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泥鳅”跳龙门--论中小卖家的自我养成
作者:金光| 分享
寒露,江南,微冷。
月黑风高时,有一群奇怪的人。
他们随着古怪的音乐节拍,在DJ的引导下,在淘宝这个网络世界里对另外一些人进行了肆无忌惮地疯狂攻击。
这群攻击者,后来被有人戏谑为“小泥鳅”,意为搅局者或者搅混水的意思。
而那批被攻击的人,就是坊间传说的大卖家或者淘品牌。
天下本没有大卖家。
大卖家都是从小卖家做起来的。
如果说小卖家是河塘里的“小泥鳅”,那么大卖家或者淘品牌就是长江里的“扬子鳄”,而传统大品牌,就是海里的“五爪金龙”了。
只有龙,才没有天敌。
“小泥鳅”们如何修真成功,升仙为龙呢?
“小泥鳅”跳龙门的三重境界
自我修炼第一功之内功: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是“小泥鳅”自我修炼的第一道门槛。
首先是产品定位管理。
何为定位?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概括:“定位就是设计公司的产品和形象,以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
而产品定位,其实就是解决“卖什么”的问题。
淘宝商城和集市目前有超过10亿以上的商品数,你的产品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1、中小卖家产品如何定位,才能让消费者“大海捞针”找到你
做为即没有尖牙,也没有利爪的“小泥鳅”们如何在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危机四伏的河塘中找到一块稍微安全的栖身之所,是生存的头等大事。而这个稍微安全的栖身之所就是我们所谓的“蓝海”,放在淘宝这个大河塘里,“蓝海”就是细分市场或者细分品类。
互联网是标准的长尾人群,与线下市场相比,人群更为细分,人群的细分,也就导致了需求的细分。去切细分市场,做深做透,精耕细作,这才是“小泥鳅”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产品定位除了切细分人群外,还有几个方面也是需要考虑清楚的,比如重复性消费与一次性消费的问题,毛利率的高与低的问题,做生还是做熟的问题等。
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2004年,一位名叫张婧薇的女孩大学毕业,因为胖的原因,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沮丧之时,看到周边有很多朋友在淘宝开店,不服输的她选择了当一名淘宝店主,主要售卖外贸服饰,是一只典型的“小泥鳅”。几年过去了,由于竞争激烈,很快就碰到了瓶颈,虽然有赢利,但随着员工的增加,各种上涨的运营成本,迫使她不得不思考新的出路。
她发现身边很多偏胖的朋友跟她一样,也喜欢好看、时尚的衣服,由于体型的原因,在普通的服装店基本都找不到合适的衣服,想到这,她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决定主攻大码服饰。
2010年,张婧薇放弃自己的外贸服饰店,只身南下中国最大的服装加工基地之一的广州,决定创办自己的
大码女装品牌“MS?SHE”。不到两年时间,“MS?SHE”年销售就达到数千万,目前该品牌在淘宝大码女装高端市场中位居第一。
另外一个案例,也是做细分市场,比大码女装还要特殊。
因为这个店主卖的是男士胸罩。
店主也是一个女孩,叫吴莉娜,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人,其父母均为普通工人。高考落榜后,从辽宁“南漂”到北京,在一家酒店找到一份服务员的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群胖子男人开玩笑讨论说人胖了胸前赘肉太多,走路跳舞什么的都不方便,如果有男士胸罩就好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当时就想,要是开家男士胸罩店,肯定有钱赚。
经过资料收集,市场调研过后,吴莉娜决定创业,在淘宝开了一个店,专门卖男士胸罩。个中的创业艰辛就不做赘述,但生意一直很火。不到两年就赚了80万,并在北京西三环繁华地段按揭购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住房。下一步,她计划在北京牛街和大望路附近租两个店面,开两家专营男士特色内衣的情趣屋,为更多的男士服务。
