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雅杯"真题谈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博雅杯刚结束,楼主就拿到了侠客岛小书童送来的博雅杯试题,还热乎的。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还好,到了五年级的;有些问题的回答让我也感觉到犯难。最大的问题是,我在默写古诗文的时候,很少去考虑将题目和诗词对应上,以后就要注意了。竞技博雅杯,就不得不联系到传统文化的学习。要说清这些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的具体范畴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是陌生的;正是因为陌生,我们对它才怀揣各种恐惧与不安。

事实上,在古代,儿童传统教育在普及并得到实施的范畴总体分为五类:伦理、故事、识字、常识、诗歌这五类。

延续到今天的博雅杯;除去伦理纲常等常识,很少涉及——某些封建思想的残毒与今天的主流价值观完全背离,是我们应该批判的糟粕;其他四类在博雅杯中仍然涉及。

学习古诗文,总是要先理解或者推敲get字义和词义,古诗文由于受到了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词非常严密准确。比如,一个字或词存在古义或者借喻,导致它与今天我们常见的字义完全不同;如果不能理解其具体含义,就会对诗文的理解存在偏差,而这些偏差甚至在古代就已经出现过。

另一方面,学习古诗文要谈及常识,常识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他的爱好、思想、写作特点、当时的社会现实;甚至涉及到当时文学发展的状况以及民俗,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传统文化。竞技技巧与学习方法从博雅杯试题来看,其实也正是贯穿了三大范畴:识字、常识、诗歌。这也给了我们提示,以后该怎么面对这类比赛。

诗歌的默写就不必说了,随处可见,唯一要注意的是,以后在默写的时候,记得把作者、诗文题目、内容对应好,更值得注意的是,某一类诗歌可能出现了其一、其二、其三等等;比如民间以《己亥杂诗》命名的诗词不在少数。

另外一点,在识字问题上,除了前文所说的注意古义、今义的差别外;更要在意古音、今音的差别: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柴字不读chái,而是读zhài,意为防守的栅栏篱障。但其实也是个通假字,同“寨”。除了记忆,别无他法。

之所以提到作者出身的背景、时代以及当时的政治发展,是因为这些问题的交织很可能影响着作者的想法甚至到名号。比如,提到杜甫,我们都知道,他是诗圣,李白才是诗仙。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杜甫和李白功力相当,却不是诗仙呢?从我们熟悉的作品里可以找到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些诗句都显示了一个事实:杜甫太忧国忧民了,即使是自己过不上好日子的时候,还在想着芸芸众生之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舍生取义堪称孟子提出的儒家之魂,而杜甫骨子里装着的就是这套思想,也就是说,杜甫的诗词其实是儒家思想的延续和呈现,而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孟二圣?那么,他不是诗中之圣,还能谁是呢?

同理,李白的诗词中动不动就饮酒三百杯,这边潇洒那边逍遥,其实这是道家文化的代表,道家文化的核心是穷独善其身,达也是独善其身。你很难从李白的诗词里很明显的找到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那种逍遥、飘逸的道家风范告诉我们,李白是诗中之仙。

这次考到了诗佛王维,你会问,那他是诗中之释教,且抛开这个不说,王维,字摩诘,这个名、字来源就是佛经——《维摩诘经》,而王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隐士必然要写山水田园类的东西,所以他和孟浩然就是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注意事项古代在给予一个人民间称号的时候,是很讲究的;这样一个特点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所运用。

另一方面,古义和今义的差别虽然给我们制造了学习阻碍,但是,某些固定搭配早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逻辑。

比如“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子女,这点几乎在文言文里已经成立;“杨柳”在古诗文里常常被拿来指代《折杨柳》这首曲子,而折杨柳恰恰是一首诉离别的曲子,所以引起了离愁;这个意向在四年级组的第29题再次考到了——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答案中将折柳解释为曲折、低垂的杨柳,显然就是要被排除的。

需要注意的是,还要跳出经验主义的思维。也并非所有的杨柳都是诉说离思,比如,这次考到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当然,原题问得是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一作“还”),这里的杨柳就真的是杨柳了。

提到这里,我们还要注意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刘禹锡的《竹枝词》,是一种诗体,而不是词;仿佛犹如化学里的碱,Na2CO3是盐。西南地区民歌演变而来最终变成诗的一种,仔细斟酌诵读,不难发现,竹枝词很有民歌气息。

市面上有些参考书,会不由自主将凉州词划入宋词三百首,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所致。

而我们更要注意,习俗也制约着传统文化。一般说的词、长短句,是按照曲子去填的;因此我们看到苏轼的词,感觉到太厉害是因为唱的不够顺爽,柳永的唱起来就地道多了。也就难怪,业内如此评价苏轼,须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铁綽板,唱大江东去。 因此,传统文化的学习,老生常谈说,要靠积累。其实,这种积累不仅仅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物所处的背景、时代,将这些东西的学习连通起来,成为一个闭合回路,才是最大的捷径。文言文学习的建议提及传统文化的学习,除了文学常识之外,一定不可不提文言文。

