铁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麻麻排

上字的印模,排满了一个铁框作为一板,拿到火上去烤它。 答( )

4. 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A.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药剂熔融,用手拨它,那些印模就会自己掉下来,除了特殊的以外,一般不会弄脏。

B.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药剂熔融,用手拨它,那些印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儿也不会弄脏。

C. 用完了,再用火烧使药剂熔融,用手拨它,那些印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儿也不会弄脏。

D.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药剂熔融,用手拨它,那些印刷好的东西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弄脏。 答( )

五、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1. 选出对这一段文字的大意概括得正确的一项。

A. 说明活字印模的制作方法及其优点。

B. 说明活板的使用方法。

C. 说明活板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和功效。

D. 说明活板的功效。 答( )

2. 选出与画横线的语句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

A.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

B.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C. 这当儿,同志们就把印刷机拆开了,零零碎碎地运进地穴。又在地穴的一边凿一条横的隧道,凿了三米,又往下凿一条垂直隧道。隧道凿好了,就用厚木板把地穴的下半截封住,木板上铺上两米厚的泥土。

D. 鲸的用途很大,一条大鲸可炼出二、三万公斤油。这种油可制肥皂、颜料、人造牛油、腊油、润滑油以及国际上用的硝化油等。鲸皮可制皮箱、皮鞋、皮包等;牙齿和须可用来制装饰品和日常用具;鲸肚子上的皮可制电影

胶片,用鲸的肝提炼的鱼肝油,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营养丰富,鲸骨磨成粉,是最好的肥料。

3. 从下列各组里选出加黑字的意义或用法,与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项。

(1)A.唐人尚未盛为之

B. 有布衣毕昇,又为活字板

C. 其印为群从所得

D. 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答( )

(2)A. 忽一人大呼“火起”

B. 以草火烧,瞬息可就

C. 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D. 用讫再火令药熔 答( )

(3)A. 每字有二十余印

B.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C.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D.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答( )

(4)A.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B. 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C. 同志们自己动手

D. 自动机器 答( )

六、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熔,不可取;不若用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这段话以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用燔土制作的印模的优点。

2.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与“赵州桥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石拱桥,也是造成后来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这段话,运用的说明方法相同。 答( )

【答案】

一、 1. C 2. D

二、 1. A 2. A 3. B 4. B 5. A 6. A 7. B 8. A

三、 1. B 2. D 3. D 4. A

四、 1. D 2. C 3. D 4. B

五、 1. C 2. C 3.(1)C (2)D (3)C (4) A

六、 1.× 2. √

13 活 板 沈括

【 原 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注】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

五经:《 周 易 》《 诗 经 》《 尚 书 》《 礼 记 》《春秋左传》

【 练习】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 盛 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

( ) ( ) ( ) ( ) ( )

【 】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 ( )

【 】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 (宋仁宗年号) ( ) ( )

【 】

{ }薄如钱唇,每字为 一印,火 烧令{ }坚。先设一铁板, { } ( ) ( ) ( ) ( ) ( ) { } ( )

【 】

其上 以松脂、蜡和huò纸灰之类冒之。欲印,

( ) ( ) ( ) ( )

【 】

则 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 ) ( ) ( ) ( ) ( ) ( )

【 】

持{ } 就火炀之;药稍熔, 则 以一平板按其面,

( ){ } ( ) ( ) ( ) ( ) ( )

【 】

则 字平如砥。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

( ) ( ) ( ) ( ) ( ) ( ) ( )

【 】

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 ) ( )

【 】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gēng互用之,瞬息可就。

( ) ( ) ( ) ( ) ( )

【 】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 ) ( )

【 】

以 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 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

( ) ( ) ( ) ( ) ( ) ( ) ( )

【 】

木格贮之。有奇字 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

( ) ( )( ) ( )

【 】

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 ) ( ) ( ) ( ) ( ) [ ]

【 】

兼 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 燔fán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 ) ( ) ( ) ( ) ( ) ( ) ( )

【 】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 ) ( )

