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国学教案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2、子不学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2)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3)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4、三、总结。
3、昔仲尼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
4 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总结。
4、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教具准备:
幼学琼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5、花木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古诗文。
教学难点:
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6、《三字经》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
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教学目的:
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
有余力,则学文
复习内容:
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1、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 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3、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
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
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
9、 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 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4、总 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5、作业: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板书设计 《弟子规》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10、《弟子规》
教学目的:
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教学方法:
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
多媒体播放朗诵《弟子规》。
教师解释: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好:喜欢 恶:厌恶 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 联系实际让学生想象。请小朋友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
三、讲解: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不敢随便毁伤,即使是手臂上划一个口,父母都会担心的,何况大病父母会难过伤心的。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麻烦事,就要自杀,跳楼。没有替父母双亲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大,还没有报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会怎么样呢?身体有伤,只是让亲人为你担忧。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你要想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资享受,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我们伤心,为我们难过。为我们而感到羞愧!
四、 针对班级丢钱的事重点教育。
五、 朗读课文。 请小朋友打开书,进行指读训练。从总序复习到这堂课的内容,每天争取边读边认,天长日久不但会背诵,而且也会认字。个别的字老师也可以写一写,加深印象。
六、 小结: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
11、《随园诗话》
教学目标:
1、学生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学生通过诵读、记背,读熟品味出道理,变成自己的东西。
3、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背诵这首诗是重点,难点是能够理解诗的意思,并翻译出译文。 突破措施:通过配乐的经典回放,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1、启发导入
多媒体播放:随园诗话 让学生反复听几遍后,开始朗读,可以分角色朗读。
2、出示译文 让学生理解后开始背诵。
3、作者简介
4、 教学反馈 学生集体背诵,小组比赛。 板书设计: 随园诗话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 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着生疾瘤。
12、《王戎识李》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思考,不盲从,学会观察,理性的判断事情。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古文 王戎识李 。多媒体播送。教师点拨,请同学们交流。
二、学生自读,教师讲解。
1)诸:众,许多的意思。
2)尝:曾经的意思。
3)折:压弯的意思。
4)竞走:争先恐后地朝前跑去。
5)人:过路人。
6)之:代词,指王戎。
7)信然:果然如此的意思。
三、理清文章 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记叙了小儿王戎识李的故事,表现了他遇事不盲从,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四、教师小结 我们应该学习王戎什么?
13、格言警句
教学目的
理解格言警句的意思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格言就是含有劝告意义的话;警句是语言简练而含义深刻的句子。以上都是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2.教师范读格言警句,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格言警句
4.师生共同讨论格言警句意义 重点解释: 徒伤悲、精于勤、荒于嬉、光阴,不可轻。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 A搜集你喜欢的一两条格言警句,和大家一起分享。 B把你喜欢的格言警句制作成一张自己喜欢的书签。
三年级国学教案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2、子不学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2)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3)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4、三、总结。
3、昔仲尼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
4 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总结。
4、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教具准备:
幼学琼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5、花木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古诗文。
教学难点:
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6、《三字经》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
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教学目的:
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
有余力,则学文
复习内容:
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1、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 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3、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
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
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
9、 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 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4、总 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5、作业: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板书设计 《弟子规》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10、《弟子规》
教学目的:
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教学方法:
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
多媒体播放朗诵《弟子规》。
教师解释: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好:喜欢 恶:厌恶 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 联系实际让学生想象。请小朋友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
三、讲解: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不敢随便毁伤,即使是手臂上划一个口,父母都会担心的,何况大病父母会难过伤心的。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麻烦事,就要自杀,跳楼。没有替父母双亲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大,还没有报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会怎么样呢?身体有伤,只是让亲人为你担忧。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你要想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资享受,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我们伤心,为我们难过。为我们而感到羞愧!
四、 针对班级丢钱的事重点教育。
五、 朗读课文。 请小朋友打开书,进行指读训练。从总序复习到这堂课的内容,每天争取边读边认,天长日久不但会背诵,而且也会认字。个别的字老师也可以写一写,加深印象。
六、 小结: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
11、《随园诗话》
教学目标:
1、学生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学生通过诵读、记背,读熟品味出道理,变成自己的东西。
3、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背诵这首诗是重点,难点是能够理解诗的意思,并翻译出译文。 突破措施:通过配乐的经典回放,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1、启发导入
多媒体播放:随园诗话 让学生反复听几遍后,开始朗读,可以分角色朗读。
2、出示译文 让学生理解后开始背诵。
3、作者简介
4、 教学反馈 学生集体背诵,小组比赛。 板书设计: 随园诗话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 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着生疾瘤。
12、《王戎识李》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思考,不盲从,学会观察,理性的判断事情。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古文 王戎识李 。多媒体播送。教师点拨,请同学们交流。
二、学生自读,教师讲解。
1)诸:众,许多的意思。
2)尝:曾经的意思。
3)折:压弯的意思。
4)竞走:争先恐后地朝前跑去。
5)人:过路人。
6)之:代词,指王戎。
7)信然:果然如此的意思。
三、理清文章 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记叙了小儿王戎识李的故事,表现了他遇事不盲从,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四、教师小结 我们应该学习王戎什么?
13、格言警句
教学目的
理解格言警句的意思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方法:朗诵法、解释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格言就是含有劝告意义的话;警句是语言简练而含义深刻的句子。以上都是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2.教师范读格言警句,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格言警句
4.师生共同讨论格言警句意义 重点解释: 徒伤悲、精于勤、荒于嬉、光阴,不可轻。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 A搜集你喜欢的一两条格言警句,和大家一起分享。 B把你喜欢的格言警句制作成一张自己喜欢的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