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上的声音

夏小芹

有一种声音,只要我静下心来,就能感觉到故乡的气息。现在如果让我虚构一种动听的声音,那一定是来自于土地上的声音。

这么多年,故乡的一切风物和声音依然一直纠缠在我的梦里。是从什么时候越来越让我如此眷恋着土地上的声音?或许离开乡村太久的缘故,对土地依恋的情绪在我的感观里却随着光阴越陷越深。其实它们只是和时间一样一直被封存在我的记忆里,即使我的听觉在时间中变得迟钝,但每一次忆起,依然熟悉如初。

浮躁的城市,它早已悄悄地侵略了我,对土地的眷恋一次次地从心底滋生出来。我知道,只要我转身,我依旧可以听到那些熟悉的声音。比如:鸟的啁啾、动物的低语、还有风吹过田野的声音……这些声音毋须编排,潮水一样弥漫在我的记忆里,并且在我思念故乡的时候,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它们在我的内心就像一颗颗种子,早已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在乡村的土地上,声音遍布每个角落。它真切,轻脆并不虚幻,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早已和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和睦相处,它们就像土地上的陶瓷,被时光淘洗,被人们捡拾,并且融为一体。只要我一踏进村庄的土地,那些熟悉的声音就会再一次灌进我的耳脉。

在乡村巨大的体内,它收集着各种声音,这些声音来自于大自然的恩惠,它们如水一样充盈着人们的生活,并让枯燥的劳作富有节奏和无限生机,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无比鲜活和明亮。比如在乡村,各种鸟的声音总是那么随心所欲,它们不仅在树枝间跳来跳去,还会不经意地从你身边飞起,掠过水面,清脆的鸟鸣似乎能滴出水来。在春天明媚的时光里,我习惯了鸟语花香;习惯了夏日里声嘶力竭的蝉鸣;习惯了秋阳下豆夹饱胀地裂开的声音……除了这些,我还习惯了那些土地上人们的劳作声以及磨镰的声音。泥土有着它原有的品性和底色,那些在泥土上的声音,擦亮了我的视线,并让生活多了一份亮色。

我一直敬重乡村土地上的人们,他们在闲暇或劳作时,不仅让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并且也让乡村孩子从中懂得了什么是快乐,所以我一直认为这份快乐一半来自于生活,一半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孩子,他们听惯了土地上的声音,不仅对一些声音模仿得绘声绘色,甚至可以通过声音对动物和植物的习性了如指掌,并通晓它们的一切秘密。比如夏日的蛙声可以称得上一个非常称职的鼓手。它们总是在白天紧闭着嘴巴,天一黑就鼓着腮帮像一位钟情于土地的歌手先是断断续续的,试着点鼓,然后伴着节奏,接着大张旗鼓地敲起来。在整个水田里,如果你是一位听众,那么它们就是鼓手,蛙声一浪接一浪,像开一个聚大的圣会。这些声音极富有穿透力,仿佛它在向人们传递一种情感,只要是有生命的物质,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生命,它们是应土地孕育而生。如果把一个有声音的物质都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那么它们就会有自己的来路和去路。它们年复一日,在土地上延续着近乎微小的生命。

一个富有生机的村庄,除了白天的鸟语、人的交谈、鸡鸣狗吠等等,它的夜晚似乎像胎陶一样发着暗淡的光泽。当村庄安静下来,当人们进入睡眠时,在酒一样深浅的夜里,此时的村庄无声胜一声。秋虫的低语,树叶的沙沙声,偶尔人的脚步和狗吠……此时的声音,犹如汇集成不同的声线,这些声音有时被组合或分解,就像一种暗语通过空气来传达到人的内心,让人觉得无比舒适和安妥。其实,在静寂的村庄表面,那些声音有时会带着寂静的假象,到了夜深人静时,就会变得聒噪起来,那就是植物们的低语。

与在城市中的声音相比,土地上的声音纯洁,没有任何修饰。对于一个久居在城市的人来说,这些声音不但洗耳,洗心,还能拉近与土地的距离。即使一个人离开故乡很多年过后,转过身去,依然有着质朴的内心。当我站在城市的窗口,几声轻脆的鸟鸣,都会让我近乎怀疑,它是不是故乡的那只?

