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的政协民主监督

DOI:10.14180/j.cnki.1004-0544.2009.10.026

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09年第10期

论中国特色的政协民主监督

张亚光,郭国祥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政协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为此,政协民主监督必须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并与其他监督形式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此外政协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广大委员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民主监督;政协;共产党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0-0062-03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运行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民行使监督权力的重要形式。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政协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推进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战略性的课题。

[1]

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政协委员大多数来自基层和群众,广泛联系各界,代表不同党派、社会阶层,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视角对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发表见解,因此民主监督具有十分广泛的代表性,使党和政府能够倾听各个阶层的呼声和民意,使党和政府在各个环节都能接受人民的评价和监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向广度方向发展。

第二,它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人民政协的监督不同于一般群众的分散监督,它监督层次高、监督内容重大,而且是依靠组织的力量进行监督,可以下通各界,上达中央,而且有相应的制度设计、运行机制和程序,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监督”。政协各界代表人士,大都是社会上的精英人物,或者在政治上有影响,或者在经济上有成就,或者在学术上有造诣,或者在某个行业或者特定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对问题看得准,认得清,他们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更实际地反映各方面的情况,更有利于准确地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批评,减少监督中出现的“盲点”和“空白点”的问题,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向深度方向发展。

[1]

一、政协民主监督的含义和特点

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主监督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主监督是指人民运用民主权利对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的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狭义的民主监督,即中国特色的政协民主监督,则与中国独特的政党制度相联系,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政协这个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实施的政治监督。200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首次对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内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它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

根据上述界定,可以看出我国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它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特色。

第一,它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

第三,它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我国,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它的监督不是要对抗政府,充当反对党的角色,不是要哗众取宠,通过权力竞争谋取政治优势和争夺群众,而是忠实地充当党和政府的参谋,要改进党和政府的领导,它是一种较为客观和公正的监督。这种客观和公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不同于一般群众的分散监督,它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它是在政协组织中,按照一定的章程,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实现的。如向政府提出建议案;委员视察、委员举报、委员反映社情民意和提出批评建议;应邀担任特约监督人员等,这些活动方

式肯定比一般的分散的群众监督更温和更有针对性也更具秩序性;另一方面,它的监督靠的不是权力,不带有强制性,它靠的是真知灼见,靠的是以理服人。政协各界人士具有较高的知识和社会地位,他们往往能够从专业和社会实际结合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体谅党和政府的困难,能够从“应然”和“实然”的结合中去帮助政府排忧解难,不去激化社会矛盾,而专注于监督帮助政府注意自身决策的失误或腐败,这种“帮忙而不添乱,建议而不决策”的角色使他们能够超然物外,不为情感所左右,不为私利所支配,公正理性地监督,有力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将是前所未有的,决策的风险和复杂性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批评意见,积极采纳各方面的正确观点主张,自觉接受来自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才能使自己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才能避免犯错误;即使犯了错误,也容易改正。早在1957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民主党派的监督,“很有益处”,因为“共产党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3]“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因此,我们党应该特别警惕。……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3]人民政协集聚了大批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他们大都既是某一学科专家,又是社会活动家,联系着政治、经济、文化各个界别的管理层和知识层,信息来源广泛,思维相当活跃。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虽然还有一些不完备不健全的地方,但是,总的说政治环境宽松,言路比较畅通,不同意见不同看法之间的交流比较充分。所以,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自觉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对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人民政协进行监督,有利于发现问题、纠正失误,及时有效地改进工作。

再次,加强政协民主监督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政协民主监督大有可为:第一,政协的民主监督具有参政党的鲜明特点,它比一般性的分散性的群众监督更能够引起执政党的重视,它能够推动党政机关改进工作,防止和消除腐败现象,促进党内、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内部的和谐,促进党群、干部之间的和谐。第二,政协民主监督能够广泛地反映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界别各个团体的意见和呼声,能够有效地保持社情民意的畅通。它有利于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政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第三,政协民主监督是一种高层次和有组织的监督,比分散的群众监督有更大的影响、权威和成效,特别是政协委员大多是各个行业的专家里手,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有利于党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第四,政协不是反对党,不会为谋求权力而煽动群众对执政党进行攻击,它更能客观理性地全面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能够实事求是地向政府提出批评和建议,减

二、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意义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权力天然具有扩张的本性和腐化的倾向,对权力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必须予以明确限定,必须对权力的运行给予严格的监督。为确保权力的有效运行,防范权力的滥用,我国正在构建严密的监督体系,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为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它独特的意义。