【 】

昇死,其印为 予 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 ) ( ) ( )[ ]

【 】

【 练习答案】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 盛 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 (名作状,用雕版) (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做) (才)

【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同以) (是)

【 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 (宋仁宗年号)(平民) (创造)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版。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

{ }薄如钱唇,每字为 一印,火烧令{ }坚。先设一铁板, {字}(铜钱的边缘) (制成)(一个字模)(作状语,用火来烧)(使){之}(一块铁板)

【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

其上 以松脂、蜡和huò纸灰之类冒之。欲印,

(它的上面)(用) (混合) (蒙)

【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想要印刷,】

则 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就)(拿)(铁框子) (于是就) (作动词,排满 (作为)

【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于是就(在上面)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

持{ } 就火炀之;药稍熔, 则 以一平板按其面, (拿着){之} (靠近) (烤) (就) (拿) (表面)

【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

则 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 (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磨刀石)(如果)(只)(算)(几十乃至成百上千)

【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

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就) (另外)

【就特别快。(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字模,】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gēng互用之,瞬息可就。 (这一块板印刷的东西)(就)(准备好)(交替,同义复用) (完成)

【这一块板印刷的东西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就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字印) (多)

【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印 ,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

以 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 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 (用来)(防备)(重复出现的字)(如果……就)(用)(标签,作动词,做标签标出)(标签)

【用来防备一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如果不用时,就用纸条做标签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

木格贮之。有奇字 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

(名作状,用木格)(生僻字)(平时)(马上)

【用木格储存它们。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

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 (很快) (制作)(原因)(通纹) (如果……就) [判断句]

【很快可以制成。不用木头制作活字印的原因,是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如果沾了水就高低不平,】

兼 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 燔fán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又)(同)(互相) (如)(烧) (完毕)(名作状,用火)

【又加上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不如火烧过的粘土字印,使用完毕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掸去) (一点也不)

【用手掸去它,那些字印就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昇死,其印为 予 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被)(我)(堂兄弟和侄子们)[被动句 ]

【毕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教案】

活板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逻辑说明顺序 ,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 。

2.掌握“为”、“就”、“火”、“印”、“之”、“以”、“则”等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初步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了解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文字比较浅易,文章也较简短,结合课文下注释,学生大体可读懂。因此,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对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加以归纳,并辅导学生掌握文言中单音节词的翻译方法。

2.学习按工作程序说明的顺序,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可以结合疏通文字初步提出,之后再强调分析。行文的简洁,语言的准确也应作适当讲解。

3.准备《辞海》一部和若干铅字印模,备用。

4.安排两课时,连上最好。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介绍毕昇和他的活板印刷术,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2.疏通文意,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

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 板书:活板(科技说明文)

这篇文章的作者沈括,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请同学朗读“阅读提示”的有关介绍。

板书: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二、范读全文,要求同学参照注释,注意字音。

板书下列汉字(或出示卡片),提问学生,其中多音字要求学生连同词一起读。

昇shēng、薄bï、唇chún、和huî、炀yáng 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韵yùn、贮zhù

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从zîng 旋xuàn。

三、学习课文第1段。

指名朗读第1段,教师指导学习。

疏通文意:板,刻板、雕板,这里义为“用雕板”;印,动词,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07年;尚,还;盛,广泛的,大规模的;为,动词,使用;之,代词,指“板印书籍”这种方法,可译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时,时候;始,开始;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已后,以后;典,经典,例如“五经”;籍,一般书籍;皆,都;为,判断动词,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总结:(一)专用名词:朝代、书名、人名、地名、官职等不译。(二)文言文省略较多,译为现代汉语时,要疏通上下文意,补上。(三)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译时有很多单音节词要补上一字变成双音节词。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1)照顾上下文,准确搭配,(2)不可只拘泥于这一种方法。

请同学译出第1段全文:用雕板印刷书籍,唐代的人还没有广泛的使用它,从五代的时候开始(用雕板)印刷五经,以后(各种)经典书籍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分析:介绍活板,先说雕板,既说明了活板渊源又提出了比较对象。“尚未盛为”,并非绝无,用词考究。“尚未„„始印„„皆为”,干净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发展过程,自然的引向说明中心——活板。

提问:课文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归纳:简述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加黑字板书) 学生齐读。

四、疏通第2段文意。

这一段是全文主体,具体说明了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及有关事项。

(加黑字板书)

1.学习第一层。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动词,发明。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板(印刷)。

提问: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为之”的“为”译为“使用”,这里的“为”译为“发明”,根据什么?

