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
【摘要】剖腹产手术是妇科就诊的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手段。剖腹产术既是一种治疗手段,满足了患者的无痛分娩要求,同时也是一种能够产生创伤的方式。为了确保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平安和患者术后尽快的可以下床走动和进行母乳喂养,则需要对剖腹产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
【关键词】剖腹产 术后护理 术后恢复
近年来随着剖腹产这种手术方式的普及和人们对于无痛分娩方式的依赖,剖腹产手术成为了来妇科就诊的患者中的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手段。妇产科护士要充分认识到术后护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和机体的恢复。手术过后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的针对性的理论指导,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管理方法,可分别为病人提供全补偿系统为主、部分补偿系统为主或辅助教育系统为主的护理活动。尽快使病人摆脱“病人”角色,帮助产妇进入妈妈的角色中来,由自己满足病人自身的心理的需求。手术后24小时病人一般要密切关注,要求室内环境安静,监护设备齐全并利于术后休养的环境。在剖腹产术后观察、护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病情的异常变化都应及时上报医生知道,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应对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对剖腹产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患者病情交接护理 手术完毕之后的病人被送回病房后,当日的值班护士应与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就病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床旁交班,了解病人术中的大致情况和新生儿的情况,特别问明有无特殊护理注意事项。初步检查病人的输液情况,及时为病人测血压、脉搏、呼吸,检查病人的腹部伤口敷料有无脱落、阴道出血情况、备有镇痛泵的患者有无脱落及是否通畅等,认真做好床旁交接班,详尽记录观察情况。
2.对患者多项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 病人在回到病房后,值班护士要做好全面准备,对病人重新做出全面的评估。
2.1.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温度 一般术后30分钟左右检查一次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并做出记录,直至平稳后改为4小时观察一次,持续24小时,如果生命体征比较平稳的患者可为4次/天,连续观察3天后无明显异常可改为2次/天直至出院。术后机体由于生理性的免疫反应,会对手术创伤作出的无菌性炎症性反应,所以所有的患者在术后的1~3天体温都会略有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38℃,不需特殊处理,患者的体温护理记录同术前记录的8小时一次。
2.2.观察患者切口情况 剖腹产手术有切口有纵切口和横切口之分,近十年来从美观和术后愈合程度上面来说采用横切口的居多。术式腹部切口一般在耻骨联合上两横指处,切口长度一般为12cm,术后会采用敷料覆盖,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敷料有无脱落、渗血、渗液的现象,鼓励使用收腹带包扎腹部,降低患者的活动度,用约1~2kg的温的盐沙袋放置于患者的腹部伤口处压迫6~8小时,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现象,缓解麻醉清醒后切口的疼痛感觉。术后48小时之后切口的疼痛感觉会逐渐减轻,若切口持续性的疼痛不缓解则提示切口可能有血肿、感染等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2.3. 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出现情况 剖腹产手术后的病人都会伴有子宫增大的现象,一般术后4小时之内,子宫大小会有所减小,子宫底部位置会明显降低,一般可以降至肚脐下两横指,同时伴有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从患者术后半个小时之后进行观察,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同时可用一定的力度按压患
者的子宫要避开伤口处,观察患者阴道的出血量情况。如果有发现子宫收缩不良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要及时通报医生进行处理。
2.4.观察患者尿量 因为所有的剖腹产手术后的患者均无法很快下床活动,对于术后的患者都会采取留置导尿管的现象。剖腹产术后留置尿管一般48小时,对于特殊患者可以适当延长留置时间,但不要超过36小时。在此期间值班护士应密切观察并记录尿量、尿的颜色、质地,并观察尿管是否有堵塞和滑脱现象。同时在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期间里面,要指导病人做盆底肌肉锻炼,在拔管前一天进行尿管的定期开放,一般为每3~4小时放尿一次,锻炼膀胱功能形成条件反射,在尿管拔出后4~6小时要督促和协助患者进行自行排尿,以免尿潴留的发生。术后病人每小时尿量不少于50ml,一天总尿量不会低于200 ml。如患者出现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同时伴血压下降、脉搏减弱、病人烦躁不安、肛门有坠胀感等情况,应首先考虑是否有腹腔内出血现象,要马上通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在导尿管留置期间,应保持局部清洁,擦洗外阴,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3.缓解术后疼痛的护理 剖腹产手术为下腹部手术,术后疼痛虽然不十分严重,但病人在麻醉作用消失后,还是会感到伤口疼痛难忍,通常在术后24小时内最为明显。患者麻醉清醒之后,剧烈而持续的疼痛会使病人情绪产生焦虑、不安、难以入睡、烦躁,甚至始终保持被动体位,拒绝翻身、检查和护理。还有可能因手术中的特殊体位和术中麻醉药的使用所致,术后病人还可能诉有背部和肩部的疼痛不适。面对患者不合作和比较恶劣的态度之下,我们的护理人员要保持充分的耐心和理解的态度,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止痛剂如芬必得、双氯芬酸纳等进行对症处理。按照医嘱,术后24小时可用曲马多等药物止痛,如配有止痛泵的患者则根据患者对于疼痛的耐受能力遵医嘱调节泵速,以保证病人的疼痛缓解得到充分休息,保存体力有利于术后恢复。