首先,加强政协的民主监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答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如何跳出“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时,就说过:“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毛泽东与黄炎培的谈话,实际上表示了中国共产党追求政治文明,实现民主政治的决心。建国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当前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切实坚持和完善好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这两项政治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和根本保障。人大的权力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作为一种“硬监督”,它的监督作用不言自明。政协作为一种非权力监督,或者说“软监督”,它也对国家政治生活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政协囊括了各民族、各界别和港澳台、海外侨胞的代表人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政协委员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直接根植于群众之中,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实施民主监督的愿望和要求,必然会在人民政协得到集中反映。人民政协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活动既有规范的形式又有制度的保障。因此,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立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其次,加强政协民主监督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

少党和政府工作的失误,并使社会转型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则的目的,是为监督活动提供行为规范,使民主党派的监督活动制度化、程序化,使民主党派的成员都按守则的要求,去做好民主监督工作;二是在监督法律方面,国家立法机关需要制定一部《监督法》,为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各个监督主体和各种形式的民主监督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4]

三、政协民主监督的完善

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的政协民主监督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一种监督形式。它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政治体制还存在着某些弊端,我国政协民主监督在理论方面也存在着某些需要继续探索解决的课题,在实践方面监督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某些欠缺。

首先,被监督者接受民主监督的意识薄弱。由于政协的民主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没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非权力监督,这使得一些机关、一些同志包括少数领导干部,对民主监督存在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漠视民主监督、应付民主监督、规避民主监督、抵触民主监督。

其次,政协民主监督运行机制不畅。尽管中共中央和全国政协先后出台了多种关于政协民主监督的文件,但目前有关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依据都较为原则和抽象,可操作性强的关于民主监督的具体法规和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民主监督在执行操作上还不够严密具体,操作起来局限性大、弹性大、随意性强,直接妨碍着民主监督工作有效进行。此外,“协商讨论、批评建议”作为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如何确保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作为一种非权力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尽管有它的特点和优势,但没有健全的制约机制和保障手段,监督缺乏刚性和硬度,就难以对监督对象产生实质性影响,使监督表面而不切实,流于形式。

[1]

第二,政协民主监督要与其他的监督机制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我国的监督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除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外,还有党的纪检监督、人大的权力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审计监督等等。像任何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和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相关性一样,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甚至一定要与其他形式的监督发生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只有在这种联系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各种监督形式的应有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取得监督的最佳效果。如很多地方就尝试把舆论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结合起来,倡办《政协论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舆论监督具有快捷、形象、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政协监督具有客观、公正、理性、权威的特点,两者联动,就能加大民主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社会各方面广泛了解、支持和参与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

第三,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广大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民主监督职能的充分履行需要发挥每个委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探索建立委员履行职责情况的述职考评机制,把委员参加政协活动、参政议政、开展民主监督的做法和效果纳入述职内容,增强委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质量。要发挥专门委员会、委员小组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创造畅所欲言、宽松和谐、敢讲真话的良好氛围,通过内部简报建立交流园地,及时反映委员意见和社情民意。因此,各民主党派应十分重视监督的基础建设,并把此项工作当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规划,研究措施,落在实处。它包括机构设置和人员选用,制度制定及其逐步完善,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宣传和贯彻,以及举办有关民主监督的培训班、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必要的经费筹措等等。另外,各民主党派应大力提高其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参考文献:

[1]刘善璧.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

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刘善璧.政治协商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再次,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还有差距。民主监督固然党和政府的重视是关键,但民主党派及其成员自身的监督意识、监督水平,找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能力,则直接决定了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对于实行民主监督工作,也有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有些成员甚至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思想顾虑,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敢或不善于投入到民主监督工作中去,不能坦诚直率地向所在地方党委、政府和本单位领导人提出意见和批评。

四、完善民主监督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积极推进民主监督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进程。在现阶段,为保证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大民主监督工作的力度,有必要制定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制度性规定,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的保障。对于这种保障,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在监督制度方面,各民主党派要制定监督守则,使监督行为规范化。监督守则明确规定监督的性质和任务、监督的目的和形式、监督的程序和纪律等项内容。民主党派制定监督守

责任编辑杨小民

DOI:10.14180/j.cnki.1004-0544.2009.10.026

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09年第10期

论中国特色的政协民主监督

张亚光,郭国祥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政协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为此,政协民主监督必须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并与其他监督形式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此外政协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广大委员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民主监督;政协;共产党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0-0062-03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运行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民行使监督权力的重要形式。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政协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推进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战略性的课题。

[1]

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政协委员大多数来自基层和群众,广泛联系各界,代表不同党派、社会阶层,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视角对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发表见解,因此民主监督具有十分广泛的代表性,使党和政府能够倾听各个阶层的呼声和民意,使党和政府在各个环节都能接受人民的评价和监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向广度方向发展。

