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
简 报
第13期
福建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工作办公室编 2011年7月13日 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我省持续高温,学生游泳、嬉水导致的溺水身亡事故多有发生,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苏树林代省长、陈桦副省长分别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对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今年以来,省教育厅针对学生游泳安全教育和防溺水工作,多次发出预警通知并提出相关要求。各地各学校务必要按照有关通知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安全教育防范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现将各地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予以刊载,供学习借鉴。
厦门市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管理形式多样
厦门市教育局重视抓好暑期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各学校对学生暑期安全工作早动员、早部署,在学生离校之前,普遍
强化了安全“三不”教育,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非游泳水域游泳、玩耍,此外,发现同伴溺水时要及时报警或呼叫成年人开展救助,防止因盲目施救而造成更大损失。各学校还通过“给每位学生家长一封信”,甚至是QQ等即时通信工具,提醒学生家长时刻关注暑期孩子的安全。各学校还特别加强了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子女家庭的联系和沟通。暑假前,各区教育局提请区政府召开各镇(街)、社区主要负责人会议,实行村包村、镇包镇办法,再次组织对危险区域的排查,对未及时设臵或警示模糊的地点,要求相关业主单位及时设臵、增补。
湖里区发动居民举报溺水隐患点。接报一起整治一起,在危险水域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还做到“三个一遍”:即到辖区水域附近实地再走一遍,看有没有产生新的隐患点;到去年排查过的地方再看一遍,看隐患有没有整改掉;对去年采取过的整治措施再查一遍,看实际效果如何,有没有漏洞。区建设部门和各街道等相关部门,还在拆迁建设工地周边张挂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牌,检查校园周边建筑工地值班防护是否严格,工地围挡是否按规范要求沿四周连续设臵,在建工地里面大坑有无及时回填。翔安区采取“三个一”措施,构建暑期学生安全防线。即一队教师挂钩一村孩子。各学校将学生“返校日”变为教师“入村日”,暑假期间各中小学、幼儿园将教师细化分解,挂钩联系到每个自然村、挂钩联系到每个学生和家长。老师通过进村入户家访、电话关心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及家长加强暑期安全;一群老人帮助一村家长。由社
区或自然村的老人协会组成劝导队,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引导,确保家长监护好自己的孩子不驾驶摩托车、不擅自下水游泳;一个团队凝聚一群孩子。把学生按自然村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发挥高年级学生、优秀生以及返村大学生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习互助小组、一帮一等活动小组,并负责安排好学生的假期活动及学习安排,覆盖率达100%。集美区成立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机构。由区安监局牵头成立若干督察小组到镇街等相关部门开展督察。各镇街相应成立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机构,并建立巡查小组,开展包括宣传、设立护栏、警示标志等巡查工作。同安区广泛开展进村入户讲安全活动。各学校组织教师暑假进村入户进行家访,提醒学生家长暑假期间履行监护职责,做好子女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孩子防交通安全事故、防溺水、防火、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教育。海沧区所有学校在暑假期间全面开放图书馆、运动场等场所,提供有关设施、设备及器材,开展学生暑期文体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思明区提倡家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会孩子游泳的技能,提高孩子逃生自救的能力。
宁德市多措并举强化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
一是开展专项活动。从5月开始在全市学校开展为期半年的以 “预防溺水,珍惜生命”为主题的学生预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专项活动。各学校在放暑假前通过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家庭访问、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
