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育苗温室建设工程
方
案
书
目 录
、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
、温室基础及排水沟、道路、门、基础
、温室主体钢结构
、温室开窗系统
、温室覆盖材料
、温室强制通风降温系统
、温室电动内遮阳系统
、温室加湿系统
、温室加温系统
、二氧化碳补气系统
、温室补光系统
12 [1**********]
12、计算机控制系统
13、温室电控系统
14、温室移动苗床系统
1、温室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
1.1温室设计依据
a 、《甲方技术要求》
b 、温室标准《Q/JBALI-2000温室通用技术条件》
c 、相关标准≤温室结构设计荷载GB/T 18622-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温室通风降温设计规范GB/T 18621-2002≥、《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93》、《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14-88》、《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
1.2温室主要技术指标
a 、风载:0.5KN/m
b 、雪载:0.3KN/m2 2
c 、吊挂载荷:15Kg/m2
d 、最大排雨量:140mm/h
e 、电源参数:220V/380V,50Hz ,PH1/PH3
1.3温室规格尺寸、基本结构及基本配臵
温室设计为4联跨(4×8m=32m),长度均为32米共,7栋。建
筑总面积为7168米
基本结构:温室设计为圆形拱顶, 温室骨架为轻型钢结构,全部采用2
热镀锌表面处理,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镀锌件连接。该骨架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承重和抗风雪能力强,易于拆装等特点。
温室主要技术指标:跨度:8米,
开间:4米,
长度:32米,
肩高:3.5米,
总高:5.3米。
温室基本配臵:温室配臵有电动顶开窗系统、电动侧开窗系统、内遮阳系统、湿帘降温系统、加湿系统、加温系统、二氧化碳补气系统、补光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控系统、移动苗床系统等。温室拱顶为专用双层冲气膜覆盖,顶开窗为1/2开窗通风;侧墙、山墙覆盖8MMPC 板。
1.4温室排列方式
温室山墙4x8m=32m,侧墙32m 。
2.温室基础及排水沟、道路、门、施工图(详附图)
2.1温室基础
1、温室基础设计:
在未获得详细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前,我们暂时按照持力层容许承载力标准80Kpa 设计和作预算,温室内部为点式基础钢筋钢板预埋件,深0.7m, 宽24cm 。设计计算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1989)》。如用户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与设计依据不符,将对基础图纸做相应调整。
2.2温室室内道路
两端山墙为2米宽砼道, 路面为C15砼地坪,厚度为100mm 。
2.3温室室外排水
温室雨槽随基础坡度单向排水,水槽排水端设φ110mmPVC 水管,避免雨水对基础造成直接性冲蚀,雨槽坡度5‰。
2.4温室门
温室两侧墙设推拉门,规格为: 2.2m高 ×宽1.5m 宽, 门扇覆盖PC 板,耐冲击,底部及上部导轨配静音滚动滑轮,移动灵活,推拉轻巧无声,人性化设计。
3.温室主体钢结构
3.1温室钢结构
温室主骨架:采用国产优质双面热镀锌钢材,并采用类比PKPM 的STS 钢结构设计软件设计,通过三维载荷验证和当地风载、雪载受力计算,整个结构除层架、立柱、等必要的焊接以外,全部节点采用镀锌螺栓(自攻螺钉)联接,标准件和国产铝合金框架表面热镀锌处理,所有构件均为镀锌连接件。
a 、预埋钢件:δ6mm 钢板
b 、立柱:φ60×2.75热镀锌圆管,山墙辅立柱□50 ×30热镀锌管。 c 、侧墙防风杆选用□50×30热镀锌方管,
d 、温室主拱用材为φ40×2热镀锌圆管,间距为1.33米;拱顶设纵管一道,用材为φ25×1.5热镀锌圆管,
e 、直斜撑用材为φ25×1.5热镀锌圆管,下弦拉杆用φ40×2热镀锌管。
f 、柱间斜支承、内部结构支承、山墙支承、水槽立柱支撑,用材为φ12热镀锌圆钢。
g 、温室设有水槽5道,水槽位于跨与跨交汇处,材料选用δ1.5mm 热镀锌钢板折边成形,接头处采用进口胶密封,排水坡度≥5‰,端部设Ф110PVC 管集中排水,超限雨量则自由排水。
4、温室开窗系统
4.1温室顶采用专用双
层冲气膜,所有膜面的接
口、折角、分边均用压膜
