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鲁庄公形象分析

《曹刿论战》一文一直是初中课本的传统篇目,是初中文言文经典作品之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只用222个字就完整地记叙了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它让主要人物曹刿的形象深深烙在了读者的心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临战场,从容指挥。正是由于曹刿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弱小的鲁国才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的确,在国家面临外强侵犯之时,作为一介草民的曹刿敢于挺身而出,拯救了国家,拯救了人民,此行此举可歌可泣。也正缘于此,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直到今天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掩卷而思,我总觉得对《曹刿论战》一文的人物分析不够全面,那就是淡化了主要人物背后的次要人物——鲁庄公。

按传统的分析和习惯的概括,《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是个起到对比、衬托衬托作用的形象,他的特点是“鄙”和“未能远谋”。正是这样的特点,一直以来鲁庄公成为了愚昧、无能的代名词。

然而,分析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用平面镜来反射,因为平面镜的反射原理,让人们往往只能看到人物形象其中的一面。我们要学会用多棱镜折射的原理来观察历史人物的形象,还原历史,要让人物回到当时当地的环境之中。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客观地来评价历史人物了。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曹刿论战》中有关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一、放下尊严,虚心纳谏

《曹刿论战》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时君主专制,帝王惟我独尊。朝纲上下,惟圣旨是从。国家大小事情,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鲁庄公面对“齐师伐我”,已经“公将战”。也就是说鲁庄公对这场战争何去何从,已经有了安排和布置。偏偏这个时候,曹刿,一

介武夫(书本中注释为武士),执意进见。此时的鲁庄公于情于理上都不会接见曹刿,原因有二:一是战事紧急,容不得半点怠慢;二是鲁庄公已经“将战”,迎战是铁定的了。但鲁庄公并没有高高在上,也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百姓而拒绝接见。不仅接见,而且有问必答。面对曹刿提出的“何以战”,鲁庄公能以实回答,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两个迎战条件连遭否定后,鲁庄公并没有气恼。经过一番思索后,提出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终于得到了曹刿的肯定。鲁庄公能放下尊严,虚心纳谏,最终使得鲁国奠定了取胜的基础:战前政治上取信于民。

二、尽职尽责,知人善用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了鲁庄公尽职尽责,平时详细了解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为百姓排忧解难。身为一国之君,鲁庄公当然懂得江山社稷靠的是老百

姓,所以即使日理万机,也不忘体恤民情,为老百姓做实事。君有爱民之心,民则有拥君之举。面对外强的入侵,鲁国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坐以待毙。只要鲁庄公一声令下,鲁国定会全民皆兵,那么再强大的敌人也只能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再看看战争过程中的鲁庄公。“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我们看到鲁庄公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同时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也就是告诉我们,鲁庄公和曹刿并肩作战。这还不是因为曹刿战前的建议让鲁庄公刮目相看,他才有参与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的资格,可见鲁庄公知人善用。打仗时鲁庄公的指令又连遭制止,但鲁庄公能从谏如流。我们不能不佩服鲁庄公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可以说,没有鲁庄公的宽容与支持,曹刿无论怎样有才有志,也得不到施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呀!

三、不耻下问,取长补短

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下,酣畅淋漓地结束了这场卫国战争。鲁国上下是一片欢腾,惟独鲁庄公仍在回忆整个战争过程:为什么曹刿要在“齐人三鼓”之后,曰:“可矣(击鼓)”?为什么曹刿要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曰:“可矣(追击)”?为什么……无数个疑团,实在让鲁庄公不解。是不懂装懂,与民同庆呢,还是不耻下问,弄个水落石出呢?聪明的鲁庄公选择了后者。曹刿一番“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使鲁庄公幡然醒悟,原来是这样,战争真是太深奥了。退一步想,鲁国已经取得了胜利,鲁庄公有这个必要去追问取胜的原因吗?大可不必。又有谁去询问鲁庄公知不知道鲁国取胜的原因?谁也不敢。但鲁庄公认真求实,不怕暴露自己的短处,通过曹刿的分析,鲁庄公无疑获益匪浅。假使他日又有敌人侵

犯,那么曹刿的这些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不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吗?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鲁庄公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实践之中完善自我。

长勺之战早已过去。每当人们谈及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时,每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曹刿时,每当人们以“鄙”和“未能远谋”来武断地评判鲁庄公时,我总想为一代明君鸣不平。学会用多棱镜看历史人物,还原历史,让人物在当时当地的环境中活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鲁庄公非“鄙”非“未能远谋”。相反,统帅弱鲁战胜强齐,创造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鲁庄公才是真正的缔造者。

《曹刿论战》一文一直是初中课本的传统篇目,是初中文言文经典作品之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只用222个字就完整地记叙了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它让主要人物曹刿的形象深深烙在了读者的心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临战场,从容指挥。正是由于曹刿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弱小的鲁国才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的确,在国家面临外强侵犯之时,作为一介草民的曹刿敢于挺身而出,拯救了国家,拯救了人民,此行此举可歌可泣。也正缘于此,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直到今天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掩卷而思,我总觉得对《曹刿论战》一文的人物分析不够全面,那就是淡化了主要人物背后的次要人物——鲁庄公。

按传统的分析和习惯的概括,《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是个起到对比、衬托衬托作用的形象,他的特点是“鄙”和“未能远谋”。正是这样的特点,一直以来鲁庄公成为了愚昧、无能的代名词。

