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
【命题趋势探秘】
【高频考点聚焦】 ◇考点1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
1.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人口的① ,进而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变化。 (2)人口增长的特点 总趋势:不断② 。
不同的历史时期,③ 的特点不同。
不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的数量不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④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⑤ 。
2.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构成指标:⑥ 、⑦ 、⑧ 。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 。 划分类型:⑨ 、⑩ 1○
12 出生率、○13 死亡率、○14 自然增长率向○15 出生率、○16 人口增长总体趋势:由○
17 自然增长率转变。 死亡率、○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现代型
18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19 。 我国:基本实现了○3.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世界人口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是○
21 ,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的人
(2)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22 。 口问题是○
[参考答案]①自然增长率 ②不断增长 ③人口的自然增长 率 ⑦死亡率
15低 ○
⑧自然增长率
17低 ○
⑨原始型
⑩传统型
④速度慢
⑤速度快
13高 ○
⑥出生14低○
11现代型 ○12高 ○
16低 ○18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19现代型 ○20人口增长过快 21人口老龄○○
2人口增长过快 化 2○【核心考点讲练】
1.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比较表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
(3)我国人口增长特特点
①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生率急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②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1%,属于现代型,与发达国家相同。 ③虽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相当快。 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总体上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人地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不仅包括人口数量的问题,也包括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的问题。其中,人口结构又包含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性别结构。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表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人口问题:我国既有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又有由于人口基础数大造成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个别地区还有儿童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和整体文化素质仍偏低的问题。
措施: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 【典例1】 (2014年·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 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据图可知2015年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显著上升,说明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与性别比例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较小;医疗水平在此期间对老年人口影响较小,故D 项正确。(2)根据图示2015年我国老年抚养比超过了少年抚养比,人口老龄化突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故B 项正确。
答案:(1)D (2)B
【典例2】(2014年·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右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解析:(1)读图可知,自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0,所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但人口增速有较大的波动,整体先增快,在减慢,后又增快,再后来持续减慢,故B 项正确。(2)读图可知,放开单独二孩,未来30年内,出人人口数量并未大幅度上升,反而稳定下降,但是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故C 项正确。
答案:(1)B (2)C
【技巧点拨】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方法
人口增长模式在时空分布上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人口增长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无论是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都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这三个决定因素。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如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高—高—低”型。
(2)根据国家类型,一般地,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三低”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高—低—高”型,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三低”型。
(3) 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左右及以下。 (4)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来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能够说明某区域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其所属的人口的增长模式,预测未来人口的发
展趋势。它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三种,如下图所示:
第一种:年轻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老年人口寿命短,老年人口死亡率高。
第二种:成年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该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人口出生率较低,老年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
第三种: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人口出生率较低,人口寿命长,若人口出生率继续维持较低水平,人口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考点2 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基础知识梳理】
1.人口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①__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
(2)特征:
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以②________、大批移民为主。主要从欧洲迁移到③______、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
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从④________国家流向⑤________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人口大量流向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地区。
国内人口迁移:我国古代:受农业经济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⑥__________的影响而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
a .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流向:由东部向⑦______________、东北地区。
b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国家⑧__________政策的影响,流量大增;流向发生明显变化,由⑨__________向东部。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⑩__________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⑪__________________因素往往起主要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⑫________________因素。
3.人口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实质:环境能⑬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重要衡量指标:⑭__________。 (2)环境人口容量
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⑮________________消费水平等。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a .悲观派的观点:现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⑯________________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b .乐观派的观点: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 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⑰__________循环。
c .介于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地环境人口容量在⑱________亿左右。 (3)人口合理容量
定义: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⑲________的人口数量。
意义: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居住地 ②集团性 ③美洲 ④发展中 ⑤发达 ⑥自然灾害 ⑦西部 ⑧改革开放 ⑨中、西部 ⑩自然环境 ⑪经济 ⑫决定性 ⑬持续供养 ⑭人口数量 ⑮生活和文化 ⑯超过 ⑰良性 ⑱100 ⑲最适宜 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核心考点讲练】
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
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人口的合理容量体现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能保证人的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人口数量(亦称为理想人口或适度人口)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二者的联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可由图示法理解,具体如下表所示:
【典例1】(2014年·广东卷)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解析:根据题干,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则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了,春运长途客运量将减少,所以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答案: C
