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理念之助人自助(1)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种做人、办事的思维理念,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自强精神,是一种理性的工作方式,更是一种持久的信念。即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每个社工最应恪守的理念。助人自助有何意义,如何进行助人自助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旨。 关键词:助人自助 无助感 案主 社工
理论与实践是学科发展的互为支撑的两个方面,今天重提社工义理——助人自助,对于一门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回归理论的务实性专业来说,可资一些补益。
一、助人自助的含义
助人自助,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也可把它当成一个概念。如果从整体发展角度讲,它既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和谐发展的基础。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助人,可以包括任何有助于社会、有助于他人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其中就有理想的实现、自身价值体现的需求。一个人只有与社会、与他人相互作用,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被别人尊重的心理。所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不仅能从中获得友谊、信赖,还能真正获得好评、尊重,并且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 社工的专业价值中的“助人自助”(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具体说就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助人的过程就是社工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价值。社工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而是致力于案主(client)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所以社工助人的过程更是对于案主一种心灵支持的过程。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特征可用谚语概括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助人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社工直接把人作为服务的对象,这种工作特征,是社工的价值源泉。在帮助困难人群渡过难关的过程中社工的专业价值获得提升。由于直接服务于人,并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社工本身被赋予新的创意。同时,社工自觉站在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护其应有权利,并唤醒民众意识,推进民主化进程;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内外资源帮助案主发挥潜能,适应社会,最终达至自我超越,使案主从“由人助”转向“自助”。 助人自助基于尊重(respect)、真诚(authenticity)、同理(empathy)这些基本职业操守。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理念,社工才能在助人过程中游刃有余。所以,诸如源于西方的“何必硬要教会猪唱歌?把它逗恼了,还会被咬!”及来自中国传统的“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的思想应被社工完全加以否定。相反,应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坚信案主的创造性及自决能力,坚信自身的感召力及案主的领悟力,帮助案主回归社会主流。
二、助人自助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助人活动和专业,展转几何,已从最初的慈善捐助到现在成为一门科学、一个职业与专业,它的存在基于社会问题的存在——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日渐冷漠、残疾人问题„„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增进个人福祉、促进社会进步是社工的基本目标。 我们以残疾人工作为例来阐述其重要性,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这一部分人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作为社工的理应对这一部分人给予更多的关注。残疾人较健康人来讲,更为敏感,更容易自我放弃,一般难以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是社工就应发挥
其助人自助的功能,主动帮助其树立自信。这项工作也是一门艺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社共是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人,能够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助人自助原则,利用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政治、经济、历史等学科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科学方法、技巧和情感态度而进行的助人活动。它基于“人的权利和尊严应该受到尊重”的原则,视受助者为积极能动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消极的客体。它根据“案主自决”的原则,尊重受助者的意愿,不越俎代庖,不搞一相情愿的服务,注重平等相待、启发互动,提供必要的条件,运用专业方法使受助者发挥潜能,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乐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特别适用于残疾人案主。运用社会工作的艺术,可避免对残疾人歧视、忽视、俯视和仰视的困窘以及上门服务遭拒绝的尴尬之中,是残疾人可以勇敢面对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三、如何进行助人自助
无助感就像人的影子,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尾随着人们。然而,是什麽使人类前进的脚步一刻未曾停止,是什么使人类从洪荒蛮陌走向文明进步?是自助,使激荡于人们心中最可贵的自助意识。而心社会工作的真谛就是助人自助,即唤起来访者的自助意识,引导他们不再跪着,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意志慢慢站起来。从这来讲,社工不是布道者,更不是救世主,而是教人自助者。那么如何进行助人自助活动哪?社工不求教训他人,而求开导他人,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让他自主决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案主减少依赖性,增强独立性自主性。那么,如何案助从无助走向自助呢?