卡簧卡嵌于专用双层膜压膜槽中, 拱顶部分1/2开窗通风。
4.2侧窗通风系统
温室两侧墙设1.5米高,32米
长弧形齿条机构PC 板外翻窗;温
室有湿帘一端山墙外侧设1.5米高
32米长手动卷膜,15丝薄膜覆盖,
卷膜器采用1:5.5进口卷膜器。
4.3温室所有进风口均配置32目
防虫网。
5、温室覆盖材料及开窗系统
5.1顶膜采用专用双层冲气膜,膜为进口PEP 利得膜,膜用卡簧卡嵌于压膜槽中。
5.2侧墙、山墙覆盖为 8mm厚PC 板, 采用拜耳阳光板,外层防紫外线,采用自攻钉及橡胶复合垫片固定,专用型材及橡胶条连接密封。 阳光板技术参数:
1)透光率:80%
2)材质:聚碳酸酯。
3)重量:1.5 Kg/ m2
4)宽度:2.1 m
5)防UV 层厚度:≥50um
6)传热系数;3.3W/ m2.℃
7)质量保证期;10年。
6、温室“湿帘-风机”强制通风降温系统
为能达到夏季良好的降温效果, 在温室的南山墙上设臵湿帘, 在
温室北山墙上安装排风扇。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利用水的蒸发使空气中的显湿转化为潜热来实现降温的目的。当需要降温时,启动风扇将温室内的空气强制抽出,形成温室内微负压,与此同时,室外空气因负压而被吸入室内的过程中,湿帘被供水系统均匀淋湿,室外空气穿过湿帘进入温室由于水在蒸发时的吸热使穿过湿帘的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流经温室吸收室内的热量后,经风扇排出,从而达到温室降温的目的。
湿帘可采用三特公司生产的水帘,水帘的规格为高1.5米,厚
0.1米,由波纹状的纤维纸粘结而成。水流均匀,能承受较高的过流风速,由于原料中添加特殊化学成分,能耐腐蚀,不易滋生苔菌,使用寿命长,与风扇组合使用能达到最佳的降温效果。湿帘外侧面设臵季节性开闭的手动卷膜通风窗,夏季开启,冬季密封;湿帘水供水用潜水泵供水。
风扇采用国产风扇,风机送风量为43000m /h,电机功率为
1.1kW ,风扇叶片采用树脂披覆的高级镀锌钢片,特殊的设计达到最高的风力效果,采用绝缘马达,适合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独特专利的自动开闭系统—静态启动仪内臵有手柄来控制开合,开启后即固定不变,不需浪费动力。可使室内外保持最佳的环境控制,效率更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湿帘——风机系统”,降温效率高,能保证75%左右的降温效率。净化进入温室的空气,即使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它也能使夏季温室内温度降至28℃左右,正常降温幅度(5~8℃),温室外极端气温除外(38℃以上)
3
7、温室电动内遮阳系统:
电动内遮阳系统由专用减速机构、传动
轴、驱动绳、换向轮、平动杆、托网绳等组
成。该系统具有运行精确稳定,平整美观,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
7.1内遮阳网采用75%遮光率的银白色反射保温节能幕(密闭型) ,该遮阳幕白天具有极好的反光,通过反射作用能降低温室内温度4-7度。夜间可避免对流热损失,减少向外的热辐射,同时降低准备间加温的费用,其节能率约为30%,遮阳网面布臵在下弦拉杆之下,层高约3.2米,
7.2温室内设国产专用减速机构,减速比为300:1,网面平移速度约为0.5m/min。
7.3遮光网8米方向开闭, 驱动绳间距4米,驱动卡为专用铝合驱动卡与平动杆联接,保证安装简便,调节方便,运行轻巧无声,网面平整美观。
7.4托、压网绳采用上海产专业温室用聚酯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抗拉力大于2.2KN, 透明度高, 表面光滑。在遮光网下以间距0.6米均布, 保证网面平整美观, 移动磨损非常小,质保期4年,保证寿命8年。
8、超声波工业加湿器
每座温室配四台超声波工业加湿器,型号ZS-20Z, 制雾量6kg/h,温室可达90%的湿度。
9、温室加温系统
在冬季要对温室进行升温, 我们用8KFR-120LW/E(12568L)A1-N2 型格力5P 空调进行升温。制冷量12000W ,制热量13100W 。
在冬季, 当室外温度为-2℃,用8台5P 空调可把温室内温度升至8℃。
10、二氧化碳补气系统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再将有机物转化成我们人类所需的食物。如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
子中,绿色植物能得到更充分的水、肥料和光能,而且往往处于过剩状态。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仅稳定在350ppm 左右,这就大大限制了绿色植物的生长潜能,造成绿色植物生长环境中的资源浪费。增加绿色植物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极大地增加绿色植物的产量,并能明显提高植物的品质。
