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贞的事迹

林秀贞的事迹

领养弃婴

林秀贞和邻居谈笑

1998年1月,林秀贞到合肥洽谈业务,在火车站候车时遇到一名弃婴。婴儿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小儿痴呆症而被遗弃。林秀贞把婴儿抱回了家,花了8000余元给他治病。她把孩子看得跟亲生儿子一样亲,正式办理了领养手续,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资助贫困学生

1992年以来,林秀贞先后出资4万余元,资助本村和邻村的14名贫困学生考取大中专院校,圆了他们的求学梦。1992年她一次就为邻村一名考上大学的学生捐资5500元。2007年她又为一位父亲刚刚去世、母亲身患癌症的辍学女生捐助了6000元,帮她完成了学业。 自主创业

这些年来,林秀贞办起了玻璃钢厂、橡胶加工厂,又创立了河北省枣强县宏达防腐工程公司,生意做大了,日子过好了。富起来的林秀贞不忘乡亲,她无偿为残疾人提供玻璃钢、橡胶技术培训。自1998年起,林秀贞在自家小厂里安排了8名残疾农民就业,使他们不靠天、不靠地,用双手支撑起自己的生活。为方便这些残疾职工生活,林秀贞还专门请了一名炊事员,免费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送开水、搞服务。这些残疾职工在林秀贞的小厂里工作得舒心,生活也有了劲头。有位残疾职工的父母都已过世,林秀贞自己掏了4000多元,为他张

罗成亲办喜事,解决了他的终身大事。林秀贞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自1987年以来,先后为乡、村各项公益事业累计捐资3.91万元。 赡养老人

2006年8月18日,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普通农妇林秀贞,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当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26家中央媒体的记者,冒着初秋未消的酷热,对林秀贞30年如一日义务赡养6位孤寡老人的事迹进行深入采访。采访过程中,林秀贞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每一名记者。

林秀贞30年来义务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在她的带动下,村里的敬老之风也越来越好。“原来,媳妇们比的是哪位老人为他们付出的多,像帮忙看孩子、做饭等;现在,比的是谁为老人付出的多,像给老人买穿的、吃的、带老人玩儿等。”对此,林秀贞显然很欣慰。 去年9月,本报对林秀贞的感人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这位60岁的大妈从此走进了读者的视线,黑胖,随和,爽朗爱笑,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如邻家大妈般亲切和朴实。

赡养孤寡老人

然而,这位普通的农家大妈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人生选择:30年如一日,像亲生女儿一样照料赡养村里6位孤寡老人;多年来,先后为8名残疾人安排就业岗位;出资4万多元改善乡村教育条件,并资助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她还帮助29名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困难群众走出困境,圆了他们的“家庭梦”,“求学梦”,

“养老梦”,“就业梦”.林秀贞身上闪耀的这种敬老孝道、扶贫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深深震撼了每位读者。

林秀贞还还帮助29名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困难群众走出困境,圆了他们的“家庭梦”“求学梦”“养老梦”和“就业梦”。 捐款安装自来水

林秀贞对村里的事更是热心――捐款5万元为村里安装自来水,希望全村老少爷们儿也都全力支持,短短一个月时间工程就顺利完成了。

林秀贞的事迹

领养弃婴

林秀贞和邻居谈笑

1998年1月,林秀贞到合肥洽谈业务,在火车站候车时遇到一名弃婴。婴儿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小儿痴呆症而被遗弃。林秀贞把婴儿抱回了家,花了8000余元给他治病。她把孩子看得跟亲生儿子一样亲,正式办理了领养手续,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资助贫困学生

1992年以来,林秀贞先后出资4万余元,资助本村和邻村的14名贫困学生考取大中专院校,圆了他们的求学梦。1992年她一次就为邻村一名考上大学的学生捐资5500元。2007年她又为一位父亲刚刚去世、母亲身患癌症的辍学女生捐助了6000元,帮她完成了学业。 自主创业

这些年来,林秀贞办起了玻璃钢厂、橡胶加工厂,又创立了河北省枣强县宏达防腐工程公司,生意做大了,日子过好了。富起来的林秀贞不忘乡亲,她无偿为残疾人提供玻璃钢、橡胶技术培训。自1998年起,林秀贞在自家小厂里安排了8名残疾农民就业,使他们不靠天、不靠地,用双手支撑起自己的生活。为方便这些残疾职工生活,林秀贞还专门请了一名炊事员,免费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送开水、搞服务。这些残疾职工在林秀贞的小厂里工作得舒心,生活也有了劲头。有位残疾职工的父母都已过世,林秀贞自己掏了4000多元,为他张