归纳:根据上下文意。前一处宾语“之”指“板印书籍”的方法,“为”译为“使用”;这一处宾语是“活板”,所以“为”译为“发明、创造”。

提问:这一句十二个字,介绍了什么?

归纳:活板发明时间、发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书)“布衣”二字,表现了人民的创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进步态度。“又”字呼应第一段,说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础上的新创造。

2.疏通第二层文意。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层(“其法„„瞬息可就”),教师指导,看注释,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毕昇;胶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个)印模,省略量词;火,名词,在这里是“用火”义。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胶质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铜钱的边缘,每个文字制作一个印模,用火烧烤使(它)坚硬。——这句介绍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学们注意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的方法。 同学齐读这一句(“其法„„火烧令坚”)。

(2)其,那,代铁板;以,介词,用;两个“之”用法不同,前一个,助词,可省去,后一个,代词,指铁板,可译为“它”。 请学生译文,同学校正,教师评判。(以下各句同)

译文;预先设置一块铁板,那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一类东西蒙盖它。

同学齐读这一句(“先设„„冒之”)。

(3)“置”后省略介词“于”(在)”;乃,于是;满,用作动词,排满;三个“则”字,都是顺承关系连词,可译作“就”。 译文:想要印刷时,就拿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满铁框子就算作一块活板,拿着(它)靠近火边烧烤它;等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张平板按压它的表面,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了。——以上两句介绍制作活板的工序。 同学齐读这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止,通“只”;为,认为,算做;神速,极快、快得惊人。

译文:如果只印刷两三本,不能算作简单方便;如果印刷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却快得惊人了。——这句介绍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单印。

同学齐读这一句(“若止印„„极为神速”)。

(5)请学生译文,同学校正,教师评判。

译文:经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铁板印刷,一块铁板另外排布字模,这一块印刷的刚刚印完,那第二块板已经备好,交替轮流使用它们,转眼间就能够完成。——这句介绍两板交替。 同学齐读这一句(“常作„„瞬息可就”)。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说明重点。

3.疏通第三层文意。

这一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事项。共四句话,分别请四位同学朗读、翻译。

(1)第一句译文:每一个文字都有几个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个文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一块板面内有重复出现(这些字的时候用)

(2)第二句译文:(活字)不使用时,就用纸条标记它们,每个韵部标上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藏它们。

(3)第三句译文:有生僻文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随即雕刻它,用草火烧烤,转眼间就能够制成。

(4)第四句译文:不用木头雕刻活字的原因,因为(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浸湿后就会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药物粘结在一起,(拆板)时不能够取下;不好烧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烧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摸擦它们,那些印模就自动脱落,一点也不会沾药弄脏。

同学齐读第三层。

五、学习第3段。

指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介词,被;予,我。

学生翻译。译文:毕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们得到,到现在还(妥善的)保存收藏着。——这段介绍了毕昇活字模的下落,证明自己所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是确切无疑的。这段说明是必要的。

六、朗读、背诵。

同学齐读全文。背诵第二段,教师可将每句起首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作为提示。

布置作业

1.根据第2段第二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完成练习二。

2.根据第2段第三层的说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的具体事项是什么,用四个短语归纳概括这一层的四句话,参照完成练习一。

3.反复朗读全文,争取能够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课文第二段。

2.处理课文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2段第二层。

1.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其法”既总括这一句,又总领这一层。因为“活字”是“活板”的关键环节。选“胶泥”为原料,因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烧坚;“薄如钱唇”,用比喻写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为一印”点出与雕板不同的特点。从选材到雕刻、烧制、

毕昇一定经过多次实验,小小印模闪射着智慧、毅力和科学精神的光辉。现代铅合金印模、铅字就是在它的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传示铅字字模)

提问归纳:这一句介绍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点、成型四方面内容,真是言简意赅。

2.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冒”、“就”、“炀”、“烧”,用词准确。两句写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写得具体详尽,层次清楚,文字简洁。

提问: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骤?