现代农业种植者越来越认识到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在国外,一百多年前就开始通过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增加作物的产量。如今,在国外已经普遍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来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变作物的品质。二氧化碳发生器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当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1000-2000ppm 时,可以使作物比平时增产达到40%-200%,而且品质明显提高。在我国,二氧化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人人皆知, 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解决二氧化碳的使用方法。
温室或大棚中栽培的植物与外界大气隔绝,在冬季可以使棚内温度升高,有利于植物加快生长。但同时也有两个不利因素:一是降低了日光透射率,二是影响了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温室生产中,春、秋、冬三季为了室内保温节能往往长时间关闭温室内的通风窗,这是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通风不足的情况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快便会降至正常空气环境条件以下。如果关闭通风窗,在二氧化碳不足的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度便放慢,最终导致长势减弱甚至生长停止。因此人们采取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来弥补这一欠缺。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目前,国内二氧化碳发生器已经有很多种,例如使用化学反应或燃煤式等生成二氧化碳发生装臵。但是随着人们对这些方法使用后的分析发现这些方法并不实用。使用费用高,操作不安全。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二氧化碳发生器的推广应用。
本公司提供适合我国温室使用的低成本,绝对安全,使用方法简便的多种型号燃气式二氧化碳发生器。“福腾”燃气式二氧化碳发生器是一种可以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使幼苗健壮,缩短生长期,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作物营养及品质,提高作物抗病抗侵蚀能力的,理想的、科学的园艺温室产品。彻底克服了现有诸多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缺点。本公司燃气式二氧化碳发生器的推广会帮助棚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每座温室用一台CA20型二氧化碳发生器, 燃气消耗量1.4kg/h,二氧化碳产出量:6kg/h. 额定电源:220V-50HZ ,配合二氧化碳传感实现自控。
福腾”燃气式二氧化碳发生器
11、补光系统
温室照明采用圣路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节能灯, 每跨温室10盏, 每盏功率为36W 。
该节能有以下优点:
灯管与镇流器可拆装互换,节省费用,在正常电压下,灯管的平
均寿命为8000小时年,而镇流器的平均寿命可达4万小时左右,因此,若灯管损坏整灯丢弃是十分浪费的。圣路大功率节能灯将灯管与镇流器设计成可拆装互换,灯管坏了换灯管,无须购整灯,费用更节省。 其他特点:
11.1多镇流器推动专利技术,每组灯管成为独立的系统,单个镇流器负荷不超过65W ,形成大马拉小车,功率富余量大,质量稳定。 11.2镇流器核心元件采用IRF840场效应三极管,磁环及高频扼流 圈采用负温系数,这样的元件选择使整流器适用电压范围宽
(160V-250V),功耗低,温升小,性能十分稳定,确保其拥有很长的寿命。
11.3灯管荧光粉选用优质三基色稀土荧光粉,光效高,光衰小,显色性好。
12、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本项目采用AUTO-2000科研型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温室开窗、加湿 、加温、降温、遮阳、补光进行自动控制,并对温室进行实时记录监控制。
