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贾蒙蒙 10财务管理2班
谈谈粟裕的战役指导艺术
粟裕是我军百战百胜,蜚声中外的一代名将。他指挥战役的艺术、驾驭战局的才能和支撑危局的魄力,历来为全军全党所共识。毛泽东评价他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刘伯承称其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陆毅称赞其指挥战役一贯保持常胜的记录,愈战愈奇,愈打愈妙。粟裕为丰富和发展我军战役指挥理论和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立足战争全局构想战役,是战役指挥员从战争全局的高度,对整个战役进行宏观的构思和设想。是筹划战役的首要环节。粟裕以其成功的战役指挥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他是如何立足战争全局构想战役的。
第一,粟裕战役指挥的实践表明,战役指挥员只有完整、准确的理解战役任务,深刻领会战略意图,才能形成正确的战役构想。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我军南线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在中原实施战略展开,粟裕着眼解放战争的全局,从战略的高度对战区作战进行了构想。建议华野3个纵队暂不南下,以刘邓、陈谢及华野主力依托后力作战,求的近期有效的打几个大歼灭战。这一重大建议很快得到了毛主席、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批准。由此可见,粟裕作为战区指挥员,不单是从本战区的局部利益去思考问题,而是着眼战争全局,从战略的高度考虑战区作战。
第二,紧密联系战争形势,客观分析战场态势。在苏中战役中,粟裕之所以选择解放区前部地区作为出战的作战的地区,主要基于对整个战争形势和战场态势的客观分析,这样就能把局部和整体很好的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把战场态势置于整个战争形势的大环境中分析,从而能够得出更加客观、正确的认识,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依据军事战略的需要确定战役方针。从粟裕战役指挥实践看,战役方针多是由战役指挥员提出,必须紧紧围绕战略意图,依据军事战略的需要,并着眼敌我双方的客观实际,从战役最重要的数个问题入手,确定一个内容较全面的战役指挥方针。济南战役中“攻济打援”的战役方针,是由粟裕依据军事战略的需要而制定出的战役方针。明确了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达到既攻克济南又歼灭接敌的战略目的。战役实践表明,战役指挥员只有深刻领会战略意图,才能依据军事战略的需要,确定正确的战役方针,才能使宏观的战略意图,化为具体的战役行动。
着眼战争实际,积极稳妥的组织战役。粟裕之所以身经百战,屡战屡胜,诀窍之一就在于全面掌握战场情况,根据敌我双方具体情况,科学预测战役进程与发展,积极稳妥的计划组织战役。
依据情况发展变化,临机协调战役行动。莱芜战役中“舍南就北”方针的确立以及歼灭敌军的胜利,充分体现了粟裕着眼发展、创造战机、灵活用兵的指挥艺术。因而在敌情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的战役造势,能动的取得了莱芜战役的胜利。
着眼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机动灵活的指挥战役。粟裕在战役的指挥实践中,一贯强调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机动灵活的指挥战役,哪里敌人好消灭就在哪里打仗,这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粟裕在众多的战役指挥实践中,无不十分注重创造有利的战役态势。在中原战场作战,粟裕明确指出,要在广阔的中原战场打大规模的歼灭战,我军必须组成强大的野战兵团,在一个战役中,既要有足够数量的兵力担负突击任务,各个歼灭敌人,又要有相当数量的兵力担负援和牵制敌人的任务,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粟裕进行战役造势的指挥艺术。
抓住战役主要矛盾,切实把握战役重心。粟裕战役指挥的实践表明,把握战役重心,是取得战役主动权、达成歼灭战的重要保证。抓住战役主要矛盾,切实把握战役重心,是粟裕战役指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粟裕善于分析战役的主要矛盾,并从主要矛盾入手,他认为,战役指挥的重心在哪里,对能否掌握战场主动权关系极大。