以上的案例说明,淘宝永远有机会,细分市场永远有机会,缺少的是发现机会的眼光。就拿女装来讲,由于实体店人群覆盖半径有限,线下的风格大约是二三十种左右,而以淘宝为代表的线上市场,由于长尾人群的聚合,其风格细分是线下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女装淘品牌的代表裂帛、阿卡、茵曼等无一不是主打的细分人群。
2、中小卖家如何打造供应链
一谈到供应链,通常大家都认为这个只是大企业或者大卖家的事,跟中小卖家们好象没什么关系。
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中小卖家来讲,供应链管理并非遥不可及,实际上已经是势在必行。做为大淘宝电子商务生态圈中的一环,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已经卷入了供应链,因为我们是商品向最终消费者群体流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承担其昂贵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施成本,但随着淘宝开放平台的成熟和对中小卖家的扶持政策,其店铺后台各类管理工具和应用不断增加,且收费不高,淘宝的中小卖家在IT系统方面的实施成本已大大降低,中小卖家较以前可以更方便地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顺利地实施供应链管理。 此外,中小卖家与大卖家、大企业相比,在规模和灵活性上具有优势,更易于进行供应链管理。 中小卖家进行有效供应链管理的三个建议:
一是靠近货源。靠近货源的好处在于节约与供应商之间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比如做买手模式的服装,与批发市场的远近决定你上新的速度。同样的款式,你比别人早上架两三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是供应商的选择。中小卖家寻找供应商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捆绑几家,长期合作,最好结盟成为伙伴关系,制订利益共享计划,利益共享对供应链各方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充分调动供应链各方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产生协同效应。淘宝集市目前排名第一的女装卖家天使之城,其上游最核心的OEM厂商也只有三家左右,他们之间的合作期限已经超过8年,可谓共同成长,配合默契。目前天使之城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上游的供应商就会深度参与,给出一些合理建议并自觉提前备好布料和辅料,缩短了开发生产时间,大大节省了资源和费用。
三是优化库存。中小卖家由于资金实力有限,不可能压太多的库存,只能放弃商品库存控制权,而由上游的供应商掌握供应链上的商品库存动向,即由供应商依据中小卖家提供的每日商品销售资料和库存情况来集中管理库存,替中小卖家下订单或连续补货,从而实现对顾客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
3、中小卖家如何做好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
所谓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就是指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的管理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它让人们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为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
中小卖家如何进行有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呢?
首先是产品的角色管理。也就是说你店铺的每一个单品都应该有对应的角色,即跑销量带人气的单品,利
润单品,形象单品都要分配好。
其次是产品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成长期时,什么节点该上架;成熟期什么节点要重点推广;衰退期时什么节点该打折促销;消亡期时什么节点该下架了。通过利用淘宝目前提供的工具,如量子恒道,对这些节点就是行数据分析与累积,对下一年度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会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