罗成亲办喜事,解决了他的终身大事。林秀贞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自1987年以来,先后为乡、村各项公益事业累计捐资3.91万元。 赡养老人

2006年8月18日,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普通农妇林秀贞,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当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26家中央媒体的记者,冒着初秋未消的酷热,对林秀贞30年如一日义务赡养6位孤寡老人的事迹进行深入采访。采访过程中,林秀贞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每一名记者。

林秀贞30年来义务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在她的带动下,村里的敬老之风也越来越好。“原来,媳妇们比的是哪位老人为他们付出的多,像帮忙看孩子、做饭等;现在,比的是谁为老人付出的多,像给老人买穿的、吃的、带老人玩儿等。”对此,林秀贞显然很欣慰。 去年9月,本报对林秀贞的感人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这位60岁的大妈从此走进了读者的视线,黑胖,随和,爽朗爱笑,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如邻家大妈般亲切和朴实。

赡养孤寡老人

然而,这位普通的农家大妈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人生选择:30年如一日,像亲生女儿一样照料赡养村里6位孤寡老人;多年来,先后为8名残疾人安排就业岗位;出资4万多元改善乡村教育条件,并资助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她还帮助29名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困难群众走出困境,圆了他们的“家庭梦”,“求学梦”,

“养老梦”,“就业梦”.林秀贞身上闪耀的这种敬老孝道、扶贫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深深震撼了每位读者。

林秀贞还还帮助29名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困难群众走出困境,圆了他们的“家庭梦”“求学梦”“养老梦”和“就业梦”。 捐款安装自来水

林秀贞对村里的事更是热心――捐款5万元为村里安装自来水,希望全村老少爷们儿也都全力支持,短短一个月时间工程就顺利完成了。


相关文章

  • 06年十大杰出母亲主要事迹和颁奖词
  • 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分别是:唐玉华.徐仙琴.杨文.热依罕.哈斯木(维族).林秀贞.都贵玛(蒙族).马志英(回族).王秀珍.朱雪明.陈淑妮.她们中有为国分忧,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28名上海孤儿的普通牧民:有呕心沥 ...查看


  • 孝心孝顺孝敬演讲稿孝心孝道演讲稿
  • 孝顺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孝顺",孝顺孝顺,顺者为孝.作为儿女的我们,我们应该孝顺我们的父母,同意吗?同意的同学请举手?ok.关于孝顺的故事很多很多,比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相信大家未必知道 ...查看


  • 我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
  • 邓卫星:男,1959年出生,汉族,英德市下呔镇人.邓虽然自幼家贫,无法坚持上学,但从80年代起,邓夫妇每年为20多名贫困儿童提供食宿和学习辅导.为了能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于92年倾其所有,建了一栋二层300多平方的小楼,除留3间自住以外,其 ...查看


  • 真正的敢死队,原来越战中令人胆寒的竟是他们几个
  • 真正的敢死队,原来越战中令人胆寒的竟是他们几个 1980年初,越战的炮火依然没停歇,此时,我军已成功收复了老山,然而,越军依旧负隅抵抗试图重新夺走老山,于是越军下令要求越北二军全线战士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老山.于是,越军313师随即派出一个步 ...查看


  • 考场作文资料:尊老爱幼(整理精校版)
  • 考场作文资料:尊老爱幼 作文辅导 0121 2028 考场作文资料:尊老爱幼 [名言警句] 1.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孔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4. 无情未必 ...查看


  • 永远的朋友
  • 林秀娟是我二年级交的朋友,以前是,现在也是. 她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像星星一般闪亮,还有一对柳叶似的眉毛,再加上她那宽阔的心胸,是个优秀的女生. 有一次,她戴一条特别漂亮的项链,一个桃心,边上镶着金色的珠子,特别漂亮.我羡慕得不得了,一把 ...查看


  • 为人民服务人及事迹
  • 1.焦裕禄 焦裕禄是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于贫农家庭,1946年1月在本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本县区武装部工作.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到河南尉氏县工作.1953年到1962年,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制 ...查看


  • 走近雷锋主题班会
  • 走近雷锋主题班会 --雷锋精神伴我行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加熟识雷锋平凡而光辉的一生,体验雷锋是我们优良民族传统的不朽象征. 2.利用介绍.故事.评议.上网留言等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通过活动 ...查看


  • 法律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讲座及讨论课程综述
  • 法律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讲座及讨论课程综述 08级经济法专业博士生0809年度第1学期第2次课程 [来源:厦门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 主持人(主讲人):林秀芹 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与人:2008级经济法专业博士生彭兴庭.林建章.许冬琳.岳振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