归纳:包括:设铁板、冒药物、置铁范、排字模、就火炀、平模面六个步骤。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写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3.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关内容。

教师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术的先进;形容适度,未超出说明文语言平实的总体要求。两板交替,更灵活快速。试想雕板印刷就无法“更互用之”。“瞬

息可就”。“瞬息”呼应“神速”,体现了活板印刷的先进。其特点一言以蔽之:“活”。

二、分析第2段第三层。

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或背诵这一层的四句话,要求同学具体分析各项工艺要求怎么体现“活”的特点的,并用短语归纳各句大意。

1.第一句。多备常用字字模,以备重复使用,体现了“活”的特点。这一句讲的是:一字多印。

2.第二句。雕板印后,大量堆积,除非再印,毫无用处。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灵活,为避免因“活”而乱,分类贮藏,考虑周到,办法实用。这一句讲的是:按韵贮印。

3.第三句。制板时,难免遇上生僻字,对此,毕昇也想出了办法。又一个“瞬息”,说明有“奇”字也不会误工,的确十分灵活。这一句讲的是:奇字旋刻。

4.第四句。补充说明不以木头制字模的原因,解释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比较说明,扣住一个“活”字,并与本段开头相呼应。这一句讲的是;舍木取泥。

同学齐读第2段。

三、总结。

1.提问:本文写了什么?反映出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归结: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2.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归纳:(1)抓住事物特点加以说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怎样“活”,又说明了为什么这样“活”。

(2)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按程序说明是合理的顺序。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为了说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四、检查、解答上节课留的作业。 1.同学回答,教师归纳。 2.根据板书订正。

3.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

(1)印。“五代时始印五经”,孤立看这一句,解为“印刷”也可以了,但结合上下文,就觉得欠精确。上文“板印书籍„„”,可推知这个“印”应是动词 ,印刷 。 “其印自落”,印模。在句中是主语,名词。“密布字印”,印模。在句中是宾语,名词。

(2)火。“火烧令坚”,“火”本来是名词,在这里表明烧的方法,名作状,解为“用火”。“再火令药熔”,使药熔化的方法,是动词,“用火烧” 。

(3)以。“不以木为之者”,“以”和后面的“木”,构成介词短语,用来修饰动词“为”,“以”,介词,用。“以备一板内重复者”,上文是“„„每字有二十余印”,两句是目的关系,“以”是表示目的的连词,解为“来、用来”。

(4)就。“瞬息可就”,动词,用来陈述活板印刷,译为“完成”。“持就火炀之”,动词,支配的宾语是“火”,译为“靠近”。

(5)为。“唐人尚未盛为之”,“为”,动词,它的宾语“之”,代指“板印书籍”的方法,解为“使用、采用”。“满铁范为一板”,动词,它的宾语是“一板”,解为“算作、当作”。“右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前一个

“为”,动词,宾语是“简易(简易之法)”,解为“算是、认为是”;后一个“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极神速”也讲得通,“为”在这里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补充,“为”之在本文中用法很丰富,多为动词,具体解释,以与宾语搭配为标准。此外,“其印为予群众所得”,“为”,介词,被,也应注意。

总结:由这题可以看出辨别一词多义需:(1)顾及上下文意(2)分析本句成分(3)注意搭配对象。 布置作业

1.在积累本上总结一词多义现象。 为、就、火、印、之、以、则

2.完成练习四。

【练习】

练习测试之二

活板

基础知识

一、给黑体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 其上以松脂( )、蜡和( )纸灰冒之 A zhǐ B zhī C hã D huî 2 持就火 A yáng 3 更( A gâng 4 则以纸 A tiē 5 兼与药相 A zhān 6 不若 A fān 7 以手 A fú 8 木格 A chǔ炀( ) B tāng)互用之 B gēng帖( ) B tiâ粘( B nián( )土,用 B fán( )之B fï ( )之 B zhù

