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针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污染,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发展,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严重影响到人类,连最基本的健康问题都受到严重的威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是我们一贯以来的原则,经济发展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个辨证的关系,而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必须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现如今,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在经济生活中,将环境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决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一种总体战略,必须依赖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毫无疑问,探讨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对于形成世界范围的持续发展的格局,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由于国土地形复杂,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且人口众多,因而问题很大,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中国地大物博问题。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负面问题层出不穷,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人们错误的发展观念,不良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导致了地球生态的恶化甚至崩溃,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以人为本,还强调协调、稳定、可持续,因此, 在发展我国经济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 真正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政府注意到工业化国家在早期经济发展中产生过的环境问题,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已把保护环境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是不可能换取到经济的持续发展的。中国环境保护部门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找到了一条与中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这就是推行“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通过强化环境管理,节约资源、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使我国在经济翻番的同时,避免因经济迅速增长而导致环境急剧恶化的那种局面出现。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为实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目标,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与此同时,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也面临着臭氧层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和物种减少等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我们热诚欢迎中外高层次的专家
们对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深入而有益的探讨,分析动态,提出对策,促使中国的经济与环境保护事业协调发展,为中国以及世界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近年,位于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的苯胺车间发生剧烈爆炸,爆炸厂位于松花江上游最主要的支流第二松花江江北,距离江面仅数百米之遥,造成松花江重大水体污染,这种是以资源和环境更快速度的损耗为代价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有很多,甚至是数不胜数。像淮河污染,已经给两岸几千万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已经不能再用考虑各种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来衡量环境保护的重要程度了。另外,严重的工业污染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疾病爆发的重要诱因,已经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污染是可以治理的,生态破坏后的恢复则常常是花了西瓜的钱买不来芝麻,而生物多样性破坏往往覆水难收。
我国土地资源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别是后者,目前面积仍在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增长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草原退化面积大、程度重。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北方更为突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下降、湿地干涸,旱灾、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破坏很严重,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有些已经绝迹,品种资源锐减,野生种源大量流失,外来物种危害加剧。由于中国生态环境条件先天不足,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发展迅速,生产和消费方式落后,乱垦滥伐、广种薄收、超载放牧,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林草资源,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流失土壤量达50多亿吨;中国荒漠化(含荒漠)土地面积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在矿物资源被认为中国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到2010~2020年供给率也不高。石油问题就更大,按最低需求中,大部分矿种只能供应到2010年,如不加强勘探开发,到2020年将处于全面紧缺状态,即使像煤炭这种长期以来量计算,到2010~2020年,国内的开发生产也只能满足需求的50%左右,石油的大量进口,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将是一个严重挑战。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 能源、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越来越严重,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向我们发出警示, 保护我们仅有的地球、我们唯一的环境是刻不容缓的。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实现的。这既制约经济持续增长,又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
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环境质量与经济收入同样是人的福利。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努力倡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关注并采取措施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室内污染和白色污染等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并影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总的说来环境的科学发展需要彼此的努力, 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人人都有一份责任,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是关键,进步就要求发展,发展必然是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是我们避免不了的,但我们可以把伤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保护了环境就等于保护了人类。对已发生的悲剧我们改变不了,对还未出现的问题我们却可以从教训中得到预防,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叶孤舟。人类有幸在这个星球上出现和进化,非常幸运!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数量的增长,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导致生态恶化和气候变化。地球的生态环境是相当脆弱的,如果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我们将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基地。在可见的未来,没有天外绿洲可供我们迁移,我们也没有近邻可以向之呼救,全世界人民必须同舟共济。正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才使得环境保护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这为我们寻求国际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中国政府继续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是促使国际合作获得成功的有力保证。
我衷心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取得广泛的共识,为了今后的环境我们每个人的合作将更加富有成效。
我相信,在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一定会获得圆满成功。给世人一份满意的环境答卷
