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单元知识结构

本章主要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第一我国各地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差异尤其是较为详细地江苏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第二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做为本册教材的开篇第一章本章内容刚好处于八年级上下册的交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上册知识列举我国各地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别

2.试运用地图简单我国东西部、南北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3.指导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会列表比价该线南北两侧的诸多差异,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4.了解划分区域的一句,知道依据不同,划分的区域也不同,掌握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能合作探究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二0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读图,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学习比较中国地理差异并探究其成因,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中国地理差异并探究其成因,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课本的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各地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并探究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记住秦淮一线,比较秦淮一线南北差异,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划分依据

四、教学难点

探究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本章内容涉及了上册有关气温、江水、地形、气候及交通方面的知识,因此注意让学生课前复习这几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的 本章的内容。

第六章 北方地区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介绍北方地区主要三大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读图描述、了解、知道并识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阅读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的的气温和江水图,总结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3.阅读课文并了解土壤特点,分析气候与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4.读图文资料,总结本区的农业的特色,试着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5.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气候特征,了解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变化、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和在我国的地位,知道该地区是我国的最大的重要工业基地

6.读图,认知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和地貌,形成原因

7.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传统、未来发展趋势,识记重要的历史古迹。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进一步熟悉读图,用图的方法,会利用图中的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继续巩固和培养读图、用图能力、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2. 通过本区工农业的学习,体会本区是北方乃至全国重要的地理区域。

3.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分析、归纳、整理能力。

(三)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读图描述、了解、知道并识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地貌形成原因等自然特

征和人文特征

难点:会利用图中的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继续巩固和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3)教学措施及课时分配

6.1 自然特征与农业 1 6.2 东北三省 2 6.3 黄土高原 2 6.4 北京 2

章节复习 2 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各

方面的能力

第7章 南方地区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介绍南方地区主要三大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依图描述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了解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认识地形的复杂性,

识记主要河湖。

2.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

3.读图,明确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长三角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人口众

多、城市密集的状况。

4.认识到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5.读图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并能简单评价香港的地理位置的优

越性

6.记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正确时间,了解该地区的“人多地狭”的特点。

7.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理解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后

盾。

8.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情况,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

土。

(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一时和学习地理兴趣

3. 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能力,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4. 通过全面比较港澳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5. 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

的理念。

2. 通过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及优势不足和农业生产特征及人们的生活特征

2. 认识到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3. 理解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

4. 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能力,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措施

及课时分配

7.1 自然特征与农业 1 7.2 长江三角洲地区 2 7.3 香港和澳门 1 7.4 台湾省 1

章节复习 2 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

各方面的能力

第8章 西北地区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介绍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3.分析本地区干旱环境下的农业特色,认识坎儿井。

4.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5.能看图说明本地区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6.读图文资料,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及其意义。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

能力。

2. 初步学会联系各种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

谐运用。

3. 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自然环境、灌溉农业、畜牧业、坎儿井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

2. 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2. .能看图说明本地区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联系各种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谐运

用。

2.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

学措施及课时分配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 1 8.2 塔里木盆地 1

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第9章 青藏地区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介绍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 通过相关图文资料理解青藏地区地势地形对自然环境特征及人们生活的影响。

3. 结合有关资料了解青藏地区农牧业的特征,了解自然环境和农牧业妒忌人们生活、生产

的影响。

4. 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的构成和它在全国水源供给方面的作用。

5. 结合所学内容理解三江源地区河流水源的来源及湖泊在水源含蓄方面起到的作用。

6. 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初步掌握分析和评价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2. 通过阅读地图和相关的文字资料,进一步熟练和巩固读图方法,从资料总获得有效信息

的方法。

3. 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了解治理生态环境的一般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和农牧业发展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和因地制

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2. 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

识。

教学重点

通过相关图文资料理解青藏地区地势地形对自然环境特征及人们生活的影响。

2. 结合有关资料了解青藏地区农牧业的特征,了解自然环境和农牧业妒忌人们生活、生产

的影响。

3. 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了解治理生态环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了解治理生态环境的一般方法, 树

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措施及课时分配

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1 9.2 三江源地区 1

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第10章 中国在世界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简单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还有我国在国际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掌握我国主要的经济特区

2. 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我国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人口、工农业、疆域等内容分析我国面临

的问题。

3. 了解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的变化和影响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资料,进一步巩固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 能够利用前面学习的区域地理内容解决区域发展等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树立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发展成就,了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教学难点 思考当今中国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和谐世界”理念在国内与国际如何体现.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单元知识结构

本章主要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第一我国各地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差异尤其是较为详细地江苏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第二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做为本册教材的开篇第一章本章内容刚好处于八年级上下册的交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上册知识列举我国各地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别

2.试运用地图简单我国东西部、南北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3.指导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会列表比价该线南北两侧的诸多差异,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4.了解划分区域的一句,知道依据不同,划分的区域也不同,掌握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能合作探究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二0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读图,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学习比较中国地理差异并探究其成因,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中国地理差异并探究其成因,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课本的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各地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并探究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记住秦淮一线,比较秦淮一线南北差异,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划分依据