“AUTO-2000科研型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针对“科研型温室”的高等级控制需求设计的。它以“加拿大Argus 控制系统”、“以色列Eldar 控制系统”为设计参考,并在与国内主力温室公司多年配套的基础上逐渐改进与完善,同时依托“西北农大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不断赋予的专业控制理念。以科研与高技术生产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化控制系统。 12.1、系统的构成:一套“AUTO-2000 温室控制系统”包括:成套传感器+气象站+温室控制器+计算机远程监控与数据管理软件。它可与智能灌溉综合控制器、智能微雾综合控制、多媒体摄像监控系统器联合用使。
传感器:传感器是控制系统的神经,是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的精度与品质直接决定着控制系统的性能。“AUTO-2000 温室控制系统”可连接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雨雪传感器、CO2传感器、负压传感器等。
标准配臵可实现多种控制:如双向天窗、侧窗、外遮阳幕、内遮阳保温幕、一二级风扇、湿帘、微雾降温加湿系统、环流风扇、补光灯、加温、CO2补气、报警等。
13、配电控制系统:
13.1、每个温室内设有控制柜一个,集中控制:照明、补光、加湿、风机、水泵、电动内遮阳、电动顶、侧开窗等。
13.2、供电要求:220V/380V,50Hz ,PH1/PH3
13.3、温室供电系统电线均要求穿电工PC 管,用电系统具有漏电保护。
13.4、配电箱回路由带熔断器的四极隔离开关、空气开关及分路开关
组成。
13.5、使用的电气系统参照国家标准,同时具有温室特有的技术要求,设计精良,产品可靠。系统包括必要的强电系统配电箱、电线、电缆等,并采用强电保护如限位保护,电动机保护等。控制元件均要求采用可靠性高的国产优质材料。
14、移动苗床系统
温室内铝合金移动苗床布臵率≥75%,高0.75m 、宽1.60m 、长28 m ,每温室共16床,高度可进行微调,移动苗床采用热镀锌方钢架(滚轴为φ48×2.0热管) ,钢丝网面为φ2.8直径钢丝,50×100网孔, 热镀锌表面处理,铝合金边框,在水平方向任意两个苗床间可形成40~60cm 宽的作业道,且具有防翻限位装臵,床网部分保质期10年,其它机构保质期15年。
智能育苗温室建设工程
方
案
书
目 录
、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
、温室基础及排水沟、道路、门、基础
、温室主体钢结构
、温室开窗系统
、温室覆盖材料
、温室强制通风降温系统
、温室电动内遮阳系统
、温室加湿系统
、温室加温系统
、二氧化碳补气系统
、温室补光系统
12 [1**********]
12、计算机控制系统
13、温室电控系统
14、温室移动苗床系统
1、温室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
1.1温室设计依据
a 、《甲方技术要求》
b 、温室标准《Q/JBALI-2000温室通用技术条件》
c 、相关标准≤温室结构设计荷载GB/T 18622-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温室通风降温设计规范GB/T 18621-2002≥、《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93》、《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14-88》、《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
1.2温室主要技术指标
a 、风载:0.5KN/m
b 、雪载:0.3KN/m2 2
c 、吊挂载荷:15Kg/m2
d 、最大排雨量:140mm/h
e 、电源参数:220V/380V,50Hz ,PH1/PH3
1.3温室规格尺寸、基本结构及基本配臵
温室设计为4联跨(4×8m=32m),长度均为32米共,7栋。建
筑总面积为7168米
基本结构:温室设计为圆形拱顶, 温室骨架为轻型钢结构,全部采用2
热镀锌表面处理,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镀锌件连接。该骨架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承重和抗风雪能力强,易于拆装等特点。
温室主要技术指标:跨度:8米,
开间:4米,
长度:32米,
肩高:3.5米,
总高:5.3米。
温室基本配臵:温室配臵有电动顶开窗系统、电动侧开窗系统、内遮阳系统、湿帘降温系统、加湿系统、加温系统、二氧化碳补气系统、补光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控系统、移动苗床系统等。温室拱顶为专用双层冲气膜覆盖,顶开窗为1/2开窗通风;侧墙、山墙覆盖8MMPC 板。
