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教学反思
自接触微课以来,我一直以为微课只是线下学习的一种方式,要么是课前的预习新知,知识建构;要么是课后的复习拓展,对课堂上重点问题的巩固加深。这次在李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我尝试着在常态课中融合微课来执教布封的《马》一文,感受颇深。
在准备这堂课时,我心里其实很迷茫,也很胆怯。有面子问题,也有能力问题。后来在李老师的一再鼓励下,我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选了“对比”这个切入口。将“对比”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录制成一个微课,放在课堂伊始作为知识导航。然后再以教材为范例,让学生实战演练,去找出对比、分析对比、感受对比、运用对比。整个课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活动,自主学习。整个课上下来还比较顺畅,也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尽管在评课时,大家指出了很多的问题,但我自己还是松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只有尝试了,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
原则一:学生为本
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就以我的这节课为例,为了让课堂上不至于有太长时间的冷场,我放弃了网上一些专业制作的优美视频,而是根据课堂需要自己录制了一个大概五分钟的微课视频,作为我课堂的引子。在对“对比”这个知识点的讲解中,我省略了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加入了一个在评课时大家都提出质疑的“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马》教学反思
自接触微课以来,我一直以为微课只是线下学习的一种方式,要么是课前的预习新知,知识建构;要么是课后的复习拓展,对课堂上重点问题的巩固加深。这次在李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我尝试着在常态课中融合微课来执教布封的《马》一文,感受颇深。
在准备这堂课时,我心里其实很迷茫,也很胆怯。有面子问题,也有能力问题。后来在李老师的一再鼓励下,我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选了“对比”这个切入口。将“对比”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录制成一个微课,放在课堂伊始作为知识导航。然后再以教材为范例,让学生实战演练,去找出对比、分析对比、感受对比、运用对比。整个课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活动,自主学习。整个课上下来还比较顺畅,也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尽管在评课时,大家指出了很多的问题,但我自己还是松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只有尝试了,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
原则一:学生为本
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就以我的这节课为例,为了让课堂上不至于有太长时间的冷场,我放弃了网上一些专业制作的优美视频,而是根据课堂需要自己录制了一个大概五分钟的微课视频,作为我课堂的引子。在对“对比”这个知识点的讲解中,我省略了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加入了一个在评课时大家都提出质疑的“对比与衬托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