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物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发生的条件(三角形、四面体)以及表示的不同火灾类型。
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温度--阴燃 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温度--阴燃,链锁反应--有焰燃烧 火灾的分类(火灾发生的地点、造成的损失、燃烧物质的不同)
按场所分为:1建筑物火灾2交通工具火灾3山林草原火灾4工业火灾
按可燃物的类型: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F类火灾
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1特大火灾 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烧毁物质损失100万元以上。2、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烧毁物质损失30万元以上。3、一般火灾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三个阶段的标志和重要性以及每个阶段的防火对策
火灾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火灾初起阶段、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火灾熄灭阶段。
轰燃是室内火灾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它是室内火灾系统在初期增长阶段和全盛阶段之间的快速转变现象。
特点标志: 初起阶段:火灾燃烧范围不大,室内温度差别大,火灾发展速度较慢 。
全面发展阶段:火灾范围迅速扩大,燃烧很猛烈,温度升高很快发生轰燃
熄灭阶段:可燃物数量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
防火对策:初起阶段:安装和配备适当数量的灭火设备。全面发展阶段: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熄灭阶段:应注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
火灾蔓延的途径:水平方向,竖直方向,通过空调系统,由窗口.
蔓延的方法(热传播的途径)(火焰接触、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什么样的窗口更适宜火灾向上蔓延? 窗宽和窗高之比,比值越大,火焰越贴近上层墙面,越容易导致火向上层蔓延
火灾原因最多的是? 生活用火不当,电气。
建筑火灾预防控制方法:防火的基本方法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3、消除点火源4、防止火势蔓延 灭火的基本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被动防火:1装修材料的耐燃性处理 2防火分区设计及各类防火分隔构件3安全疏散路线的设计 4钢与混凝土等结构构件的耐火性5各种管道孔洞的封堵6防烟分区7总平面布局防火
主动防护:1消防给水系统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火灾自动灭火系统 4消防电源和安全疏散诱导系统5防排烟系统
火灾的危害:烟气的毒害性,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恐怖性
火灾全面发展阶段性状及其影响因素 火灾荷载—衡量建筑物室内所容纳可燃物数量多少的一个参数,是研究火灾全面发展阶段性状的基本要素。单位地板面积上等效可燃物的数量(kg/m2) qGiH
H0i火灾荷载越大,着火后温度高,持续时间长AHQ0iA
火灾荷载密度:房间内所有可燃物完全烧然释放热量与房间的特征参考面积(地板面积A,室内总表面积AT)之比 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燃烧速度:单位时间内等效可燃物燃烧的重量称为燃烧速度,kg/s或
kg/min
三、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间 tqA
RqA
5.5AwH(min)
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燃烧速度:利用伯努力方程 连续性方程R=5.5Aw(Hw)1/2
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间:公式法 t=q*A/R
第二章 混凝土发生爆裂的原因是哪些?影响爆裂的因素混凝土的含水量,密实性,骨料的性质,加热的速度,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情况以及约束条件。解释他的原因有蒸汽压锅炉效应理论和热效应理论
钢结构耐火性能差的原因有哪些? 容易导热,在高温情况下,弹性性能大幅降低,耐火时间为15min。钢材在高温下强度降低很快,塑形增强,导热系数大。
第三章 1耐火等级的定义,作用 定义: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 作用:阻止火势蔓延,确保安全疏散,利于火灾扑救和灾后修复。
2建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当分隔构件失去完整性或绝热性,当承重构件市区稳定性,当承重分隔构件在实验中失去稳定性,完整性,绝热性中任意条件。
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稳定性,完整性,绝热性(超过初始温度180度,平均温度超过140度) 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适当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对钢混构件增加保护层厚度,在构件表面做耐火保护层,钢梁下做耐火吊顶,在构件表面涂防火涂料,合理设计建筑构造。
建筑构件在建筑结构中的地位:梁、柱、承重墙>楼板>隔墙、吊顶
耐火极限一级是4小时,4级是一小时。
高层民用建筑划分的标准是24m,十层。(消防车的供水能力)