C tàng C jīng C tiě )

讫( )再火令药熔 C qì D qǐ

之 燔拂 贮

9 殊( )不沾污 A shū B zhū

10 其印为( )予( )群从( )所得 A wãi B wâi C yú D yù E zîng 二、对加黑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 唐人尚未盛(大规模的)为之 此印者才毕(完结、完成) 有奇字素(平时)无备者 用讫再火令药熔

B 一板已自(另外)布字 其上以松脂、蜡和 不若燔(烧)土 乃密布(排列)字印 C 旋(旋转)刻之 薄如钱唇(边缘) 则第二板已具(准备好)更互(交替)用之

D 则字平如砥(磨刀石) 若止(停止)三二本 F cïng

(混和)纸灰之类冒之

( )

以一铁范(框子)置铁板上 瞬息可就(完成)

三、黑体的字的意思都不相同的是( ) A 每字为一印 此印者才毕 每一字皆有数印 乃密布字印 B 持就火炀之 火烧令坚 以草火烧 用讫再火令药熔

C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不用,则以纸帖之 D 唐人尚未盛为之 满铁范为一板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四、对句子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A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 )

每个字制成一个印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B 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药灰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压字面,于是(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就平得跟磨刀石一样。

C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字印不用的时候,就(把活字分类)用纸条标记它,每韵归为一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D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用木料刻制字印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沾了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并且和药物粘在一起,所以不可取。

阅读

五、①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②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③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④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⑥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⑦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

“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⑧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⑨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⑩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 A C E 2 A B C D 3 A C 4 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的字母按顺序写在横线上。

B 印刷质量好 D B 空间顺序D 程序顺序 ( F 活

( (

) ) ) 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印刷速度快制版比较容易印完,可以拆版发现错误可以改正 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正确的是 ①ㄧ②③ㄧ④⑤⑥ㄧ⑦⑧⑨⑩①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①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①②ㄧ③④⑤⑥ㄧ⑦⑧⑨ㄧ⑩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个步骤,它们

A 以火熔药 B 用药物蒙盖铁板 C 按平版面 D 设置铁板 E 排列字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 6 A B 者。

C D 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7 优越性? 并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A 作用

8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填入括号内,

( ) ( ) ”和 这段文字中说明活板印刷速度快的原句是“

这段文字的⑦⑧⑨句说明的是 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之”“也”等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活字的存放。活板对印刷中会遇到的一板内有重复的字和生僻字活字的印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有什么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B 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 ) 作用。

C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 ) 作用 。

D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 ) 作用 。

E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 ) 作用 。 答案:

一、1 B、D 2 A 3 B 4 A 5 A 6 B、 7 A 8 B 9 A 10 B、C、E 二、B 三、D 四、D

C

五、1 F 2 B 3 D 4 D、B、E、A、C

5 极为神速,瞬息可就

6 D

7 活字印模是用胶泥制作的,它的优越性是遇水不变形,不与药物相粘,拆板方便。

8 A 打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刻字的深度。

B 打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活板字面平整的程度。

C 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

D 作比较。突出了胶泥所制印模的优越性。

E 举事例、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字印数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

练习测试之六

活板

一、选择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1 A 括kuî 昇shãng 炀yáng 砥zǐ

B 括kuâ 昇shēng 炀yáng 砥dǐ

C 括kuî 昇shēng 炀yáng 砥dǐ

D 括kuî 昇shēng 炀tàng 砥dǐ 答( )

2 A 瞬shùn 韵yún 贮chú 燔fán

B 瞬shuân韵yùn 贮zhù 燔fān

C 瞬shuân韵yùn 贮zhù 燔fán

D 瞬shùn 韵yùn 贮zhù 燔fán 答( )