1.4温室排列方式
温室山墙4x8m=32m,侧墙32m 。
2.温室基础及排水沟、道路、门、施工图(详附图)
2.1温室基础
1、温室基础设计:
在未获得详细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前,我们暂时按照持力层容许承载力标准80Kpa 设计和作预算,温室内部为点式基础钢筋钢板预埋件,深0.7m, 宽24cm 。设计计算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1989)》。如用户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与设计依据不符,将对基础图纸做相应调整。
2.2温室室内道路
两端山墙为2米宽砼道, 路面为C15砼地坪,厚度为100mm 。
2.3温室室外排水
温室雨槽随基础坡度单向排水,水槽排水端设φ110mmPVC 水管,避免雨水对基础造成直接性冲蚀,雨槽坡度5‰。
2.4温室门
温室两侧墙设推拉门,规格为: 2.2m高 ×宽1.5m 宽, 门扇覆盖PC 板,耐冲击,底部及上部导轨配静音滚动滑轮,移动灵活,推拉轻巧无声,人性化设计。
3.温室主体钢结构
3.1温室钢结构
温室主骨架:采用国产优质双面热镀锌钢材,并采用类比PKPM 的STS 钢结构设计软件设计,通过三维载荷验证和当地风载、雪载受力计算,整个结构除层架、立柱、等必要的焊接以外,全部节点采用镀锌螺栓(自攻螺钉)联接,标准件和国产铝合金框架表面热镀锌处理,所有构件均为镀锌连接件。
a 、预埋钢件:δ6mm 钢板
b 、立柱:φ60×2.75热镀锌圆管,山墙辅立柱□50 ×30热镀锌管。 c 、侧墙防风杆选用□50×30热镀锌方管,
d 、温室主拱用材为φ40×2热镀锌圆管,间距为1.33米;拱顶设纵管一道,用材为φ25×1.5热镀锌圆管,
e 、直斜撑用材为φ25×1.5热镀锌圆管,下弦拉杆用φ40×2热镀锌管。
f 、柱间斜支承、内部结构支承、山墙支承、水槽立柱支撑,用材为φ12热镀锌圆钢。
g 、温室设有水槽5道,水槽位于跨与跨交汇处,材料选用δ1.5mm 热镀锌钢板折边成形,接头处采用进口胶密封,排水坡度≥5‰,端部设Ф110PVC 管集中排水,超限雨量则自由排水。
4、温室开窗系统
4.1温室顶采用专用双
层冲气膜,所有膜面的接
口、折角、分边均用压膜
卡簧卡嵌于专用双层膜压膜槽中, 拱顶部分1/2开窗通风。
4.2侧窗通风系统
温室两侧墙设1.5米高,32米
长弧形齿条机构PC 板外翻窗;温
室有湿帘一端山墙外侧设1.5米高
32米长手动卷膜,15丝薄膜覆盖,
卷膜器采用1:5.5进口卷膜器。
4.3温室所有进风口均配置32目
防虫网。
5、温室覆盖材料及开窗系统
5.1顶膜采用专用双层冲气膜,膜为进口PEP 利得膜,膜用卡簧卡嵌于压膜槽中。
5.2侧墙、山墙覆盖为 8mm厚PC 板, 采用拜耳阳光板,外层防紫外线,采用自攻钉及橡胶复合垫片固定,专用型材及橡胶条连接密封。 阳光板技术参数:
1)透光率:80%
2)材质:聚碳酸酯。
3)重量:1.5 Kg/ m2
4)宽度:2.1 m
5)防UV 层厚度:≥50um
6)传热系数;3.3W/ m2.℃
7)质量保证期;10年。
6、温室“湿帘-风机”强制通风降温系统
为能达到夏季良好的降温效果, 在温室的南山墙上设臵湿帘, 在
温室北山墙上安装排风扇。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利用水的蒸发使空气中的显湿转化为潜热来实现降温的目的。当需要降温时,启动风扇将温室内的空气强制抽出,形成温室内微负压,与此同时,室外空气因负压而被吸入室内的过程中,湿帘被供水系统均匀淋湿,室外空气穿过湿帘进入温室由于水在蒸发时的吸热使穿过湿帘的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流经温室吸收室内的热量后,经风扇排出,从而达到温室降温的目的。
湿帘可采用三特公司生产的水帘,水帘的规格为高1.5米,厚
0.1米,由波纹状的纤维纸粘结而成。水流均匀,能承受较高的过流风速,由于原料中添加特殊化学成分,能耐腐蚀,不易滋生苔菌,使用寿命长,与风扇组合使用能达到最佳的降温效果。湿帘外侧面设臵季节性开闭的手动卷膜通风窗,夏季开启,冬季密封;湿帘水供水用潜水泵供水。
风扇采用国产风扇,风机送风量为43000m /h,电机功率为
1.1kW ,风扇叶片采用树脂披覆的高级镀锌钢片,特殊的设计达到最高的风力效果,采用绝缘马达,适合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独特专利的自动开闭系统—静态启动仪内臵有手柄来控制开合,开启后即固定不变,不需浪费动力。可使室内外保持最佳的环境控制,效率更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湿帘——风机系统”,降温效率高,能保证75%左右的降温效率。净化进入温室的空气,即使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它也能使夏季温室内温度降至28℃左右,正常降温幅度(5~8℃),温室外极端气温除外(38℃以上)