1、 自我领悟——走出无助的破冰船
自我领悟即案主在社工的启发下认识到自己问题的症结。如果我们把无助比作航道里的坚冰,那么自我领悟就是破冰船,它可以带领人们走出无助,继续前进。 社工要通过种种助人技巧,让案助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这里不得不提的师弗洛伊德诊疗方法,它经常从患者的经历中提取其症结,从而对症下药,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这种方法是不十分可行的,这种方法需要运用催眠等手段,不利于案助隐私的保护,而且,这样的方法耗时较长。但是, 这确实一种标本兼治的方法。
2.转换角度——改变心态的良药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在沙漠里艰难地跋涉。途中,两人各得到了半杯水,其中一个人看到的是空着的上半部分,另一人看到的是有水的下半部分。两个人都哭了。前者流下了悲哀的泪,最后死在沙漠里。后者流下了激动的泪,终于走出了沙漠。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无助与自助的画面啊! 在这种情形下,社工所能做的就是让案主看到剩下的水,转换一下视角,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克服认识的偏颇。而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社工必须通过个案工作,仔细、认真的了解案主,由于社工的主观意识和对案主的缺乏了解,可能社工会为案主提供不当的方案,难以使案主实现自我转变,达到自助的目的。
3.重拾自信——克服困难的魔杖
自信就是海明威所说的那种"一个人可以被击倒,但不可以被击垮"的内在力量。有了自信,也就有了克服困难的魔杖。与自信相反,自卑是自轻自贱,过低评价自己。因此,对于陷入自卑沼泽中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重拾自信,只有自己不打倒自己,才能矢志
不渝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走下去。这时,就要求社工通过简单的句子或声音和姿势去鼓励案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树立自信心。
4.保持平衡——走向自助的关键
认知、情绪和行为是心理活动的三个方面,这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框架,其操作原则是:平衡产生美。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使整个框架失去平衡。错误的认知评价可以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则可导致不当的行为,而失当的行为往往使自己陷于不利的处境,这样的处境反过来又会强化自己错误认知和不良情绪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保持三者平衡是从无助走向自助的关键所在。 "心理牢狱"既然是我们自己构筑起来的,那么我们也一定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打开枷锁,把自己解放出来。有了这种豪迈、这种自信,我们就能与案主一起,冲出无助的旋涡,胜利地驶向自助的彼岸。
四、结束语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具有严格的行业规则和工作模式,以科学规范的方法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也就成为现代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制度化的手段。英国人口仅有5500万,而社工竟有2.5万人,其中90%以上为政府所雇佣,他们任职的社会服务部门就是英国地方政府系统的一部分。因为政府需要社工扮演一种更权威的维护公共秩序的角色。 社会工作虽然是我国的新生事物,但它的基本理念早已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儒家《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正是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墨子“兼爱”主张等等,也都对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乃至世界的社会工作运作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见,社会工作在我国固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助人自助就是延续了我国这一古老思想,并将其继续升华,从实物帮助转向精神帮助,从给予物质转向给予创造物质的能力,从而民众的能力从实质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宏观而言,人类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生存的问题,且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人们对于自身命运的关注与日俱增。社工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自觉的充当个体内在潜能与外在资源相沟通的桥梁,基于此,助人自助的社工的专业价值其实与人类的生存意义相统一,由此引申开来,此种社工精神可就毛泽东的名言断章取义,作一不太恰当的类推:与人斗,其乐无穷。 海尔公司的电脑部曾提出过两个口号:1、卖一台电脑赢一颗心,2、用户的难题就是海尔的课题。我们社工人也可以打出两个口号:1、提供一次服务赢一颗心,2、服务上的难题就是社工人要开发的课题,我们将坚持助人自主的原则,作更强、更好地社工
社工理念之助人自助(1)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种做人、办事的思维理念,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自强精神,是一种理性的工作方式,更是一种持久的信念。即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每个社工最应恪守的理念。助人自助有何意义,如何进行助人自助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旨。 关键词:助人自助 无助感 案主 社工
理论与实践是学科发展的互为支撑的两个方面,今天重提社工义理——助人自助,对于一门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回归理论的务实性专业来说,可资一些补益。
一、助人自助的含义
助人自助,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也可把它当成一个概念。如果从整体发展角度讲,它既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和谐发展的基础。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助人,可以包括任何有助于社会、有助于他人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其中就有理想的实现、自身价值体现的需求。一个人只有与社会、与他人相互作用,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被别人尊重的心理。所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不仅能从中获得友谊、信赖,还能真正获得好评、尊重,并且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 社工的专业价值中的“助人自助”(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具体说就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助人的过程就是社工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价值。社工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而是致力于案主(client)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所以社工助人的过程更是对于案主一种心灵支持的过程。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特征可用谚语概括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助人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社工直接把人作为服务的对象,这种工作特征,是社工的价值源泉。在帮助困难人群渡过难关的过程中社工的专业价值获得提升。由于直接服务于人,并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社工本身被赋予新的创意。同时,社工自觉站在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护其应有权利,并唤醒民众意识,推进民主化进程;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内外资源帮助案主发挥潜能,适应社会,最终达至自我超越,使案主从“由人助”转向“自助”。 助人自助基于尊重(respect)、真诚(authenticity)、同理(empathy)这些基本职业操守。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理念,社工才能在助人过程中游刃有余。所以,诸如源于西方的“何必硬要教会猪唱歌?把它逗恼了,还会被咬!”及来自中国传统的“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的思想应被社工完全加以否定。相反,应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坚信案主的创造性及自决能力,坚信自身的感召力及案主的领悟力,帮助案主回归社会主流。
二、助人自助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助人活动和专业,展转几何,已从最初的慈善捐助到现在成为一门科学、一个职业与专业,它的存在基于社会问题的存在——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日渐冷漠、残疾人问题„„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增进个人福祉、促进社会进步是社工的基本目标。 我们以残疾人工作为例来阐述其重要性,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这一部分人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作为社工的理应对这一部分人给予更多的关注。残疾人较健康人来讲,更为敏感,更容易自我放弃,一般难以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是社工就应发挥
其助人自助的功能,主动帮助其树立自信。这项工作也是一门艺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社共是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人,能够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助人自助原则,利用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政治、经济、历史等学科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科学方法、技巧和情感态度而进行的助人活动。它基于“人的权利和尊严应该受到尊重”的原则,视受助者为积极能动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消极的客体。它根据“案主自决”的原则,尊重受助者的意愿,不越俎代庖,不搞一相情愿的服务,注重平等相待、启发互动,提供必要的条件,运用专业方法使受助者发挥潜能,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乐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特别适用于残疾人案主。运用社会工作的艺术,可避免对残疾人歧视、忽视、俯视和仰视的困窘以及上门服务遭拒绝的尴尬之中,是残疾人可以勇敢面对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三、如何进行助人自助
无助感就像人的影子,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尾随着人们。然而,是什麽使人类前进的脚步一刻未曾停止,是什么使人类从洪荒蛮陌走向文明进步?是自助,使激荡于人们心中最可贵的自助意识。而心社会工作的真谛就是助人自助,即唤起来访者的自助意识,引导他们不再跪着,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意志慢慢站起来。从这来讲,社工不是布道者,更不是救世主,而是教人自助者。那么如何进行助人自助活动哪?社工不求教训他人,而求开导他人,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让他自主决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案主减少依赖性,增强独立性自主性。那么,如何案助从无助走向自助呢?