注重战役转折,能动的促进战役发展。粟裕强调,战役指挥员要把自己的注意重心放在战役的转折点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手段促使战役转折的实现。粟裕从历次战役指挥中深刻的体会到,每个战役都有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在对战役有影响的环节上我们掌握了主动,打赢了敌人,从而我军有把握取得战役的胜利。因此战役指挥员首先要对整个战役全局有一个通盘的考虑,着眼全局,统一计划,统筹安排,合力制胜。其次,要预见战役可能的发展变化,在打第一仗的时候就想到打第二仗和第三仗的问题,预有充分的准备,以防不测。再次,要把自己的注意重心始终放在战役的转折点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手段促使战役三个转折点的实现。华东作为一个战区,由于作战任务的转换,作战对象、地域、规模、方法的变化,自然地形成了若干段落,在各个段落间,华东野战军成了战区战局发展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是由苏中地区转入苏北地区作战,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会师苏北时出现的,到夺取苏北战役、鲁南战役的胜利,完成了第一个战区转折。第二个转折是由内线歼敌到外线歼敌,由战役防御到战略进攻的战略转变之际出现的,到取得沙土集战役的胜利,才实现了战役的转折。第三个转折是内打中等规模的歼灭战到集中更大兵力打大规模歼敌战,由战略进攻发展为战略决战准备的转变关头出现的,豫东战役的胜利成功地实现了战役的转折。
正确实施战役转折,能动的将战役转向胜利。首先,搞好战役转折,要以战役计划为
基础;其次,搞好战役转折,要以战场情况为依据;再次,搞好战役转折,要以主要战役方向为核心;第四,搞好战役转折,要以合理使用战役力量为手段。
粟裕战役指挥艺术的科学性已为战争实践所证实。它虽然没有穷尽真理,其中的某些东西也许还需要补充,需要发展和完善,但反映在粟裕战役指挥理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仍然是我们揭示未来战役指挥规律和实施正确的战役指挥的指南。粟裕以其丰富的战役指挥理论和大量的战役指挥实践,为我们未来在高科技局部战争条件下的战役指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范例。学习、运用和发展粟裕战役指挥理论与实践,可以不断提高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组织战役指挥的艺术与水平。
[1**********] 贾蒙蒙 10财务管理2班
谈谈粟裕的战役指导艺术
粟裕是我军百战百胜,蜚声中外的一代名将。他指挥战役的艺术、驾驭战局的才能和支撑危局的魄力,历来为全军全党所共识。毛泽东评价他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刘伯承称其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陆毅称赞其指挥战役一贯保持常胜的记录,愈战愈奇,愈打愈妙。粟裕为丰富和发展我军战役指挥理论和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立足战争全局构想战役,是战役指挥员从战争全局的高度,对整个战役进行宏观的构思和设想。是筹划战役的首要环节。粟裕以其成功的战役指挥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他是如何立足战争全局构想战役的。
第一,粟裕战役指挥的实践表明,战役指挥员只有完整、准确的理解战役任务,深刻领会战略意图,才能形成正确的战役构想。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我军南线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在中原实施战略展开,粟裕着眼解放战争的全局,从战略的高度对战区作战进行了构想。建议华野3个纵队暂不南下,以刘邓、陈谢及华野主力依托后力作战,求的近期有效的打几个大歼灭战。这一重大建议很快得到了毛主席、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批准。由此可见,粟裕作为战区指挥员,不单是从本战区的局部利益去思考问题,而是着眼战争全局,从战略的高度考虑战区作战。
第二,紧密联系战争形势,客观分析战场态势。在苏中战役中,粟裕之所以选择解放区前部地区作为出战的作战的地区,主要基于对整个战争形势和战场态势的客观分析,这样就能把局部和整体很好的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把战场态势置于整个战争形势的大环境中分析,从而能够得出更加客观、正确的认识,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依据军事战略的需要确定战役方针。从粟裕战役指挥实践看,战役方针多是由战役指挥员提出,必须紧紧围绕战略意图,依据军事战略的需要,并着眼敌我双方的客观实际,从战役最重要的数个问题入手,确定一个内容较全面的战役指挥方针。济南战役中“攻济打援”的战役方针,是由粟裕依据军事战略的需要而制定出的战役方针。明确了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达到既攻克济南又歼灭接敌的战略目的。战役实践表明,战役指挥员只有深刻领会战略意图,才能依据军事战略的需要,确定正确的战役方针,才能使宏观的战略意图,化为具体的战役行动。
