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是为固土防沙,减少京津沙尘天气而出台的一项针对京津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的治理措施。一期工程于2002年启动至今,二期工程正在筹划当中。
简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为固土防沙,减少京津沙尘天气而出台的一项针对京津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的治理措施。一期工程于2002年启动至今,二期工程正在筹划当中。 工程实施的背景情况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危害,紧急启动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态建设工程。近年来,京津乃至华北地区多次遭受风沙危害,特别是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连续12次发生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其中有多次影响首都。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倍受社会关注。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4月27日、5月26日、6月5日三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国务院领导在听取了国家林业局对京津及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工作思路的汇报后,亲临河北、内蒙古视察治沙工作,指示:“防沙止漠刻不容缓,生态屏障势在必建”,并决定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京津工程于2000年6月启动试点,2001年全面铺开,2002年3月国务院批复工程建设规划,工程全面实施。
工程建设范围
工程区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旗,南起山西的代县,北至内蒙古的东乌珠穆沁旗,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等五省(区、市)的75个县(旗)。工程区总人口1958万人,总面积45.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0.12万平方公里。工程区分为四个治理区,即北部干旱草原沙化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治理区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治理总任务为222292万亩,初步匡算投资558亿元。
工程建设原则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二是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政策引导与农民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
治理措施及目标任务
工程采取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具体有:林业措施,包括退耕还林394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13万亩,匹配荒山荒地荒沙造林1931万亩;营造林741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962万亩,飞播造林2788万亩,封山育林2666万亩。农业措施,包括人工种草2224万亩,飞播牧草428万亩,围栏封育4190万亩,基本草场建设515万亩,草种基地59万亩,禁牧8527万亩,建暖棚286万平方米,购买饲料机械23100套。水利措施,包括水源工程66059处,节水灌溉47830处,小流域综合治理23445平方公里。生态移民18万人。
到2010年,通过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使工程区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风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从总体上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展趋势,使北京周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成效显现:
林草植被盖度普遍提高20%以上,河北承德的许多农民靠林果发了家,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牧民舍饲圈养的小尾寒羊行情看涨„„作为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突出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后续产业发展,一大批富有潜力和活力的产业正在兴起,初步形成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喜人局面。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后续产业发展现场会不久前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表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要遵循“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的思路,把改善京津地区生态状况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要务,同时要统筹兼顾,把后续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今后,要加强对工程区后续产业的宏观指导,强化林木资源培育,夯实后续产业发展基础;活化政策与机制,为后续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发展龙头企业,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搞好技术与信息服务;搞好科技创新和模式推广,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实践证明,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发展后续产业具有明显的生物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目前工程区后续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种植业发展迅速,目前,林业总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直接或间接来自林果产业。养殖业不断优化,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3年前的15%提高到45%。精深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27家。生态旅游业方兴未艾。目前,工程区开发旅游景点近百处,形成了以森林旅游、草原特色旅游、休闲避暑、农(林)家乐、民俗游等为主体的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是为固土防沙,减少京津沙尘天气而出台的一项针对京津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的治理措施。一期工程于2002年启动至今,二期工程正在筹划当中。
简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为固土防沙,减少京津沙尘天气而出台的一项针对京津周边地区土地沙化的治理措施。一期工程于2002年启动至今,二期工程正在筹划当中。 工程实施的背景情况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危害,紧急启动实施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态建设工程。近年来,京津乃至华北地区多次遭受风沙危害,特别是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连续12次发生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其中有多次影响首都。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倍受社会关注。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4月27日、5月26日、6月5日三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国务院领导在听取了国家林业局对京津及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工作思路的汇报后,亲临河北、内蒙古视察治沙工作,指示:“防沙止漠刻不容缓,生态屏障势在必建”,并决定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京津工程于2000年6月启动试点,2001年全面铺开,2002年3月国务院批复工程建设规划,工程全面实施。
工程建设范围
工程区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旗,南起山西的代县,北至内蒙古的东乌珠穆沁旗,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等五省(区、市)的75个县(旗)。工程区总人口1958万人,总面积45.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0.12万平方公里。工程区分为四个治理区,即北部干旱草原沙化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农牧交错地带沙化土地治理区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治理总任务为222292万亩,初步匡算投资558亿元。
工程建设原则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二是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政策引导与农民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
治理措施及目标任务
工程采取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具体有:林业措施,包括退耕还林394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13万亩,匹配荒山荒地荒沙造林1931万亩;营造林741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962万亩,飞播造林2788万亩,封山育林2666万亩。农业措施,包括人工种草2224万亩,飞播牧草428万亩,围栏封育4190万亩,基本草场建设515万亩,草种基地59万亩,禁牧8527万亩,建暖棚286万平方米,购买饲料机械23100套。水利措施,包括水源工程66059处,节水灌溉47830处,小流域综合治理23445平方公里。生态移民18万人。
到2010年,通过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使工程区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风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从总体上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展趋势,使北京周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成效显现:
林草植被盖度普遍提高20%以上,河北承德的许多农民靠林果发了家,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牧民舍饲圈养的小尾寒羊行情看涨„„作为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突出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后续产业发展,一大批富有潜力和活力的产业正在兴起,初步形成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喜人局面。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后续产业发展现场会不久前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表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要遵循“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的思路,把改善京津地区生态状况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要务,同时要统筹兼顾,把后续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今后,要加强对工程区后续产业的宏观指导,强化林木资源培育,夯实后续产业发展基础;活化政策与机制,为后续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发展龙头企业,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搞好技术与信息服务;搞好科技创新和模式推广,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实践证明,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发展后续产业具有明显的生物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目前工程区后续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种植业发展迅速,目前,林业总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直接或间接来自林果产业。养殖业不断优化,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由3年前的15%提高到45%。精深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27家。生态旅游业方兴未艾。目前,工程区开发旅游景点近百处,形成了以森林旅游、草原特色旅游、休闲避暑、农(林)家乐、民俗游等为主体的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