4.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和哺乳 由于患者术后伤口的牵拉疼痛,患者往往不愿下床活动。要使患者了解到早离床活动的优点是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加快肠道的尽早通气防止腹胀和肠粘连的发生,使患者可以尽早恢复正常饮食;下床活动还可以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防止尿潴留和可以有效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疾病的并发症。患者一般术后24小时之后就可以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对于病重患者可进行适当延迟,活动量的大小可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采取渐进式,早期活动时需要在家属或医护人员在场的协助下完成。同时要对产妇则指导产后母乳喂养,一般术后鼓励越早越好。母乳喂养可有利于产妇的术后恢复,同时初乳的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M抗体,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
总之,对剖腹产术后病人进行精心的临床护理,为促进患者的提前康复、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翠玲,李辉,黄红梅.妇科腹部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改进与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0,44(23):278-180.
[2]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6-229。
[3]刘素卿, 临床实用护理与技术.[J]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2008,13
(66):442-443.
[4]沈乃文,临床妇科实用护理. [J]河北科技出版社,2011,89(20)
162-164.
[5]杨敏, 实用妇科护理要点. [J] 护理学分册,2011,112(49):179-182.
剖腹产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
【摘要】剖腹产手术是妇科就诊的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手段。剖腹产术既是一种治疗手段,满足了患者的无痛分娩要求,同时也是一种能够产生创伤的方式。为了确保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平安和患者术后尽快的可以下床走动和进行母乳喂养,则需要对剖腹产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
【关键词】剖腹产 术后护理 术后恢复
近年来随着剖腹产这种手术方式的普及和人们对于无痛分娩方式的依赖,剖腹产手术成为了来妇科就诊的患者中的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治疗手段。妇产科护士要充分认识到术后护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和机体的恢复。手术过后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的针对性的理论指导,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管理方法,可分别为病人提供全补偿系统为主、部分补偿系统为主或辅助教育系统为主的护理活动。尽快使病人摆脱“病人”角色,帮助产妇进入妈妈的角色中来,由自己满足病人自身的心理的需求。手术后24小时病人一般要密切关注,要求室内环境安静,监护设备齐全并利于术后休养的环境。在剖腹产术后观察、护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病情的异常变化都应及时上报医生知道,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应对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对剖腹产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患者病情交接护理 手术完毕之后的病人被送回病房后,当日的值班护士应与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就病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床旁交班,了解病人术中的大致情况和新生儿的情况,特别问明有无特殊护理注意事项。初步检查病人的输液情况,及时为病人测血压、脉搏、呼吸,检查病人的腹部伤口敷料有无脱落、阴道出血情况、备有镇痛泵的患者有无脱落及是否通畅等,认真做好床旁交接班,详尽记录观察情况。
2.对患者多项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 病人在回到病房后,值班护士要做好全面准备,对病人重新做出全面的评估。
2.1.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温度 一般术后30分钟左右检查一次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并做出记录,直至平稳后改为4小时观察一次,持续24小时,如果生命体征比较平稳的患者可为4次/天,连续观察3天后无明显异常可改为2次/天直至出院。术后机体由于生理性的免疫反应,会对手术创伤作出的无菌性炎症性反应,所以所有的患者在术后的1~3天体温都会略有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38℃,不需特殊处理,患者的体温护理记录同术前记录的8小时一次。