自我修炼第二功之外功:店铺运营
当“小泥鳅”们找到自己生存的技巧后,如果想要晋升到第二个境界,变身为长江里的“扬子鳄”,寻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环境时,必须要让自己强壮起来。
淘宝的中小卖家们让自己强壮起来的第二关就是要做好店铺运营。
淘宝一拆为三后,店铺运营的难度变得更大。可谓“三多一化”:产品多、玩法多、变化多、碎片化。 产品多是指营销产品多,从免费的聚划算、淘金币、新品中心等层出不穷的流量工具到收费的直通车、钻石展位、CPT等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玩法多是指不同的流量工具都有不同玩法,需要有专门的人去研究和学习。
变化多是指淘宝的运营规则和发展趋势经常会调整,一个不留神就跟不上步伐了。信息不对称是淘宝很多骨灰级卖家倒掉的原因之一,他们对淘宝运营的小环境很熟悉(产品、工具、规则、技巧等),但对平台的发展方向、网购发展趋势、卖家竞争环境变化、消费者变化等大环境不熟悉或者忽略了。
碎片化是指淘宝流量的碎片化,光是量子恒道里面统计的流量来源就多达二三十种,想要把每一个流量来源管道都疏通,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所以淘宝店铺运营要应对好上面提到的“三多一化”,就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是系统规划。所谓的系统规划是指首先确定目标,其次是为此所配置的资源和所需要的基本要求与条件的计划。
比如某个店铺在今年第四季度十、十一、十二这三个月分别要完成500万元、600万元和800万元的销售目标。为此我们需要做好系统规划,将这个目标拆解,分为四条线。
第一条线就是销售目标。需要管理团队的人员共同探讨,力求科学性,根据流量的增长,季节变化等因素,制定相对较为合理的目标。
第二条线就是产品计划。完成这么多的销量,需要多少产品去支撑,产品结构是怎么样的,什么时候能分别上架等,都需要提前规划好。
第三条线是流量计划。上文也提到过,目前淘宝的流量碎片化特别严重,大约有超过20种流量来源构成,所以更应该做好流量计划。淘宝店铺的流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流量,即不用花钱就可以获得的,如类目免费流量,自然搜索、收藏等;另外就是以淘宝客、直通车、钻石展位为代表的商业流量,需要花钱购买。搞清楚流量来源后我们就可以算出,第四季度需要完成1900万元的总销量,根据转化率和客单价,店铺的自然流量大约可以完成1100万元的销量,余下的800万元需要商业流量去完成。根据直通车、钻石展位等的ROI,就可计算出需要多少预算去购买这些商业流量了。
第四条线就是营销策划线。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整个第四季度的营销活动要提前规划好,在什么时间节点做什么样的活动。通过营销活动,把其它三条线串起来,整个系统规划才勉强算完成。
其次是细节分解。
所谓的细节分解,就是将上面提到的四条线,按照以天为单位的时间轴,把整个季度共计90天的工作量全部分解出来,先分解到每个部门,再分解到每个岗位。比如说,策划人员应该清楚未来90天的每一天的营销活动规划及其执行细节,产品团队的人应该清楚他所负责的产品是在90中的哪些天要上架销售,推广团队的人应该清楚90天中每天应该要获取的流量指标是多少。
最后是强化执行。光做好系统规划和细节分解,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同样做不好店铺运营。所以我们还需要做好制度建设,如绩效制度,运营流程、企业文化建设等。
自我修炼第三功之神功:品牌运营
当“小泥鳅”化身为“扬子鳄”时,在大江里面已经可以纵横千里,称王称霸了。但并非没有对手,依然有很多
潜在危险,而且地盘也稍嫌狭小了一点。如果想要有更为广阔的领域和作为,光有尖牙和利爪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腾飞,才能自由地畅游于天地之间。
淘宝的卖家光做好店铺运营只能算是取得暂时成功,想要有更大的发展,还必须要做好品牌运营。 目前大多数淘宝店铺还处在卖货的阶段,真正做好品牌运营的可谓凤毛麟角。
做好品牌运营,首先要做好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Brand Construction) 是指品牌拥有者对品牌进行的设计、宣传、维护的行为和努力。品牌建设的利益表达者和主要组织者是品牌拥有者,但参与者包括了品牌的所有接触点,包括用户、渠道、合作伙伴、媒体。品牌建设包括的内容有品牌资产建设、信息化建设、渠道建设、客户拓展、媒介管理、品牌搜索力管理、市场活动管理、口碑管理、品牌虚拟体验管理等。
