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9
2.4 欧洲的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启蒙运动的兴起;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张;启蒙运动的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贡献;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的影响。
2.能力要求:(1) 分析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主张 。
(2)归纳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3.情感目标: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批判专制,反对教权,呼唤理性,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献身真理、捍卫正义事业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社会契约论”。从内容上看,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把社会契约作为国家制度学说的核心,这是他们对抗神权,反对教权主义的理论武器。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人类为了避免相互伤害和保障自己的自然权利,就要定立契约,共同遵守,建立起共同的国家。排斥了天主教会长期宣扬的“君权神授”的谬论,破除了人们对封建君主和天主教会的迷信思想,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2)“分权学说”。这是启蒙思想家对抗专制王权、实现民主的具体方案。洛克、孟德斯鸠将国家权利按职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属不同的机构,相互制约,并将立法权作为最高权利。从而使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国家权力取代了以君主、贵族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2.难点分析: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联系与区别是难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的发展状况及要求不同,因而产生了诸多区别。从批判对象看,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则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主要在政治、思想领域中进行。从批判形式上看,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披着宗教的外衣;而启蒙运动则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从作用来看,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文学、
艺术、思想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而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作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课堂教学设计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背景
师:17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这一时期再次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师: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却仍是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首先必须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于是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这正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2.内容和性质
师:上面我们对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进行了分析。那么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谁能由此推断出启蒙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生:(回答)
3.早期代表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先罗列两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再比较霍布斯和洛克思想的异同点。
生:(阅读、思考、回答) 霍布斯的观点是:(1)社会契约;(2)不反对君主专制;
(3)无神论但又主张借助宗教维持社会秩序。代表作:《利维坦》。洛克的观点是:(1)社会契约;(2)主权分立。两位思想家思想的相同点,都主张社会契约。不同点:霍布斯不反对君主专制;洛克提倡君主立宪制。
师:什么是社会契约?启蒙思想家们普遍追求人的自由权利。但这种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无限制的,它必须受人民共同意志的制约。人民的共同意志即社会契约。在
服从共同意志的条件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从而也都是自由的。否则,个人自由根本无从谈起。如果说霍布斯以社会契约论对抗神权,反对教权主义的话,洛克则是用社会契约论和分权学说对抗专制王权,反对专制主义。
到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些启蒙思想,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
二、法国的启蒙运动
师:法国启蒙思想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的?
生:(结合课本介绍回答)
师:在众多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
1.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
师:作为法国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伏尔泰从各方面对腐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投影:
材料一
教会制定的法律,非经政府明白批准,不应有丝毫效力。„„教士不能以违反神律的罪名剥夺一个公民的权利„„
教士和官吏、劳动者既然都同样隶属于国家,便应同样地交纳租税。
——伏尔泰《简明哲学辞典》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思考伏尔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什么?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有何进步?
生:(思考、议论)
师:伏尔泰不仅对教会进行辛辣的讥讽,更为重要的是,他主张剥夺教会在法律和经济等方面超国家的特权,从而否定了教权主义,把文艺复兴时期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引向了实质。投影:
材料二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
——伏尔泰(转引自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同学们阅读补充材料二和课本,列举伏尔泰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生:(分析、概括)
师:伏尔泰反对教权、专制,提倡人权、法制,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他在启蒙运动中活动了60多年,采用戏剧、史诗、小说、哲学、历史著作等多种形式宣传自己的主张,无情地揭露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唤起了越来越多的法国民众,培养了不少启蒙运动的成员。1791年大革命期间,人民把伏尔泰的遗骸运到巴黎的先贤祠重新安葬,在灵车上写着“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伏尔泰奋斗时间之长,著作数量之多,思想影响之大,使他成为法国启蒙运动中无可争辩的领袖。
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
师:孟德斯鸠出身于贵族世家,曾做过律师,担任过波尔多法院院长的职务。他著书立说,对封建专政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1748年他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出版,两年中就发行了22版。请同学们阅读摘自这篇名著中的补充资料。投影: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者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思考:孟德斯鸠把国家权力一分为几?每种权力的职权是什么?这是对哪位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发展?提出分权学说的目的何在?