记得去年的夏日黄昏,去郊外为孩子们采景点。走进满是紫荆树的丛林中,耳边全是此起彼落的蝉鸣声。紫荆树、蝉鸣应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词汇。第二天,当孩子们下了大巴,大睁着一双清纯、好奇的眼睛时,那些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曾经熟悉的声音,这些神秘的小精灵似乎一夜之间消失。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在前一天的黄昏,它们偷听到我们的谈话?然后在黎明来临之前,用一种通用的暗语来传递信息,在人群未到之时集体地消失?所有的声音似乎集体的暗哑,连同身影无迹可寻。我试图从一些绿色丛叶间寻找它们的影子。取而代之的却是毫无美感的黑色虫子,它们企图用貌似蝴蝶的体形,薄如蝴蝶的翅膀攀附在树干上,以此来蒙蔽孩子们的眼睛。所想要的景象和声音就像被掏空的身子,毫无生机和美感。它们的出现和消失,直至今天,仍然在我的心里依旧是一个谜。

我一直对乡村土地上的声音心存感激,它们让我知道了对生命的尊敬来自于心灵。如今我想把这些声音重新摆放在我的文字里,让它们依旧鲜活在我的内心,并且一切如昨。

夏小芹

有一种声音,只要我静下心来,就能感觉到故乡的气息。现在如果让我虚构一种动听的声音,那一定是来自于土地上的声音。

这么多年,故乡的一切风物和声音依然一直纠缠在我的梦里。是从什么时候越来越让我如此眷恋着土地上的声音?或许离开乡村太久的缘故,对土地依恋的情绪在我的感观里却随着光阴越陷越深。其实它们只是和时间一样一直被封存在我的记忆里,即使我的听觉在时间中变得迟钝,但每一次忆起,依然熟悉如初。

浮躁的城市,它早已悄悄地侵略了我,对土地的眷恋一次次地从心底滋生出来。我知道,只要我转身,我依旧可以听到那些熟悉的声音。比如:鸟的啁啾、动物的低语、还有风吹过田野的声音……这些声音毋须编排,潮水一样弥漫在我的记忆里,并且在我思念故乡的时候,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它们在我的内心就像一颗颗种子,早已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在乡村的土地上,声音遍布每个角落。它真切,轻脆并不虚幻,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早已和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和睦相处,它们就像土地上的陶瓷,被时光淘洗,被人们捡拾,并且融为一体。只要我一踏进村庄的土地,那些熟悉的声音就会再一次灌进我的耳脉。

在乡村巨大的体内,它收集着各种声音,这些声音来自于大自然的恩惠,它们如水一样充盈着人们的生活,并让枯燥的劳作富有节奏和无限生机,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无比鲜活和明亮。比如在乡村,各种鸟的声音总是那么随心所欲,它们不仅在树枝间跳来跳去,还会不经意地从你身边飞起,掠过水面,清脆的鸟鸣似乎能滴出水来。在春天明媚的时光里,我习惯了鸟语花香;习惯了夏日里声嘶力竭的蝉鸣;习惯了秋阳下豆夹饱胀地裂开的声音……除了这些,我还习惯了那些土地上人们的劳作声以及磨镰的声音。泥土有着它原有的品性和底色,那些在泥土上的声音,擦亮了我的视线,并让生活多了一份亮色。

我一直敬重乡村土地上的人们,他们在闲暇或劳作时,不仅让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并且也让乡村孩子从中懂得了什么是快乐,所以我一直认为这份快乐一半来自于生活,一半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孩子,他们听惯了土地上的声音,不仅对一些声音模仿得绘声绘色,甚至可以通过声音对动物和植物的习性了如指掌,并通晓它们的一切秘密。比如夏日的蛙声可以称得上一个非常称职的鼓手。它们总是在白天紧闭着嘴巴,天一黑就鼓着腮帮像一位钟情于土地的歌手先是断断续续的,试着点鼓,然后伴着节奏,接着大张旗鼓地敲起来。在整个水田里,如果你是一位听众,那么它们就是鼓手,蛙声一浪接一浪,像开一个聚大的圣会。这些声音极富有穿透力,仿佛它在向人们传递一种情感,只要是有生命的物质,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生命,它们是应土地孕育而生。如果把一个有声音的物质都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那么它们就会有自己的来路和去路。它们年复一日,在土地上延续着近乎微小的生命。

一个富有生机的村庄,除了白天的鸟语、人的交谈、鸡鸣狗吠等等,它的夜晚似乎像胎陶一样发着暗淡的光泽。当村庄安静下来,当人们进入睡眠时,在酒一样深浅的夜里,此时的村庄无声胜一声。秋虫的低语,树叶的沙沙声,偶尔人的脚步和狗吠……此时的声音,犹如汇集成不同的声线,这些声音有时被组合或分解,就像一种暗语通过空气来传达到人的内心,让人觉得无比舒适和安妥。其实,在静寂的村庄表面,那些声音有时会带着寂静的假象,到了夜深人静时,就会变得聒噪起来,那就是植物们的低语。