3
7、温室电动内遮阳系统:
电动内遮阳系统由专用减速机构、传动
轴、驱动绳、换向轮、平动杆、托网绳等组
成。该系统具有运行精确稳定,平整美观,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
7.1内遮阳网采用75%遮光率的银白色反射保温节能幕(密闭型) ,该遮阳幕白天具有极好的反光,通过反射作用能降低温室内温度4-7度。夜间可避免对流热损失,减少向外的热辐射,同时降低准备间加温的费用,其节能率约为30%,遮阳网面布臵在下弦拉杆之下,层高约3.2米,
7.2温室内设国产专用减速机构,减速比为300:1,网面平移速度约为0.5m/min。
7.3遮光网8米方向开闭, 驱动绳间距4米,驱动卡为专用铝合驱动卡与平动杆联接,保证安装简便,调节方便,运行轻巧无声,网面平整美观。
7.4托、压网绳采用上海产专业温室用聚酯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抗拉力大于2.2KN, 透明度高, 表面光滑。在遮光网下以间距0.6米均布, 保证网面平整美观, 移动磨损非常小,质保期4年,保证寿命8年。
8、超声波工业加湿器
每座温室配四台超声波工业加湿器,型号ZS-20Z, 制雾量6kg/h,温室可达90%的湿度。
9、温室加温系统
在冬季要对温室进行升温, 我们用8KFR-120LW/E(12568L)A1-N2 型格力5P 空调进行升温。制冷量12000W ,制热量13100W 。
在冬季, 当室外温度为-2℃,用8台5P 空调可把温室内温度升至8℃。
10、二氧化碳补气系统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再将有机物转化成我们人类所需的食物。如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
子中,绿色植物能得到更充分的水、肥料和光能,而且往往处于过剩状态。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仅稳定在350ppm 左右,这就大大限制了绿色植物的生长潜能,造成绿色植物生长环境中的资源浪费。增加绿色植物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极大地增加绿色植物的产量,并能明显提高植物的品质。
现代农业种植者越来越认识到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在国外,一百多年前就开始通过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增加作物的产量。如今,在国外已经普遍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来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变作物的品质。二氧化碳发生器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当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1000-2000ppm 时,可以使作物比平时增产达到40%-200%,而且品质明显提高。在我国,二氧化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人人皆知, 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解决二氧化碳的使用方法。
温室或大棚中栽培的植物与外界大气隔绝,在冬季可以使棚内温度升高,有利于植物加快生长。但同时也有两个不利因素:一是降低了日光透射率,二是影响了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温室生产中,春、秋、冬三季为了室内保温节能往往长时间关闭温室内的通风窗,这是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通风不足的情况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快便会降至正常空气环境条件以下。如果关闭通风窗,在二氧化碳不足的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度便放慢,最终导致长势减弱甚至生长停止。因此人们采取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来弥补这一欠缺。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目前,国内二氧化碳发生器已经有很多种,例如使用化学反应或燃煤式等生成二氧化碳发生装臵。但是随着人们对这些方法使用后的分析发现这些方法并不实用。使用费用高,操作不安全。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二氧化碳发生器的推广应用。