四、教学难点

探究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本章内容涉及了上册有关气温、江水、地形、气候及交通方面的知识,因此注意让学生课前复习这几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的 本章的内容。

第六章 北方地区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介绍北方地区主要三大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读图描述、了解、知道并识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阅读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的的气温和江水图,总结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3.阅读课文并了解土壤特点,分析气候与土壤对农业的影响。

4.读图文资料,总结本区的农业的特色,试着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5.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气候特征,了解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变化、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和在我国的地位,知道该地区是我国的最大的重要工业基地

6.读图,认知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和地貌,形成原因

7.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传统、未来发展趋势,识记重要的历史古迹。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进一步熟悉读图,用图的方法,会利用图中的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继续巩固和培养读图、用图能力、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2. 通过本区工农业的学习,体会本区是北方乃至全国重要的地理区域。

3.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分析、归纳、整理能力。

(三)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读图描述、了解、知道并识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地貌形成原因等自然特

征和人文特征

难点:会利用图中的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继续巩固和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3)教学措施及课时分配

6.1 自然特征与农业 1 6.2 东北三省 2 6.3 黄土高原 2 6.4 北京 2

章节复习 2 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各

方面的能力

第7章 南方地区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介绍南方地区主要三大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依图描述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了解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认识地形的复杂性,

识记主要河湖。

2.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

3.读图,明确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长三角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人口众

多、城市密集的状况。

4.认识到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5.读图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并能简单评价香港的地理位置的优

越性

6.记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正确时间,了解该地区的“人多地狭”的特点。

7.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理解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后

盾。

8.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等情况,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

土。

(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一时和学习地理兴趣

3. 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能力,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4. 通过全面比较港澳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5. 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

的理念。

2. 通过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及优势不足和农业生产特征及人们的生活特征

2. 认识到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3. 理解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

4. 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能力,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措施

及课时分配

7.1 自然特征与农业 1 7.2 长江三角洲地区 2 7.3 香港和澳门 1 7.4 台湾省 1

章节复习 2 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

各方面的能力

第8章 西北地区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介绍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3.分析本地区干旱环境下的农业特色,认识坎儿井。

4.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5.能看图说明本地区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6.读图文资料,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及其意义。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

能力。

2. 初步学会联系各种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

谐运用。

3. 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自然环境、灌溉农业、畜牧业、坎儿井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

2. 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2. .能看图说明本地区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联系各种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谐运

用。

2.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等,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

学措施及课时分配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 1 8.2 塔里木盆地 1

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第9章 青藏地区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介绍青藏地区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 通过相关图文资料理解青藏地区地势地形对自然环境特征及人们生活的影响。

3. 结合有关资料了解青藏地区农牧业的特征,了解自然环境和农牧业妒忌人们生活、生产

的影响。

4. 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的构成和它在全国水源供给方面的作用。

5. 结合所学内容理解三江源地区河流水源的来源及湖泊在水源含蓄方面起到的作用。

6. 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初步掌握分析和评价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2. 通过阅读地图和相关的文字资料,进一步熟练和巩固读图方法,从资料总获得有效信息

的方法。

3. 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了解治理生态环境的一般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和农牧业发展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和因地制

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2. 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

识。

教学重点

通过相关图文资料理解青藏地区地势地形对自然环境特征及人们生活的影响。

2. 结合有关资料了解青藏地区农牧业的特征,了解自然环境和农牧业妒忌人们生活、生产

的影响。

3. 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了解治理生态环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了解治理生态环境的一般方法, 树

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措施及课时分配

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1 9.2 三江源地区 1

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第10章 中国在世界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简单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还有我国在国际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掌握我国主要的经济特区

2. 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我国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人口、工农业、疆域等内容分析我国面临

的问题。

3. 了解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的变化和影响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资料,进一步巩固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 能够利用前面学习的区域地理内容解决区域发展等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树立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发展成就,了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教学难点 思考当今中国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和谐世界”理念在国内与国际如何体现.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合理的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相关文章

  • 2016-2017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 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新学期有新的打算.对于我来说,这学期将是一个关键而忙碌的学期. 之所以说是一个关键而忙碌的学期,是因为我区八年级生物.地理要参加中考,我们不但要学习八年级下册的知识,还要对四册书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这 ...查看


  • 2016-2017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计划
  •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 ...查看


  • 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 九年级下学期历教学计划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形成 ...查看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左德鑫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5.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更大的发挥语文教学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5班51人,6班 ...查看


  • 2016-2017学年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 2017年春季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高考地理科复习备考效益,提高地理科成绩,根据近年高考现状,我们在调研.比较.分析.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2017年高三地理科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地理科课堂 ...查看


  • 鲁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16-2017学年度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赵晓 2017年2月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 ...查看


  • 2017年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 2017年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洲下桥学校 罗志远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 ...查看


  • 2016-2017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上的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英语使用外研版教材,这套教材按教学模块组织教材,初一上共14个模块,包括预备篇4个模块,正式篇10个模块,还有两个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包括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查看


  • 2016-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教学方法指导意见
  •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地理教学指导意见 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 ...查看


热门内容