文言文的学习除了要注重以上几点之外,更要看作者的感情和思想状态。

所谓的思想状态,是作者对某一件事情乃至史实的看法。比如我曾在讲座中提到:为什么《芈月传》拍到最后,尽管已经超越了一些神剧,但导演的思路还在清朝宫斗戏;除了编剧和导演要迎合流行元素,不得不考虑宫斗成分之外;没有充分考虑什么才是真正的先秦风骨,跳跃出这样的底蕴,自然要把没有辫子的先秦戏,最终拍成辫子戏。

所以,读文言文故事,必须先查这个时代的户口和作者本人的户口,这样便于了解创作内核。 另一方面,文言文的记叙文经常使用隐括手法,不大可能直接告诉你作者自己在想什么,比如复旦附中王召强老师讲过,苏轼的《黄州快哉亭记》,要表达的是愤懑之情,但是却没有明说,通过各种快哉反衬这种情绪,如果不调查苏轼被贬的事实,很难领会这样的精神。

其次,文言文的学习更要考虑文章的韵律,这里的韵律指的是文章气势及句法,这就是为什么古文即便是不能充分理解其意,也读得朗朗上口。 所以,学习古文的首要条件是先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和字,而后反复诵读;在诵读之前,一定要理解原文的基本故事脉络,而后认真揣摩;自己再翻译上个几十篇,基本的字词句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理都懂,看执行力。

博雅杯刚结束,楼主就拿到了侠客岛小书童送来的博雅杯试题,还热乎的。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还好,到了五年级的;有些问题的回答让我也感觉到犯难。最大的问题是,我在默写古诗文的时候,很少去考虑将题目和诗词对应上,以后就要注意了。竞技博雅杯,就不得不联系到传统文化的学习。要说清这些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的具体范畴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是陌生的;正是因为陌生,我们对它才怀揣各种恐惧与不安。

事实上,在古代,儿童传统教育在普及并得到实施的范畴总体分为五类:伦理、故事、识字、常识、诗歌这五类。

延续到今天的博雅杯;除去伦理纲常等常识,很少涉及——某些封建思想的残毒与今天的主流价值观完全背离,是我们应该批判的糟粕;其他四类在博雅杯中仍然涉及。

学习古诗文,总是要先理解或者推敲get字义和词义,古诗文由于受到了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词非常严密准确。比如,一个字或词存在古义或者借喻,导致它与今天我们常见的字义完全不同;如果不能理解其具体含义,就会对诗文的理解存在偏差,而这些偏差甚至在古代就已经出现过。

另一方面,学习古诗文要谈及常识,常识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他的爱好、思想、写作特点、当时的社会现实;甚至涉及到当时文学发展的状况以及民俗,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传统文化。竞技技巧与学习方法从博雅杯试题来看,其实也正是贯穿了三大范畴:识字、常识、诗歌。这也给了我们提示,以后该怎么面对这类比赛。

诗歌的默写就不必说了,随处可见,唯一要注意的是,以后在默写的时候,记得把作者、诗文题目、内容对应好,更值得注意的是,某一类诗歌可能出现了其一、其二、其三等等;比如民间以《己亥杂诗》命名的诗词不在少数。

另外一点,在识字问题上,除了前文所说的注意古义、今义的差别外;更要在意古音、今音的差别: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柴字不读chái,而是读zhài,意为防守的栅栏篱障。但其实也是个通假字,同“寨”。除了记忆,别无他法。

之所以提到作者出身的背景、时代以及当时的政治发展,是因为这些问题的交织很可能影响着作者的想法甚至到名号。比如,提到杜甫,我们都知道,他是诗圣,李白才是诗仙。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杜甫和李白功力相当,却不是诗仙呢?从我们熟悉的作品里可以找到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些诗句都显示了一个事实:杜甫太忧国忧民了,即使是自己过不上好日子的时候,还在想着芸芸众生之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舍生取义堪称孟子提出的儒家之魂,而杜甫骨子里装着的就是这套思想,也就是说,杜甫的诗词其实是儒家思想的延续和呈现,而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孟二圣?那么,他不是诗中之圣,还能谁是呢?

同理,李白的诗词中动不动就饮酒三百杯,这边潇洒那边逍遥,其实这是道家文化的代表,道家文化的核心是穷独善其身,达也是独善其身。你很难从李白的诗词里很明显的找到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那种逍遥、飘逸的道家风范告诉我们,李白是诗中之仙。

这次考到了诗佛王维,你会问,那他是诗中之释教,且抛开这个不说,王维,字摩诘,这个名、字来源就是佛经——《维摩诘经》,而王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隐士必然要写山水田园类的东西,所以他和孟浩然就是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注意事项古代在给予一个人民间称号的时候,是很讲究的;这样一个特点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所运用。

另一方面,古义和今义的差别虽然给我们制造了学习阻碍,但是,某些固定搭配早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逻辑。

比如“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子女,这点几乎在文言文里已经成立;“杨柳”在古诗文里常常被拿来指代《折杨柳》这首曲子,而折杨柳恰恰是一首诉离别的曲子,所以引起了离愁;这个意向在四年级组的第29题再次考到了——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答案中将折柳解释为曲折、低垂的杨柳,显然就是要被排除的。

