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量

实验四 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中总酚量测定的重要性。

2.掌握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量的原理与技术。

二、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酚在碱性溶液中(PH=10~12时)在紫外光区有强吸收。利用其在235nm

波长处的吸光度可定量测定总酚的含量。此法可应用于水中总酚量的测定。

235nm 测定波长处有吸收的主要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

为排除干扰,可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废水中的有机物,然后利用酚类的弱酸性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萃取,调节PH 值后,即可进行紫光测定。

本法的检测范围:0.05~5mg ·L -1

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量。

三、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

1.紫外分光光度计,2cm 比色皿。

(二)试剂

1.无酚水的制备:在离子水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每升水中加入经活化后

的活性炭0.2克),充分振摇后放置过夜。用双层滤纸过滤即可制得无酚水。本实验中配制溶液均无酚水。

2.酚贮备液:称取10克无色酚(A.R )溶于无酚水中,定量移放1000毫

升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用溴代滴定法准确标定浓度,置冰箱内保存。

3.酚标准溶液:吸取10克毫升酚贮备液,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

释至标线。使用时当天配制。

4.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克氢氧化钠固体(A.R )置于无酚水中,

并稀释至100毫升。

四、实验步骤

1.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酚标准溶液0,0.50,1.00,1.50,2.00,2.50,

3.00毫升于7支50毫升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5毫升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加

水至标线,混匀,调节溶液的PH 值在10—12之间。以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

液作参比,用2cm 比色皿于波长235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由除零管外的其

他标准系列测得的吸光值减去零管的吸光度值,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建立工作曲线。

2.样品测定:取适量经过预处理的样品置于50毫升容量瓶中,用盐酸或氢

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再加入0.5毫升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50ml ,然后用同工作曲线相同步骤测定其吸光度值,计算出样品浓度。

总酚(mg/L) 测得总酚量(μg)

水样体积(ml)

五、实验结果

1. 数据记录

标准液浓度:100mg/L

其中标准液体积取3.00ml 的试样的谱图如下:

2. 数据处理

由以上数据做出标准曲线如下

: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23456

上图中直线斜率k=0.119/1=0.119。

未知液吸光度A=0.348,查上图可得未知:

未知液浓度C=2.9mg/L。

六、讨论

1.紫外光度法测定酚,波长在什么范围?样品浓度区间?

答:波长在190~350nm之间,浓度区间0.05~5mg/L.

2.紫外现光度法测定酚,还有其它方法?

答:有质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谱法。

3.该实验主要误差在什么过程中?

答:主要误差在溶液配制过程及移液过程。

4.说明水中酚的来源及水中总酚量的重要意义。

答:水中酚来源于生物如动物尸体或植物死亡分解。许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杂菌能力,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水中的总酚量对人体有重要影响,对水中的生态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所以需要关注水中总酚量。

七、注意事项

1.苯酚水溶液在211nm 和27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而在碱性介质中,苯酚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分别移至235nm 和290nm 处,且吸收峰强度增加,在235nm 处摩尔吸光系数ε达9400,满足特征性强、灵敏度高的要求,故选定在碱性介质中λ=235nm处为测定波长。

常见的苯酚衍生物,如甲酚、二甲酚等,在碱性介质中, =235nm处均有强吸收,但其摩尔吸光系数均小于苯酚,故紫外分光光度测得的总酚量,是以苯酚为基准物,所测结果代表水中总酚量的最小浓度。

2.试液的碱度对酚类紫外吸收带的吸光度值影响很大。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酚溶液的碱度,在235nm 处对—确定浓度的酚溶液进行吸光度值的测定,所得出的A —PH 值曲线表明,PH 值小于10或大于12时,A 值随PH 值改变。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可靠,待测酚的PH 值应控制在10~12之间。

3.用萃取的方法消除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它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时,萃取比和萃取次数可根据水样的含酚量而定。对于无色、清晰的较清洁水样可直接测定。

4.对于浑浊或有色废液,通过萃取、反萃取排除有机物干扰后,再进行预蒸馏处理。量取250毫升水样于500毫升全玻蒸馏器中,加入两滴甲基橙指示剂,用磷酸将水样调至红色,加入5毫升硫酸铜溶液,再加入数粒玻璃珠,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至50毫升。

5.对于自来水、井水、地下水和清洁的地表水,酚的标准系列及待测水样(水样调至中性后)均可用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代替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在10~12之间。

实验四 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中总酚量测定的重要性。

2.掌握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量的原理与技术。

二、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酚在碱性溶液中(PH=10~12时)在紫外光区有强吸收。利用其在235nm

波长处的吸光度可定量测定总酚的含量。此法可应用于水中总酚量的测定。

235nm 测定波长处有吸收的主要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

为排除干扰,可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废水中的有机物,然后利用酚类的弱酸性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萃取,调节PH 值后,即可进行紫光测定。

本法的检测范围:0.05~5mg ·L -1

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量。

三、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

1.紫外分光光度计,2cm 比色皿。

(二)试剂

1.无酚水的制备:在离子水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每升水中加入经活化后

的活性炭0.2克),充分振摇后放置过夜。用双层滤纸过滤即可制得无酚水。本实验中配制溶液均无酚水。

2.酚贮备液:称取10克无色酚(A.R )溶于无酚水中,定量移放1000毫

升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用溴代滴定法准确标定浓度,置冰箱内保存。

3.酚标准溶液:吸取10克毫升酚贮备液,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

释至标线。使用时当天配制。

4.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克氢氧化钠固体(A.R )置于无酚水中,

并稀释至100毫升。

四、实验步骤

1.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酚标准溶液0,0.50,1.00,1.50,2.00,2.50,

