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又一个五四青年节来临的时候,今年29岁的王凯突然发现,“青年”一词离自己越来越远。
从2010年开始,被认为个性张扬、强调自我的中国“80后”一代在历史的洪流中步入而立之年。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压力和无法回避的社会责任,这群曾经自视清高的年轻人在压力与希望中负重前行。
“80后”,这群产生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1979年“独生子女政策”贯彻实施时期的年轻一代,成长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被认为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王凯供职于北京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待遇不错,业余时间他还利用自己的经济知识投资股票。谈起养房、买车、生孩子等一系列话题时,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王凯说:“物质发展提高,无形中形成一种社会压力。我像是被迫参加了一场长跑比赛,疲于奔命”。
在广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小袁,夫妻双方都出生于1981年。她说,去年刚在广州白云新城买了一套二手房,首付要40万元,每月月供6000元,一手的确实太贵了。夫妻双方有一方的收入受影响,就会很困难。因为首期已经交了很多,目前在重新储蓄,还计划买车。
小袁说,自己的银行贷款是20年,40岁的时候还在供房、抚养孩子、赡养四个老人的生活中艰难前行。其实,经历相同生活的年轻人可以扩大到“90后”,“90后”也不比“80后”好多少,就业竞争更激烈,社会财富分配方式更不乐观。
据新浪网调查显示,55.97%的“80后”认为职场的压力是“现实与理想有巨大的差距”造成的。然而,重重压力挤压了“80后”再教育、再发展的空间,“中坚力量”也无奈面对“奴”族的尴尬局面。
有关专家认为,显然,这已不仅仅是“80后”的问题,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小袁说,“80后”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的群体。“70后”还有房分,“80后”考大学碰上了教育改革,毕业碰上就业双向选择,就业了又碰上取消福利分房制,更可怕的是碰上了金融时代,“钱已不是那个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城市中的“80后”人群,谈起房价满口唉声叹气,收入低的小夫妻只好向父母以及亲属伸手,他们认为对此甚至感到“罪恶感”。
社会学家郑也夫教授认为,消费时代人们显得很渺小,在认为有车有房即是精英的社会价值体系中,“80后”这群独生子女缺乏独立性,往往随波逐流。
一些“80后”则认为,面对社会压力,无力选择自己该怎么生活。
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每一代年轻人因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遭遇着不同程度的社会压力。当前,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80后”一代面临的是高房价、高消费、就业难等社会环境,生存成本高,而他们的收入与之不匹配,被迫成为了“房奴”“车奴”“卡奴”甚至“孩奴”,他们的忧虑也是实实在在。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岳经纶教授认为,国内大学生的处境,跟扩招有一定的关系,大学生的含金量下降。“80后”的压力,在互联网时代,也会被媒体放大。
岳经纶说,“奴”是一种压力下的状态。个人在社会现状面前没有太多选择。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改革,收入分配应改革,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间的差距应缩小,政府的大量税收应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夏学銮教授呼吁,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社会福利、加大教育投入、调节税收等方式,给“80后”减负。同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切实解决“80后”“90后”们的后顾之忧,给年轻人以更多关怀。
专家认为,“80后”的心态调整问题同样需要关注。“80后”年轻人更要摆正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应对社会环境。要与社会发展同步,不能将自己孤立于社会之外,不要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
当又一个五四青年节来临的时候,今年29岁的王凯突然发现,“青年”一词离自己越来越远。
从2010年开始,被认为个性张扬、强调自我的中国“80后”一代在历史的洪流中步入而立之年。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压力和无法回避的社会责任,这群曾经自视清高的年轻人在压力与希望中负重前行。
“80后”,这群产生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1979年“独生子女政策”贯彻实施时期的年轻一代,成长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被认为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王凯供职于北京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待遇不错,业余时间他还利用自己的经济知识投资股票。谈起养房、买车、生孩子等一系列话题时,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王凯说:“物质发展提高,无形中形成一种社会压力。我像是被迫参加了一场长跑比赛,疲于奔命”。
在广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小袁,夫妻双方都出生于1981年。她说,去年刚在广州白云新城买了一套二手房,首付要40万元,每月月供6000元,一手的确实太贵了。夫妻双方有一方的收入受影响,就会很困难。因为首期已经交了很多,目前在重新储蓄,还计划买车。
小袁说,自己的银行贷款是20年,40岁的时候还在供房、抚养孩子、赡养四个老人的生活中艰难前行。其实,经历相同生活的年轻人可以扩大到“90后”,“90后”也不比“80后”好多少,就业竞争更激烈,社会财富分配方式更不乐观。
据新浪网调查显示,55.97%的“80后”认为职场的压力是“现实与理想有巨大的差距”造成的。然而,重重压力挤压了“80后”再教育、再发展的空间,“中坚力量”也无奈面对“奴”族的尴尬局面。
有关专家认为,显然,这已不仅仅是“80后”的问题,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小袁说,“80后”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的群体。“70后”还有房分,“80后”考大学碰上了教育改革,毕业碰上就业双向选择,就业了又碰上取消福利分房制,更可怕的是碰上了金融时代,“钱已不是那个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城市中的“80后”人群,谈起房价满口唉声叹气,收入低的小夫妻只好向父母以及亲属伸手,他们认为对此甚至感到“罪恶感”。
社会学家郑也夫教授认为,消费时代人们显得很渺小,在认为有车有房即是精英的社会价值体系中,“80后”这群独生子女缺乏独立性,往往随波逐流。
一些“80后”则认为,面对社会压力,无力选择自己该怎么生活。
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每一代年轻人因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遭遇着不同程度的社会压力。当前,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80后”一代面临的是高房价、高消费、就业难等社会环境,生存成本高,而他们的收入与之不匹配,被迫成为了“房奴”“车奴”“卡奴”甚至“孩奴”,他们的忧虑也是实实在在。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岳经纶教授认为,国内大学生的处境,跟扩招有一定的关系,大学生的含金量下降。“80后”的压力,在互联网时代,也会被媒体放大。
岳经纶说,“奴”是一种压力下的状态。个人在社会现状面前没有太多选择。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改革,收入分配应改革,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间的差距应缩小,政府的大量税收应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夏学銮教授呼吁,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社会福利、加大教育投入、调节税收等方式,给“80后”减负。同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切实解决“80后”“90后”们的后顾之忧,给年轻人以更多关怀。
专家认为,“80后”的心态调整问题同样需要关注。“80后”年轻人更要摆正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应对社会环境。要与社会发展同步,不能将自己孤立于社会之外,不要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