与在城市中的声音相比,土地上的声音纯洁,没有任何修饰。对于一个久居在城市的人来说,这些声音不但洗耳,洗心,还能拉近与土地的距离。即使一个人离开故乡很多年过后,转过身去,依然有着质朴的内心。当我站在城市的窗口,几声轻脆的鸟鸣,都会让我近乎怀疑,它是不是故乡的那只?

记得去年的夏日黄昏,去郊外为孩子们采景点。走进满是紫荆树的丛林中,耳边全是此起彼落的蝉鸣声。紫荆树、蝉鸣应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词汇。第二天,当孩子们下了大巴,大睁着一双清纯、好奇的眼睛时,那些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曾经熟悉的声音,这些神秘的小精灵似乎一夜之间消失。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在前一天的黄昏,它们偷听到我们的谈话?然后在黎明来临之前,用一种通用的暗语来传递信息,在人群未到之时集体地消失?所有的声音似乎集体的暗哑,连同身影无迹可寻。我试图从一些绿色丛叶间寻找它们的影子。取而代之的却是毫无美感的黑色虫子,它们企图用貌似蝴蝶的体形,薄如蝴蝶的翅膀攀附在树干上,以此来蒙蔽孩子们的眼睛。所想要的景象和声音就像被掏空的身子,毫无生机和美感。它们的出现和消失,直至今天,仍然在我的心里依旧是一个谜。

我一直对乡村土地上的声音心存感激,它们让我知道了对生命的尊敬来自于心灵。如今我想把这些声音重新摆放在我的文字里,让它们依旧鲜活在我的内心,并且一切如昨。


相关文章

  • 听听雪的声音
  • 如碎花漫天舞的优雅,聆听到的只有空心的怜美: 如玉箫随风漫的潇洒,聆听到的只有冥想的虚幻.--题记 梦想围绕迷惘的冬天弥散,而纯净的白雪也在为迎接绿色而执着.它即将睡入昏沉的土地,喃喃自语着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听听雪的声音!那是纯净而又宁静的 ...查看


  • 土地的誓言阅读答案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土地的誓言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 ...查看


  • 泥土的声音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泥土的声音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 ...查看


  • 新奥企业文化诗歌
  • 最近公司庆祝成立十周年,有个素材可以借鉴一下. 配乐诗朗诵 泰德颂 甲 甲: 时代产生泰德 机遇造就泰德人! 乙: 十年前的今天 只带上"认真"二字 扛起创业的信念 泰德一路向前! (全体) 我们是泰德的物流人 在这&q ...查看


  • 大地的声音--东北作家群的文化体认与民族确证
  • 096 东北作家群回眸 之一 萧 红 [本栏目主持 吴玉杰] 大地的声音 --东北作家群的文化体认与民族确证 DADIDESHENGYIN 吴玉杰 吴玉杰,1969年生,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辽宁省作家协会特邀评论家,辽宁特聘教授, ...查看


  • 初二第一周
  •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________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鼓敲击得越 响,会看到_______________现象,又说明________________ ...查看


  •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 『』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丢丢神马都不怕 提交日期:2011-11-22 04:22:35 访问:243 回复:3 楼主 一.       灾难 早晨,天未大亮. 优雅的风从空气中流过,一抹朝霞在远处横挂着.四周还很安静,路上只有零星 ...查看


  • 三年级科学作业本答案
  • 我们周围的材料 1.我们周围的材料 1填表. 2选择题.(1)C (2) F 2哪种材料硬 2填图. 铁的特性:很硬.很重.能导电.传热.能变形. 3常见的金属:铁.铜.铝.金.银.锌等:常见的金属制品:菜刀.铁丝.硬币.钢管.铁钉.铜钥匙 ...查看


  • 故乡的声音[原创散文] - 鸽子 - 新浪BLOG
  • 故乡的声音[原创散文] 2007-02-09 13:51:32 大中小 故乡的声音 文/鸽子 近了!近了!随着列车在广袤的原野上飞驰,一点点的缩短着我与故乡的距离,一种声音也在极其淡远而清晰的闯入我的耳膜,激荡着我的心房.我知道,那就是故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