品牌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规划阶段
目前淘宝的品牌分为淘品牌(线上品牌)和传统品牌(线下品牌)。对于淘品牌而言,品牌规划非常重要,首先需要明确品牌的理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其次要明确产品的设计风格和要树立的企业形象,制定CIS系统,最后还要制定详细可行的营销计划和阶段性的目标。
而对于传统品牌而言,其在淘宝的首要目标不是清仓卖货,而是如何对接新生代的网购人群去应对品牌在互联网上老化的问题。
2、全面建设品牌阶段
这个阶段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立品牌的价值观。对于新一代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网购人群,他们对于品牌的需求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品质与品味,还要看这个品牌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而且这个价值观是不是与自己的价值观高度重合。如果有重合,且追捧,如果道不同,且敬而远之。如裂帛家的消费者,跟裂帛品牌所主张的价值观一样,都崇尚边缘文化和环保主义。有相当多的企业根本没有明确、清晰而又积极的品牌价值观取向;更有一些企业,在品牌价值观取向上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抛弃企业对人类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我们制定的品牌价值观取向非常明晰:首先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其次才是为股东创造利益。
3、形成品牌影响力的阶段
企业要根据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变化,对品牌进行不断地自我维护和提升,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产生品牌影响力。直到能够进行品牌授权,真正形成一种资产。这三个阶段,都不是靠投机和侥幸获得的,也不能够一蹴而就。
做好品牌建设后,我们还需要做好营销规划。
在淘宝做营销规划,与在其它任何一家媒体上做营销规划的难度更大。因为淘宝具有新渠道、新媒体和新市场三大属性。做为新渠道,跟其它电子商务平台没什么两样,是线下渠道的延伸。但是淘宝的媒体属性却被很多卖家或者品牌有意无意的所忽略掉了,而做为跟线下市场同等重要的新市场的属性就更没有多少人能够看明白。
所以在这个平台上做营销规划,要考虑促销与品牌的双重效应。比如淘宝的展示广告具有双重效应和两面性,一面是品牌传播,另外一面是导购和促销,但现在玩展示广广告的两茬人(大品牌和大卖家),价值观严重不统一,大品牌只注重品牌沟通和传播,忽略掉了导购和促销忘了卖货。而大卖家将导购和促销玩到极致,但却忘了与消费者做品牌沟通了。有很多卖家在淘宝购买了大量的展示广告,但在投放的方式和技巧上缺少系统规划和考虑到两面性,一个月四次首页焦点图,但这四次不是秒杀就是特价,没有整体规划,没有一条主线串起来,没能让消费者形成贯性记忆和累积记忆,效果当然不会好。
当然,如果把上面的问题都搞明白了,做好广告的管理就不在话下了。
同样处在食物链的底端,有的“小泥鳅”会怪河塘不应该有大鱼和蛇等其他生物,因为他们会跟自己抢食物并威胁自己的生命。而有的“小泥鳅”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河塘找到安全的栖身之所,不断历练自己的修行技能,期待有一天能够突破三重境界,修真成功,终成正果。
正可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
“小泥鳅”跳龙门--论中小卖家的自我养成
作者:金光| 分享
寒露,江南,微冷。
月黑风高时,有一群奇怪的人。
他们随着古怪的音乐节拍,在DJ的引导下,在淘宝这个网络世界里对另外一些人进行了肆无忌惮地疯狂攻击。
这群攻击者,后来被有人戏谑为“小泥鳅”,意为搅局者或者搅混水的意思。
而那批被攻击的人,就是坊间传说的大卖家或者淘品牌。
天下本没有大卖家。
大卖家都是从小卖家做起来的。
如果说小卖家是河塘里的“小泥鳅”,那么大卖家或者淘品牌就是长江里的“扬子鳄”,而传统大品牌,就是海里的“五爪金龙”了。
只有龙,才没有天敌。
“小泥鳅”们如何修真成功,升仙为龙呢?