需要注意的是,还要跳出经验主义的思维。也并非所有的杨柳都是诉说离思,比如,这次考到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当然,原题问得是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一作“还”),这里的杨柳就真的是杨柳了。

提到这里,我们还要注意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刘禹锡的《竹枝词》,是一种诗体,而不是词;仿佛犹如化学里的碱,Na2CO3是盐。西南地区民歌演变而来最终变成诗的一种,仔细斟酌诵读,不难发现,竹枝词很有民歌气息。

市面上有些参考书,会不由自主将凉州词划入宋词三百首,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所致。

而我们更要注意,习俗也制约着传统文化。一般说的词、长短句,是按照曲子去填的;因此我们看到苏轼的词,感觉到太厉害是因为唱的不够顺爽,柳永的唱起来就地道多了。也就难怪,业内如此评价苏轼,须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铁綽板,唱大江东去。 因此,传统文化的学习,老生常谈说,要靠积累。其实,这种积累不仅仅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物所处的背景、时代,将这些东西的学习连通起来,成为一个闭合回路,才是最大的捷径。文言文学习的建议提及传统文化的学习,除了文学常识之外,一定不可不提文言文。

文言文的学习除了要注重以上几点之外,更要看作者的感情和思想状态。

所谓的思想状态,是作者对某一件事情乃至史实的看法。比如我曾在讲座中提到:为什么《芈月传》拍到最后,尽管已经超越了一些神剧,但导演的思路还在清朝宫斗戏;除了编剧和导演要迎合流行元素,不得不考虑宫斗成分之外;没有充分考虑什么才是真正的先秦风骨,跳跃出这样的底蕴,自然要把没有辫子的先秦戏,最终拍成辫子戏。

所以,读文言文故事,必须先查这个时代的户口和作者本人的户口,这样便于了解创作内核。 另一方面,文言文的记叙文经常使用隐括手法,不大可能直接告诉你作者自己在想什么,比如复旦附中王召强老师讲过,苏轼的《黄州快哉亭记》,要表达的是愤懑之情,但是却没有明说,通过各种快哉反衬这种情绪,如果不调查苏轼被贬的事实,很难领会这样的精神。

其次,文言文的学习更要考虑文章的韵律,这里的韵律指的是文章气势及句法,这就是为什么古文即便是不能充分理解其意,也读得朗朗上口。 所以,学习古文的首要条件是先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和字,而后反复诵读;在诵读之前,一定要理解原文的基本故事脉络,而后认真揣摩;自己再翻译上个几十篇,基本的字词句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理都懂,看执行力。


相关文章

  • 儒家的博雅教育观念
  • 党圣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同时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等职,担任<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l ...查看


  • [两篇经典]党课培训心得
  • 1.敬爱的党组织: 我十分珍惜每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学习期间,我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系统深入地学习了党的政治纲领.性质.指导思想和宗旨以及入党动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 ...查看


  • 现代教学 | 曹杨二中:"数字化校园3.0"整体规划与建设
  •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上海教育-第一教育" -------------?----------- 我校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当中最早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学校 ...查看


  • 健康基金募集说明书(内含公司介绍.产品介绍) [兼容模式]
  • 高特佳投资集团健康产业基金 募集说明书 1 1 目录 管理人介绍 2 高特佳投资集团 l 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注册资本 2.36亿元,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内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经过近十年 的努力,高特佳投资现已发展 ...查看


  • 博雅课堂听课感想
  • 博雅课堂听课感想 14041032 苏雨 今天,我们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同学们齐聚北航博雅课堂,聆听了我国著名航空发送机专家刘大响院士的题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思考"的专题讲座.刘大响先生, ...查看


  • 自招经验分享
  • 高考闯关之路 --北大"博雅计划"自主招生经历分享 武汉外校2015届戴恩临家长 武汉汤圆 2015年6月19日凌晨6时,我们收到了北京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朱怀球教授的手机短信,获悉儿子参加北大"博雅计划&quo ...查看


  • 2016年学校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 2016年学校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2016年2月,我调任本校工作.在和大家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我更多的是了解.学习和思考,似乎一切还没有开始,又到了年底.时间就是这样的匆匆,盘点一年的工作,我收获最多的是理解.感动和精彩.我们为了完成一个共 ...查看


  • [元宵即咏]月夜抒怀:我如是吟(原创)博雅古风
  • (2013-02-23 23:48:55) 转载▼ 标签: 2013 新春寄语 正月十五 月夜抒怀 诗情画意 分类: 古风心语集 [文化桥·元宵抒怀] 博雅古风祝 博友好友同道同仁元宵节快乐吉祥 元宵抒怀 我如是吟 博雅古风 早有想把你赞美 ...查看


  • 做表里兼修的儒雅教师
  • <荀子>曰:"君子安雅",并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可见宏儒硕学.文质彬彬自古就是人们追求的方针.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辞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是我们教师的追求.学校可以通过营制雅文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