【典例2】(2014年·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
(1)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解析:(1)读图可知,横坐标是户籍人口,纵坐标是常住人口。图中斜线左上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右下的省份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故①④为粤沪,②③为豫黔,在根据人口总数,可判断①为广东、②为河南、③为四川、④为上海,故选A 。(2)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方向之一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答案:(1)A (2)D
【技巧点拨】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
骤
(1)读图名:如各大洲人口比较柱状图、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等,通过读图名明确统计图反映的内容和统计图的类型,回忆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征和相关地理事物的基础知识。
(2)读坐标(或图例):坐标或者图例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单位) 。通常横坐标表示时间序列或空间地域,纵坐标表示地理事物的量。读图名与坐标(或图例) 是判读统计图的基础。 (3)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 :如调研题中的户籍人口迁出率与迁入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4)分析数据:读数据一要读全(数值和单位),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够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特征。
(5)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专题热点集训10 人口的变化
(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3年·广东卷) 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
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013年·新课标Ⅰ卷)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2-3题。
2.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3.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B .总人口减少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013年·新课标Ⅱ卷)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4-5题。
4.2005-2010年( )
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5.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
A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C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B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D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6. (2014年·海南卷) 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 .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C .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B .劳动力价格降低 D .人均产值减少
(2014年·四川卷)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 .2千米附近 B .4千米附近 C .8千米附近 D .10千米附近
8.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 .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C .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B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2014年·上海卷)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完成9-11题
9.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10.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其深远意义是( )
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11.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 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 .①④ B .②③
二、综合题
12.(2014年·重庆卷)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下图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C .①③ D .②④
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13.(2013年·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下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及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⑪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____________。
⑫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___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_________。
⑭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热点集训10 人口的变化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D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中国的人口密度小于印度,A 错误;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预期寿命低于美国,B 错误;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美国最接近,C 错误;200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率最低,增速最慢,D 项正确。
2. D 由图可以看出总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加,A 、C 项错误;总人口增长速度大于0,所以总人口增加,B 项错误;人口净迁入量为国际净迁移率和国内净迁移率相加再乘以总人口,图中显示国际净迁移率为正略有下降,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下降较大,所以人口净迁入量减少,D 项正确。
3. A 读图可知,该城市80年代和90年代国际迁入量都比较大,而国内迁移率为负,且90年代比80年代大幅下降,说明90年代该市国内迁出量较大;90年代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发展迅速,东北部城市环境质量较差,导致年轻人口出于经济就业因素和老年人口出于环境因素考虑,由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地区,故A 项正确;而德国、日本和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C 、D 项错误。
4. C 读图,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可知人口机械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 项正确。迁出、迁入人口总量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A 、B 项错误;题中没有涉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D 项错误。
5. B 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故B 项正确,A 、C 、D 项错误。
6. A 据图可知,2010年比2000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得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故A 项正确。
7.D 人口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人口数量越多。读图,根据不同距离处两条曲线的差值判断,2010年比1990年人口密度大,且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部分在10千米附近,C 项正确;2千米附近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是减少的,A 、B 项错;8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增加,但不是增加最多的区域,C 项错。
8.D 图中人口密度在市中心附近明显下降趋势,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后,中心区由于低价上涨,住宅区向外迁移,B 项错误;10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呈明显上升的状况,说明城市规模扩大,10千米附近发展成城市住宅区,体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D 项正确;图中不能体现城市等级提高,C 项错误;城市面积扩大,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标志,A 项错误。
9. B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水源,牧民迁移属于“生态移民;三峡库区移民属于“工程移民”,B 项正确。
10. C 对迁入地采取“杂居”安置方式,并不能改变移民的原有的生活习惯,A 项错误;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不属于深远意义,B 项错误;其深远意义在于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C 项正确;不利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D 项错误。
11.C 根据题干,三江源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是考虑到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风俗习惯的相似性考虑,①③正确。
12.答案: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解析:问题明确要求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来分析,数量的增加有利于规模的扩大,而高素质的人才的加入则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13.答案:(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兴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原材料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从城市分布、人口增长及工业迅速发展可得出市场需求量大。
(2)从材料中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可知主导产业。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条件、市场、原材料等要素。汽车技术要求高,当时汽车新兴市场需求大是要特别关注的要点。
(3)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出最关键的石油危机;他国汽车工业冲击;房地产崩溃。根据材料,可知其产业结构单一;结合提供时代信息可以联系出新技术革命冲击。
(4)底特律的兴衰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目前以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状况,加之科学技术水平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对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主要是借鉴来调整和发展。
专题十 人口的变化