“小泥鳅”跳龙门的三重境界
自我修炼第一功之内功: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是“小泥鳅”自我修炼的第一道门槛。
首先是产品定位管理。
何为定位?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概括:“定位就是设计公司的产品和形象,以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
而产品定位,其实就是解决“卖什么”的问题。
淘宝商城和集市目前有超过10亿以上的商品数,你的产品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1、中小卖家产品如何定位,才能让消费者“大海捞针”找到你
做为即没有尖牙,也没有利爪的“小泥鳅”们如何在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危机四伏的河塘中找到一块稍微安全的栖身之所,是生存的头等大事。而这个稍微安全的栖身之所就是我们所谓的“蓝海”,放在淘宝这个大河塘里,“蓝海”就是细分市场或者细分品类。
互联网是标准的长尾人群,与线下市场相比,人群更为细分,人群的细分,也就导致了需求的细分。去切细分市场,做深做透,精耕细作,这才是“小泥鳅”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产品定位除了切细分人群外,还有几个方面也是需要考虑清楚的,比如重复性消费与一次性消费的问题,毛利率的高与低的问题,做生还是做熟的问题等。
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2004年,一位名叫张婧薇的女孩大学毕业,因为胖的原因,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沮丧之时,看到周边有很多朋友在淘宝开店,不服输的她选择了当一名淘宝店主,主要售卖外贸服饰,是一只典型的“小泥鳅”。几年过去了,由于竞争激烈,很快就碰到了瓶颈,虽然有赢利,但随着员工的增加,各种上涨的运营成本,迫使她不得不思考新的出路。
她发现身边很多偏胖的朋友跟她一样,也喜欢好看、时尚的衣服,由于体型的原因,在普通的服装店基本都找不到合适的衣服,想到这,她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决定主攻大码服饰。
2010年,张婧薇放弃自己的外贸服饰店,只身南下中国最大的服装加工基地之一的广州,决定创办自己的
大码女装品牌“MS?SHE”。不到两年时间,“MS?SHE”年销售就达到数千万,目前该品牌在淘宝大码女装高端市场中位居第一。
另外一个案例,也是做细分市场,比大码女装还要特殊。
因为这个店主卖的是男士胸罩。
店主也是一个女孩,叫吴莉娜,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人,其父母均为普通工人。高考落榜后,从辽宁“南漂”到北京,在一家酒店找到一份服务员的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群胖子男人开玩笑讨论说人胖了胸前赘肉太多,走路跳舞什么的都不方便,如果有男士胸罩就好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当时就想,要是开家男士胸罩店,肯定有钱赚。
经过资料收集,市场调研过后,吴莉娜决定创业,在淘宝开了一个店,专门卖男士胸罩。个中的创业艰辛就不做赘述,但生意一直很火。不到两年就赚了80万,并在北京西三环繁华地段按揭购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住房。下一步,她计划在北京牛街和大望路附近租两个店面,开两家专营男士特色内衣的情趣屋,为更多的男士服务。
以上的案例说明,淘宝永远有机会,细分市场永远有机会,缺少的是发现机会的眼光。就拿女装来讲,由于实体店人群覆盖半径有限,线下的风格大约是二三十种左右,而以淘宝为代表的线上市场,由于长尾人群的聚合,其风格细分是线下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女装淘品牌的代表裂帛、阿卡、茵曼等无一不是主打的细分人群。
2、中小卖家如何打造供应链
一谈到供应链,通常大家都认为这个只是大企业或者大卖家的事,跟中小卖家们好象没什么关系。
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中小卖家来讲,供应链管理并非遥不可及,实际上已经是势在必行。做为大淘宝电子商务生态圈中的一环,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已经卷入了供应链,因为我们是商品向最终消费者群体流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承担其昂贵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施成本,但随着淘宝开放平台的成熟和对中小卖家的扶持政策,其店铺后台各类管理工具和应用不断增加,且收费不高,淘宝的中小卖家在IT系统方面的实施成本已大大降低,中小卖家较以前可以更方便地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顺利地实施供应链管理。 此外,中小卖家与大卖家、大企业相比,在规模和灵活性上具有优势,更易于进行供应链管理。 中小卖家进行有效供应链管理的三个建议:
一是靠近货源。靠近货源的好处在于节约与供应商之间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比如做买手模式的服装,与批发市场的远近决定你上新的速度。同样的款式,你比别人早上架两三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是供应商的选择。中小卖家寻找供应商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捆绑几家,长期合作,最好结盟成为伙伴关系,制订利益共享计划,利益共享对供应链各方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充分调动供应链各方的积极性才有可能产生协同效应。淘宝集市目前排名第一的女装卖家天使之城,其上游最核心的OEM厂商也只有三家左右,他们之间的合作期限已经超过8年,可谓共同成长,配合默契。目前天使之城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上游的供应商就会深度参与,给出一些合理建议并自觉提前备好布料和辅料,缩短了开发生产时间,大大节省了资源和费用。
三是优化库存。中小卖家由于资金实力有限,不可能压太多的库存,只能放弃商品库存控制权,而由上游的供应商掌握供应链上的商品库存动向,即由供应商依据中小卖家提供的每日商品销售资料和库存情况来集中管理库存,替中小卖家下订单或连续补货,从而实现对顾客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
3、中小卖家如何做好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
所谓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就是指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的管理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它让人们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为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
中小卖家如何进行有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呢?
