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17

17.一对母子对话的细节

有一次,与一对母子聊天,我问这个读初中的孩子,他们现在的校长是谁?他说不知道。就打趣他说“两耳不闻窗外事”啊。

按照常理,学生一般都会知道校长是谁。我之前见过他的校长,想问问最近有没有变动。

他的妈妈接下来开始教育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对的,要多关心,多参加公益的活动,怎么连校长都不知道呢?孩子没有说什么,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这本是生活中的平常的场景,平常的对话,平常的反应。

我就想,作为妈妈,会回头想她这句话吗?她是不是认为这是极其稀松平常的话,根本不值得去回味呢?

我却有了如下的思考:

1.怎样选择教育孩子的时机?是想说就说吗?作为父母,是不是该给自己一些约束呢。比如,什么场合、时间,适合教育孩子,反之,则先记在心里,等待合适的机会再说出来。比如,有我在场,且正在吃饭,说这些合适吗?

2.父母在孩子面前,享受多少话语霸权。这个妈妈没有问孩子为什么不知道校长,就判断说“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对的”。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呢?就因为孩子不知道校长是谁,就说他“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二者似乎也不是因果关系。“怎么连校长都不知道呢”显然已经开始责备孩子了。

3.怎样给孩子建议?“要多关心”这句话似乎是给孩子的建议,其实,没有任何正面效果。“关心”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孩子肯定分不清楚,是校长的名字,还是其他的?如果事事关心,家长会同意吗?以“要如何”的口气给孩子建议,实际上是命令,可是,孩子却不知道怎么执行这道命令。

4.如何克服家庭教育的随意性。显然,这位妈妈之前并没有教育孩子的打算,听到这句话,就说了。对其他的事情也一样,什么时候教育孩子,根本没有计划,事情出来了,马上就说,俨然一个救火队长。长此以往,会出现很多问题,不满意,也不算严重,家长很迷茫,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最后听之任之。等到矛盾激化了,再寻找解决的办法,显然晚了。

这个细节,发生在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对白。我个人认为:

1.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弄明白他为什么不知道校长,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不愿意说。不知道的原因又是什么?

2.不曲解,不轻易下对与错的判断。我只是开玩笑,并不认为他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妈妈却把这当作定论,并判断说这是不对的。

3.关心孩子的沉默。这个时候,孩子为什么不说话,他心里在想什么?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是多需要关心的事情啊,却被忽略了。

17.一对母子对话的细节

有一次,与一对母子聊天,我问这个读初中的孩子,他们现在的校长是谁?他说不知道。就打趣他说“两耳不闻窗外事”啊。

按照常理,学生一般都会知道校长是谁。我之前见过他的校长,想问问最近有没有变动。

他的妈妈接下来开始教育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对的,要多关心,多参加公益的活动,怎么连校长都不知道呢?孩子没有说什么,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这本是生活中的平常的场景,平常的对话,平常的反应。

我就想,作为妈妈,会回头想她这句话吗?她是不是认为这是极其稀松平常的话,根本不值得去回味呢?

我却有了如下的思考:

1.怎样选择教育孩子的时机?是想说就说吗?作为父母,是不是该给自己一些约束呢。比如,什么场合、时间,适合教育孩子,反之,则先记在心里,等待合适的机会再说出来。比如,有我在场,且正在吃饭,说这些合适吗?

2.父母在孩子面前,享受多少话语霸权。这个妈妈没有问孩子为什么不知道校长,就判断说“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对的”。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呢?就因为孩子不知道校长是谁,就说他“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二者似乎也不是因果关系。“怎么连校长都不知道呢”显然已经开始责备孩子了。

3.怎样给孩子建议?“要多关心”这句话似乎是给孩子的建议,其实,没有任何正面效果。“关心”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孩子肯定分不清楚,是校长的名字,还是其他的?如果事事关心,家长会同意吗?以“要如何”的口气给孩子建议,实际上是命令,可是,孩子却不知道怎么执行这道命令。

4.如何克服家庭教育的随意性。显然,这位妈妈之前并没有教育孩子的打算,听到这句话,就说了。对其他的事情也一样,什么时候教育孩子,根本没有计划,事情出来了,马上就说,俨然一个救火队长。长此以往,会出现很多问题,不满意,也不算严重,家长很迷茫,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最后听之任之。等到矛盾激化了,再寻找解决的办法,显然晚了。

这个细节,发生在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对白。我个人认为:

1.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弄明白他为什么不知道校长,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不愿意说。不知道的原因又是什么?

2.不曲解,不轻易下对与错的判断。我只是开玩笑,并不认为他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妈妈却把这当作定论,并判断说这是不对的。

3.关心孩子的沉默。这个时候,孩子为什么不说话,他心里在想什么?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是多需要关心的事情啊,却被忽略了。


相关文章

  • [2.我家的故事]教案
  • <我家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记录家人和家族的历史,理解身边的历史.学习用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生活的意义.从<我家的故事>中体会家人的关爱,理解家长,更爱自己的家. 2.情感与态度:从 ...查看


  • 学习榜样,树立理想,做志向远大的好少年(修改)
  • 学习榜样,树立理想,做志向远大的好少年 一.项目研究的意义 1.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开展榜样教 ...查看


  • [智库聚焦]让企业故事激发"正能量"
  • 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在深入落实企业核心价值观中,通过连续多年开展员工故事征集活动,传承文化理念,弘扬企业精神,为打造企业"软实力"激发出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从2008年至今,公司秉持互 ...查看


  • 爱在身边从未离开
  • "故事妈妈"郭伟红--用童话故事与孩子交流爱在身边从未离开 如果不是在周市一家化工企业干了人事工作,郭伟红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郭伟红最喜欢为孩子讲故事,从广为人知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到哲理丰富的国学故事. ...查看


  •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主题班会
  • 我体验,我精彩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主题班会 教育目的: 通过开主题班会,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争做"四有"新人. 教育重难点: 教育学生坚持能 ...查看


  • 社区道德讲堂实施方案
  • 篇一:社区道德讲堂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X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进一步巩固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按照中央.省.市文明委的工作部署和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 ...查看


  • 我身边的法制故事
  • 我身边的法制故事 法律无处不在,法制故事随时发生.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发生在我们村里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深刻的教育.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 ...查看


  • 科学就在我身边
  • <科学就在我身边>教学案例 西工大附小 徐原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感受科学精神的启蒙. 2.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学习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习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做简单的创作活动. ...查看


  • 爱心故事会
  • <爱心故事会> 山东人民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第一单元:爱在身边 第三课 爱心故事会 课时建议:2课时 授课时间:2013年3月13日 星期二第四节课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第三节课 单位:滕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姓名: ...查看


  • 五年级口语交际 爱在我身边
  • 一 爱在我身边 ---感情真挚,事例具体 [习作内容] 选择一件身边人相互关心的具体事例,写一篇表现亲情的记叙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分享身边的人相互关心的小故事,体验亲情. 2.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3. 掌握通过语言.动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