二、为下面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1 唐人尚未盛为之

A shâng B chãng 答( )

2 薄如钱唇

A báo B bï C bî 答( )

3 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A huï B huî C hã 答( )

4 更互用之

A gâng B gēng 答( )

5 有奇字素无备者

A qí B jī 答( )

6 旋刻之

A xuàn

答( )

7 兼与药相

A nián

答( )

8 其印为予群

A zîng

答( )

三、选出对黑体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1 ①唐人尚

②火烧令坚

③蜡和纸灰之类

④则以一铁

A ①崇尚

B ①还 ②让

C ①高尚 B xuán ,不可取 B zhān 从所得 B cïng 冒之 置铁板上 ③蒙、盖 ④框子 ③蒙、盖 ④框子 ③冒犯 ④框子 粘 未盛为之 范②让②让

D ①还 ②命令 ③蒙、盖 ④典范 答( )

2 ①满铁范为一板

②持就火炀之

③己自布字

④则第二板已

A ①全部 ②烤

B ①排满 ②烧

C ①排满 ②烤

D ①排满 ②烤

3 ①更互用之

②瞬息可就

③兼与药相粘

④有奇字素无备者

A ①交替 ②成

B ①更加 ②完成

C ①轮流 ②成就

D ①交替 ②完成

③另外 ④准备好 ③另外 ④准备好 ③别自 ④具有 ③别自 ④准备好 ( ) ③并且 ④奇特 ③并且 ④生僻 ③并且 ④生僻 ③并且 ④生僻 ( ) 具答 答

4 ①不若燔上

②殊不沾污

③未为简易

④旋刻之

A ①如 ②一点 ③算是 ④立即

B ①像 ②一点

C ①如 ②特别

D ①如 ②一点

四、 下列句子有几种不同的译法,选出正确的一项。

1. 此印者才毕,

A. 这个印的人才完成,而二块板已准备好了,轮流着使用它,一会儿就可以完成。

B. 这块板刚印刷完,而第二板已准备好了,更加充分利用,一会儿就可以完成。

C. 这块板刚印刷完,而第二块板已经具有了,更加方便,相互补充,一会儿就可以完成。

D. 这块板刚印刷完,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轮流着使用它,一会儿就可以完成。答

2.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③算是 ④立即 ③算是 ④旋转 ③做 ④立即( ) 则第二板已具, ( 更互用之, ) 瞬息可就。

A. 活字板印刷书籍,唐朝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它。五代时期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经典和一般书籍就都是活字板印刷的本子了。

B. 木板雕字印刷书籍,唐朝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它。五代时期开始印《五经》,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后来经典和一般书籍都是活字板印刷的本子了。

C.

代时期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经典和一般书籍就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了。

D.

代时期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经典和一般书籍就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3.

一板,持就火炀之。

A.

密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排满了是一板,拿到火上烘烤它。

B.

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排满了是一板,拿到火上去烧它。

C.

上字的印模,满满的铁框上做一个板,拿到火上去烤它。

D. ( ) 本板雕字印刷书籍,唐朝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它。五活字板印刷书籍,唐朝还没有大规模地应用它。五 答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想要印刷了,就把要印的样子放铁板上,然后就密要印了,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就密密要印了,就把一铁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麻麻排要印了,就把一铁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麻麻排

上字的印模,排满了一个铁框作为一板,拿到火上去烤它。 答( )

4. 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A.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药剂熔融,用手拨它,那些印模就会自己掉下来,除了特殊的以外,一般不会弄脏。

B.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药剂熔融,用手拨它,那些印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儿也不会弄脏。

C. 用完了,再用火烧使药剂熔融,用手拨它,那些印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儿也不会弄脏。

D.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药剂熔融,用手拨它,那些印刷好的东西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弄脏。 答( )