首先是产品的角色管理。也就是说你店铺的每一个单品都应该有对应的角色,即跑销量带人气的单品,利
润单品,形象单品都要分配好。
其次是产品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成长期时,什么节点该上架;成熟期什么节点要重点推广;衰退期时什么节点该打折促销;消亡期时什么节点该下架了。通过利用淘宝目前提供的工具,如量子恒道,对这些节点就是行数据分析与累积,对下一年度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会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
自我修炼第二功之外功:店铺运营
当“小泥鳅”们找到自己生存的技巧后,如果想要晋升到第二个境界,变身为长江里的“扬子鳄”,寻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环境时,必须要让自己强壮起来。
淘宝的中小卖家们让自己强壮起来的第二关就是要做好店铺运营。
淘宝一拆为三后,店铺运营的难度变得更大。可谓“三多一化”:产品多、玩法多、变化多、碎片化。 产品多是指营销产品多,从免费的聚划算、淘金币、新品中心等层出不穷的流量工具到收费的直通车、钻石展位、CPT等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玩法多是指不同的流量工具都有不同玩法,需要有专门的人去研究和学习。
变化多是指淘宝的运营规则和发展趋势经常会调整,一个不留神就跟不上步伐了。信息不对称是淘宝很多骨灰级卖家倒掉的原因之一,他们对淘宝运营的小环境很熟悉(产品、工具、规则、技巧等),但对平台的发展方向、网购发展趋势、卖家竞争环境变化、消费者变化等大环境不熟悉或者忽略了。
碎片化是指淘宝流量的碎片化,光是量子恒道里面统计的流量来源就多达二三十种,想要把每一个流量来源管道都疏通,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所以淘宝店铺运营要应对好上面提到的“三多一化”,就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是系统规划。所谓的系统规划是指首先确定目标,其次是为此所配置的资源和所需要的基本要求与条件的计划。
比如某个店铺在今年第四季度十、十一、十二这三个月分别要完成500万元、600万元和800万元的销售目标。为此我们需要做好系统规划,将这个目标拆解,分为四条线。
第一条线就是销售目标。需要管理团队的人员共同探讨,力求科学性,根据流量的增长,季节变化等因素,制定相对较为合理的目标。
第二条线就是产品计划。完成这么多的销量,需要多少产品去支撑,产品结构是怎么样的,什么时候能分别上架等,都需要提前规划好。
第三条线是流量计划。上文也提到过,目前淘宝的流量碎片化特别严重,大约有超过20种流量来源构成,所以更应该做好流量计划。淘宝店铺的流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流量,即不用花钱就可以获得的,如类目免费流量,自然搜索、收藏等;另外就是以淘宝客、直通车、钻石展位为代表的商业流量,需要花钱购买。搞清楚流量来源后我们就可以算出,第四季度需要完成1900万元的总销量,根据转化率和客单价,店铺的自然流量大约可以完成1100万元的销量,余下的800万元需要商业流量去完成。根据直通车、钻石展位等的ROI,就可计算出需要多少预算去购买这些商业流量了。
第四条线就是营销策划线。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整个第四季度的营销活动要提前规划好,在什么时间节点做什么样的活动。通过营销活动,把其它三条线串起来,整个系统规划才勉强算完成。
其次是细节分解。
所谓的细节分解,就是将上面提到的四条线,按照以天为单位的时间轴,把整个季度共计90天的工作量全部分解出来,先分解到每个部门,再分解到每个岗位。比如说,策划人员应该清楚未来90天的每一天的营销活动规划及其执行细节,产品团队的人应该清楚他所负责的产品是在90中的哪些天要上架销售,推广团队的人应该清楚90天中每天应该要获取的流量指标是多少。
最后是强化执行。光做好系统规划和细节分解,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同样做不好店铺运营。所以我们还需要做好制度建设,如绩效制度,运营流程、企业文化建设等。
自我修炼第三功之神功:品牌运营
当“小泥鳅”化身为“扬子鳄”时,在大江里面已经可以纵横千里,称王称霸了。但并非没有对手,依然有很多
潜在危险,而且地盘也稍嫌狭小了一点。如果想要有更为广阔的领域和作为,光有尖牙和利爪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腾飞,才能自由地畅游于天地之间。