监护人的责任意识,特别提醒在暑假期间加强对子女(被监护人)的监管。二是及时通报情况。日前,市教育局发出《关于近期几起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的通报》,要求各地各校吸取近期发生的学生溺水事故的教训,认真反思,举一反三,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扎实抓好学生预防溺水工作。三是密切家校联系。针对近期4起中小学生溺水事件都是发生在假期,与学生家长(监护人)没有监管到位有很大关系,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近日立即开展家校大走访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家访或班主任电话联系,通知每一个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家庭,做到不漏掉一户家庭、一个学生。家访或电话联系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家长(监护人)的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明确告知家长(监护人)在暑假期间负有监管责任,增强其安全意识和监管责任意识,督促其自觉加强对子女、监护对象的监管。四是拓展宣传力度。各地通过电视台、报纸连续播报、刊登游泳警示公益广告、预防溺水公告、游泳安全常识、溺水预防与急救措施,通过手机发送游泳安全提示短信,在校门口、社区、集镇等显眼处张贴(挂)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的宣传标语、横幅等,积极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避险意识,提醒家长(监护人)加强对学生的看护和监督,明确提出“五不”要求,即:中小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河海、水塘边嬉水,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或玩耍。市教育局已在《闽东日报》、《宁德晚报》刊登学生预防溺水有关内容。五是排除安全隐患。各地建
立健全各方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防范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暑期学生预防溺水工作。有关部门(单位)、乡镇、村居加强对地势复杂的海边、河流、池塘、水库、水坑、石窟等溺水事故易发地进行全面排查,检查相关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是否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村镇、交通道口附近的河海、溪湖、水库、坑塘、水渠等边畔显著位臵设立安全警示牌,在溺水事故多发地段(水域)设立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等,及时消除溺水安全隐患。六是发挥群团作用。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关工委等群团组织作用,依托“假日团支部”、“假日雏鹰小队”载体和“五老”、校外辅导员队伍,针对学生暑期预防溺水等工作,在乡镇、社区(村)开展一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简讯二则〕
▲长乐市布臵防溺水暑期作业,保学生暑期安全。长乐市教育局坚持学校放假,教育不停。各学校放假前向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布臵了一份2011年防溺水暑期作业——每人制作一张A4或A3幅面的手抄报,签上学生及家长的姓名,在学生返校日或新学期开学时上交学校。学校、班级将组织评选,筛选出一批优秀作品,制成宣传展板或小报长廊,在学校、班级进行展示,提高、拓展教育效果。学生和家长在收集资料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查阅、接触到大量的防溺水典型案例和防溺水知识,提高了防溺水安全意识,增长了防溺水知识。
▲龙海市举办中小学生游泳夏令营。近日,龙海市组织100多
立健全各方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防范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暑期学生预防溺水工作。有关部门(单位)、乡镇、村居加强对地势复杂的海边、河流、池塘、水库、水坑、石窟等溺水事故易发地进行全面排查,检查相关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是否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村镇、交通道口附近的河海、溪湖、水库、坑塘、水渠等边畔显著位臵设立安全警示牌,在溺水事故多发地段(水域)设立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等,及时消除溺水安全隐患。六是发挥群团作用。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关工委等群团组织作用,依托“假日团支部”、“假日雏鹰小队”载体和“五老”、校外辅导员队伍,针对学生暑期预防溺水等工作,在乡镇、社区(村)开展一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简讯二则〕
▲长乐市布臵防溺水暑期作业,保学生暑期安全。长乐市教育
局坚持学校放假,教育不停。各学校放假前向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布臵了一份2011年防溺水暑期作业——每人制作一张A4或A3幅面的手抄报,签上学生及家长的姓名,在学生返校日或新学期开学时上交学校。学校、班级将组织评选,筛选出一批优秀作品,制成宣传展板或小报长廊,在学校、班级进行展示,提高、拓展教育效果。学生和家长在收集资料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查阅、接触到大量的防溺水典型案例和防溺水知识,提高了防溺水安全意识,增长了防溺水知识。
▲龙海市举办中小学生游泳夏令营。近日,龙海市组织100多
名中小学生参加了为期4天的游泳夏令营,营员们在市社会实践基地游泳馆接受系统游泳培训,学会游泳,参加魅力团建、激励舞蹈、山野野炊、篝火晚会等活动,让学生暑期过得更加丰富有趣、有意义。
电话:0591-87091387 传真:0591-87824522 邮箱:[email protected]
报: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同志
教育部办公厅、基础一司、思政司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综治办、省安监局,委厅领导
送: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市委教育工委,委厅有关处(部、室)
发:各市、县(区)教育局
福建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工作处 2011年7月13日印发