1、 自我领悟——走出无助的破冰船
自我领悟即案主在社工的启发下认识到自己问题的症结。如果我们把无助比作航道里的坚冰,那么自我领悟就是破冰船,它可以带领人们走出无助,继续前进。 社工要通过种种助人技巧,让案助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这里不得不提的师弗洛伊德诊疗方法,它经常从患者的经历中提取其症结,从而对症下药,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这种方法是不十分可行的,这种方法需要运用催眠等手段,不利于案助隐私的保护,而且,这样的方法耗时较长。但是, 这确实一种标本兼治的方法。
2.转换角度——改变心态的良药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在沙漠里艰难地跋涉。途中,两人各得到了半杯水,其中一个人看到的是空着的上半部分,另一人看到的是有水的下半部分。两个人都哭了。前者流下了悲哀的泪,最后死在沙漠里。后者流下了激动的泪,终于走出了沙漠。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无助与自助的画面啊! 在这种情形下,社工所能做的就是让案主看到剩下的水,转换一下视角,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克服认识的偏颇。而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社工必须通过个案工作,仔细、认真的了解案主,由于社工的主观意识和对案主的缺乏了解,可能社工会为案主提供不当的方案,难以使案主实现自我转变,达到自助的目的。
3.重拾自信——克服困难的魔杖
自信就是海明威所说的那种"一个人可以被击倒,但不可以被击垮"的内在力量。有了自信,也就有了克服困难的魔杖。与自信相反,自卑是自轻自贱,过低评价自己。因此,对于陷入自卑沼泽中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重拾自信,只有自己不打倒自己,才能矢志
不渝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走下去。这时,就要求社工通过简单的句子或声音和姿势去鼓励案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树立自信心。
4.保持平衡——走向自助的关键
认知、情绪和行为是心理活动的三个方面,这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框架,其操作原则是:平衡产生美。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使整个框架失去平衡。错误的认知评价可以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则可导致不当的行为,而失当的行为往往使自己陷于不利的处境,这样的处境反过来又会强化自己错误认知和不良情绪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保持三者平衡是从无助走向自助的关键所在。 "心理牢狱"既然是我们自己构筑起来的,那么我们也一定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打开枷锁,把自己解放出来。有了这种豪迈、这种自信,我们就能与案主一起,冲出无助的旋涡,胜利地驶向自助的彼岸。
四、结束语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具有严格的行业规则和工作模式,以科学规范的方法协助人们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也就成为现代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制度化的手段。英国人口仅有5500万,而社工竟有2.5万人,其中90%以上为政府所雇佣,他们任职的社会服务部门就是英国地方政府系统的一部分。因为政府需要社工扮演一种更权威的维护公共秩序的角色。 社会工作虽然是我国的新生事物,但它的基本理念早已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儒家《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正是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墨子“兼爱”主张等等,也都对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乃至世界的社会工作运作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可见,社会工作在我国固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助人自助就是延续了我国这一古老思想,并将其继续升华,从实物帮助转向精神帮助,从给予物质转向给予创造物质的能力,从而民众的能力从实质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宏观而言,人类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生存的问题,且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人们对于自身命运的关注与日俱增。社工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自觉的充当个体内在潜能与外在资源相沟通的桥梁,基于此,助人自助的社工的专业价值其实与人类的生存意义相统一,由此引申开来,此种社工精神可就毛泽东的名言断章取义,作一不太恰当的类推:与人斗,其乐无穷。 海尔公司的电脑部曾提出过两个口号:1、卖一台电脑赢一颗心,2、用户的难题就是海尔的课题。我们社工人也可以打出两个口号:1、提供一次服务赢一颗心,2、服务上的难题就是社工人要开发的课题,我们将坚持助人自主的原则,作更强、更好地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