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知识浅谈

中国山水画知识浅谈

摘 要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历代画伦详实,使山水画技法更加充实、完善、科学,随着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发展,适当借鉴西画透视法及其他艺术形式,来增强山水画的表现力、是绘画中必须把握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山水画分宗;山水画工具材料简介;山水画用笔用墨;传统山水画几种透视法

山水画到唐初分为南北二宗。以李思训. 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北宗,其艺术特点:用笔极工整、金碧辉煌(即金碧山水)。以王维为代表的南宗,其艺术特点:无论粗细笔都以淡色渲染,性情自然随意,多作江南山水(即浅绛山水或淡赭山水)。

中国画工具材料主要包括笔、墨、纸、砚、颜色等。毛笔一般分为三种狼毫、羊毫、兼毫。狼毫多采用黄鼠狼的毛、猪鬃等制作而成,特点:笔毫弹性强、线刚劲有力。羊毫多采用羊毛制作而成,特点;蓄色墨丰富、线舒展饱满。兼毫多采用软硬毫兼制而成,特点:软硬适度、便于掌握。墨分为焦烟墨、油烟墨、漆烟墨,特点:焦烟墨黑而不亮、油烟墨黑且亮、漆烟墨更黑更亮。纸分为生宣、熟宣,山水画多用生宣作画,特点:色墨在纸上变化丰富、生趣盎然。砚以广东的端砚、江苏的歙砚最富盛名,其质地坚硬,易于发墨。颜色分为石色、草色,石色包括:赭石、朱砂、朱磦、石绿、锌太白等,特点:厚重、不透明。草色包括:花青、藤黄、胭脂、曙红、酞青蓝等。特点:透明、覆盖力弱。

清代大画家恽寿平言“有笔有墨谓之画,是欲习画先讲笔墨夫,干湿互用粗细折中之,谓笔有浓有淡,有晦有明之。”这席话充分说明笔墨之重要性。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用笔方法:勾、皴、点、染。

透视是画家在做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的表现出来,使之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客观存在的物象,即使是同样大小、高低,在一定的视域范围内也会产生这些视觉变化,是有它一定法则和规律的。西画多采用焦点透视,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收人镜头的物象如实的照下来如同相机。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物象就不能摄人了。中国绘画采用散点透视。它遵循透视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又不拘泥于一般的法则、规律。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地一个地方,也不受一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各个不同立足点所看到的内容都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组织进画面上来,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更生动。山水画能够表现出“咫尺千里”的开阔画面,便是中国山水画对透视运用的要求。

山水画透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文献上很早就有出现。战国时荀况在《荀子. 解蔽》篇中有一段记载:“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从山下望木者,千初之木若著,而求著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这

中国山水画知识浅谈

摘 要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历代画伦详实,使山水画技法更加充实、完善、科学,随着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发展,适当借鉴西画透视法及其他艺术形式,来增强山水画的表现力、是绘画中必须把握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山水画分宗;山水画工具材料简介;山水画用笔用墨;传统山水画几种透视法

山水画到唐初分为南北二宗。以李思训. 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北宗,其艺术特点:用笔极工整、金碧辉煌(即金碧山水)。以王维为代表的南宗,其艺术特点:无论粗细笔都以淡色渲染,性情自然随意,多作江南山水(即浅绛山水或淡赭山水)。

中国画工具材料主要包括笔、墨、纸、砚、颜色等。毛笔一般分为三种狼毫、羊毫、兼毫。狼毫多采用黄鼠狼的毛、猪鬃等制作而成,特点:笔毫弹性强、线刚劲有力。羊毫多采用羊毛制作而成,特点;蓄色墨丰富、线舒展饱满。兼毫多采用软硬毫兼制而成,特点:软硬适度、便于掌握。墨分为焦烟墨、油烟墨、漆烟墨,特点:焦烟墨黑而不亮、油烟墨黑且亮、漆烟墨更黑更亮。纸分为生宣、熟宣,山水画多用生宣作画,特点:色墨在纸上变化丰富、生趣盎然。砚以广东的端砚、江苏的歙砚最富盛名,其质地坚硬,易于发墨。颜色分为石色、草色,石色包括:赭石、朱砂、朱磦、石绿、锌太白等,特点:厚重、不透明。草色包括:花青、藤黄、胭脂、曙红、酞青蓝等。特点:透明、覆盖力弱。

清代大画家恽寿平言“有笔有墨谓之画,是欲习画先讲笔墨夫,干湿互用粗细折中之,谓笔有浓有淡,有晦有明之。”这席话充分说明笔墨之重要性。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用笔方法:勾、皴、点、染。

透视是画家在做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的表现出来,使之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客观存在的物象,即使是同样大小、高低,在一定的视域范围内也会产生这些视觉变化,是有它一定法则和规律的。西画多采用焦点透视,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收人镜头的物象如实的照下来如同相机。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物象就不能摄人了。中国绘画采用散点透视。它遵循透视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又不拘泥于一般的法则、规律。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地一个地方,也不受一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各个不同立足点所看到的内容都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组织进画面上来,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更生动。山水画能够表现出“咫尺千里”的开阔画面,便是中国山水画对透视运用的要求。

山水画透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文献上很早就有出现。战国时荀况在《荀子. 解蔽》篇中有一段记载:“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从山下望木者,千初之木若著,而求著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这


相关文章

  • 美术鉴赏论文有背景清明上河图的意义
  • 由<清明上河图> 谈美术鉴赏的意义 一.对中国画的认识 首先我想说对于我们建筑学来说,对国画的认识是更有裨益的.各类的中国画首先给人一种意境美和音乐美,在使人在了解画的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在着我就谈一下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 ...查看


  • 第3课寄情山水教案(终极版)2
  • 第3课 寄情山水 课题:<寄情山水> 教学课时:1课时 年 级:八年级 课题类型:欣赏 教材版本:人教版 授课人:2013级油画1班 指导老师:唐佩君 一.教材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1)中国山水画的意境.(2)初步掌握对中 ...查看


  •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中国山水画>一课是初中重要的欣赏与造型实践课之一,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中国山水画欣赏方法和基本的造型技能,帮助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 ...查看


  •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六册
  •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教材分析: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敦煌 ...查看


  • 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1
  • 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美术学院 09每本一班 郝佳佳 2009504101 课 题: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教 科 书:岭南版初中三年级 年级班次:高三1班 课 类 型:综合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1.知识:(1)认识.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性质.画 ...查看


  • 变幻的自然现象
  • <变幻的自然现象>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高中美术新课程课本.第一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内容主要是美术作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本课标题为变幻的自然万象,副标题为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关系.可分为两个课时 ...查看


  • 2010年美术优质课教案
  • 第四单元:诗情画意-树的画法(写意山水画法) 课型:绘画课 课题:风景.临摹树(写意山水画法) 课时:第一课时 重点:练习树的结构 难点:用笔.用墨.用色 关键:用色(浓淡)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从技法角度来讲 ...查看


  • 读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 <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一页,徐复观在其<自叙>的一开始就写着:"当我写完<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后,有的朋友知道我要着手写一部有关中国艺术的书,非常为我担心.觉得因为我的兴趣太广,精力分散,恐怕不 ...查看


  •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椅中圣母 1课时 封二­--P1 (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椅中圣母>,使学生初步了解拉斐尔,并对 其油画风格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拉斐尔和他的油画特点: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可表 现的绘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