【命题趋势探秘】
【高频考点聚焦】 ◇考点1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
1.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人口的① ,进而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变化。 (2)人口增长的特点 总趋势:不断② 。
不同的历史时期,③ 的特点不同。
不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的数量不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④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⑤ 。
2.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构成指标:⑥ 、⑦ 、⑧ 。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 。 划分类型:⑨ 、⑩ 1○
12 出生率、○13 死亡率、○14 自然增长率向○15 出生率、○16 人口增长总体趋势:由○
17 自然增长率转变。 死亡率、○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现代型
18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19 。 我国:基本实现了○3.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世界人口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是○
21 ,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的人
(2)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22 。 口问题是○
[参考答案]①自然增长率 ②不断增长 ③人口的自然增长 率 ⑦死亡率
15低 ○
⑧自然增长率
17低 ○
⑨原始型
⑩传统型
④速度慢
⑤速度快
13高 ○
⑥出生14低○
11现代型 ○12高 ○
16低 ○18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19现代型 ○20人口增长过快 21人口老龄○○
2人口增长过快 化 2○【核心考点讲练】
1.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比较表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
(3)我国人口增长特特点
①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生率急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②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1%,属于现代型,与发达国家相同。 ③虽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相当快。 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总体上是指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人地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不仅包括人口数量的问题,也包括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的问题。其中,人口结构又包含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性别结构。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表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人口问题:我国既有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又有由于人口基础数大造成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个别地区还有儿童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和整体文化素质仍偏低的问题。
措施: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 【典例1】 (2014年·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 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据图可知2015年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显著上升,说明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与性别比例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较小;医疗水平在此期间对老年人口影响较小,故D 项正确。(2)根据图示2015年我国老年抚养比超过了少年抚养比,人口老龄化突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故B 项正确。
答案:(1)D (2)B
【典例2】(2014年·江苏卷)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右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解析:(1)读图可知,自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0,所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但人口增速有较大的波动,整体先增快,在减慢,后又增快,再后来持续减慢,故B 项正确。(2)读图可知,放开单独二孩,未来30年内,出人人口数量并未大幅度上升,反而稳定下降,但是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故C 项正确。
答案:(1)B (2)C
【技巧点拨】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方法
人口增长模式在时空分布上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人口增长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无论是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都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这三个决定因素。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如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高—高—低”型。
(2)根据国家类型,一般地,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三低”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高—低—高”型,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三低”型。
(3) 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左右及以下。 (4)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来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能够说明某区域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其所属的人口的增长模式,预测未来人口的发
展趋势。它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三种,如下图所示:
第一种:年轻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老年人口寿命短,老年人口死亡率高。
第二种:成年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该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人口出生率较低,老年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
第三种: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人口出生率较低,人口寿命长,若人口出生率继续维持较低水平,人口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考点2 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基础知识梳理】
1.人口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①__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
(2)特征:
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以②________、大批移民为主。主要从欧洲迁移到③______、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
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从④________国家流向⑤________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人口大量流向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地区。
国内人口迁移:我国古代:受农业经济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⑥__________的影响而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
a .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流向:由东部向⑦______________、东北地区。
b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国家⑧__________政策的影响,流量大增;流向发生明显变化,由⑨__________向东部。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⑩__________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⑪__________________因素往往起主要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⑫________________因素。
3.人口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实质:环境能⑬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重要衡量指标:⑭__________。 (2)环境人口容量
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⑮________________消费水平等。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a .悲观派的观点:现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⑯________________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b .乐观派的观点: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 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⑰__________循环。
c .介于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地环境人口容量在⑱________亿左右。 (3)人口合理容量
定义: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⑲________的人口数量。
意义: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居住地 ②集团性 ③美洲 ④发展中 ⑤发达 ⑥自然灾害 ⑦西部 ⑧改革开放 ⑨中、西部 ⑩自然环境 ⑪经济 ⑫决定性 ⑬持续供养 ⑭人口数量 ⑮生活和文化 ⑯超过 ⑰良性 ⑱100 ⑲最适宜 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核心考点讲练】
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
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人口的合理容量体现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能保证人的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人口数量(亦称为理想人口或适度人口)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二者的联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可由图示法理解,具体如下表所示:
【典例1】(2014年·广东卷)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解析:根据题干,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则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了,春运长途客运量将减少,所以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答案: C