建筑防火分区的定义和作用,划分规律 定义: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墙壁、楼板等分隔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它区域蔓延的局部空间 作用:1阻止火势蔓延,有效地把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为人员疏散提供了条件:只要逃离防火分区就是安全的3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Eg:划分规律--随着耐火等级加大,防火分区的面积_减少_
防火分隔物:防火墙,防火门
1、分类:按耐火极限分为三级:甲级:耐火极限1.20h(防火墙)乙级:耐火极限0.90h(楼梯间、防火隔墙)丙级:耐火极限0.60h(管道井)
防火间距的定义以及随着耐火等级的规律 防火间距:为防止火灾在相邻建筑物之间蔓延而留出的防火安全距离。 防火间距的作用:1防止火灾蔓延2为火灾扑救提供场地3为人员、物资疏散提供场地。
防火间距不足时的改救措施是什么?1堵门窗洞口2设防火门窗3设防火卷帘4将建筑物高侧设为防火5改变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或生产工艺或限制储存货物的数量6改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7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使用性不强、破旧的相邻建筑8设置室外防火墙。
防火间距确定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火灾蔓延的方式。可燃物的种类与数量,相邻建筑物高低的影响,消防扑救的需要。
高层民用建筑的总平面布局:高层民用建筑的选址1、应受到城市消防站的有效保护2、不宜布置在易燃、易爆建、构筑物附近3、与周围建、构筑物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4、应设有消防车道及消防水源 主体建筑与裙房: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Eg:耐火等级由一级变为四级,防火间距是_增加_
消防车道:供消防车灭火时通行的道路。消防车道的最小宽度和高度是——4米 我国消防时间15min
第四章 装修材料的分类与分级:按使用部位和功能: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及其它装饰材料 分级: A级-不燃性材料,B1级—难燃性材料,B2级—可燃性材料,B3级—易燃性材料。
装修材料的耐火性能:顶棚>墙面>家具>地面
主动式吸气式火灾探测器:一种采用主动吸气探测方式的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吸气式感烟探测报警系统可以提前一个多小时发出火警信号,使火灾事故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1气体采样管网2空气分配阀3空气过滤器4抽气泵5氙灯光电探测器6报警控制器7计算机柜
第六章1钢结构和钢混结构的优缺点 钢结构优点:1钢结构造价低,可随时移动的特点2钢结构住宅或者工厂比传统建筑能更好的满足建筑上大开间灵活分隔的要求。3节能效果好,保温性能好,抗震度好。4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5建筑总重轻,钢结构住宅体系自重轻。6施工速度快。7环保效果好。8灵活、丰实。大开间设计,户内空间可多方案分割,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9符合住宅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钢结构的缺点:1耐火性能差2需要注意防锈3变形大, 设计需注意控制.亦用体系方法.4特有的冷桥问题,有时需要考虑.5常常造价偏高.和传统结构相比.6目前国内设计,制造水平低.
钢混结构的优点:1可模性好2整体性好3耐久性好4耐火性好5易于就地取材 钢混结构的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性质脆
建筑结构的定义:狭义的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第一章 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物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发生的条件(三角形、四面体)以及表示的不同火灾类型。
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温度--阴燃 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温度--阴燃,链锁反应--有焰燃烧 火灾的分类(火灾发生的地点、造成的损失、燃烧物质的不同)
按场所分为:1建筑物火灾2交通工具火灾3山林草原火灾4工业火灾
按可燃物的类型: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E类火灾F类火灾
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1特大火灾 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烧毁物质损失100万元以上。2、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烧毁物质损失30万元以上。3、一般火灾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三个阶段的标志和重要性以及每个阶段的防火对策
火灾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火灾初起阶段、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火灾熄灭阶段。
轰燃是室内火灾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它是室内火灾系统在初期增长阶段和全盛阶段之间的快速转变现象。
特点标志: 初起阶段:火灾燃烧范围不大,室内温度差别大,火灾发展速度较慢 。
全面发展阶段:火灾范围迅速扩大,燃烧很猛烈,温度升高很快发生轰燃
熄灭阶段:可燃物数量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
防火对策:初起阶段:安装和配备适当数量的灭火设备。全面发展阶段: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熄灭阶段:应注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
火灾蔓延的途径:水平方向,竖直方向,通过空调系统,由窗口.