3.00毫升于7支50毫升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5毫升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加

水至标线,混匀,调节溶液的PH 值在10—12之间。以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

液作参比,用2cm 比色皿于波长235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由除零管外的其

他标准系列测得的吸光值减去零管的吸光度值,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建立工作曲线。

2.样品测定:取适量经过预处理的样品置于50毫升容量瓶中,用盐酸或氢

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再加入0.5毫升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50ml ,然后用同工作曲线相同步骤测定其吸光度值,计算出样品浓度。

总酚(mg/L) 测得总酚量(μg)

水样体积(ml)

五、实验结果

1. 数据记录

标准液浓度:100mg/L

其中标准液体积取3.00ml 的试样的谱图如下:

2. 数据处理

由以上数据做出标准曲线如下

: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23456

上图中直线斜率k=0.119/1=0.119。

未知液吸光度A=0.348,查上图可得未知:

未知液浓度C=2.9mg/L。

六、讨论

1.紫外光度法测定酚,波长在什么范围?样品浓度区间?

答:波长在190~350nm之间,浓度区间0.05~5mg/L.

2.紫外现光度法测定酚,还有其它方法?

答:有质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谱法。

3.该实验主要误差在什么过程中?

答:主要误差在溶液配制过程及移液过程。

4.说明水中酚的来源及水中总酚量的重要意义。

答:水中酚来源于生物如动物尸体或植物死亡分解。许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杂菌能力,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水中的总酚量对人体有重要影响,对水中的生态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所以需要关注水中总酚量。

七、注意事项

1.苯酚水溶液在211nm 和27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而在碱性介质中,苯酚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分别移至235nm 和290nm 处,且吸收峰强度增加,在235nm 处摩尔吸光系数ε达9400,满足特征性强、灵敏度高的要求,故选定在碱性介质中λ=235nm处为测定波长。

常见的苯酚衍生物,如甲酚、二甲酚等,在碱性介质中, =235nm处均有强吸收,但其摩尔吸光系数均小于苯酚,故紫外分光光度测得的总酚量,是以苯酚为基准物,所测结果代表水中总酚量的最小浓度。

2.试液的碱度对酚类紫外吸收带的吸光度值影响很大。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酚溶液的碱度,在235nm 处对—确定浓度的酚溶液进行吸光度值的测定,所得出的A —PH 值曲线表明,PH 值小于10或大于12时,A 值随PH 值改变。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可靠,待测酚的PH 值应控制在10~12之间。

3.用萃取的方法消除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它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时,萃取比和萃取次数可根据水样的含酚量而定。对于无色、清晰的较清洁水样可直接测定。

4.对于浑浊或有色废液,通过萃取、反萃取排除有机物干扰后,再进行预蒸馏处理。量取250毫升水样于500毫升全玻蒸馏器中,加入两滴甲基橙指示剂,用磷酸将水样调至红色,加入5毫升硫酸铜溶液,再加入数粒玻璃珠,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至50毫升。

5.对于自来水、井水、地下水和清洁的地表水,酚的标准系列及待测水样(水样调至中性后)均可用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代替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在10~12之间。


相关文章

  •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总酚_侍霞
  •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总酚X 侍 霞 (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盐城 224051) 摘 要: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总酚, 是以同一个水样酸化后作参比液, 碱化后作测定液, 在选定的波长处进行测定.对对硝基酚.邻硝 ...查看


  • 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 前 言 环境化学实验是为进一步深化<环境化学>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掌握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数据科学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 依据新的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共包括4 ...查看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不确定度评定
  • 紫夕卜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巾总萤昀不确定度评定 大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胡俊庆 张健华 [摘要]本文分析了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水质总氮过程中不确定度产生的来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及合成,并计算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查看


  • 氨氮测定注意事项
  • 测定总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519 更新时间:2008-8-3 摘 要:在利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测定水中总氮时,虽然步骤较为简单,但实验条件要求较为苛 ...查看


  •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氮影响因素探讨
  • 研 究 报 告 2009 NO.18 科技创新导报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氮影响 因素探讨 刘维平 刘超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本文综述了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总氮时影响测定准确 ...查看


  • 水质监测总氮高空白值原因分析
  • [摘 要] 近年来,国家环保部相继修订并颁布了多项新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于2012年6月1日起实施,国标<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 ...查看


  • 两种方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比较分析
  • 两种方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比较分析 赵灿方,李琳,王立忠,李文嘉,郑春贤 (郑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郑州,450015) 硝酸盐类是各类含氮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氮化合物,也是含氮有机物最终的分解产物.硝酸盐氮遇还原物质可生成致癌物质--亚硝酸盐 ...查看


  •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 FHZHJSZ0040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F-HZ-HJ-SZ-0040 水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方法用碱性过硫酸钾在120~124×ÏÍâ·Ö¹â¹â¶È²â¶¨Ë ...查看


  • 水中色度测定的研究
  • 第16卷 第2期 中 国 环 境 监 测 Vol116No122000年4月 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China Apr12000 水中色度测定的研究 王 安,谢 宇,梁 柱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