【典例2】(2014年·山东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
(1)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解析:(1)读图可知,横坐标是户籍人口,纵坐标是常住人口。图中斜线左上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右下的省份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故①④为粤沪,②③为豫黔,在根据人口总数,可判断①为广东、②为河南、③为四川、④为上海,故选A 。(2)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方向之一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答案:(1)A (2)D
【技巧点拨】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
骤
(1)读图名:如各大洲人口比较柱状图、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等,通过读图名明确统计图反映的内容和统计图的类型,回忆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征和相关地理事物的基础知识。
(2)读坐标(或图例):坐标或者图例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单位) 。通常横坐标表示时间序列或空间地域,纵坐标表示地理事物的量。读图名与坐标(或图例) 是判读统计图的基础。 (3)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 :如调研题中的户籍人口迁出率与迁入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4)分析数据:读数据一要读全(数值和单位),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够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特征。
(5)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专题热点集训10 人口的变化
(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3年·广东卷) 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
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013年·新课标Ⅰ卷)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2-3题。
2.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3.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B .总人口减少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013年·新课标Ⅱ卷)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4-5题。
4.2005-2010年( )
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5.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
A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C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B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D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6. (2014年·海南卷) 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 .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C .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B .劳动力价格降低 D .人均产值减少
(2014年·四川卷)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 .2千米附近 B .4千米附近 C .8千米附近 D .10千米附近
8.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 .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C .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B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2014年·上海卷)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完成9-11题
9.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10.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其深远意义是( )
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11.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 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 .①④ B .②③
二、综合题
12.(2014年·重庆卷)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下图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C .①③ D .②④
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13.(2013年·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下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及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⑪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____________。
⑫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___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_________。
⑭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热点集训10 人口的变化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D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中国的人口密度小于印度,A 错误;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预期寿命低于美国,B 错误;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美国最接近,C 错误;200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率最低,增速最慢,D 项正确。
2. D 由图可以看出总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加,A 、C 项错误;总人口增长速度大于0,所以总人口增加,B 项错误;人口净迁入量为国际净迁移率和国内净迁移率相加再乘以总人口,图中显示国际净迁移率为正略有下降,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下降较大,所以人口净迁入量减少,D 项正确。
3. A 读图可知,该城市80年代和90年代国际迁入量都比较大,而国内迁移率为负,且90年代比80年代大幅下降,说明90年代该市国内迁出量较大;90年代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发展迅速,东北部城市环境质量较差,导致年轻人口出于经济就业因素和老年人口出于环境因素考虑,由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地区,故A 项正确;而德国、日本和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C 、D 项错误。
4. C 读图,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可知人口机械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 项正确。迁出、迁入人口总量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A 、B 项错误;题中没有涉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D 项错误。
5. B 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故B 项正确,A 、C 、D 项错误。
6. A 据图可知,2010年比2000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得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故A 项正确。
7.D 人口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人口数量越多。读图,根据不同距离处两条曲线的差值判断,2010年比1990年人口密度大,且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部分在10千米附近,C 项正确;2千米附近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是减少的,A 、B 项错;8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增加,但不是增加最多的区域,C 项错。
8.D 图中人口密度在市中心附近明显下降趋势,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后,中心区由于低价上涨,住宅区向外迁移,B 项错误;10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呈明显上升的状况,说明城市规模扩大,10千米附近发展成城市住宅区,体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D 项正确;图中不能体现城市等级提高,C 项错误;城市面积扩大,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标志,A 项错误。
9. B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水源,牧民迁移属于“生态移民;三峡库区移民属于“工程移民”,B 项正确。
10. C 对迁入地采取“杂居”安置方式,并不能改变移民的原有的生活习惯,A 项错误;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不属于深远意义,B 项错误;其深远意义在于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C 项正确;不利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D 项错误。
11.C 根据题干,三江源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是考虑到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风俗习惯的相似性考虑,①③正确。
12.答案: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解析:问题明确要求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来分析,数量的增加有利于规模的扩大,而高素质的人才的加入则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13.答案:(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兴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原材料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从城市分布、人口增长及工业迅速发展可得出市场需求量大。
(2)从材料中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可知主导产业。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条件、市场、原材料等要素。汽车技术要求高,当时汽车新兴市场需求大是要特别关注的要点。
(3)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出最关键的石油危机;他国汽车工业冲击;房地产崩溃。根据材料,可知其产业结构单一;结合提供时代信息可以联系出新技术革命冲击。
(4)底特律的兴衰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目前以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状况,加之科学技术水平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对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主要是借鉴来调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