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
简 报
第13期
福建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工作办公室编 2011年7月13日 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我省持续高温,学生游泳、嬉水导致的溺水身亡事故多有发生,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苏树林代省长、陈桦副省长分别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对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今年以来,省教育厅针对学生游泳安全教育和防溺水工作,多次发出预警通知并提出相关要求。各地各学校务必要按照有关通知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安全教育防范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现将各地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予以刊载,供学习借鉴。
厦门市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管理形式多样
厦门市教育局重视抓好暑期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各学校对学生暑期安全工作早动员、早部署,在学生离校之前,普遍
强化了安全“三不”教育,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非游泳水域游泳、玩耍,此外,发现同伴溺水时要及时报警或呼叫成年人开展救助,防止因盲目施救而造成更大损失。各学校还通过“给每位学生家长一封信”,甚至是QQ等即时通信工具,提醒学生家长时刻关注暑期孩子的安全。各学校还特别加强了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子女家庭的联系和沟通。暑假前,各区教育局提请区政府召开各镇(街)、社区主要负责人会议,实行村包村、镇包镇办法,再次组织对危险区域的排查,对未及时设臵或警示模糊的地点,要求相关业主单位及时设臵、增补。
湖里区发动居民举报溺水隐患点。接报一起整治一起,在危险水域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还做到“三个一遍”:即到辖区水域附近实地再走一遍,看有没有产生新的隐患点;到去年排查过的地方再看一遍,看隐患有没有整改掉;对去年采取过的整治措施再查一遍,看实际效果如何,有没有漏洞。区建设部门和各街道等相关部门,还在拆迁建设工地周边张挂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牌,检查校园周边建筑工地值班防护是否严格,工地围挡是否按规范要求沿四周连续设臵,在建工地里面大坑有无及时回填。翔安区采取“三个一”措施,构建暑期学生安全防线。即一队教师挂钩一村孩子。各学校将学生“返校日”变为教师“入村日”,暑假期间各中小学、幼儿园将教师细化分解,挂钩联系到每个自然村、挂钩联系到每个学生和家长。老师通过进村入户家访、电话关心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及家长加强暑期安全;一群老人帮助一村家长。由社
区或自然村的老人协会组成劝导队,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引导,确保家长监护好自己的孩子不驾驶摩托车、不擅自下水游泳;一个团队凝聚一群孩子。把学生按自然村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发挥高年级学生、优秀生以及返村大学生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习互助小组、一帮一等活动小组,并负责安排好学生的假期活动及学习安排,覆盖率达100%。集美区成立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机构。由区安监局牵头成立若干督察小组到镇街等相关部门开展督察。各镇街相应成立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机构,并建立巡查小组,开展包括宣传、设立护栏、警示标志等巡查工作。同安区广泛开展进村入户讲安全活动。各学校组织教师暑假进村入户进行家访,提醒学生家长暑假期间履行监护职责,做好子女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孩子防交通安全事故、防溺水、防火、防食物中毒的安全教育。海沧区所有学校在暑假期间全面开放图书馆、运动场等场所,提供有关设施、设备及器材,开展学生暑期文体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思明区提倡家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会孩子游泳的技能,提高孩子逃生自救的能力。
宁德市多措并举强化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
一是开展专项活动。从5月开始在全市学校开展为期半年的以 “预防溺水,珍惜生命”为主题的学生预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专项活动。各学校在放暑假前通过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家庭访问、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