生:(阅读,回答)
师:请同学们再进一步,结合材料四考虑,为什么“分权”就能达到即定目的?对法国有何意义?投影:
材料四
孟德斯鸠主张在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
——孟德斯鸠(转引自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生:(阅读,讨论)
师:孟德斯鸠改变了自古以来人们以掌权人数多少区别政体以及民主与否的标准,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主张。他以法制理论为依据,论证了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以防止专政确保民主的具体方案,描绘了资产阶级政体的蓝图,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师:卢梭出身于钟表工人的家庭,由于饱尝了生活的辛酸使他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他对法国社会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其文章融深邃的哲理和奔放的情感于一体,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在政治学说上他独具特色的观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社会契约论》中。霍布斯社会契约论观点的核心是主权在君,而卢梭的观点则是主权在民。在18世纪晚期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有何意义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五,联系历史背景进行思考。投影:
材料五
行政权利的委托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人民就可以委托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任何政府形式都不是人民承担的一种义务,它只是人民赋予行政机构的一种临时形式,直到人民愿意另行加以规定时为止。
——卢梭《社会契约论》(转引自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生:(阅读资料、议论)
师: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认为,人生而具有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力,卢梭提出人人享有主权——社会中的最高权力,因而将人权学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认为在人民主权之上,决不允许再设一个指挥者,官吏、政府、政体都要根据人民的意愿决定,从而名正言顺地阐明了革命权利说,说明了推翻法国封建专制政府、反抗压迫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在法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进行了思想动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
4.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
师:18世纪中后期,狄德罗主编了一部《百科全书》,参加编撰的作者被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为什么百科全书派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从成员、内容、主张方面分析说明)
生:(回答)
师:百科全书派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用科学成就对抗神学谬误,用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启迪人们破除愚昧迷信,有利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师:我们学习了英国、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主张,现在请同学们综合归纳、概括一下他们批判的对象和政治追求。(引导学生照应前面第一目内容)
生:(概括、回答)
师:启蒙运动的内容说明了这场运动的性质是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导学生论从史出)
生:(把前面的推断变成正确的结论)
师:这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延续了近两个世纪,涉及到宗教、思想、政治、法律、国家制度等意识形态各领域。请同学们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作用及其世界影响。
生:(讨论、回答)
师: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为法国大革命作充分思想准备、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以及对亚洲国家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的鼓舞和启发作用等方面进行归纳。
布置作业: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提示:从批判对象、涉及领域、批判形式、作用影响等方面思考) 课后记:
审定意见:可以采用。
审稿人:邓兴国
历史 9
2.4 欧洲的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启蒙运动的兴起;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张;启蒙运动的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贡献;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的影响。
2.能力要求:(1) 分析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主张 。
(2)归纳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3.情感目标: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批判专制,反对教权,呼唤理性,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献身真理、捍卫正义事业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社会契约论”。从内容上看,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把社会契约作为国家制度学说的核心,这是他们对抗神权,反对教权主义的理论武器。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人类为了避免相互伤害和保障自己的自然权利,就要定立契约,共同遵守,建立起共同的国家。排斥了天主教会长期宣扬的“君权神授”的谬论,破除了人们对封建君主和天主教会的迷信思想,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2)“分权学说”。这是启蒙思想家对抗专制王权、实现民主的具体方案。洛克、孟德斯鸠将国家权利按职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属不同的机构,相互制约,并将立法权作为最高权利。从而使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国家权力取代了以君主、贵族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2.难点分析: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联系与区别是难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的发展状况及要求不同,因而产生了诸多区别。从批判对象看,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则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主要在政治、思想领域中进行。从批判形式上看,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披着宗教的外衣;而启蒙运动则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从作用来看,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文学、
艺术、思想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而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作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课堂教学设计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背景
师:17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这一时期再次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师: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却仍是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首先必须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于是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这正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2.内容和性质
师:上面我们对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进行了分析。那么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谁能由此推断出启蒙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生:(回答)
3.早期代表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先罗列两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再比较霍布斯和洛克思想的异同点。
生:(阅读、思考、回答) 霍布斯的观点是:(1)社会契约;(2)不反对君主专制;
(3)无神论但又主张借助宗教维持社会秩序。代表作:《利维坦》。洛克的观点是:(1)社会契约;(2)主权分立。两位思想家思想的相同点,都主张社会契约。不同点:霍布斯不反对君主专制;洛克提倡君主立宪制。
师:什么是社会契约?启蒙思想家们普遍追求人的自由权利。但这种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无限制的,它必须受人民共同意志的制约。人民的共同意志即社会契约。在
服从共同意志的条件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从而也都是自由的。否则,个人自由根本无从谈起。如果说霍布斯以社会契约论对抗神权,反对教权主义的话,洛克则是用社会契约论和分权学说对抗专制王权,反对专制主义。
到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些启蒙思想,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
二、法国的启蒙运动
师:法国启蒙思想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的?