五、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1. 选出对这一段文字的大意概括得正确的一项。

A. 说明活字印模的制作方法及其优点。

B. 说明活板的使用方法。

C. 说明活板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和功效。

D. 说明活板的功效。 答( )

2. 选出与画横线的语句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

A.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

B.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C. 这当儿,同志们就把印刷机拆开了,零零碎碎地运进地穴。又在地穴的一边凿一条横的隧道,凿了三米,又往下凿一条垂直隧道。隧道凿好了,就用厚木板把地穴的下半截封住,木板上铺上两米厚的泥土。

D. 鲸的用途很大,一条大鲸可炼出二、三万公斤油。这种油可制肥皂、颜料、人造牛油、腊油、润滑油以及国际上用的硝化油等。鲸皮可制皮箱、皮鞋、皮包等;牙齿和须可用来制装饰品和日常用具;鲸肚子上的皮可制电影

胶片,用鲸的肝提炼的鱼肝油,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营养丰富,鲸骨磨成粉,是最好的肥料。

3. 从下列各组里选出加黑字的意义或用法,与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项。

(1)A.唐人尚未盛为之

B. 有布衣毕昇,又为活字板

C. 其印为群从所得

D. 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答( )

(2)A. 忽一人大呼“火起”

B. 以草火烧,瞬息可就

C. 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D. 用讫再火令药熔 答( )

(3)A. 每字有二十余印

B.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C.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D.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答( )

(4)A.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B. 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C. 同志们自己动手

D. 自动机器 答( )

六、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熔,不可取;不若用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这段话以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用燔土制作的印模的优点。

2.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与“赵州桥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石拱桥,也是造成后来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这段话,运用的说明方法相同。 答( )

【答案】

一、 1. C 2. D

二、 1. A 2. A 3. B 4. B 5. A 6. A 7. B 8. A

三、 1. B 2. D 3. D 4. A

四、 1. D 2. C 3. D 4. B

五、 1. C 2. C 3.(1)C (2)D (3)C (4) A

六、 1.× 2. √


相关文章

  • 论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沈括
  • N O. 2 21 ,90 1 代现商 贸 工业 M eon s Be rd d y drs u is T aeI tu n s n r2 1 20年第 19 期 论 中 国代伟古大科 家 学邢 乐 勤张 旭 ( 江工 业 大 政学 学管 ...查看


  • 我国古代有哪些科学家?
  • 我国古代有哪些科学家? 满意答案1: 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查看


  • "宋史·沈括传"阅读试题及答案附翻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 籍.迁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 漏,后皆施用.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仓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 ...查看


  • 38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教案
  • 38山里的桃花开得迟 松隐小学 陆妍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文"芳 菲 凋 谢 枯 萎 茂 袄 "八个生字,指导描摹写字"谢.萎". 3.学习文中词 ...查看


  • 范文正兴利赈荒 [梦溪笔谈]
  • 范文正兴利赈荒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查看


  • 关于沈括的"预言"
  •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关于沈括的"预言" ◇江南桓进 ◇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查看


  • 吴国盛 | 指南针与航海技术--中国对世界科学的贡献
  • ▲吴国盛 作者 吴国盛 (本号主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责编 许小编 刘小编 导读 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这些在中世纪最为耀眼夺目的科技成就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之后,对欧洲的近代科学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四 ...查看


  • 沈括与[梦溪笔谈]
  • 沈括(1031-1095),北宋著名科学家,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1063年,沈括考中进士,不久升为太史令.1072年,沈括兼任提举司天监,大部分时间在开封研究天文,改革历法,后为集贤院校理,因职务之便,通读皇家藏书,充实学识.10 ...查看


  • 合肥工业大学: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 10.0 ( 1人评价 ) 课时:9 课 学员:20 人 浏览:491 次 开始学习 简介 本课程由合肥工业大学的钱斌副教授主讲,课程通过九个讲座,向观众介绍北宋著名学者沈括和他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梦溪笔谈>. 课程采用系列讲座 ...查看


  • 沈括与苦参
  • 沈括与苦参 作者:胡献国 来源:<药物与人>2013年第02期 沈括,北宋进士,官至翰林学士,著有<梦溪笔谈>.<苏沈良方>等. 据<梦溪笔谈>载:"(括)苦腰重,久坐不能行,有一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