2.2.观察患者切口情况 剖腹产手术有切口有纵切口和横切口之分,近十年来从美观和术后愈合程度上面来说采用横切口的居多。术式腹部切口一般在耻骨联合上两横指处,切口长度一般为12cm,术后会采用敷料覆盖,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敷料有无脱落、渗血、渗液的现象,鼓励使用收腹带包扎腹部,降低患者的活动度,用约1~2kg的温的盐沙袋放置于患者的腹部伤口处压迫6~8小时,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现象,缓解麻醉清醒后切口的疼痛感觉。术后48小时之后切口的疼痛感觉会逐渐减轻,若切口持续性的疼痛不缓解则提示切口可能有血肿、感染等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2.3. 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出现情况 剖腹产手术后的病人都会伴有子宫增大的现象,一般术后4小时之内,子宫大小会有所减小,子宫底部位置会明显降低,一般可以降至肚脐下两横指,同时伴有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从患者术后半个小时之后进行观察,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同时可用一定的力度按压患
者的子宫要避开伤口处,观察患者阴道的出血量情况。如果有发现子宫收缩不良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要及时通报医生进行处理。
2.4.观察患者尿量 因为所有的剖腹产手术后的患者均无法很快下床活动,对于术后的患者都会采取留置导尿管的现象。剖腹产术后留置尿管一般48小时,对于特殊患者可以适当延长留置时间,但不要超过36小时。在此期间值班护士应密切观察并记录尿量、尿的颜色、质地,并观察尿管是否有堵塞和滑脱现象。同时在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期间里面,要指导病人做盆底肌肉锻炼,在拔管前一天进行尿管的定期开放,一般为每3~4小时放尿一次,锻炼膀胱功能形成条件反射,在尿管拔出后4~6小时要督促和协助患者进行自行排尿,以免尿潴留的发生。术后病人每小时尿量不少于50ml,一天总尿量不会低于200 ml。如患者出现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同时伴血压下降、脉搏减弱、病人烦躁不安、肛门有坠胀感等情况,应首先考虑是否有腹腔内出血现象,要马上通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在导尿管留置期间,应保持局部清洁,擦洗外阴,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3.缓解术后疼痛的护理 剖腹产手术为下腹部手术,术后疼痛虽然不十分严重,但病人在麻醉作用消失后,还是会感到伤口疼痛难忍,通常在术后24小时内最为明显。患者麻醉清醒之后,剧烈而持续的疼痛会使病人情绪产生焦虑、不安、难以入睡、烦躁,甚至始终保持被动体位,拒绝翻身、检查和护理。还有可能因手术中的特殊体位和术中麻醉药的使用所致,术后病人还可能诉有背部和肩部的疼痛不适。面对患者不合作和比较恶劣的态度之下,我们的护理人员要保持充分的耐心和理解的态度,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止痛剂如芬必得、双氯芬酸纳等进行对症处理。按照医嘱,术后24小时可用曲马多等药物止痛,如配有止痛泵的患者则根据患者对于疼痛的耐受能力遵医嘱调节泵速,以保证病人的疼痛缓解得到充分休息,保存体力有利于术后恢复。
4.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和哺乳 由于患者术后伤口的牵拉疼痛,患者往往不愿下床活动。要使患者了解到早离床活动的优点是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加快肠道的尽早通气防止腹胀和肠粘连的发生,使患者可以尽早恢复正常饮食;下床活动还可以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防止尿潴留和可以有效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疾病的并发症。患者一般术后24小时之后就可以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对于病重患者可进行适当延迟,活动量的大小可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采取渐进式,早期活动时需要在家属或医护人员在场的协助下完成。同时要对产妇则指导产后母乳喂养,一般术后鼓励越早越好。母乳喂养可有利于产妇的术后恢复,同时初乳的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M抗体,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
总之,对剖腹产术后病人进行精心的临床护理,为促进患者的提前康复、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翠玲,李辉,黄红梅.妇科腹部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改进与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0,44(23):278-180.
[2]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6-229。
[3]刘素卿, 临床实用护理与技术.[J]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2008,13
(66):442-443.
[4]沈乃文,临床妇科实用护理. [J]河北科技出版社,2011,89(20)
162-164.
[5]杨敏, 实用妇科护理要点. [J] 护理学分册,2011,112(49):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