监护人的责任意识,特别提醒在暑假期间加强对子女(被监护人)的监管。二是及时通报情况。日前,市教育局发出《关于近期几起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的通报》,要求各地各校吸取近期发生的学生溺水事故的教训,认真反思,举一反三,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扎实抓好学生预防溺水工作。三是密切家校联系。针对近期4起中小学生溺水事件都是发生在假期,与学生家长(监护人)没有监管到位有很大关系,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近日立即开展家校大走访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家访或班主任电话联系,通知每一个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家庭,做到不漏掉一户家庭、一个学生。家访或电话联系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家长(监护人)的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明确告知家长(监护人)在暑假期间负有监管责任,增强其安全意识和监管责任意识,督促其自觉加强对子女、监护对象的监管。四是拓展宣传力度。各地通过电视台、报纸连续播报、刊登游泳警示公益广告、预防溺水公告、游泳安全常识、溺水预防与急救措施,通过手机发送游泳安全提示短信,在校门口、社区、集镇等显眼处张贴(挂)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的宣传标语、横幅等,积极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避险意识,提醒家长(监护人)加强对学生的看护和监督,明确提出“五不”要求,即:中小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河海、水塘边嬉水,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或玩耍。市教育局已在《闽东日报》、《宁德晚报》刊登学生预防溺水有关内容。五是排除安全隐患。各地建
立健全各方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防范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暑期学生预防溺水工作。有关部门(单位)、乡镇、村居加强对地势复杂的海边、河流、池塘、水库、水坑、石窟等溺水事故易发地进行全面排查,检查相关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是否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村镇、交通道口附近的河海、溪湖、水库、坑塘、水渠等边畔显著位臵设立安全警示牌,在溺水事故多发地段(水域)设立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等,及时消除溺水安全隐患。六是发挥群团作用。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关工委等群团组织作用,依托“假日团支部”、“假日雏鹰小队”载体和“五老”、校外辅导员队伍,针对学生暑期预防溺水等工作,在乡镇、社区(村)开展一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简讯二则〕
▲长乐市布臵防溺水暑期作业,保学生暑期安全。长乐市教育局坚持学校放假,教育不停。各学校放假前向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布臵了一份2011年防溺水暑期作业——每人制作一张A4或A3幅面的手抄报,签上学生及家长的姓名,在学生返校日或新学期开学时上交学校。学校、班级将组织评选,筛选出一批优秀作品,制成宣传展板或小报长廊,在学校、班级进行展示,提高、拓展教育效果。学生和家长在收集资料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查阅、接触到大量的防溺水典型案例和防溺水知识,提高了防溺水安全意识,增长了防溺水知识。
▲龙海市举办中小学生游泳夏令营。近日,龙海市组织100多
立健全各方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防范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暑期学生预防溺水工作。有关部门(单位)、乡镇、村居加强对地势复杂的海边、河流、池塘、水库、水坑、石窟等溺水事故易发地进行全面排查,检查相关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是否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村镇、交通道口附近的河海、溪湖、水库、坑塘、水渠等边畔显著位臵设立安全警示牌,在溺水事故多发地段(水域)设立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等,及时消除溺水安全隐患。六是发挥群团作用。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关工委等群团组织作用,依托“假日团支部”、“假日雏鹰小队”载体和“五老”、校外辅导员队伍,针对学生暑期预防溺水等工作,在乡镇、社区(村)开展一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简讯二则〕
▲长乐市布臵防溺水暑期作业,保学生暑期安全。长乐市教育
局坚持学校放假,教育不停。各学校放假前向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布臵了一份2011年防溺水暑期作业——每人制作一张A4或A3幅面的手抄报,签上学生及家长的姓名,在学生返校日或新学期开学时上交学校。学校、班级将组织评选,筛选出一批优秀作品,制成宣传展板或小报长廊,在学校、班级进行展示,提高、拓展教育效果。学生和家长在收集资料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查阅、接触到大量的防溺水典型案例和防溺水知识,提高了防溺水安全意识,增长了防溺水知识。
▲龙海市举办中小学生游泳夏令营。近日,龙海市组织100多
名中小学生参加了为期4天的游泳夏令营,营员们在市社会实践基地游泳馆接受系统游泳培训,学会游泳,参加魅力团建、激励舞蹈、山野野炊、篝火晚会等活动,让学生暑期过得更加丰富有趣、有意义。
电话:0591-87091387 传真:0591-87824522 邮箱:[email protected]
报: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同志
教育部办公厅、基础一司、思政司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综治办、省安监局,委厅领导
送: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市委教育工委,委厅有关处(部、室)
发:各市、县(区)教育局
福建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工作处 2011年7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