文针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污染,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发展,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严重影响到人类,连最基本的健康问题都受到严重的威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是我们一贯以来的原则,经济发展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个辨证的关系,而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必须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现如今,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在经济生活中,将环境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决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一种总体战略,必须依赖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毫无疑问,探讨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对于形成世界范围的持续发展的格局,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由于国土地形复杂,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且人口众多,因而问题很大,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中国地大物博问题。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负面问题层出不穷,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人们错误的发展观念,不良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导致了地球生态的恶化甚至崩溃,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以人为本,还强调协调、稳定、可持续,因此, 在发展我国经济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 真正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政府注意到工业化国家在早期经济发展中产生过的环境问题,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已把保护环境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是不可能换取到经济的持续发展的。中国环境保护部门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找到了一条与中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这就是推行“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通过强化环境管理,节约资源、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使我国在经济翻番的同时,避免因经济迅速增长而导致环境急剧恶化的那种局面出现。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为实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目标,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艰巨的任务。与此同时,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也面临着臭氧层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和物种减少等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我们热诚欢迎中外高层次的专家
们对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深入而有益的探讨,分析动态,提出对策,促使中国的经济与环境保护事业协调发展,为中国以及世界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近年,位于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的苯胺车间发生剧烈爆炸,爆炸厂位于松花江上游最主要的支流第二松花江江北,距离江面仅数百米之遥,造成松花江重大水体污染,这种是以资源和环境更快速度的损耗为代价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有很多,甚至是数不胜数。像淮河污染,已经给两岸几千万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已经不能再用考虑各种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来衡量环境保护的重要程度了。另外,严重的工业污染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疾病爆发的重要诱因,已经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严重影响国家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污染是可以治理的,生态破坏后的恢复则常常是花了西瓜的钱买不来芝麻,而生物多样性破坏往往覆水难收。
我国土地资源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别是后者,目前面积仍在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增长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草原退化面积大、程度重。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北方更为突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下降、湿地干涸,旱灾、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破坏很严重,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有些已经绝迹,品种资源锐减,野生种源大量流失,外来物种危害加剧。由于中国生态环境条件先天不足,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发展迅速,生产和消费方式落后,乱垦滥伐、广种薄收、超载放牧,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林草资源,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流失土壤量达50多亿吨;中国荒漠化(含荒漠)土地面积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在矿物资源被认为中国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到2010~2020年供给率也不高。石油问题就更大,按最低需求中,大部分矿种只能供应到2010年,如不加强勘探开发,到2020年将处于全面紧缺状态,即使像煤炭这种长期以来量计算,到2010~2020年,国内的开发生产也只能满足需求的50%左右,石油的大量进口,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将是一个严重挑战。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 能源、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越来越严重,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向我们发出警示, 保护我们仅有的地球、我们唯一的环境是刻不容缓的。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实现的。这既制约经济持续增长,又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
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环境质量与经济收入同样是人的福利。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努力倡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关注并采取措施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室内污染和白色污染等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并影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总的说来环境的科学发展需要彼此的努力, 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人人都有一份责任,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是关键,进步就要求发展,发展必然是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是我们避免不了的,但我们可以把伤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保护了环境就等于保护了人类。对已发生的悲剧我们改变不了,对还未出现的问题我们却可以从教训中得到预防,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叶孤舟。人类有幸在这个星球上出现和进化,非常幸运!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数量的增长,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导致生态恶化和气候变化。地球的生态环境是相当脆弱的,如果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我们将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基地。在可见的未来,没有天外绿洲可供我们迁移,我们也没有近邻可以向之呼救,全世界人民必须同舟共济。正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才使得环境保护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这为我们寻求国际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中国政府继续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是促使国际合作获得成功的有力保证。
我衷心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取得广泛的共识,为了今后的环境我们每个人的合作将更加富有成效。
我相信,在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一定会获得圆满成功。给世人一份满意的环境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