生:(结合课本介绍回答)
师:在众多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
1.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
师:作为法国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伏尔泰从各方面对腐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投影:
材料一
教会制定的法律,非经政府明白批准,不应有丝毫效力。„„教士不能以违反神律的罪名剥夺一个公民的权利„„
教士和官吏、劳动者既然都同样隶属于国家,便应同样地交纳租税。
——伏尔泰《简明哲学辞典》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思考伏尔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什么?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有何进步?
生:(思考、议论)
师:伏尔泰不仅对教会进行辛辣的讥讽,更为重要的是,他主张剥夺教会在法律和经济等方面超国家的特权,从而否定了教权主义,把文艺复兴时期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引向了实质。投影:
材料二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
——伏尔泰(转引自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同学们阅读补充材料二和课本,列举伏尔泰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生:(分析、概括)
师:伏尔泰反对教权、专制,提倡人权、法制,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他在启蒙运动中活动了60多年,采用戏剧、史诗、小说、哲学、历史著作等多种形式宣传自己的主张,无情地揭露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唤起了越来越多的法国民众,培养了不少启蒙运动的成员。1791年大革命期间,人民把伏尔泰的遗骸运到巴黎的先贤祠重新安葬,在灵车上写着“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伏尔泰奋斗时间之长,著作数量之多,思想影响之大,使他成为法国启蒙运动中无可争辩的领袖。
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
师:孟德斯鸠出身于贵族世家,曾做过律师,担任过波尔多法院院长的职务。他著书立说,对封建专政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1748年他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出版,两年中就发行了22版。请同学们阅读摘自这篇名著中的补充资料。投影: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者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思考:孟德斯鸠把国家权力一分为几?每种权力的职权是什么?这是对哪位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发展?提出分权学说的目的何在?
生:(阅读,回答)
师:请同学们再进一步,结合材料四考虑,为什么“分权”就能达到即定目的?对法国有何意义?投影:
材料四
孟德斯鸠主张在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
——孟德斯鸠(转引自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生:(阅读,讨论)
师:孟德斯鸠改变了自古以来人们以掌权人数多少区别政体以及民主与否的标准,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主张。他以法制理论为依据,论证了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以防止专政确保民主的具体方案,描绘了资产阶级政体的蓝图,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师:卢梭出身于钟表工人的家庭,由于饱尝了生活的辛酸使他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他对法国社会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其文章融深邃的哲理和奔放的情感于一体,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在政治学说上他独具特色的观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社会契约论》中。霍布斯社会契约论观点的核心是主权在君,而卢梭的观点则是主权在民。在18世纪晚期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有何意义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五,联系历史背景进行思考。投影:
材料五
行政权利的委托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人民就可以委托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任何政府形式都不是人民承担的一种义务,它只是人民赋予行政机构的一种临时形式,直到人民愿意另行加以规定时为止。
——卢梭《社会契约论》(转引自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生:(阅读资料、议论)
师: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认为,人生而具有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力,卢梭提出人人享有主权——社会中的最高权力,因而将人权学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认为在人民主权之上,决不允许再设一个指挥者,官吏、政府、政体都要根据人民的意愿决定,从而名正言顺地阐明了革命权利说,说明了推翻法国封建专制政府、反抗压迫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在法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进行了思想动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
4.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
师:18世纪中后期,狄德罗主编了一部《百科全书》,参加编撰的作者被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为什么百科全书派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从成员、内容、主张方面分析说明)
生:(回答)
师:百科全书派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用科学成就对抗神学谬误,用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启迪人们破除愚昧迷信,有利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师:我们学习了英国、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主张,现在请同学们综合归纳、概括一下他们批判的对象和政治追求。(引导学生照应前面第一目内容)
生:(概括、回答)
师:启蒙运动的内容说明了这场运动的性质是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导学生论从史出)
生:(把前面的推断变成正确的结论)
师:这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延续了近两个世纪,涉及到宗教、思想、政治、法律、国家制度等意识形态各领域。请同学们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作用及其世界影响。
生:(讨论、回答)
师: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为法国大革命作充分思想准备、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以及对亚洲国家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的鼓舞和启发作用等方面进行归纳。
布置作业: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提示:从批判对象、涉及领域、批判形式、作用影响等方面思考) 课后记:
审定意见:可以采用。
审稿人:邓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