本公司提供适合我国温室使用的低成本,绝对安全,使用方法简便的多种型号燃气式二氧化碳发生器。“福腾”燃气式二氧化碳发生器是一种可以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使幼苗健壮,缩短生长期,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作物营养及品质,提高作物抗病抗侵蚀能力的,理想的、科学的园艺温室产品。彻底克服了现有诸多种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缺点。本公司燃气式二氧化碳发生器的推广会帮助棚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每座温室用一台CA20型二氧化碳发生器, 燃气消耗量1.4kg/h,二氧化碳产出量:6kg/h. 额定电源:220V-50HZ ,配合二氧化碳传感实现自控。
福腾”燃气式二氧化碳发生器
11、补光系统
温室照明采用圣路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节能灯, 每跨温室10盏, 每盏功率为36W 。
该节能有以下优点:
灯管与镇流器可拆装互换,节省费用,在正常电压下,灯管的平
均寿命为8000小时年,而镇流器的平均寿命可达4万小时左右,因此,若灯管损坏整灯丢弃是十分浪费的。圣路大功率节能灯将灯管与镇流器设计成可拆装互换,灯管坏了换灯管,无须购整灯,费用更节省。 其他特点:
11.1多镇流器推动专利技术,每组灯管成为独立的系统,单个镇流器负荷不超过65W ,形成大马拉小车,功率富余量大,质量稳定。 11.2镇流器核心元件采用IRF840场效应三极管,磁环及高频扼流 圈采用负温系数,这样的元件选择使整流器适用电压范围宽
(160V-250V),功耗低,温升小,性能十分稳定,确保其拥有很长的寿命。
11.3灯管荧光粉选用优质三基色稀土荧光粉,光效高,光衰小,显色性好。
12、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本项目采用AUTO-2000科研型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温室开窗、加湿 、加温、降温、遮阳、补光进行自动控制,并对温室进行实时记录监控制。
“AUTO-2000科研型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针对“科研型温室”的高等级控制需求设计的。它以“加拿大Argus 控制系统”、“以色列Eldar 控制系统”为设计参考,并在与国内主力温室公司多年配套的基础上逐渐改进与完善,同时依托“西北农大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不断赋予的专业控制理念。以科研与高技术生产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化控制系统。 12.1、系统的构成:一套“AUTO-2000 温室控制系统”包括:成套传感器+气象站+温室控制器+计算机远程监控与数据管理软件。它可与智能灌溉综合控制器、智能微雾综合控制、多媒体摄像监控系统器联合用使。
传感器:传感器是控制系统的神经,是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的精度与品质直接决定着控制系统的性能。“AUTO-2000 温室控制系统”可连接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雨雪传感器、CO2传感器、负压传感器等。
标准配臵可实现多种控制:如双向天窗、侧窗、外遮阳幕、内遮阳保温幕、一二级风扇、湿帘、微雾降温加湿系统、环流风扇、补光灯、加温、CO2补气、报警等。
13、配电控制系统:
13.1、每个温室内设有控制柜一个,集中控制:照明、补光、加湿、风机、水泵、电动内遮阳、电动顶、侧开窗等。
13.2、供电要求:220V/380V,50Hz ,PH1/PH3
13.3、温室供电系统电线均要求穿电工PC 管,用电系统具有漏电保护。
13.4、配电箱回路由带熔断器的四极隔离开关、空气开关及分路开关
组成。
13.5、使用的电气系统参照国家标准,同时具有温室特有的技术要求,设计精良,产品可靠。系统包括必要的强电系统配电箱、电线、电缆等,并采用强电保护如限位保护,电动机保护等。控制元件均要求采用可靠性高的国产优质材料。
14、移动苗床系统
温室内铝合金移动苗床布臵率≥75%,高0.75m 、宽1.60m 、长28 m ,每温室共16床,高度可进行微调,移动苗床采用热镀锌方钢架(滚轴为φ48×2.0热管) ,钢丝网面为φ2.8直径钢丝,50×100网孔, 热镀锌表面处理,铝合金边框,在水平方向任意两个苗床间可形成40~60cm 宽的作业道,且具有防翻限位装臵,床网部分保质期10年,其它机构保质期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