然而,分析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用平面镜来反射,因为平面镜的反射原理,让人们往往只能看到人物形象其中的一面。我们要学会用多棱镜折射的原理来观察历史人物的形象,还原历史,要让人物回到当时当地的环境之中。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客观地来评价历史人物了。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曹刿论战》中有关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一、放下尊严,虚心纳谏

《曹刿论战》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时君主专制,帝王惟我独尊。朝纲上下,惟圣旨是从。国家大小事情,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鲁庄公面对“齐师伐我”,已经“公将战”。也就是说鲁庄公对这场战争何去何从,已经有了安排和布置。偏偏这个时候,曹刿,一

介武夫(书本中注释为武士),执意进见。此时的鲁庄公于情于理上都不会接见曹刿,原因有二:一是战事紧急,容不得半点怠慢;二是鲁庄公已经“将战”,迎战是铁定的了。但鲁庄公并没有高高在上,也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百姓而拒绝接见。不仅接见,而且有问必答。面对曹刿提出的“何以战”,鲁庄公能以实回答,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两个迎战条件连遭否定后,鲁庄公并没有气恼。经过一番思索后,提出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终于得到了曹刿的肯定。鲁庄公能放下尊严,虚心纳谏,最终使得鲁国奠定了取胜的基础:战前政治上取信于民。

二、尽职尽责,知人善用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了鲁庄公尽职尽责,平时详细了解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为百姓排忧解难。身为一国之君,鲁庄公当然懂得江山社稷靠的是老百

姓,所以即使日理万机,也不忘体恤民情,为老百姓做实事。君有爱民之心,民则有拥君之举。面对外强的入侵,鲁国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坐以待毙。只要鲁庄公一声令下,鲁国定会全民皆兵,那么再强大的敌人也只能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再看看战争过程中的鲁庄公。“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我们看到鲁庄公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同时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也就是告诉我们,鲁庄公和曹刿并肩作战。这还不是因为曹刿战前的建议让鲁庄公刮目相看,他才有参与这么重要的一场战争的资格,可见鲁庄公知人善用。打仗时鲁庄公的指令又连遭制止,但鲁庄公能从谏如流。我们不能不佩服鲁庄公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可以说,没有鲁庄公的宽容与支持,曹刿无论怎样有才有志,也得不到施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呀!

三、不耻下问,取长补短

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下,酣畅淋漓地结束了这场卫国战争。鲁国上下是一片欢腾,惟独鲁庄公仍在回忆整个战争过程:为什么曹刿要在“齐人三鼓”之后,曰:“可矣(击鼓)”?为什么曹刿要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曰:“可矣(追击)”?为什么……无数个疑团,实在让鲁庄公不解。是不懂装懂,与民同庆呢,还是不耻下问,弄个水落石出呢?聪明的鲁庄公选择了后者。曹刿一番“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使鲁庄公幡然醒悟,原来是这样,战争真是太深奥了。退一步想,鲁国已经取得了胜利,鲁庄公有这个必要去追问取胜的原因吗?大可不必。又有谁去询问鲁庄公知不知道鲁国取胜的原因?谁也不敢。但鲁庄公认真求实,不怕暴露自己的短处,通过曹刿的分析,鲁庄公无疑获益匪浅。假使他日又有敌人侵

犯,那么曹刿的这些军事理论和实战经验不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吗?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鲁庄公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实践之中完善自我。

长勺之战早已过去。每当人们谈及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时,每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曹刿时,每当人们以“鄙”和“未能远谋”来武断地评判鲁庄公时,我总想为一代明君鸣不平。学会用多棱镜看历史人物,还原历史,让人物在当时当地的环境中活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鲁庄公非“鄙”非“未能远谋”。相反,统帅弱鲁战胜强齐,创造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鲁庄公才是真正的缔造者。


相关文章

  • 曹刿论战说课
  • <曹刿论战>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曹刿论战>. 一.课文的特点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 ...查看


  • 说课稿[曹刿论战]
  • <曹刿论战>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曹刿论战>,这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的第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下面我就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六个方面对 ...查看


  • 曹刿论战第二课时教案
  • 曹刿论战教案 新乡市第三十一中学 郭海连 一.教学目标 : 1.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鲜 ...查看


  • 曹刿论战课堂实录
  • <曹刿论战>课堂实录 执教者:沈士初中赵利妙 时间:2006年2月22日 地点:许巷初中九年级(4)班 记录人:宏达学校 魏佳 一. 导入 师:你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吗? 生:淝水.赤壁之战. 师:靠得是什么? ...查看


  • [曹刿论战]说课稿
  • <曹刿论战>说课稿 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说教材]<曹刿论战>是现行 ...查看


  • [曹刿论战]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21.曹刿论战宜宾县孔滩镇初级中学校    李海[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 ...查看


  • 曹刿论战的题
  • 曹刿论战的题 1.战前对话中,曹刿两次否定庄公,知道庄公认识到"以情"治"狱"的重要性,曹刿才给予肯定.由此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作战观念? 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在学习本文时,有同 ...查看


  •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张红梅 按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学<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就是让同学们读读,译译,我再串讲全文,把曹刿的"远谋"充分挖掘一番,再与鲁庄公的"鄙"对照一下,学生知道课文通过对 ...查看


  • 曹刿论战文意理解题
  • 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写出段意.层意 第一段: 第一层(乃入见): 第二层: . 第二段: . 第三段: . <曹刿论战>练习题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