淘宝的卖家光做好店铺运营只能算是取得暂时成功,想要有更大的发展,还必须要做好品牌运营。 目前大多数淘宝店铺还处在卖货的阶段,真正做好品牌运营的可谓凤毛麟角。
做好品牌运营,首先要做好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Brand Construction) 是指品牌拥有者对品牌进行的设计、宣传、维护的行为和努力。品牌建设的利益表达者和主要组织者是品牌拥有者,但参与者包括了品牌的所有接触点,包括用户、渠道、合作伙伴、媒体。品牌建设包括的内容有品牌资产建设、信息化建设、渠道建设、客户拓展、媒介管理、品牌搜索力管理、市场活动管理、口碑管理、品牌虚拟体验管理等。
品牌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规划阶段
目前淘宝的品牌分为淘品牌(线上品牌)和传统品牌(线下品牌)。对于淘品牌而言,品牌规划非常重要,首先需要明确品牌的理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其次要明确产品的设计风格和要树立的企业形象,制定CIS系统,最后还要制定详细可行的营销计划和阶段性的目标。
而对于传统品牌而言,其在淘宝的首要目标不是清仓卖货,而是如何对接新生代的网购人群去应对品牌在互联网上老化的问题。
2、全面建设品牌阶段
这个阶段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立品牌的价值观。对于新一代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网购人群,他们对于品牌的需求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品质与品味,还要看这个品牌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而且这个价值观是不是与自己的价值观高度重合。如果有重合,且追捧,如果道不同,且敬而远之。如裂帛家的消费者,跟裂帛品牌所主张的价值观一样,都崇尚边缘文化和环保主义。有相当多的企业根本没有明确、清晰而又积极的品牌价值观取向;更有一些企业,在品牌价值观取向上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抛弃企业对人类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我们制定的品牌价值观取向非常明晰:首先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其次才是为股东创造利益。
3、形成品牌影响力的阶段
企业要根据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变化,对品牌进行不断地自我维护和提升,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产生品牌影响力。直到能够进行品牌授权,真正形成一种资产。这三个阶段,都不是靠投机和侥幸获得的,也不能够一蹴而就。
做好品牌建设后,我们还需要做好营销规划。
在淘宝做营销规划,与在其它任何一家媒体上做营销规划的难度更大。因为淘宝具有新渠道、新媒体和新市场三大属性。做为新渠道,跟其它电子商务平台没什么两样,是线下渠道的延伸。但是淘宝的媒体属性却被很多卖家或者品牌有意无意的所忽略掉了,而做为跟线下市场同等重要的新市场的属性就更没有多少人能够看明白。
所以在这个平台上做营销规划,要考虑促销与品牌的双重效应。比如淘宝的展示广告具有双重效应和两面性,一面是品牌传播,另外一面是导购和促销,但现在玩展示广广告的两茬人(大品牌和大卖家),价值观严重不统一,大品牌只注重品牌沟通和传播,忽略掉了导购和促销忘了卖货。而大卖家将导购和促销玩到极致,但却忘了与消费者做品牌沟通了。有很多卖家在淘宝购买了大量的展示广告,但在投放的方式和技巧上缺少系统规划和考虑到两面性,一个月四次首页焦点图,但这四次不是秒杀就是特价,没有整体规划,没有一条主线串起来,没能让消费者形成贯性记忆和累积记忆,效果当然不会好。
当然,如果把上面的问题都搞明白了,做好广告的管理就不在话下了。
同样处在食物链的底端,有的“小泥鳅”会怪河塘不应该有大鱼和蛇等其他生物,因为他们会跟自己抢食物并威胁自己的生命。而有的“小泥鳅”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河塘找到安全的栖身之所,不断历练自己的修行技能,期待有一天能够突破三重境界,修真成功,终成正果。
正可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