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以传统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考虑中国国情,合理删减变量,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的分析得出:GDP、空间距离、APEC和DC是影响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变量。在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和贸易发展潜力有限情况下,中国当前应该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禀赋,深化国内贸易,同时积极调整贸易政策,改善贸易结构。� 关键词:贸易引力模型;计量经济学;政策含义� 中图分类号:F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096�02�� 1 关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简述� 西方关于引力模型的研究较早,在20世纪60年代荷兰计量经济学家Tinbergen(1962)和德国经济学家Poyhonen(1963)将引力模型进入经济学后,对它的研究就没有停止。最早的是Anderson(1979)从Bergstrand理论得出的完全竞争模型,这个模型认为:消费者认为产品是不同质的,即完全竞争。这个模型的经济学含义是控制国家规模和双边距离,在两个距离世界其他国家远的伙伴国家比距离其他国家近的伙伴国家发生的贸易量大的结论。这个模型最大的缺点是生产环节没有理论基础。� 第二个主要的模型是Helpman和Krugman(1985)的垄断竞争模型,这个模型在假设无运输成本,规模报酬递增以及需求和供应方面的CES偏好对称的条件下,得出简单的双边贸易模型,这个模型的经济含义是两国的产品贸易量与此国总支出占世界总支出的份额和此国固定产品产出成正比,但是此模型的缺点是假设每个国家生产不同的产品,与现实差异很大。� 关于引力模型的第三个模型是Feenstra、Markusen和 Rose(1998,2001)的相互倾销模型,假设两国技术相同并且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产品的需求弹性是1,不存在运输成本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当两个国家规模相同时,世界总出口额最大。但是相互倾销模型没有表明双边进出口取决于贸易双方贸易品的GDP。� 中国在对外贸易流量方面的研究开始得较晚,且文献较少。近几年开始有学者基于引力模型研究影响贸易量的因素。谷克鉴的《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对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构造方法加以经济学解析和运用主流国际贸易模型实施理论验证,将贸易引力模型的变量设置成为一个不断拓展和延伸的外生变量系列;林玲、王炎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中,添加了变量“国土面积”,用APEC取代了WTO作为虚拟变量,然后验证了是否要引入“发达国家”虚拟变量,最后用GDP、空间距离、国土面积和APEC建立模型,解释了2002年中国对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数据。作者认为,使用国土面积作为解释变量的经济含义相对比较弱,所以就没有在模型中验证“面积”这个变量。� 2 中国双边贸易引力模型的建立和实证检验� 2.1 中国双边贸易引力模型的建立� 本文将过去的学者对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为基础,试图建立反映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以Linnemann的模型为基础,对其进行扩展和修正,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考虑合适的变量作为替代贸易政策的虚拟变量。虽然中国已经加入WTO,但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过去一直大都是WTO大国,以2002年中国最大的39个贸易伙伴为例,共有33个WTO成员国,因此将WTO作为虚拟变量并不具有显著性。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建设刚刚起步,以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中国-东盟贸易区最为显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都地处东亚,因此这一因素已由空间距离因素部分代替,而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才刚刚起步,因此不考虑将中国-东盟贸易区作为虚拟变量。考虑到APEC这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包含环太平洋地区地跨五大洲的21个国家,且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有很多都是APEC成员,所以将APEC作为替代贸易政策的虚拟变量。� (2)虚拟变量除了APEC外,还可以考虑引入是否发达国家(DC)这一虚拟量,由于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且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可通过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观察,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国际贸易是否具有主导作用。�
摘 要: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以传统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考虑中国国情,合理删减变量,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的分析得出:GDP、空间距离、APEC和DC是影响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变量。在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和贸易发展潜力有限情况下,中国当前应该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禀赋,深化国内贸易,同时积极调整贸易政策,改善贸易结构。� 关键词:贸易引力模型;计量经济学;政策含义� 中图分类号:F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096�02�� 1 关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简述� 西方关于引力模型的研究较早,在20世纪60年代荷兰计量经济学家Tinbergen(1962)和德国经济学家Poyhonen(1963)将引力模型进入经济学后,对它的研究就没有停止。最早的是Anderson(1979)从Bergstrand理论得出的完全竞争模型,这个模型认为:消费者认为产品是不同质的,即完全竞争。这个模型的经济学含义是控制国家规模和双边距离,在两个距离世界其他国家远的伙伴国家比距离其他国家近的伙伴国家发生的贸易量大的结论。这个模型最大的缺点是生产环节没有理论基础。� 第二个主要的模型是Helpman和Krugman(1985)的垄断竞争模型,这个模型在假设无运输成本,规模报酬递增以及需求和供应方面的CES偏好对称的条件下,得出简单的双边贸易模型,这个模型的经济含义是两国的产品贸易量与此国总支出占世界总支出的份额和此国固定产品产出成正比,但是此模型的缺点是假设每个国家生产不同的产品,与现实差异很大。� 关于引力模型的第三个模型是Feenstra、Markusen和 Rose(1998,2001)的相互倾销模型,假设两国技术相同并且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产品的需求弹性是1,不存在运输成本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当两个国家规模相同时,世界总出口额最大。但是相互倾销模型没有表明双边进出口取决于贸易双方贸易品的GDP。� 中国在对外贸易流量方面的研究开始得较晚,且文献较少。近几年开始有学者基于引力模型研究影响贸易量的因素。谷克鉴的《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对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构造方法加以经济学解析和运用主流国际贸易模型实施理论验证,将贸易引力模型的变量设置成为一个不断拓展和延伸的外生变量系列;林玲、王炎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中,添加了变量“国土面积”,用APEC取代了WTO作为虚拟变量,然后验证了是否要引入“发达国家”虚拟变量,最后用GDP、空间距离、国土面积和APEC建立模型,解释了2002年中国对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数据。作者认为,使用国土面积作为解释变量的经济含义相对比较弱,所以就没有在模型中验证“面积”这个变量。� 2 中国双边贸易引力模型的建立和实证检验� 2.1 中国双边贸易引力模型的建立� 本文将过去的学者对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为基础,试图建立反映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以Linnemann的模型为基础,对其进行扩展和修正,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考虑合适的变量作为替代贸易政策的虚拟变量。虽然中国已经加入WTO,但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过去一直大都是WTO大国,以2002年中国最大的39个贸易伙伴为例,共有33个WTO成员国,因此将WTO作为虚拟变量并不具有显著性。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建设刚刚起步,以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中国-东盟贸易区最为显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都地处东亚,因此这一因素已由空间距离因素部分代替,而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才刚刚起步,因此不考虑将中国-东盟贸易区作为虚拟变量。考虑到APEC这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包含环太平洋地区地跨五大洲的21个国家,且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有很多都是APEC成员,所以将APEC作为替代贸易政策的虚拟变量。� (2)虚拟变量除了APEC外,还可以考虑引入是否发达国家(DC)这一虚拟量,由于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且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可通过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观察,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国际贸易是否具有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