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作为考试中常考的考点,二者之前有什么异同点呢?在此我们有必要对比记忆。 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1)行为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2)行为得以正当化的前提条件相同。即都存在威胁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的危险、侵害存在。(3)行为的结果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4)无论是紧急避险还是正当防卫,只要没有过当,都是法定的正当化事由。(5)即便过当,无论紧急避险还是正当防卫,在刑罚的处罚上,都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又有不同之处:(1)在本质上说,紧急避险是一种“正对正”的关系,而正当防卫是一种“正对不正”的关系。紧急避险是损害一种合法权益而保全另外—种合法权益。而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的侵害而为的紧急防卫行为,其损害的是不法的侵害行为。(2)前提条件不同。紧急避险以紧急危险的发生为前提,而正当防卫是以存在他人的不法侵害为前提。(3)行为的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行为只能在“不得已”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正当防卫则没有这一条件的限制。(4)行为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所针对的对象是与造成危险没有关系的第三者,而正当防卫所针对是不法侵害人本人。(5)行为的方式不同。紧急避险的行为一般多为消极的逃避危险的行为,而正当防卫行为是对不法侵害人的积极的防卫行为。(6)行为的限度条件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不能大于所要保全的利益,而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于不法侵害所可能造成的损害。

【真题-单选】甲驾驶公交车在马路上正常行驶,突然一辆违章大货车迎面疾驰而来,为了避免与大货车相撞而保障公交车上几十名乘客的安全,甲迫不得已将公交车驶上了人行道,结果将骑自行车的乙撞成轻伤。甲的行为( )。

A. 属于紧急避险,甲不负刑事责任

B. 不属于紧急避险,甲应负刑事责任

C. 属于正当防卫,甲不负刑事责任

D. 不属于正当防卫,甲应负刑事责任

A[解析] 《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甲的行为明显不属于正当防卫,排除C项。该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故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B、D项错误,A项正确。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比较: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作为考试中常考的考点,二者之前有什么异同点呢?在此我们有必要对比记忆。 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1)行为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2)行为得以正当化的前提条件相同。即都存在威胁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的危险、侵害存在。(3)行为的结果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4)无论是紧急避险还是正当防卫,只要没有过当,都是法定的正当化事由。(5)即便过当,无论紧急避险还是正当防卫,在刑罚的处罚上,都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又有不同之处:(1)在本质上说,紧急避险是一种“正对正”的关系,而正当防卫是一种“正对不正”的关系。紧急避险是损害一种合法权益而保全另外—种合法权益。而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的侵害而为的紧急防卫行为,其损害的是不法的侵害行为。(2)前提条件不同。紧急避险以紧急危险的发生为前提,而正当防卫是以存在他人的不法侵害为前提。(3)行为的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行为只能在“不得已”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正当防卫则没有这一条件的限制。(4)行为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所针对的对象是与造成危险没有关系的第三者,而正当防卫所针对是不法侵害人本人。(5)行为的方式不同。紧急避险的行为一般多为消极的逃避危险的行为,而正当防卫行为是对不法侵害人的积极的防卫行为。(6)行为的限度条件不同。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不能大于所要保全的利益,而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于不法侵害所可能造成的损害。

【真题-单选】甲驾驶公交车在马路上正常行驶,突然一辆违章大货车迎面疾驰而来,为了避免与大货车相撞而保障公交车上几十名乘客的安全,甲迫不得已将公交车驶上了人行道,结果将骑自行车的乙撞成轻伤。甲的行为( )。

A. 属于紧急避险,甲不负刑事责任

B. 不属于紧急避险,甲应负刑事责任

C. 属于正当防卫,甲不负刑事责任

D. 不属于正当防卫,甲应负刑事责任

A[解析] 《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甲的行为明显不属于正当防卫,排除C项。该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故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B、D项错误,A项正确。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比较:


相关文章

  • 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
  • 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是法律所规定的排除犯罪性的两种行为,都是行为人的利益面临某种正在发生的危险,来不及请求国家救济,不得已而采取的自力救济方式.虽然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同属于排除犯罪性的行为,二者在有相同点的时候还具 ...查看


  • 040300紧急避险
  • 第三节 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1条第1款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在法律所保护的权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用其他措施加以避免时,不得已而采用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权益以保护较大的权益免遭损害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 ...查看


  • 正当防卫的概念
  •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紧急避险 一.什么是正当防卫 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 ...查看


  • 关于正当防卫的几个案例
  • 关于正当防卫的几个案例 作者:刑法中国 案例1.赖某,男,25岁.某日晚,赖某见两男青年正在侮辱他的女朋友,即上前制止,被其中一男青年殴打被迫还手.对打时,便衣警察黄某路过,见状抓住赖的左肩,但未表明公安人员的身份.赖某误以为黄是帮凶,便拔 ...查看


  • 正当防卫论文
  •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1 论 文---------------------------------- ...查看


  • 第十二讲 刑事法律制度
  • 第十二讲 刑事法律制度 学习指导 学习目标与要求: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掌握其调适的主要法律关系和具体规范.帮助大学生在具体了解刑法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学习重点:一.刑法的概述 二.犯罪 三.正当行为 四.刑罚 ...查看


  • 2014年四川政法干警考试民法: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
  • 2014年四川政法干警考试民法: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 政法干警民法学的教育科目分为文化综合,法学专业综合和政法干警民法学.其中民法学是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重点不可能体现在部分的内容上,所以考生在复习民法学内容时,重点应在于理 ...查看


  • 犯罪论体系的意义
  • 摘要:德日刑法学中的"构成要件.违法性.责任"的三阶层体系主要源自对如下两个问题的解决:(1)超法规的违法或责任阻却事由的认可与限制:(2)为了认定针对没有责任的人也可以构成共犯,不能将责任能力作为构成要件要素.如果一个 ...查看


  • 以案释法之刑法中的紧急避险
  • 文/李军律师 安徽治邦律师事务所 案情简要 赵某某驾驶摩托车载着同伙王某持刀追砍同样是骑着摩托车的刘某,刘某为躲避追杀,驾车超速行驶以求逃离,赵某某等人则紧追不舍.途中,刘某不慎撞到行人某甲,致其死亡.交警部门认定刘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案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