第二,它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人民政协的监督不同于一般群众的分散监督,它监督层次高、监督内容重大,而且是依靠组织的力量进行监督,可以下通各界,上达中央,而且有相应的制度设计、运行机制和程序,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监督”。政协各界代表人士,大都是社会上的精英人物,或者在政治上有影响,或者在经济上有成就,或者在学术上有造诣,或者在某个行业或者特定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对问题看得准,认得清,他们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更实际地反映各方面的情况,更有利于准确地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批评,减少监督中出现的“盲点”和“空白点”的问题,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向深度方向发展。

[1]

一、政协民主监督的含义和特点

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主监督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主监督是指人民运用民主权利对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的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狭义的民主监督,即中国特色的政协民主监督,则与中国独特的政党制度相联系,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政协这个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实施的政治监督。200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首次对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内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它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

根据上述界定,可以看出我国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它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特色。

第一,它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

第三,它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我国,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它的监督不是要对抗政府,充当反对党的角色,不是要哗众取宠,通过权力竞争谋取政治优势和争夺群众,而是忠实地充当党和政府的参谋,要改进党和政府的领导,它是一种较为客观和公正的监督。这种客观和公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不同于一般群众的分散监督,它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它是在政协组织中,按照一定的章程,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实现的。如向政府提出建议案;委员视察、委员举报、委员反映社情民意和提出批评建议;应邀担任特约监督人员等,这些活动方

式肯定比一般的分散的群众监督更温和更有针对性也更具秩序性;另一方面,它的监督靠的不是权力,不带有强制性,它靠的是真知灼见,靠的是以理服人。政协各界人士具有较高的知识和社会地位,他们往往能够从专业和社会实际结合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体谅党和政府的困难,能够从“应然”和“实然”的结合中去帮助政府排忧解难,不去激化社会矛盾,而专注于监督帮助政府注意自身决策的失误或腐败,这种“帮忙而不添乱,建议而不决策”的角色使他们能够超然物外,不为情感所左右,不为私利所支配,公正理性地监督,有力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将是前所未有的,决策的风险和复杂性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批评意见,积极采纳各方面的正确观点主张,自觉接受来自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才能使自己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才能避免犯错误;即使犯了错误,也容易改正。早在1957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民主党派的监督,“很有益处”,因为“共产党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3]“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因此,我们党应该特别警惕。……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3]人民政协集聚了大批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他们大都既是某一学科专家,又是社会活动家,联系着政治、经济、文化各个界别的管理层和知识层,信息来源广泛,思维相当活跃。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虽然还有一些不完备不健全的地方,但是,总的说政治环境宽松,言路比较畅通,不同意见不同看法之间的交流比较充分。所以,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自觉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对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人民政协进行监督,有利于发现问题、纠正失误,及时有效地改进工作。

再次,加强政协民主监督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政协民主监督大有可为:第一,政协的民主监督具有参政党的鲜明特点,它比一般性的分散性的群众监督更能够引起执政党的重视,它能够推动党政机关改进工作,防止和消除腐败现象,促进党内、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内部的和谐,促进党群、干部之间的和谐。第二,政协民主监督能够广泛地反映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界别各个团体的意见和呼声,能够有效地保持社情民意的畅通。它有利于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政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第三,政协民主监督是一种高层次和有组织的监督,比分散的群众监督有更大的影响、权威和成效,特别是政协委员大多是各个行业的专家里手,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有利于党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第四,政协不是反对党,不会为谋求权力而煽动群众对执政党进行攻击,它更能客观理性地全面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能够实事求是地向政府提出批评和建议,减

二、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意义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权力天然具有扩张的本性和腐化的倾向,对权力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必须予以明确限定,必须对权力的运行给予严格的监督。为确保权力的有效运行,防范权力的滥用,我国正在构建严密的监督体系,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为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它独特的意义。

首先,加强政协的民主监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答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如何跳出“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时,就说过:“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毛泽东与黄炎培的谈话,实际上表示了中国共产党追求政治文明,实现民主政治的决心。建国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当前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切实坚持和完善好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这两项政治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和根本保障。人大的权力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作为一种“硬监督”,它的监督作用不言自明。政协作为一种非权力监督,或者说“软监督”,它也对国家政治生活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政协囊括了各民族、各界别和港澳台、海外侨胞的代表人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政协委员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直接根植于群众之中,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实施民主监督的愿望和要求,必然会在人民政协得到集中反映。人民政协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活动既有规范的形式又有制度的保障。因此,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立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其次,加强政协民主监督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