着眼战争实际,积极稳妥的组织战役。粟裕之所以身经百战,屡战屡胜,诀窍之一就在于全面掌握战场情况,根据敌我双方具体情况,科学预测战役进程与发展,积极稳妥的计划组织战役。
依据情况发展变化,临机协调战役行动。莱芜战役中“舍南就北”方针的确立以及歼灭敌军的胜利,充分体现了粟裕着眼发展、创造战机、灵活用兵的指挥艺术。因而在敌情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的战役造势,能动的取得了莱芜战役的胜利。
着眼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机动灵活的指挥战役。粟裕在战役的指挥实践中,一贯强调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机动灵活的指挥战役,哪里敌人好消灭就在哪里打仗,这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粟裕在众多的战役指挥实践中,无不十分注重创造有利的战役态势。在中原战场作战,粟裕明确指出,要在广阔的中原战场打大规模的歼灭战,我军必须组成强大的野战兵团,在一个战役中,既要有足够数量的兵力担负突击任务,各个歼灭敌人,又要有相当数量的兵力担负援和牵制敌人的任务,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粟裕进行战役造势的指挥艺术。
抓住战役主要矛盾,切实把握战役重心。粟裕战役指挥的实践表明,把握战役重心,是取得战役主动权、达成歼灭战的重要保证。抓住战役主要矛盾,切实把握战役重心,是粟裕战役指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粟裕善于分析战役的主要矛盾,并从主要矛盾入手,他认为,战役指挥的重心在哪里,对能否掌握战场主动权关系极大。
注重战役转折,能动的促进战役发展。粟裕强调,战役指挥员要把自己的注意重心放在战役的转折点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手段促使战役转折的实现。粟裕从历次战役指挥中深刻的体会到,每个战役都有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在对战役有影响的环节上我们掌握了主动,打赢了敌人,从而我军有把握取得战役的胜利。因此战役指挥员首先要对整个战役全局有一个通盘的考虑,着眼全局,统一计划,统筹安排,合力制胜。其次,要预见战役可能的发展变化,在打第一仗的时候就想到打第二仗和第三仗的问题,预有充分的准备,以防不测。再次,要把自己的注意重心始终放在战役的转折点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手段促使战役三个转折点的实现。华东作为一个战区,由于作战任务的转换,作战对象、地域、规模、方法的变化,自然地形成了若干段落,在各个段落间,华东野战军成了战区战局发展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是由苏中地区转入苏北地区作战,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会师苏北时出现的,到夺取苏北战役、鲁南战役的胜利,完成了第一个战区转折。第二个转折是由内线歼敌到外线歼敌,由战役防御到战略进攻的战略转变之际出现的,到取得沙土集战役的胜利,才实现了战役的转折。第三个转折是内打中等规模的歼灭战到集中更大兵力打大规模歼敌战,由战略进攻发展为战略决战准备的转变关头出现的,豫东战役的胜利成功地实现了战役的转折。
正确实施战役转折,能动的将战役转向胜利。首先,搞好战役转折,要以战役计划为
基础;其次,搞好战役转折,要以战场情况为依据;再次,搞好战役转折,要以主要战役方向为核心;第四,搞好战役转折,要以合理使用战役力量为手段。
粟裕战役指挥艺术的科学性已为战争实践所证实。它虽然没有穷尽真理,其中的某些东西也许还需要补充,需要发展和完善,但反映在粟裕战役指挥理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仍然是我们揭示未来战役指挥规律和实施正确的战役指挥的指南。粟裕以其丰富的战役指挥理论和大量的战役指挥实践,为我们未来在高科技局部战争条件下的战役指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范例。学习、运用和发展粟裕战役指挥理论与实践,可以不断提高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组织战役指挥的艺术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