蔓延的方法(热传播的途径)(火焰接触、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什么样的窗口更适宜火灾向上蔓延? 窗宽和窗高之比,比值越大,火焰越贴近上层墙面,越容易导致火向上层蔓延
火灾原因最多的是? 生活用火不当,电气。
建筑火灾预防控制方法:防火的基本方法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3、消除点火源4、防止火势蔓延 灭火的基本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被动防火:1装修材料的耐燃性处理 2防火分区设计及各类防火分隔构件3安全疏散路线的设计 4钢与混凝土等结构构件的耐火性5各种管道孔洞的封堵6防烟分区7总平面布局防火
主动防护:1消防给水系统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火灾自动灭火系统 4消防电源和安全疏散诱导系统5防排烟系统
火灾的危害:烟气的毒害性,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恐怖性
火灾全面发展阶段性状及其影响因素 火灾荷载—衡量建筑物室内所容纳可燃物数量多少的一个参数,是研究火灾全面发展阶段性状的基本要素。单位地板面积上等效可燃物的数量(kg/m2) qGiH
H0i火灾荷载越大,着火后温度高,持续时间长AHQ0iA
火灾荷载密度:房间内所有可燃物完全烧然释放热量与房间的特征参考面积(地板面积A,室内总表面积AT)之比 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燃烧速度:单位时间内等效可燃物燃烧的重量称为燃烧速度,kg/s或
kg/min
三、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间 tqA
RqA
5.5AwH(min)
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燃烧速度:利用伯努力方程 连续性方程R=5.5Aw(Hw)1/2
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间:公式法 t=q*A/R
第二章 混凝土发生爆裂的原因是哪些?影响爆裂的因素混凝土的含水量,密实性,骨料的性质,加热的速度,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情况以及约束条件。解释他的原因有蒸汽压锅炉效应理论和热效应理论
钢结构耐火性能差的原因有哪些? 容易导热,在高温情况下,弹性性能大幅降低,耐火时间为15min。钢材在高温下强度降低很快,塑形增强,导热系数大。
第三章 1耐火等级的定义,作用 定义: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 作用:阻止火势蔓延,确保安全疏散,利于火灾扑救和灾后修复。
2建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当分隔构件失去完整性或绝热性,当承重构件市区稳定性,当承重分隔构件在实验中失去稳定性,完整性,绝热性中任意条件。
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稳定性,完整性,绝热性(超过初始温度180度,平均温度超过140度) 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适当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对钢混构件增加保护层厚度,在构件表面做耐火保护层,钢梁下做耐火吊顶,在构件表面涂防火涂料,合理设计建筑构造。
建筑构件在建筑结构中的地位:梁、柱、承重墙>楼板>隔墙、吊顶
耐火极限一级是4小时,4级是一小时。
高层民用建筑划分的标准是24m,十层。(消防车的供水能力)
建筑防火分区的定义和作用,划分规律 定义: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墙壁、楼板等分隔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它区域蔓延的局部空间 作用:1阻止火势蔓延,有效地把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为人员疏散提供了条件:只要逃离防火分区就是安全的3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Eg:划分规律--随着耐火等级加大,防火分区的面积_减少_
防火分隔物:防火墙,防火门
1、分类:按耐火极限分为三级:甲级:耐火极限1.20h(防火墙)乙级:耐火极限0.90h(楼梯间、防火隔墙)丙级:耐火极限0.60h(管道井)
防火间距的定义以及随着耐火等级的规律 防火间距:为防止火灾在相邻建筑物之间蔓延而留出的防火安全距离。 防火间距的作用:1防止火灾蔓延2为火灾扑救提供场地3为人员、物资疏散提供场地。
防火间距不足时的改救措施是什么?1堵门窗洞口2设防火门窗3设防火卷帘4将建筑物高侧设为防火5改变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或生产工艺或限制储存货物的数量6改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7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使用性不强、破旧的相邻建筑8设置室外防火墙。
防火间距确定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火灾蔓延的方式。可燃物的种类与数量,相邻建筑物高低的影响,消防扑救的需要。
高层民用建筑的总平面布局:高层民用建筑的选址1、应受到城市消防站的有效保护2、不宜布置在易燃、易爆建、构筑物附近3、与周围建、构筑物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4、应设有消防车道及消防水源 主体建筑与裙房: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Eg:耐火等级由一级变为四级,防火间距是_增加_
消防车道:供消防车灭火时通行的道路。消防车道的最小宽度和高度是——4米 我国消防时间15min
第四章 装修材料的分类与分级:按使用部位和功能: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及其它装饰材料 分级: A级-不燃性材料,B1级—难燃性材料,B2级—可燃性材料,B3级—易燃性材料。
装修材料的耐火性能:顶棚>墙面>家具>地面
主动式吸气式火灾探测器:一种采用主动吸气探测方式的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吸气式感烟探测报警系统可以提前一个多小时发出火警信号,使火灾事故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1气体采样管网2空气分配阀3空气过滤器4抽气泵5氙灯光电探测器6报警控制器7计算机柜
第六章1钢结构和钢混结构的优缺点 钢结构优点:1钢结构造价低,可随时移动的特点2钢结构住宅或者工厂比传统建筑能更好的满足建筑上大开间灵活分隔的要求。3节能效果好,保温性能好,抗震度好。4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5建筑总重轻,钢结构住宅体系自重轻。6施工速度快。7环保效果好。8灵活、丰实。大开间设计,户内空间可多方案分割,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9符合住宅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钢结构的缺点:1耐火性能差2需要注意防锈3变形大, 设计需注意控制.亦用体系方法.4特有的冷桥问题,有时需要考虑.5常常造价偏高.和传统结构相比.6目前国内设计,制造水平低.
钢混结构的优点:1可模性好2整体性好3耐久性好4耐火性好5易于就地取材 钢混结构的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性质脆
建筑结构的定义:狭义的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