少党和政府工作的失误,并使社会转型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则的目的,是为监督活动提供行为规范,使民主党派的监督活动制度化、程序化,使民主党派的成员都按守则的要求,去做好民主监督工作;二是在监督法律方面,国家立法机关需要制定一部《监督法》,为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各个监督主体和各种形式的民主监督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4]

三、政协民主监督的完善

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的政协民主监督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一种监督形式。它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政治体制还存在着某些弊端,我国政协民主监督在理论方面也存在着某些需要继续探索解决的课题,在实践方面监督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某些欠缺。

首先,被监督者接受民主监督的意识薄弱。由于政协的民主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没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非权力监督,这使得一些机关、一些同志包括少数领导干部,对民主监督存在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漠视民主监督、应付民主监督、规避民主监督、抵触民主监督。

其次,政协民主监督运行机制不畅。尽管中共中央和全国政协先后出台了多种关于政协民主监督的文件,但目前有关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依据都较为原则和抽象,可操作性强的关于民主监督的具体法规和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民主监督在执行操作上还不够严密具体,操作起来局限性大、弹性大、随意性强,直接妨碍着民主监督工作有效进行。此外,“协商讨论、批评建议”作为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如何确保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作为一种非权力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尽管有它的特点和优势,但没有健全的制约机制和保障手段,监督缺乏刚性和硬度,就难以对监督对象产生实质性影响,使监督表面而不切实,流于形式。

[1]

第二,政协民主监督要与其他的监督机制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我国的监督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除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外,还有党的纪检监督、人大的权力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审计监督等等。像任何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和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相关性一样,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甚至一定要与其他形式的监督发生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只有在这种联系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各种监督形式的应有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取得监督的最佳效果。如很多地方就尝试把舆论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结合起来,倡办《政协论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舆论监督具有快捷、形象、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政协监督具有客观、公正、理性、权威的特点,两者联动,就能加大民主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社会各方面广泛了解、支持和参与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

第三,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广大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民主监督职能的充分履行需要发挥每个委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探索建立委员履行职责情况的述职考评机制,把委员参加政协活动、参政议政、开展民主监督的做法和效果纳入述职内容,增强委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质量。要发挥专门委员会、委员小组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创造畅所欲言、宽松和谐、敢讲真话的良好氛围,通过内部简报建立交流园地,及时反映委员意见和社情民意。因此,各民主党派应十分重视监督的基础建设,并把此项工作当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规划,研究措施,落在实处。它包括机构设置和人员选用,制度制定及其逐步完善,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宣传和贯彻,以及举办有关民主监督的培训班、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必要的经费筹措等等。另外,各民主党派应大力提高其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参考文献:

[1]刘善璧.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

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卷)[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刘善璧.政治协商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再次,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还有差距。民主监督固然党和政府的重视是关键,但民主党派及其成员自身的监督意识、监督水平,找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能力,则直接决定了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对于实行民主监督工作,也有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有些成员甚至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思想顾虑,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敢或不善于投入到民主监督工作中去,不能坦诚直率地向所在地方党委、政府和本单位领导人提出意见和批评。

四、完善民主监督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积极推进民主监督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进程。在现阶段,为保证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大民主监督工作的力度,有必要制定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制度性规定,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的保障。对于这种保障,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在监督制度方面,各民主党派要制定监督守则,使监督行为规范化。监督守则明确规定监督的性质和任务、监督的目的和形式、监督的程序和纪律等项内容。民主党派制定监督守

责任编辑杨小民


相关文章

  •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 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9年9月20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成立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 ...查看


  •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教案
  •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考纲要求 1.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二.高考考情与预 ...查看


  • 2015全国两会政协工作报告全文
  • 2015全国两会政协工作报告全文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人民政 ...查看


  •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主备人姓名:李艳藻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 教学难点:多党合作的优越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大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有所了解,知道它 ...查看


  • 习近平: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的独特优势
  • 中共中央.全国政协21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全国政协21 ...查看


  • 2011政协工作报告
  • 2011政协工作报告 贾庆林 2011.3.3 各位委员: 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国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以胡 ...查看


  • 第六课 政党知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典例1] (2012·天津文综,1,4分)"俯身接地气,用心听民意."近来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新一轮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蓬勃展开.群众反映干部们带来了政策和资金,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体会到只有"接地气&q ...查看


  • 人民政协监督职能的渐进之路
  • 2011年6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上海交大面对5000名师生的党课上讲到一个例子:去年10月他去崇明检查工作,结束后随行人员邀请他去看当地一个湖,当时游客很多,俞下船后游客就跟他打招呼,第一句话是,俞书记好: ...查看


  • 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2014年3月3日) 俞正声 各位委员: 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3年工作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