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历史模拟测试题
24.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到:“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A.作者认为宗法制度是西周一切典章制度的源泉
B.作者有一种对西周制度的作用过于理想化的学术倾向
C.作者认为制度创新是西周稳定的核心
D.作者认为中国早在西周就已经奠定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格局
25.“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与贫民,非惟抑高价,且济人民。”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史记》 B.《唐六典》 C.《宋史会要》 D.《清史稿》
26.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27.学者张岱年认为“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但是,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相比则具有不同程度的共性。以下能够体现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的相同点的是( )
A.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点 B.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C.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D.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28.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29.1914年2月,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 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C. 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D. 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30.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 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理论武器
B.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C. 成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的思想渊源
D. 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31.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在 ①揭露批判天主教会②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③以理性主义为核心④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2.“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33.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俄
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中,指出中俄家庭就像亲人一样一起生活。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B=H,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E B.B=F C.C=G D.D=H
34.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70年代初,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
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
35.普朗克说:“经过我一生中最紧张的几个星期的工作,黑暗中终于露出光亮,一幅未知的远景开始朦胧地显示出来。”材料中的“光亮”露出的主要意义在于
A.打击了上帝造人的神学观 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D.推动了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关于中国秦朝和古代希腊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24——28、CCCAC 29——33、DCDDC 34——35、DC
信息1:秦朝实行郡县制,古希腊实行城邦制。说明: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古希腊平原小,山岭、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峡谷和海岛中,形成城邦体制。
信息2:秦朝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古希腊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说明:秦朝是大河文明,古希腊是海洋文明。
信息3:秦朝农耕比较发达,古希腊工商业比较发达。说明:秦平原广阔,河流纵横,易发展农业; 古希腊平原小,多山、多岛,海岸线曲折,易发展工商业。
信息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雅典早期民主政治。说明:秦小农经济发达,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为了维护统治,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希腊城邦狭小,人口少,易实行直接民主。
2014高三历史模拟测试题
24.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到:“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A.作者认为宗法制度是西周一切典章制度的源泉
B.作者有一种对西周制度的作用过于理想化的学术倾向
C.作者认为制度创新是西周稳定的核心
D.作者认为中国早在西周就已经奠定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格局
25.“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与贫民,非惟抑高价,且济人民。”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史记》 B.《唐六典》 C.《宋史会要》 D.《清史稿》
26.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27.学者张岱年认为“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但是,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相比则具有不同程度的共性。以下能够体现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的相同点的是( )
A.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特点 B.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C.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D.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28.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29.1914年2月,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 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C. 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D. 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30.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 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理论武器
B.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C. 成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的思想渊源
D. 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31.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在 ①揭露批判天主教会②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③以理性主义为核心④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2.“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33.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俄
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中,指出中俄家庭就像亲人一样一起生活。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B=H,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E B.B=F C.C=G D.D=H
34.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70年代初,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
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
35.普朗克说:“经过我一生中最紧张的几个星期的工作,黑暗中终于露出光亮,一幅未知的远景开始朦胧地显示出来。”材料中的“光亮”露出的主要意义在于
A.打击了上帝造人的神学观 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D.推动了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关于中国秦朝和古代希腊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24——28、CCCAC 29——33、DCDDC 34——35、DC
信息1:秦朝实行郡县制,古希腊实行城邦制。说明: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古希腊平原小,山岭、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峡谷和海岛中,形成城邦体制。
信息2:秦朝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古希腊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说明:秦朝是大河文明,古希腊是海洋文明。
信息3:秦朝农耕比较发达,古希腊工商业比较发达。说明:秦平原广阔,河流纵横,易发展农业; 古希腊平原小,多山、多岛,海岸线曲折,易发展工商业。
信息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雅典早期民主政治。说明:秦小农经济发达,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为了维护统治,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希腊城邦狭小,人口少,易实行直接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